?

高中語文新課標中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路徑探究

2020-02-14 05:52李敏李東平
課外語文·上 2020年1期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語文核心素養

李敏 李東平

【摘要】核心素養培養是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一種轉型發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發展?;诖?,本文針對高中語文新課標中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路徑進行實際探究,針對當前高中語文核心素養教育現狀,從語言建構運用、思維發展提升、審美鑒賞創造、文化傳承理解入手,提出核心素養的落實途徑,并且通過實際案例進行具體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語文;核心素養;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4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01-0060-03

【本文著錄格式】李敏,李東平.高中語文新課標中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路徑探究[J].課外語文,2020,19(01):60-62.

高中階段語文是極為重要的課程,作為文化教育教學的基礎,在實際應用中為其他學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語文本身并不僅僅是一門語言學科,同時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工具,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落實核心素養,可以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落實核心素養先要滿足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需要,然后從語文發展的實際情況入手,以此真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性內涵

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種教學理性,在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下,讓學生的綜合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可以更好地面對未來教育,尤其是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可以讓高中語文的學科性和價值得到充分體現。核心素養中獨特的育人價值,讓學生在提高文化能力的同時,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成長,讓文化水平得到根本上的提高。

二、高中語文核心素養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國家教育理念逐漸發生變化,但從整體上看,依然有大部分語文教師采用的是傳統教學模式,學生被動地接受。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較為被動、缺少學習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逐漸下降。除此之外,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更重視對語文基礎知識的講解,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質、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加上應試教育體制的推動下,學生更多情況下,掌握的是應試能力和答題能力,無法滿足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教育教學要求,更無法實現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科目,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所要傳遞的不僅僅是課本上的知識,更是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要讓學生通過語文課堂開拓自己的視野,放飛自己的心靈,真正感受到語文的魅力。隨著教育教學體制改革,高中語文教學也在不斷地改革發展,但是大部分教師更加注重學生應試能力和答題能力,忽略了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投入到核心素養教學的時間較少,核心素養能力的落實發展存在一定的困難,不僅如此,很多學生不會一直跟著教師的思維完成教學活動,經常出現敷衍的情況,語文教學的效果沒有得到真正的發揮。不論如何,核心素養是高中語文教學中必須要具備的能力,必須得到加強。

三、核心素養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落實對策

(一)語言建構與運用

語言建構、運用是語文教學的基礎,也是常規教學中的重點內容,語言建構與運用教學可以和情感教學相結合,讓學生更加輕松地理解文章內容情感,并且產生共鳴。比如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配合音樂、動畫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迅速融入到文章內容中,對詩歌內容產生一個基礎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讓學生朗讀這首詩歌,進一步提高素材的效果,也讓學生可以體會到朗讀中的情感變化,然后再由教師進行朗讀,此時,學生對語言建構與運用這一核心素養也就有了全面的了解。

(二)思維發展與提升

思維發展和提升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主要體現在語文課堂的思辨讀寫這幾個方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開展原生態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讀”,原生態閱讀就是要用最直觀的方式完成閱讀,通過反復閱讀,來感知文章,理解文章。不僅要做到教師示范領讀,還要讓學生進行泛讀、精讀等活動,以此讓學生通過自我閱讀,對文章形成一定的理解,然后再由教師進行引導,實現教學轉化。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轉化,通過對比異同、關注細節、揣摩留白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對文章形成深刻的印象,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品質會得到提高,對于創造性思維品質的培養具有深刻意義。除此之外,最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進行思考,教師除了要激勵學生產生疑問,促進學生思考,還要讓學生共同解答疑問。比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以防思維沖突,從而讓思維的深刻性、批判性等得到充分鍛煉,并且促使思維提升。

(三)審美鑒賞與創造

審美在高中語文教育中具有重要意義,提高高中生的審美能力、能夠進一步加深學生的情感性,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個符合社會主義核心發展觀的個體。高中審美要從學生的心靈和情感入手,也就是情感教育,因此在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文章中的美譽元素,明確審美教育的針對性,讓審美教育得到全面的發展。根據不同風格的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語文教師可以利用音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對美的情感。除此之外,寫作也是審美鑒賞創造的方式之一,通過讀寫教育,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認識美、感受美、創造美。審美教育是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語文教育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可以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發展,讓學生從審美感知、審美情感上升為審美創造。

(四)文化傳承與理解

優秀文化需要得到世代傳承,這也是完成民族復興的重要舉措,高中語文教師要不斷開發全新的教育教學方式。從當前教育現狀來看,教師要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讓學生更加順暢地接受傳統文化,了解傳統文化。教師也要認識到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開展多元化的文化傳承方式,讓學生可以提高自身綜合素養,抵御外來不良文化的入侵,比如加強古詩文等古典文化教學,側重文化修養培養,鼓勵學生探求文章深層次的文化內涵、文化傳統、民族氣節、公眾價值觀等文化觀點。

四、核心素養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落實案例

為了更好地驗證前文的研究結果,本文從實際出發,通過高中人教版語文課程實際案例具體分析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的培養方式,以此證明核心素養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本文以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五小說單元的一篇課文《邊城》為例,進行具體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和分析

在學習《邊城》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語文閱讀基礎,同時對同類型文學作品形成了初步的感知能力,但是在實際鑒賞能力上還需要得到進一步加強,在這樣的情況下,需要全面把握《邊城》主題存在一定的難度。而且《邊城》小說內容所處的時代背景較為復雜,因此,要對小說鑒賞進行進一步分析研究?!哆叧恰肥巧驈奈牡拇碜?,也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抒發鄉土情懷的中篇小說,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小說構建了一個美好的理想世界,借助湘西風土人情,展現出了人性之美,而且作者沈從文所獨有的語言表達特色,也讓小說本身的意境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教學設計方案

