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無擇知海州考述

2020-03-03 19:53宋開智
關鍵詞:慶歷海州宋史

宋開智

(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地方文化研究所,江蘇連云港 222006)

祖無擇為北宋名臣,諸多史籍都有記載?!端问贰分杏小蹲鏌o擇傳》。祖無擇曾任海州知州,但無論史傳還是他的文集,都很少提及他任職海州的履歷?!都螒c海州直隸州志》關于祖無擇任知州的記載,僅有“仁宗慶歷時任,有傳”[1]71八個字。祖無擇曾在海州做過一些重要事情,考證其海州任職履歷,不僅有利于認識與評價他的政績與貢獻,彰顯他在海州歷史上的地位,而且有助于豐富連云港區域歷史文化內涵。

祖無擇,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 年),卒于元豐七年(1084 年),享年73 歲。這位北宋名臣,許多史籍都有記載?!端问贰ち袀鞯诰攀分杏凶鏌o擇的傳記?!端问贰份d:

祖無擇,字擇之,上蔡人。進士高第。歷知南康軍、海州,提點淮南廣東刑獄、廣南轉運使,入直集賢院。[2]10659

令人失望的是,《宋史》關于祖無擇任職海州的記載,僅有簡單的一句話。他在海州的作為與政績,《宋史》竟然只字未提。祖無擇的《龍學文集》(十六卷本),也沒有留下他海州履歷的只言片語?!都螒c海州直隸州志》關于祖無擇任知州的記載,也僅有寥寥數語。

《嘉慶海州直隸州志》還有一段極為重要的涉及祖無擇的記載,那就是花果山郁林觀保留下來的祖無擇所寫的三言詩刻石。石刻的全文是:

清原王公袞君章,武功唐蘇卿致堯,范陽祖無擇擇之。

起驚濤,放溟渤。披宿莽,屐崛岉。愒磐石,解簪韨。挹飛泉,醒心骨。揮高論,謝俗物。思古人,忽終日。足飲酣,清思逸。即絕壁,試奇筆。千萬年,蒼苔沒。后有人,為吾拂。

宋慶歷甲申歲秋七月辛卯朔,擇之文,致堯筆,君章刻。[3]38

詩中的“蒼苔沒”,按拓片真跡應為“蒼蘚沒”。這一記載為我們考述祖無擇在海州的活動提供了寶貴的史料?!都螒c海州直隸州志》載祖無擇在海州任職是在“仁宗慶歷時”?!叭首凇奔此稳首谮w禎,他在位期間幾經改元,從慶歷元年(1041 年)十一月始使用“慶歷”年號,至1049 年改元皇祐,共持續八年。據資料記載,祖無擇曾經為著名教育家李覯的文集《退居類稿》作序。李覯(字泰伯)“退居之明年,類其文稿,第為十有二卷,以寄南康祖無擇,且囑為序”[4]477。在該序文的結尾,署有“慶歷三年冬至日序”[4]477。這就是說,慶歷三年(1043 年)冬天之前,祖無擇還在南康當官。因此,只有慶歷四年至慶歷八年這段時間里,祖無擇才有可能赴任海州?!都螒c海州直隸州志》所說的“有傳”,指的是《宋史》有祖無擇的傳記?!端问贰返挠涊d僅能證明祖無擇任過海州知州,但未記載他赴海州任職的確切時間。如此一來,花果山郁林觀的三言詩刻石就成了我們確認祖無擇何時知海州的重要依據了。

“宋慶歷甲申歲秋七月”的題刻中“甲申歲”,指的是慶歷四年,即公元1044 年。由此可以斷定,慶歷四年(1044 年)秋天祖無擇到過海州,游覽了花果山。與他同行的唐蘇卿、王公袞是當時名人,但并未在海州任過官職。他們三人乘船同游花果山,吟詩作對,又撰詩刻石留念,是需要一定時日的。此時能盡地主之誼、提供行游食宿便利的,非祖無擇莫屬。由此推斷,祖無擇在慶歷四年(1044 年)來海州就任知州的可能性極大。

筆者在翻閱北宋詩人梅堯臣的詩歌時,發現有一首詩與祖無擇相關。詩曰:

