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擴招契機促辦學改革

2020-03-02 07:46周勇
江蘇教育·職業教育 2020年1期
關鍵詞:百萬擴招三教改革學分制

周勇

【摘 要】百萬擴招是響應業態變化、推進產業升級、緩解就業壓力、解決技術技能人才短缺問題的戰略之舉,同時也是促進高職院校進行系統性變革的重要契機?!霸趺凑小薄霸趺唇獭薄霸趺垂堋笔菙U招學校面臨的現實問題。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深化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完善柔性化人才培養體系、健全校企共管共育機制,形成了系統解決方案,取得了一定成效。

【關鍵詞】百萬擴招;三教改革;學分制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04-0017-05

為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高職大規模擴招的利民惠民承諾,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做好2019年高職擴招專項考試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了《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保┱J真學習貫徹相關文件精神,系統思考,積極謀劃,成為江蘇省面向社會人員招生首批22所試點院校之一。為了達到“生源擴招、質量不減”的目標,學校通過改革招考模式、深化“三教”改革、健全學分制管理等舉措,形成了系統的解決方案。

一、“怎么招”:深化招考制度改革

擴招生源在哪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職院??荚囌猩k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督K省高等職業院校面向社會人員開展全日制學歷教育試行辦法》(蘇教職〔2019〕9號)明確指出:招生對象為具有本省戶籍或在蘇務工(需提供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證明)、具有高中階段學歷或同等學力及以上的企事業單位在職職工、退役軍人、進城務工人員及待業人員等。要招收這些社會人士進入高職院校,需要一個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招考模式。

(一)建立擴招組織

學校召開專題研討會,統一認識,明確高職百萬擴招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所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這既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也是進一步發展新時代職業教育的重大機遇。學校專門成立了高職擴招領導小組,由一把手擔任組長,從全校抽調精兵強將編入小組。

(二)創新招考制度

按照“社會急需、適合成人、易于就業”的原則,學校組織力量科學制定招生章程,明確擴招專業,改革招考方式,實施靈活學制,推進校企協同育人。結合常州地區產業緊缺人才實際,學校將校企合作基礎好的“應用化工生產技術、焊接與自動化技術”等國家級品牌專業確定為首批擴招專業。實行彈性學制,學制2~6年。采用“綜合素質評價+職業適應性測試”的形式組織考試,擇優錄取。[1]

(三)強化擴招宣傳和招考服務

針對潛在生源相對分散等實際情況,學校招生宣傳工作點面結合,運用報紙、公交移動電視和多種新媒體開展廣泛密集宣傳,同時發動學校師生積極參與招生宣傳,二級學院領導和專業負責人更是在招生第一線,主動走進深度合作企業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學校先后舉辦20余場招生座談會,宣講招生政策,宣傳專業優勢,因勢利導,認真答疑,讓每一位潛在生源充分了解擴招政策和我校招考專業。為解決考生考試時間相對分散、工作不能離崗等問題,學校對報名較為集中地區送考上門,向交通不便的考生承諾專車接送,最大限度地滿足考生需求。

(四)加強經費保障

學校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擴招,增加近800萬元預算對教學樓進行了電力增容,翻新改造學生公寓,增加100多張床位。學校按要求足額提供獎助學金,考慮擴招生主體收入偏低等實際情況,追加300萬元預算,加大助學力度,擴大獎助學金覆蓋面,對符合條件的擴招生減免學費。同時完善綠色通道,簡化辦事流程,不讓一位擴招學生因經濟困難而影響入學。

學校第一批擴招共投放4個專業400個招生計劃,實際有效報名人數684名,錄取人數615名,超額完成計劃。擴招生中,進城務工人員占13%,企業在職職工占83%,待業人員占3%,退役軍人占1%。學校品牌特色專業“應用化工”和“高分子材料”錄取了582名擴招生,占錄取總數的近95%。常州屬于勞動力輸入型城市,因此96%的社招生源是進城務工人員和企業在職職工,他們普遍學歷較低,但求學愿望強烈。他們的入校必將對學校的內涵建設、教學組織帶來較大沖擊,如何在教學資源供給緊張但又要保證培養標準不降的情況下組織好擴招生的教學問題?