想要基于核心素養開展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就要對文章形成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習研讀細節,以此從言語逐漸轉變為內在思維思想的發展,提高學生處理言語形式和內容關系的能力。先要豐富學生的言語生命,也就是提高學生語言建構和運用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梳理教學情節,找出文章中心,同時賞析細節,進而引入不同民族地區文化,加強學生的文化傳承和理解,然后在體會文章語言、文章風物、文章人情等方面美感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和創造能力。

在教學導入環節中,教師可以通過猜謎的方式導入、創設教學情境,在激發學生過往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引出本文的主要內容。比如教師可以運用多地不同的風景圖片,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借助一組圖片,展現出文章描寫的風景,與此同時,利用課件展示有關資料。

1.語言建構與運用

在語言構建和運用這一核心素養的培養上,教師可以采取示范朗讀、齊讀、泛讀、精讀等多種方式。比如教師可以挑選出最具代表性的圖片,進行示范朗讀,同時展示詳細風景,每張圖片配上解說詞,從而激發學生對邊城之美的實際領悟。然后,從中挑選出新的一段,讓學生進行齊讀,如《邊城》中的沈從文先生寫給他的夫人張兆和女士的一段話,“我輕輕嘆息了好些次……我皆異常感動且異常愛他們?!边@段文字中從風景、風俗、人情三方面展示了作者本人對邊城的熱愛,這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把握主題。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讓學生泛讀課文,概括文章情節,描述文章大意,并且給學生布置任務??梢圆扇⌒畔⒑Y選類任務,來提高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找出文章中描寫自然風景的語句,并且對文本進行簡單概括,保證概括詞匯可以代替整個環境特點。然后通過精讀從風景、風俗、人情三個方面入手,找到相關語句,并且進行分析。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建構和運用能力,并且讓學生對文章形成簡單的了解。

2.思維發展與提升

思維發展和提升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針對文章中的幾個重點進行賞析,通過細節感知,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分析人物語言,通過個人思考、小組討論,抓住人物心理和人物形象,從而提高自身思維能力。在《邊城》中有很多人物,這其中也蘊含著豐富的人性美,教師在引導學生研究人物關系、人物邏輯的過程中,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首先,教師在學生對文章形成初步了解后,提出問題:“邊城中作者寫了哪些人,這些人的性格如何?人物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呢?”其次,讓學生分別分析不同人物之間的關系,如翠翠與儺送、翠翠與爺爺、爺爺與鄉鄰等,通過文章中的情節,構建出具體的人物形象,以此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比如爺爺與鄉鄰之間,主要涉及四個人物,分別為爺爺、老熟人、過渡人、順順,根據不同的段落,分析人物之間的友情,并總結文章想要表達的內容,用詞匯概括人物特點,包括善良、勤勞、質樸、真實、自然、毫不矯揉造作等。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思考,讓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對文章內容進行全面分析。

3.文化傳承與理解

在《邊城》中作者還重點表現了當地的豐富節日,這些描述中也透露著邊城人的生活氛圍,教師在引導學生合作探究風俗美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文化的理解。教師可以從文章中提煉出和端午節有關的內容,包括龍舟賽以及捉鴨子比賽等,此外,在文章中還描述了中秋和春節這兩個傳統節日,如月下對歌、獅子龍燈、放煙花。通過對這些描述片段的分析詳解,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詳細分析節日氛圍與邊城人民生活環境之間的關系,以此展現當地獨特的生活環境。在學習當地風俗,體會其中美感的同時,學生也會認識到節日對中華民族的重要性,以及節日本身的價值意義。以龍舟賽為例,作者通過簡短的描述,就展現出了邊城地區湘西民眾的熱血性格、團結精神和對生活的熱愛。

4.審美鑒賞與創造

在完成上述教學內容后,教師還需要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文章中的美感,包括環境美、人性美、風俗美,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和創造能力。在學生完成全文分析閱讀后,教師可以進入總結環節,提出問題,“沈從文想通過美麗的邊城,表達什么精神內涵?”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從贊美、批判、呼吁三個角度入手,讓學生進行分析,同時借助其他學者對《邊城》的評價,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到小說中人文精神的內涵,可以適當安排仿句練習,并且布置課后作業,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包括讀后感、同類型的風景散文創作等。比如教師可以利用音樂,進一步加深學生的感悟能力,體會到文字的美感,深入挖掘文章中美的意蘊。

五、總結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加強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工作成為教育教學活動的重點內容,高中語文作為高中教育基礎,需要得到教師的重視。對于高中而言,加強語文核心素養教學,提高語文綜合教學質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課堂的魅力。通過語言建構運用、思維發展提升、審美鑒賞創造、文化傳承理解的綜合學習,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果,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林長青.基于“連接學習”的語文教學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探討[J].學周刊,2019(25).

[2]陳菲.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文學教育(下),2019(7).

[3]張瑞.以“知”育“智”——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7).

[4]李瑞偉.如何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26).

作者簡介:李敏,女,1992年生,現就讀于四川輕化工大學學科(教學)語文專業、教育碩士學位;李東平,女,1965年生,山西大同人,重慶文理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學科教學語文,中學語文課程與教學。

猜你喜歡
新課標高中語文核心素養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談高中語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