驥有千里足,不使千里馳。人有抱長才,亦復不得施。去去作守長,政化尚可為。勿云海濱陋,豈無彼黔黎。事舉訟必簡,安能忘酒卮。水物錯在俎,咸腥應自宜。朐山日相對,亦莫厭其卑。蒼翠入畫戟,濃淡若秀眉。但向此中樂,用舍乃系時。[5]445詩中描繪的“朐山”“海濱”“咸腥”等,都是位于黃海之濱的海州的自然景觀元素。尤為重要的是,此詩的詩題為《送祖擇之秘丞知海州》,這表明祖無擇是以秘丞身份赴海州就任的。有了這首詩為佐證,再結合《宋史》中的祖無擇傳記,我們可以斷言祖無擇“知海州”確鑿無疑。

梅堯臣此詩沒有注明寫作時間,也沒有加任何附注?!睹防@臣集編年校注》卷十八收錄了這首詩。該書第十八卷的開頭語標明,這一卷所輯的詩歌均為慶歷八年(1048 年)所作,比郁林觀詩刻石晚了四年。但是,慶歷八年(1048 年),海州沒有留下祖無擇的任何行蹤和遺跡。因此,筆者姑且認定祖無擇赴海州就任為慶歷四年(1044 年)。

宋代著名理學家邵雍一首小詩值得關注。熙寧五年十二月十日(熙寧五年為公元1072 年,農歷十二月十日應屬于公元1073 年),時年62 歲的邵雍受祖無擇之托,為祖無擇的叔父祖士衡撰寫墓志銘。墓志銘完成之后,邵雍給祖無擇回了一封信。信中寫道:

三十年交舊,相逢各白頭。海壖曾共飲,洛社又同游。脫屣風波池,開懷松桂秋。兩眉從此后,應不著閑愁。[6]158

詩云“三十年交舊”,由1073 年上推三十年,約為1043 年。祖無擇與邵雍同歲,當年他們曾經在“海壖”這個偏僻的小地方開懷暢飲?!掇o?!丰尅昂肌睘榉褐秆睾5貐^,《嘉慶海州直隸州志》在祖無擇三言詩后的述文中稱“郁州僻在海壖”,因此邵雍詩歌中的“海壖”當指海州。這首小詩堪為祖無擇知海州的旁證。

邵雍是宋代著名的理學家、詩人,以他驚人的記憶力,對三十年前往事的回憶應當無誤。因此,有了花果山祖無擇三言詩刻石以及兩位詩人的詩歌為佐證,祖無擇知海州的年代可以得到確認,那就是慶歷三年(1043 年)至慶歷四年(1044 年)間。

那么,祖無擇是何時到任的呢?要探明這一問題,需要從他任職南康去尋找線索??刀ㄔ辏?040 年)五月,祖無擇受詔令歸朝,充直使館,大約于該年下半年知南康。至慶歷三年(1043 年)冬,祖無擇在南康任職已有三年。北宋時期,官員外任的任期一般為三年,說明祖無擇此時可能已經就任新職了。根據花果山郁林觀三言詩刻石可以得知,祖無擇任職的下一站就是海州。照此推算,祖無擇知海州最早是慶歷三年(1043 年)底任命,抑或于慶歷四年(1044 年)初到任。余靖的《海州社稷壇記》中有“下車之三月”之文句,這也許是最確切的關于祖無擇到任的時間線索了。祖無擇上任之初,忙于清理積案、辦學興教,可謂公務繁忙。忙碌之余,也該看看治內的名山秀水,于是有了秋游花果山題留三言詩的故事。

祖無擇在海州任職多久、何時離任,也是一個疑點。在南通狼山風景區葫蘆峰下,有人發現了祖無擇的遺跡。葫蘆峰下有個朝陽洞,洞內有祖無擇等人的題名。祖無擇的題款是“慶歷甲申淮南刑獄祖無擇”,與郁林觀三言詩刻石題款為同一年,此時祖無擇已擔任“淮南刑獄”之職?;茨下吩O于北宋至道三年(997年),于熙寧五年(1072 年)將淮南路分為東西二路?;茨蠔|路始建制,首府在今天的揚州,故而也稱其為揚州路?;茨蠔|路下轄十州,分別是揚州、楚州、真州、通州、泗州、海州、泰州、滁州、亳州、宿州。海州、通州在淮南路的管轄范圍之內,也就是說祖無擇就任淮南行獄應在任職海州之后,從州官升職到淮南東路屬官。郁林觀三言詩刻于慶歷四年(1044 年)秋,南通狼山碑刻應在這一年冬季。由此推論,祖無擇在海州任職的時間較為短暫,約為一年。