二、“怎么教”:完善柔性人才培養體系

生源招進來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實施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讓每一位擴招生經過學校培養后都成為職業教育的代言人,成為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的義務宣傳員。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做好學情分析。擴招生源具有多樣性的特點:[2]一是來源的多樣性。擴招生源中有下崗待業人員、在職員工、退役軍人、進城務工人員、靈活就業人員等。二是年齡的多樣性。擴招生年齡最小的為20歲,年齡最大的為54歲。三是生源學習基礎的多樣性。擴招生學歷起點從中職到本科各不相同,專業背景不一,學習基礎差異明顯。四是學習需求的多樣性。擴招生有愿意脫產的,有要求半工半讀的,來自不同企業的擴招生對課程設置需求也不盡相同。這些情況的存在給學校的教學組織帶來了極大挑戰。

對此,學校各部門聯動,成立跨部門協作組,精心設計,高質量實施,初步形成了“五化”擴招生培養體系。

(一)人才培養個性化

學校以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為抓手,深入分析學情,實施一生一策,分類培養。[3]半工半讀型生源學習的目的性、針對性強,進階要求高,實踐操作充分,但學習時間與精力有限,這類生源更適合企業新型學徒制的培養模式。[4]學校實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校企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人才培養方案,與企業人力資源和技術部門有效溝通,充分對接企業生產實際、學員就職崗位和后續發展需求,突出實用性、實效性、操作性,課程體系實施“一企一案”。比如根據蘇利集團的要求,學校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增設了“化工安全生產技術”等課程;根據江蘇塞拉弗公司的要求,增設了“光伏產品檢測與認證”等課程??紤]企業生產實際,實施工學交替人才培養,實踐課時比例不低于總課時數的60%。擴招生在完成必修學分要求的基礎上,可以更開放和創新的方式獲取選修課程學分。全脫產型生源學習時間較為充分,其構成主要是高中畢業生或中職畢業生,學校對他們的教學實施與在校生基本保持一致,單獨編班,對接相同專業普招班或對口單招班,合班上課,分類評價。實行彈性學制,擴招生學習成績在6年內有效,短至2年長至6年都可畢業。

(二)教學團隊結構化

由學校優秀專業教師和企業優秀技術管理人員共同組建混編教學團隊,專兼結合,共同制訂學分制人才培養方案,開發基于生產實際的教學資源,推進崗位標準和課程標準對接。與以往請企業兼職教師進校園不同的是,依托校企共建的企業學習中心,學校專任教師將課堂設在車間,教學團隊分工協作進行模塊化教學。理論講授以專任教師為主,實操講授以企業教師為主,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等產業先進元素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全面實施面向企業真實生產環境的任務式培養模式,構建“教師師傅—作業作品—共育共贏”校企協同育人評價機制,探索“工學交替—育訓結合—德技并修”校企協同培養模式,實現人才共育、共管,最終實現多方共贏。

(三)教學手段現代化

擴招生面臨學習、工作和生活的三重壓力,尤其半工半讀型生源完成學業的難度遠大于在校全日制學生。為保證教學效果,學校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實施混合式教學。

一是打破傳統學期界限,利用周末、節假日、企業大修等工余時間,采取分段式教學,靈活編制教學計劃并組織實施,開展面授現場教學。

二是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和平臺,采用“面授+實踐+網絡”的授課形式,在思政課程、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模塊課程中開設線上課程、職業培訓包等,實施線上線下結合、工學交替結合、課內課外結合的“三結合”混合式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資源立足于自主開發和外部引用相結合,依托“微知庫、愛課程、智雅、爾雅”等公共平臺和學校自主開發的“工程云平臺”實施線上教學,將課前預習、課中教學互動、課后學習反思有機結合起來。

(四)課程實施精準化

學校針對不同社招生源的特點開展精準化教學。江蘇蘇利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農藥、阻燃劑及其他精細化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學校與該企業合作開設的擴招班就扣準這一特點,深化課程改革。

一是重構課程體系。在保證開齊開足通識必修課程的基礎上,根據企業實際生產需要和學員個人發展需要,學?;趯I知識、操作技能、職業素養、工匠精神、法律常識和安全生產規范等內容構建新型專業課程體系。

二是改革課程標準。學?;趰徫荒芰π枨?,優化課程教學內容,加大實踐教學比重,將工藝要求和工作崗位標準融入課程標準。

三是改進課程教材。擴招班教材以自編講義、活頁式教材為主,在畢業標準不降的原則下,教師結合實際生產過程、使用設備和工藝流程設計教學項目,在此基礎上充實理論知識,不斷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教學范圍,讓學員“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畢業實踐要求擴招生基于企業真實生產環境完成相關課程任務,將作業和作品有機統一起來。

四是改革課程評價方式。擴招班的評價采用平時成績、線上學習成績與線下考核成績相結合的方式。因為擴招班的專業課程學習內容基于企業真實生產任務,學生在生產過程中的實際操作表現直接反映學習效果,因此他們在工作中的過程評價可與課程結果性評價有機結合。

