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壇經》中“人”的生存意義

2020-12-23 04:53潘建鵬
西部論叢 2020年16期
關鍵詞:自性本心

摘 要:《壇經》記錄的慧能佛教思想面貌,闡述明心見性的修習教學方法,對當今禪的修習和傳揚,以及現實意義的“人”的生存體驗都能提供切實的啟示。通過考察慧能的禪定境界觀點、修禪方法以及對生死起滅的看法為現實的人生存方式提供了指示意義。

關鍵詞:本心;自性;禪定;生滅去來;生存意義

自佛教傳入后,在本土文化的影響下,關愛生命情感的現實需求,禪宗有著自己的獨特的生命觀照思想?!秹洝纷鳛槎U宗的基本經典,記錄了慧能生平事跡和說法思想。

一、禪定的境界感悟

傳統佛教的禪定意義,都有印度坐禪冥想的影子,教導方法仍以“靜心、念佛、坐禪”為修行實踐?!秹洝穭t否定了傳統意義上的禪定之法,根據主觀的心理狀態和實際的現實狀況出發,對禪作出了新的闡釋。

師示眾云:“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于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凈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镀兴_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凈。善知識,于念念中,自見本性清凈,自修自行,自成佛道?!保ā秹洝纷U第五)

這一解釋,集中表達了慧能禪定修習思想的幾個方面。首先是禪定的解釋,將原先的限定于“坐”“靜”等方法破除開來,教人看到內心的體悟,不需執著于具體的形式,一切都自由自在、無所障礙,隱隱含有“定無所入,慧無所依”之意。其次,清凈本性。教人外之“心念不起”、內之“見自性不動”,實則內外一體同時進修才是禪定的本真意,不起雜念,不亂本性。不要執迷于外在的一切景象,消除隨外界變化而起滅的心之所動。這一說法的前提在于“本性自凈自定”,即是認識到人的本性是“凈”與“定”的本然狀態的,只是“為見境、思境即亂”。最后,經歷了上述的正本清源似的功夫,需得自修自行,自成佛道。然而,對于佛道所在又在何處的追問,在懺悔篇,也發出了這樣的追問:“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北娚鷼w依的其實都在自己的身心之中,而非身心之外。

禪宗重視現世的內心的自我解脫,講求在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得到啟示和陶冶,再在一念之間獲得頓悟超然。傳統文學作品中大多數的禪意作品都體現了自然的靜溢、宇宙的空寂和作者內心清淡的情思,如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柳宗元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泵枋隽伺c世無爭、淡泊名利、清新脫俗的情感基調和都在幽靜的狀態下體察天地萬物同在的意境。在引宗白華的《美學散步》里講:“中國自六朝以來,藝術的理想境界卻是澄懷觀道,在拈花微笑里領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禪境?!辈⑶覐膭屿o中去體驗情感所在:“禪是動中的極靜,也是靜中的極動,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動靜不二,直探生命的本源。...靜穆的觀照和飛躍的生命構成藝術的兩元,也是構成禪的心靈狀態?!闭f明禪的意境體驗不僅有助于審美藝術境界的領悟,更是生命狀態的感受體驗,是處在現實社會里的蕓蕓眾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命覺悟和生死解脫。

二、本心的體察清凈

佛教傳入中土后,逐漸將關注生命的覺悟訴諸于“心”的解脫?;勰芴岢黾葱募捶鸬姆鹦哉?,他將人們對生命存在的追尋拉回到人現實的當下之心,強調“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識心見性,即悟大意?!薄镀照諊鴰熜扌臎Q》:“不識自心是真佛,不識自性是真法,……故世尊云:‘普觀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又云;‘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是知離此心外,無佛可成?!倍家庠谡f明佛在本心,修行的實質就是對本心的發覺體察。在慧能付囑弟子后更是直言:“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备嬲]后代迷妄之人領悟認識本心,自性真佛的大意。