狼山碑刻并非祖無擇在海州任期的孤證?!独m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三五記載,“慶歷四年,提點淮南刑獄、秘書丞祖無擇知黃州”。清代編撰的《江蘇省通志稿》第十五卷也有記載,慶歷四年(1044 年)“十一月甲子,太常博士、集賢校理刁約通判海州”。同年“十二月乙巳,提點淮南刑獄、秘書丞祖無擇知黃州”。慶歷四年(1044 年)農歷十二月,按公歷推算應該是公元1045 年。由此可知,慶歷四年(1044 年)十一月,新任通判刁約到海州上任;次月,淮南刑獄、秘書丞祖無擇則被任命為黃州知州。這兩處記載,證實了筆者對祖無擇在海州任職一年的推測。

或許有人質疑,祖無擇為何在海州只任職一年就調離了呢?《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三五)記載:

乙巳,降知楚州職方員外郎胡楷通判秦州,提點淮南刑獄、秘書丞祖無擇知黃州。初,王素自淮南徙渭州,文楷攝轉運按察使事,無擇既不平,因與楷互訟,事雖會赦,憂降之。

胡楷、祖無擇均為朝廷命官,二人不和,爭斗至對簿公堂,結果兩敗俱傷,都受到處理。胡楷降職,祖無擇調離海州,遠去黃州就任。關于這次左遷,祖無擇的墓志銘中也有記載。

筆者曾有幸看到連云港龍祠摩崖石刻群中王信臣題刻的拓片??涛臑椋?/p>

慶歷丙戍歲甲午月壬辰日,知州王信臣、通判刁約、監榷蕭映、張子亮、駐泊眥文明、巡檢曹元禮率漣水新守逄沖登朐岺,休□石庵之前,逮□□□□□瀹?!酢酢酢酢躅}。[3]39

“慶歷丙戍歲”即慶歷六年(1046 年)。這幅拓片文字殘缺頗多,但時任海州知州是王信臣、通判是刁約等文字清晰可識。這與前面志書的記載是吻合的。祖無擇已經調離海州也應該是無可置疑的。祖無擇接到調令就出發,由海州沿水路南下,從吳淞口入長江,經南通,游狼山,然后溯江而上,直奔任所而去。

祖無擇知海州的起止時間既已明了,他在海州任上的政績和留下的遺跡,就可以通過搜尋有關資料做出描述。筆者歷經多年搜尋,終有所獲。除了《宋史·祖無擇傳》中的“祖無擇治郡所至,能修校官,是皆斑斑可紀者”[2]10660泛泛陳述之外,《祖無擇墓志》對其政績也有稱贊?!蹲鏌o擇墓志》拓片雖然文字多有破損,但大體可以連貫成文,對祖無擇在海州所作所為的記載甚為清晰,“謫知海州,下車毀淫祀,而貌前守之賢者孫公冕而祀之。又親題其市橋曰懷孫橋”。雖然文字簡單,卻記下了祖無擇在海州任上做的三件好事。其一,祖無擇剛一到任,即下令廢止當地“淫祀”之風。其二,他請人為曾任海州郡守的孫冕畫像,張掛在新建的寺廟里供人瞻仰祭祀。其三,為紀念孫冕的賢德,祖無擇把當地的市橋更名為“懷孫橋”,并親自題寫橋名。顯然,祖無擇著力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把口碑甚好的前任郡守孫冕立為民眾學習的榜樣。

孫冕有什么值得祖無擇宣揚的事跡呢?《嘉慶海州直隸州志》載“孫冕,有傳”,并把他列在祖無擇等人之后?!都螒c海州直隸州志》的記載顯然有誤,但畢竟說明孫冕在海州任過知州。然而,史籍中都沒有查找到孫冕的傳記,他的生卒年月更無從知曉?!独m資治通鑒長編》《永樂大典》《九華山志》《夢溪筆談》等著作中,有關于孫冕的零星記載。