(五)教學服務貼心化

半工半讀型生源多工作在企業崗位一線,自由支配時間有限,交通也不方便。為讓學生安心學習、方便學習,學校送教上門,先后與東方日升、賽拉弗、佳爾科藥業集團等擴招生較多的龍頭企業共建7個企業學習中心。任課教學團隊編制開發導學學案,滿足擴招生自主學習的需要,幫助他們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導學學案明確課程的學習目標、重點難點,指導學習方法,告知學習進度安排、評價方式,讓擴招生心中有數。學校還建立擴招班點對點學習輔導機制,依托信息技術構建師生實時交流平臺,實現聯系渠道暢通,師生交流無障礙。

“五化”培養體系充分尊重了擴招生的特點,尊重了職業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職業成長規律,尊重了行業企業的生產規律,為擴招生提供了高質量、適合的整體學習解決方案。

三、“怎么管”:創新“1212”管理模式

為了更好地幫助擴招生完成學業,保障教學秩序,學校在實踐中探索構建了“1212”管理模式:構建一個育人體系,實行校內、校外雙導師制;建立一個學分銀行,實行導學、督學相融合。

(一)堅持立德樹人,構建“三全育人”體系

學校以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為抓手,將思想政治工作貫通教學體系、教材體系和管理體系,實現全過程育人;抓好課堂教學主陣地,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實現全員育人;依托“學習強國”“學校智慧黨建”“智慧學工”等網絡學習管理平臺,實現線上線下、課內課外、校內校外全方位育人。專業支部和企業支部結對共聚,確保意識形態工作無盲點,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

(二)校企雙導師制協同育人

學校擴招生多為半工半讀生源,他們擁有雙重身份。學校和企業與學生簽訂三方協議,明確各方職責。學校和企業同時為每個班配備專人進行班級管理,實施校內、校外雙導師制(即雙輔導員制)。企業導師受學校業務指導,享受校內輔導員同等待遇,定期參加校內業務培訓、例會等活動,將學生、職工管理有機統一,實現校企協同育人。

(三)建立個人學分銀行,實施學分制管理

學校探索建立以擴招生個人學號為賬號的學分銀行,突破傳統的學習時段限制,將技能培訓與學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實行彈性學制。根據中職起點和其他專業本??茖W生以往的學習經歷,對他們已學習的相同或相近課程、已取得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參加的企業技能培訓、生產過程中的發明創造等進行學習成果認定和學分兌換,部分課程允許免修。有序開展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的學分認定和轉換。如將擴招生接受企業入職培訓、安全培訓和專項培訓與他們安全課程、實習課程、專業實踐課程的學習有機對接。學分銀行實行零存整取,當學生取得規定學分并達到畢業要求后,由學校進行學歷電子注冊,并頒發普通高校全日制??飘厴I證書。

(四)實施學生自我診改,推行導學與督學制

擴招班每門課開課前都要編寫導學手冊,明確學生學習進度安排,明確學習路徑和方法,明確考核評價方式,指導學生更好地完成課程學習。在導學基礎上,學校加強對學生線上課程學習的督學工作,每一個學生每一門課程都有專人負責,定期向學生反饋其線上課程學習進度、效果,加強對其學習過程的監測、預警。以學期為單位組織學生開展自我診斷,指導學生加強事前學習目標標準制定,事中進行監測反饋,事后進行診斷改進,確保擴招生學習不掉隊,能如期完成學習任務。

四、結語

高職百萬擴招使更多的學生擁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面對擴招生生源的多樣性、需求的復雜性,高等職業教育傳統的教學模式將難以為繼。百萬擴招將在一定程度上倒逼職業院校推進產教深度融合,訂單培養將成為主流,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在體制機制創新、教師隊伍建設、“三教”改革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學校將在目前的工作基礎上不斷開拓創新,在完成擴招任務的同時改變治理結構,深化教學改革,提升育人品質。

【參考文獻】

[1]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高等職業院校面向社會人員開展全日制學歷教育試行辦法[Z].2019-04-24.

[2]梁克東.高職百萬擴招須同步提升質量[N].中國教育報,2019-04-02(009).

[3]教育部等六部門.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Z].2019-05-06.

[4]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于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意見[Z].2018-10-12.

猜你喜歡
百萬擴招三教改革學分制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策略思考
財務管理教學發展的趨勢研究
基于產業集群的職業教育“三教改革”人才培養創新研究
找準癥結破解難題
推進中職學分制改革對策分析
“百萬擴招”形勢下高職院校的改革路徑
百萬擴招政策下高職教育的應對與轉型
高職百萬擴招背景下高職院校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高職“百萬擴招”任務的責任分解
“學分制”盤活遠程教育工作原動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