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家養老模式下的社區護理服務的應用探究

2020-02-22 03:14鄧麗梅
中外醫學導報·下半月 2020年6期
關鍵詞:居家養老老年人

鄧麗梅

【摘要】目的:觀察居家養老模式下的社區護理服務對老年人的影響及其應用價值。方法:抽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我社區就醫的老年人120名,納入到本次試驗中展開探析。以奇偶數分組形式,將60名奇數老年人設為對照組,將60名偶數老年人設為觀察組。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服務,觀察組行社區綜合護理服務。結果:觀察組、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老年人實施以居家養老模式為主的社區護理服務,能夠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同時,提高老年人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可于社區中推廣。

【關鍵詞】居家養老;社區護理服務;老年人

近年來,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與此同時,老年人群的養老問題,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居家養老模式,是結合實際情況而形成的一種養老模式。從本質上來說,居家養老模式就是社區養老模式,由社區護理人員為居家老人提供專業的服務。本次研究為進一步明確居家養老模式下社區護理服務的應用價值,展開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我社區就醫的老年人120名,納入到本次試驗中展開探析。以奇偶數分組形式,將60名奇數老年人設為對照組,將60名偶數老年人設為觀察組。對照組老年人信息:男性、女性分別有32名和28名;年齡范圍是51歲至77歲,年齡平均值是64.23歲。觀察組老年人信息:男性、女性分別有31名和29名;年齡范圍是50歲至78歲,年齡平均值是64.56歲。納入標準:(1)入選老年人均于社區就醫;(2)入選老年人均了解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嚴重肝腎疾病的老年人;(2)資料不全的老年人。兩組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服務

一方面,健康宣教。向老年人講述護理服務的內容、重要性等,提高老年人對自身健康的重視。另一方面,心理干預。積極與老年人溝通、交流,掌握老年人的不良情緒,為其實施個性化心理指導。

1.2.2觀察組行社區綜合護理服務

首先,正確認識居家養老服務特點,社區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社區護理,社區護理是集人、生物、心理、社會的綜合統一體,其中,特別加強后三者對人的影響,社區護理的核心是向個人、家庭、社區人群提供健康的護理服務,以達到預防疾病為目的,所以能被廣大老百姓接受。其次,針對性護理服務。依據不同老年人的實際情況,為老年人提供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如居家護理除執行醫囑外均要求自主獨立,以家庭為中心的家庭護理。除了傳染病,應鼓勵家屬間的互相接觸和管理,提倡自主與自我管理,因為這可以看到家庭環境對健康的影響作用[1]。同時,可充分評估老年人及其家庭在生理、社會環境、心理等影響,幫助尋找最合適的社區資源,最終能達到自主生活的目標。最后,健康篩檢。對老年人實施健康體檢篩查,及時發現高危老年人群,并對其展開持續性的監測。家護理指的是在有醫囑的前提下,社區護士直接到患者家中,應用護理程序向社區患病個人、出院后的患者以及長期家庭療養性的慢性病患者、殘障人、精神障礙者,提供連續的、系統的基本醫療護理服務,居家護理慢性病人包括肺心病、慢性腎功能衰竭、骨和關節病變、冠心病、高血壓病等必須在家臥床或者器械輔助者。而對他們護理的主要內容是:用藥指導、生活起居調養、情志調護、健康膳食、康復指導[2]。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及滿意度,其中生活質量的評價指標包括軀體、心理、社會、物質生活等,單項評分25分,總分100分。分數高,生活質量好。護理滿意度標準:①十分滿意:老年人生活質量好;②滿意:老年人生活質量一般;③不滿意:老年人生活質量差??倽M意=(①+②)/(①+②+③)*100%。

1.4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統計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配對t對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觀察組、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3 討論

目前,我國主要有家庭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居家養老等養老方式。家庭養老曾經是我國最普遍也最被老年人所接受的一種養老方式,現卻遭受著家庭結構改變所帶來的考驗。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福利院等養老機構不斷出現,但是機構養老由于成本較高、缺乏家庭溫暖、社會隔離等原因不被大多數老年人及家庭所接受,同時這種養老方式需要政府、社會和個人在物力、精力、財力等多方面投入,需要一定的場地、設備、人員等,受多種條件限制的機構養老很難滿足養老的需求[3]。因此,采用居家養老模式,開展社區護理服務則顯得十分必要。研究調查顯示,觀察組護理后的生活質量總分(95.46±1.24)分,高于對照組,且無論是軀體、心理,還是社會等單項評分,觀察組的評分均更高。此外,觀察組對社區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達到98.33%,高于對照組的88.33%。綜合來看,觀察組的護理效果更好。分析其原因,兩組采用的護理服務不同。對照組采用的常規護理服務,其內容比較普遍,缺乏針對性。觀察組采用的社區護理服務,是基于居家養老模式而展開的。在對老年人實施社區護理服務時,通常是結合老年人的實際護理需求,為老年人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內容,通過對老年人健康體檢的篩查,及時發現老年人的高危病種。在護理服務期間,社區護理服務人員始終以老年人為核心,致力于解決老年人的健康問題,考慮老年人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從老年人的餐飲、娛樂、學習、活動等多方面進行護理。與常規護理服務相比,社區護理服務的內容更有針對性,因而效果更好[4]。

綜上所述,對老年人實施以居家養老模式為主的社區護理服務,能夠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同時,提高老年人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可于社區中推廣。

參考文獻:

【1】劉娟.居家養老模式下的社區護理服務的應用初探[J].家庭保健,2018,000(017):122-123.

【2】薛謹,劉永兵.社區老年人群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8,033(024):2286-2288.

【3】劉美麗,劉娜.醫養結合新模式下社區護理工作發展的幾點思考[J].心理月刊,2019,014(005):71-71.

【4】陳冬青.居家養老背景下社區護理服務體系建構[J].護士進修雜志,2018,33(003):284-285.

猜你喜歡
居家養老老年人
老年人常練10個動作防跌倒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騙
預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45.6%的老年人參加各種公益活動
物業服務企業參與居家養老調查與對策研究
中國失能老年人4年后達4200萬
構建政府、社區、家庭“三位一體”的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
試析金華市社區養老問題
試析金華市社區養老問題
“互聯網+”時代養老政策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