雖然史官沒有為孫冕樹碑立傳,民間卻流傳著他的佳話。流傳最廣的有兩個故事。

一個故事發生在孫冕知海州時。當時,朝廷發運司準備在海州新建三個鹽場。孫冕認為海州現有鹽場所產的海鹽足以滿足百姓需求,多建鹽場會導致產鹽過剩,會成為沉重的包袱,所以堅決反對發運司的新政。海州百姓認為孫冕不允許新建鹽場,是堵了他們謀生賺錢的出路,紛紛上書要求罷免孫冕。孫冕面對洶洶輿情,苦口婆心,詳陳其害,“官買鹽雖有近利,官鹽患在不售,不患鹽不足。鹽多而不售,遺患在三十年后”[7]202。無奈民眾不能接受,在官商勾結運作下,“至孫罷郡,卒置三場”[7]202。后來,孫冕的預見果然應驗。幾十年后,當地刑事案件激增,流寇盜賊盛行,徭役賦稅等均超往年。由于運輸、銷售不暢,海州囤鹽日增,鹽場多虧損負債,甚至破產。由此看來,孫冕為官正直,看問題深謀遠慮,實屬難得的人才。

另一個故事發生在蘇州。孫冕大概在65 歲左右受命知蘇州太守。他人已年邁,但勤于政事。他帶領民眾興水利、修農田、建橋梁、勸桑蠶,盡職盡責,辦了不少好事。孫冕晚年主動放棄太守之職,在收拾行裝離開官衙時,他在廳壁上提了一首致仕詩。詩云:

人生七十鬼為鄰,已覺風光屬別人。莫待朝廷差致仕,早謀泉石養閑身。去年河北曾逢李,今日淮西又見陳。寄語蘇州孫刺史,也須抖擻老精神。[8]649

據筆記資料記載,“朝廷聞之,令再仕,詔下已歸,竟不出矣”[8]649。這樣一位為百姓辦實事、不戀官位、德行高清的地方官,在當時實屬罕見。祖無擇尊崇他,要百姓紀念他,足見其眼力非凡

祖無擇在海州任上,還做了許多有益于民的好事,比如辦學興教、建造新社稷壇。祖無擇對自己“毀淫祀”、建新社稷壇等事,是頗為得意的,這從他特意請好友余靖題寫了《海州社稷壇記》一事可以看出?!逗V萆琊洝份d,祖無擇剛到任時看到舊壇破敗不堪,有感于“群神之在祀典者眾矣,唯社稷得用籩豆贄弊,以修萬民之報,而祠所弗嚴,何以示教”[9]。于是,他“乃相美土,改而筑之”,新植樹木,更新祭器,“於是政禮俱舉,人祗交感。風雨以時,田谷順成。秋八月行事于新壇,以報神福,民心熙熙,覘盛儀而樂嘉應也”[9]。余靖還特別贊嘆說:“擇之以通才運識,屈在外補。觀其臨民賦政,先于典禮,得有君子之風焉!”[9]

作為才華橫溢的詩人,祖無擇在齊州任職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創作了二十多首詩歌,還留下了許多文字;在南康任職時也創作了諸多詩作,還為其他名家撰寫了兩篇序言。令人疑惑的是,在海州這座山明水秀的濱海之城,祖無擇只留下一首三言詩。就是這首僅存的詩篇,也沒有收錄在他的《龍學文集》中。也許有朝一日,祖無擇那些散失的詩作、文稿會重見天日,那時,祖無擇在海州任職的經歷就會更加明晰。

猜你喜歡
慶歷海州宋史
畢昇(節選)
《海州繡——十二生肖兒童吉祥玩具》
海州刺綉
《慶歷四年秋》:北宋時代的縮影
推進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海州”實踐
“情—理—情”模式與《宋史·蘇軾傳》文本的形成
Contents and Abstracts
《宋史》中的宋代宗族義莊考
“越明年”到底指哪一年
北宋“慶歷直十”創見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