《般若第二篇》中言:“各自觀心,自見本性?!奔词峭ㄟ^觀察妄心而見真性?;勰苷J為般若之智眾生先天具備,“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需要“示導見性”。同時這種觀察與一般意義的觀察不同,是“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 。這似乎受到了儒家的人人皆有成圣可能性思想的影響,強調了人的主體性和現實生活中的自我覺悟,將人的地位重新回歸到現實的中來,也是將佛教的角色形象融入到現實的生活中?!抖ɑ鄣谒摹吩疲骸拔掖朔ㄩT,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被勰軐τ诜鸾探浀渲谐R姷男扌蟹ㄒ鞒隽霜毺氐慕忉?。分別以不憶念、不執著一切相,由此入定的“無相三昧”;于念而無念,所無之念,即是不符合真實的邪妄之念,善惡心之念,體會未起善惡分別時的心體。即是心念未起,不染萬境,這種體會在《行由第一》中惠能說與慧明言中有所指引:“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無住,即是解脫無縛,將關注放在了現實生活中尋求自在解脫,念念不住,不住著于一切,保持流動、解脫心境。

《壇經》對自性中“自”的發現和肯定,突出了以人為主體的現實思考。對于“自”的把握在于前面的“無念、無相、無住”三訣,由于眾生本具佛性,只是為煩惱塵勞障蔽,需要通過這些法門去發現原本的自我所在。世間一切事,都在于世人的身心之中,所求得開悟,就是達到內外不住,去來自由,通達無礙,悟解心開。

三、生命自由

《壇經》對佛教的本土化改造使宗教的超脫與世俗文化間形成了交集,不僅是對佛教自身教義的創新與發揚光大,其折射的內在超越精神也對世俗社會的發展具有極強的指導作用。佛教所言的眾生解脫的過程是一種具有超越性質的生命活動,但禪宗并不是為了解脫而解脫,解脫后生命超越所達到的自由狀態才是禪宗所關注的要點。在禪宗看來,生命的自由之境是了悟生死之后,眾生也性解脫的境界,也就是從生死解脫到涅槃的境界。在《付囑第十》囑咐弟子時所言“法性本無生滅去來”,又誦《真假動靜偈》說與眾弟子,闡述“一切無有真”“自性入生死”之法,即是說明關于事物與本質的世界關系中,一切事物都是假象,要擺脫外界事物的束縛,遠離一切執著包括佛法傳衣,此間生死,才能發現本質所在,也能回歸到對內心真實的認識?;菽荛_創的南禪, 踐行的依然是佛教的最終旨歸——幫助蕓蕓眾生實現解脫。人心, 佛性, 般若智慧, 成為了禪宗的三大基石。將外傳入以來的傳統佛學思想,結合本土的儒道等多家思想及現實生活的“人”的生存需要,提出了“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的佛學創新中有了自本土而生、融為本土特色文化思想一體的可能。作為擁有生命意義的“人”, 現實的日常生活, 對生命的成長,生存狀態的追求,也會成為佛教思想關注的所在。

參考文獻

[1] 湛空.心理學視角下的《壇經》心性思想[J].宗教心理學,2018(00):94-114.

[2] 于阿麗.《壇經》的生命觀及其現實意義[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4(04):32-37.

[3] 陳守湖.生命審美的中國理路——以《莊子》與《壇經》為考察中心[J].社會科學論壇,2016(06):194-202.

[4] 常春雨,武杰.試論《壇經》之內在超越精神及其當代意義[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1(02):17-20.

[5] 許秀娜.《壇經》心性學說與弗蘭克爾的意義療法之比較[J].理論月刊,2015(02):46-50.

[6] 張海沙,侯本塔.《壇經》“三十六對”與蘇軾詩歌創作之關系[J/OL].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6):1-7[2019-12-24].

作者簡介:潘建鵬(1994.09),男,漢,重慶渝北,碩士,西南政法大學-410120,研究方向,古代哲學

猜你喜歡
自性本心
跨年時 有所思
Just the ticket 一張票的溫度
一人一心一山一茶
淺析《壇經》中的“自性”
關于本心
禪悟·自性·高山流水
以榮格原型理論分析《天之驕女》中馬琳的悲劇
淺論榮格心理分析的自性觀
遵從本心的勇敢者
《八月之光》中喬安娜的人格原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