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中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

2020-03-03 07:00江蘇泰州高港永安洲實驗小學劉冬云
關鍵詞:德育學科教材

■江蘇泰州高港永安洲實驗小學 劉冬云

五育并重是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要求,而德育在五育并重的實現方面發揮著基礎作用,因為五育以德育為先,同時強調將德育滲透到不同學科的教育內容中,并和不同的教學環節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學科學習能力和道德品質的綜合發展。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該學科的內容體系中就包含了大量的德育素材,同時在數學教學課堂上也有著很多德育的機會,這些都為數學德育滲透的開展創造了良好條件,也推動了教學細節化以及道德教育的融合化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數學教師需要在中年級數學課堂實踐中把握機會和教育資源,巧妙滲透德育,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得到道德品質的培養,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塑造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的人才。

一、小學中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在倡導全面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真正意義上的全面教育應該是堅持五育并重的教育,而且在德智體美勞的教育體系中,要堅持以德為先,立德樹人。只有在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道德素質之后,才能夠讓學生的其他學習能力與品質得到有效發展,抓好德育才是抓住了教育的核心內容。但是在對中年級數學教學的德育實施情況進行綜合考查以及歸納總結后發現,德育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學生的德育學習積極性普遍較低。出現這種情況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思想認知。不少數學教師片面地認為德育是德育課程教師與班主任要承擔的職責,和學科教學沒有多大的關聯,因此會忽視數學學科中的德育輔導。事實上這種思想認識是錯誤且片面的,因為德育不僅關系到德育教師與班主任,還要求其他學科教師的積極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把德育內化作為一種自覺,讓學生擁有更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二是德育不夠深入。教師在德育滲透實踐中,需要做好對教材的綜合研究,從而維護德育質量,當然也需要對德育方法進行不斷優化和改善,促進德育多樣化,從而讓學生在德育活動中保持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德育的效果。但是當前不少教師因為本身就欠缺良好的德育素質,不注意對學科中的德育資源進行挖掘,選用的德育指導方法過于單一,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也進一步影響到了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只有認清德育中出現的問題,找到問題出現的根源,才能夠為接下來的德育改進創造良好條件。

二、小學中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的作用

滲透德育是小學中年級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數學教師的課程教育責任,而且這一教學活動與新課改和素質教育要求高度相符,有著極高的教學價值。具體體現在:一是可以滿足學生成長要求。小學中年級學生年齡小,缺乏良好的自制力,對各種各樣的事物充滿好奇心,所以他們特別容易受外部環境影響,導致學生正確三觀建立受到不良影響。對此,在小學教育實踐中,教師不僅要關注數學學科教學,還要結合學生當前的思想價值觀發展情況進行有效培養,促進德育滲透,滿足學生綜合發展和成才要求,幫助學生確立起正確的思想態度和價值觀。二是可以引導學生繼承民族文化與美德。中華民族文化悠久綿長,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其中不可多得的一部分,是對學生進行道德素質培養的財富。通過數學學科中的德育滲透,教師可以基于這樣的方式增強學生對傳統美德的認知,促使學生自覺傳承傳統美德,消除學生片面的學習認知,增強美德和文化傳承的自覺性。三是可以踐行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無論是素質教育的實施,還是新課程改革的落實,都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而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就是一項重要的措施。

三、小學中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實踐

(一)基于數學課堂滲透德育

在以往以傳統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為主導的數學課堂中,教師對德育的認知也停留在較低層次,甚至會忽視德育和數學教學的結合,導致數學教育思想方法落后,不能滿足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之下,為助推德育和數學課堂的深度結合,消除以往德育不深入的情況,數學教師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思想,調整教學方式,把德育滲透到數學課堂中,加入學生理解難度小和更容易接受的方法,有效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保證德育的貫徹落實。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時,為增進學生對圖形的了解,降低學生理解上的難度,教師可以引入學生比較熟悉且感興趣的七巧板,讓學生借助這種工具,試著對圖形實施拆分與組合,并在這一過程中增進對圖形的認識,讓學生從中歸納出“實踐得真知”的道理,有效磨煉學生的意志品質與道德精神,發展學生的創新素質。遇到一些難度大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在課堂實踐中融入對比方法,通過新舊知識、淺顯和困難問題的對比,幫助學生掌握學習之間的關聯,領悟循序漸進的道理。

