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技能競賽選手心理調適與輔導研究

2020-03-03 01:28楊靖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0年45期
關鍵詞:心理調適技能競賽高職院校

摘要:技能競賽是檢驗高職學生學習成果和實踐操作的重要手段,但競賽中學生心理因素的波動往往會作用于選手的臨場發揮和最終競賽排名。本文從分析高職技能競賽選手的心理活動入手,形成高職技能競賽的心理調適和輔導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心理調適;技能競賽

中圖分類號:TN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空白

引言

高職院校技能競賽是促進高職教育發展和提高學生技能的措施,可有效檢驗高職教學的教育成果[1]。研究發現,參賽選手的心理因素是影響選手競賽發揮和最終競賽結果的重要因素,所以應通過相應的心理調適與輔導手段幫助學生克服心理問題,獲得理想的競賽成績。

一、各時期競賽選手心理分類

高職院校技能競賽是一項有規律可循的教學活動,受團隊合作、考題難易、比賽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參賽選手的心理都會受到影響,根據影響規律可將競賽選手不同時期的心理進行分類。

1.入選競賽興奮期。高職競賽選手一旦進入競賽名單,肩負代表學校參賽的榮譽感,此時會渴望能力的提高,渴望為學校爭光,心理上會有莫名的興奮感。

2.成績提升優越期。由于經過競賽訓練能力的提升,不斷的完成建模、方案策劃、修復設備、完成產品加工等任務,使內心獲得極大的滿足了感,此時會有一種優越的心理。

3.競賽備戰穩定期。高職競賽經歷了初期的興奮,對備戰作息、競賽規則、周圍同伴及教練都已比較熟悉,已經能夠按部就班的完成訓練任務,此時備戰心理趨向平穩。

4.競賽臨近焦慮期。隨著競賽日期的日漸臨近,競賽選手的身心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期難免會有疲勞感,常常會在精神上開小差,從而無法完成正常的訓練任務,心理會產生焦慮感。

5.競賽過程緊張期。技能競賽過程中,選手難免會產生心理的緊張,在生理上會產生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精力不集中、思維緩慢的現象,心理的緊張會引起行動的遲緩和僵硬,造成無法按正常水平發揮。

6.賽后懊悔期。競賽選手會因為獲勝而喜悅,還會因失敗而懊悔。尤其發生了競賽過程失誤、隊友配合不默契或其他外部原因等,造成預期目標無法實現,心理上會有一種失落感。

由于競賽選手個人差異和外因影響,以上各時期競賽選手心理分類的界定和表現可能存在差異,但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競賽選手在不同競賽階段表現出來的心理變化都屬正常表象,都是針對尾部環境變化所折射出的真實反應。

二、競賽選手心理調適與輔導對策

(一)完善選手心理訓練體系

1.競賽體系科學化。高職技能競賽是一個系統的教育體系,只有完善包括賽會組織和設計、人員選拔和訓練、獎勵、后勤和安全保障等每個環節,才能達到預期的競賽效果[2]。從高職院校級別競賽體系著手,逐步形成省級、國家級競賽體系,每級技能競賽構建相應競賽平臺,避免因競賽體系不健全造成的參賽人員心理干擾。

2.引導競賽價值觀。針對技能競賽存在很多高職院校單純注重賽事結果,而忽視了人員技能、心理素質提升和競賽過程的定向,甚至將結果與考核掛鉤,這種做法往往會對選手的正常發揮起到干預。針對選手的日常訓練,除了技能方面,還應強化心理素質的培養,訓練適應比賽氣氛、專注比賽的能力,不應過分關注比賽勝負,應注重享受自身技能和心理成熟度提升的過程。

3.強化心理訓練。競賽的心理訓練是有針對性的通過特定的方式方法對參賽人員心理特征和心理過程進行影響作用的過程,已達到使選手具備適應比賽和訓練的心理特質,能夠自我調控心理狀態,保持良好競技狀態的目的[3]。訓練中要秉承持續性、針對性、漸進性、超負荷、全面性的心理訓練原則,注重競賽氛圍、內容、時間等真實競賽環節的模擬,既可以檢驗技術水平,也有助于提升競賽心理控制和調節能力。

(二)注重選手心理輔導

1.三位一體化心理輔導。形成學校、指導老師和輔導老師應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學校做好競賽的組織工作,指導教師做好競賽的培訓,輔導員做好競賽協助和保障的同時,要共同執行學員的心理輔導,形成三位一體的心理輔導機制。形成培訓、測驗、調整、跟蹤的系統心理輔導機制,增加技能競賽信息交流、統計選手心理變化數據,面對學員異常心理變化形成針對心理輔導,有目的的開導選手,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素質。

2.組建心理輔導團隊。為了全方位的對選手進行心理輔導,應組建由校領導、輔導員、指導教師和心理專家組成的心理輔導團隊。由指導教師和輔導員進行主要心理輔導,心理專家負責輔助指導的模式,同時抓好技能提升和心理輔導工作。

(三)提升選手自我心理調節能力

1.訓練選手競賽適應性。參加技能競賽的學生應在觀念上做好競賽的心理準備,對競賽的時長、賽制、技術要求要研究透徹,有針對性的進行模擬訓練,提升相關專業技能,查缺補漏。準確定位個體在團隊中的角色,加強參賽團隊的分工配合。

2.提高選手的抗逆境的能力。賽前要充分考慮到競賽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困難,模擬競賽中可能發生的逆境情景,通過逆境訓練提高選手的逆境抗壓能力,正確對待競賽中的逆境,指導學員面對逆境的正確處理辦法,保持競賽中的良好心態。

3.引導選手情感控制。選手情感控制的目的就是指導選手的情感導向,通過合適的方式使其對相關組織單位、指導教師、團隊成員產生正面的情感反應,對競賽訓練和競賽發揮產生積極的心理影響,形成積極的心理激勵和暗示。

三、結束語

通過分析高職技能競賽選手的心理活動,采取適當的方式和方法對高職技能競賽選手的心理進行調試和輔導干預,以提高選手適應競賽場景及逆境抗壓能力,有助于競賽中充分發揮自身和團隊競技水平。

參考文獻

[1]高洪英.關于優秀運動員比賽心理定向問題的探討[J].經營管理,2015,(27)

[2]張莉娟.淺談機械加工技能比賽選手心理素質的訓練方法[J]職業,2014,(8).

[3]姚莉.淺談心理咨詢與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7(1):60-62.

楊靖 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猜你喜歡
心理調適技能競賽高職院校
酒店管理專業工學交替實踐學生心理調適初探
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技能競賽與常規教學融通的研究與實踐
高職女生擇業心理分析及對策研究
老莊的“和諧”思想與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調試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