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鏡像里飛翔的語言白鸛

2020-02-22 02:50周瑟瑟
齊魯周刊 2020年25期
關鍵詞:禪定白鸛氣場

周瑟瑟

《嚶鳴集》,是詩人王桂林的一本讀圖詩選。作者在詩寫上的體察能力、思考深度、批判精神與巨大想象,都令人嘆為觀止。

2020年5月23日,我回了故鄉栗山,見到了從山東飛來湖南的王桂林。他依然保持了黃河入??陔娋€上禪定的白鸛的形象,修長的身體仿佛隨時要飛起來,沒有過多言語,但也不沉默?,F在想來,我與他交談得太少,自從某年冬天我們在黑龍江肇東一間房間里有過交談外,還真沒有深入地交換過寫作的意見。

這次在栗山詩會上要給他授予第五屆“卡丘·沃倫詩歌獎”,我才寫下短短的授獎辭:在他的寫作里有一個更大的原則,那就是尋找與發現新鮮的詩歌藝術,這是他的詩人本性,但他并不主動尋求辨認,更不為自己辯護。在中國60后出生的詩人中他是獨行者,他的沉默與沉思讓他的詩人形象清凈而獨立。他有知識分子寫作的深度語言探險,但他有更廣闊與開放的詩歌民間立場,以及與外部世界息息相關的詩歌原創精神。他既是行走戶外的野獸,又是在大海邊的電線上滑翔與禪定的白鸛。

“尋找與發現新鮮的詩歌藝術”,這樣的界定來自于這本詩集《嚶鳴集》。在王桂林的寫作里,《嚶鳴集》好像是一本意外之作,在我的印象里他的寫作大多成系列,有著成熟的語言體系。正如書名《嚶鳴集》,一種散漫的細小的鳴叫,這在王桂林的寫作里并不常有。因而我更加好奇,讀過幾遍之后,我才發現這恰恰是被忽視的一種寫作,一種鏡像里的寫作。

從《嚶鳴集》里我讀到了當代詩歌新鮮的自由氣息,平時見慣了經典的語言范式,王桂林以自由散漫的方式帶來了可能連他本人都不在意的游離,他游離了他個人正統的人文精神濃重的寫作,而意外獲得了一個冥想的寫作,他在個人正統寫作之外的冥想類似于開小差,他偶爾偏離既定的軌道,我看到這里面所隱藏的詩歌自由價值。

當代詩人在處心積慮地構筑個人的語言烏托邦,而飄移的冥想的寫作少之又少,我理解王桂林是在不經意中打開了另一扇詩歌之門,他在這道詩歌之門里準備待多久也未可知,或許只是溜達片刻,又回到他個人的正統寫作里去了。

“他并不主動尋求辨認,更不為自己辯護”,我在“卡丘·沃倫詩歌獎”授獎辭里如此判斷,他寫了就寫了,我并不知道他心里想些什么,他像“行走戶外的野獸”,四處走動,留下自己的氣味后,然后走開,本質上他是一個沉默的寫作者,他的寫作是自顧自的,是長驅直入式的。這樣很好,保持一顆寫作的“野獸”之心比什么都重要。

同時他又是內在禪定的,所以我最終把他比喻為“在大海邊的電線上滑翔與禪定的白鸛”,這個形象是我在他的故鄉東營親眼所見,結合他外松內緊的語言狀態,我得出了“禪定的白鸛”的形象。我覺得在海邊電線上滑翔與禪定的白鸛,它既是緊張的又是松弛的,既是自由散漫的又是靜止禪定的,總之它是神秘的。當王桂林“并不主動尋求辨認,更不為自己辯護”時,我覺得他是神秘的,當然他是誠實的,無欲無求的。

從《嚶鳴集》,我想到了如何做一個“詩人藝術家”?不論如何做,最不該的是設定要去做一個藝術家,在不知不覺的狀態下就完成了內心的轉換最為恰當。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完成了這種神秘的轉換,只有當內心獲得了藝術的恩賜,如同神靈附體時,才擁有了更為靈動博大的藝術精神。它不是浮在表面的某個物體,它是看不見的圍繞著你飛翔的氣場,哪怕你不畫畫時,圍繞著你飛翔的氣場依然存在。一本《嚶鳴集》,彌散出的氣場顯而易見。

王桂林作為一個詩人藝術家,一只在鏡像里飛翔的語言白鸛,他在個人的正統寫作之外有了更多的游離與反叛,在沉重的語言之外有了更多的散漫自由。

猜你喜歡
禪定白鸛氣場
走進“歐洲白鸛村”
氣場
《壇經》中“人”的生存意義
平天湖,禪意的水
于丹:好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一種氣場
德國白鸛村家家筑鳥巢
練功解“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