(二)聯系數學教材滲透德育

教材是教師推進數學教學的根本依據,對教材進行合理利用可以讓課堂教學事半功倍,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和積累必要的數學知識與德育知識,順利聯系教材達成德育滲透的目標。教材是學生熟悉且最常接觸的內容,把教材中隱藏的德育資源挖掘出來,然后帶領學生對其進行深層次分析,會讓學生對數學教材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幫助學生補充欠缺的德育知識,讓德育水到渠成。教師要善于對數學教材進行認真研究,在解讀過程中發現其中的德育素材,并通過恰當的補充,讓學生對數學德育產生深刻的認識。例如,在教學多位數時,教師可先帶領學生對教材進行認真閱讀,分析教材中的多位數內容,了解多位數的含義、讀法等。由于教材中用多位數的形式介紹了我國近些年來在經濟、科技等領域獲得的巨大成果,不僅能夠讓學生分析數據,也可以透過這一數據了解國家的強大,從而強化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強化學生的愛國熱情,巧妙完成愛國教育的熏陶。

(三)創設教學情境滲透德育

中年級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發展存在一定的不足,想要輕松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是比較困難的,此時就可以引入情境教學法,利用恰當的情境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主動投入課堂學習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道德熏陶。情境教學法是深受小學生歡迎的教學策略,如果教師可以把情境和德育滲透結合起來,會使數學教學事半功倍,也可以讓學生在情境中獲得更加深刻的情感感悟,主動接受德育,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例如,在教學平均數時,為了增強學生對這一數學要點的理解,教師可以引入生活中分發物品的場景,營造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情境:重陽節到了,老師為敬老院的老人購買了168個小蛋糕,我們要將這些蛋糕平均分給42位老人,那么每個老人可以分到多少個蛋糕?這樣的情景教學活動可以幫助學生輕松理解平均數的內涵,同時這樣的情境還可以培養學生尊老敬老的道德品質,強化學生的責任感。

(四)組織實踐活動滲透德育

數學教學和實踐關系密切,所以要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完善學生的數學素養,也要把實踐教學作為重中之重。教師可以通過組織數學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與輔導,讓學生在實踐中消化吸收數學知識,同時得到道德素質方面的熏陶。教師可以在課堂以及課后選擇時機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獨立思考和加強小組合作,既讓學生明白“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又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生活打好基礎。例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為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可以讓學生結成學習小組,在小組內共同制作各種各樣的立體圖形,然后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圖形并畫出不同角度觀察獲得的平面圖,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并讓學生在互幫互助的學習實踐中對課堂知識進行消化吸收。

素質教育進一步提高了對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的要求,指出要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將塑造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作為根本的教育宗旨。這是現代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也是徹底打破應試教育束縛,助推我國教育事業現代化以及人才培養科學化的重要舉措。以往的學科教育把學科知識教學作為重點,沒有在教育觀念和方法上進行創新,同時忽視學生道德素質的發展,這對于學生的全面培養是十分不利的。小學數學學科是對學生進行道德素質培養的一個重要學科,抓住學科中的教育時機,挖掘數學課程中的德育資源是數學教育科學化和數學教學現代化改革的必然要求。針對這一情況,數學教師要把握中年級學生的成長特征,尋求德育和數學學科滲透的有效策略,并通過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為學生擴展全面發展的空間,實現教學相長。

猜你喜歡
德育學科教材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學科新書導覽】
《中國德育》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