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而不休 耕耘不止
——向德榮的“經典”退休生活

2020-03-11 01:02許先林
工會信息 2020年24期
關鍵詞:經典湖北日報工會工作

◆文/許先林

向德榮

向德榮從事工會工作30年,曾任湖北省總工會副主席、巡視員,2011年1月退休后,很多人認為他會安享晚年;也有熟悉他的人認為他會利用退休時間整理出版在職期間撰寫的文章,結集出版,因為他發表的文章有數百篇。哪知他來了一個“華麗轉身”而“另起爐灶”,退休10年來,他出版了11部著作,為廣大讀者提供了美好的精神食糧。

向德榮在退休交辦公室鑰匙的那天,他獨自一人坐在辦公室待了很久,想了很多……他在想退休之后應該做點什么,他的大書柜里,放著300多本書,30多本工作筆記本。他與書為伴,幾十年來是書成全了他,伴隨著他一步一步地走來,與書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他要用自己寫書的實際行動來報答書。

退休后不久,向德榮寫出了《職工道德四字經 》《工會工作四字經》,他將書稿打印多份征求意見。2012年4月,湖北省委副書記、省總工會主席張昌爾和常務副主席黃國慶及時予以批示鼓勵,支持出版。

在湖北省總工會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由省總工會宣教部部長王華虎運作,《職工道德四字經》《工會工作四字經》先后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了。這兩本書出版后,向德榮一發不可收拾,接連出版了11部著作,加上在任時寫的兩部著作,其13部著作,可以說是著作等身了。

出書的基礎是寫文章,而寫作的基礎又是平時堅持讀寫打下的。向德榮年輕的時候就喜歡寫。寫作已經成了他的一種習慣。

在部隊時寫——向德榮在援越抗美一年半的時間里,寫了3萬字的參戰日記;部隊回國后,他擔任團司令部管理股文書,3年時間里,除了出色完成本職工作外,又寫了120多篇文章,有40篇文章發表在《鐵道兵》報、原蘭州軍區軍報以及《安康日報》上,受到團政治處的通報表揚。

在家鄉務農時寫——向德榮退伍回鄉務農半年時間,也寫了許多文章,縣廣播站經常播他的文章,他所寫的評論文章《要知其所以然》等發表在湖北日報上。

在大學讀書時寫——1974年春季,當向德榮學習了有關課程后,結合實際,利用課余時間,花了幾個月的心血寫出了《怎樣認識導數和微分》的論文,1萬字,發表在??蛯W報上。

向德榮是1981年3月調到湖北省總工會。在省教育工會工作時,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把打字室的舊打字機借來,自己學習打字,沒用多少時間就學會了。剛到省教育工會工作不到一年時間,就編寫了《教職工代表大會問答》,3萬多字,印刷2萬多冊,供各類學校工會干部學習參考。1986年,中國教育工會籌備召開第三代表大會,向德榮被借去工作半年,參與起草工作報告和中央領導致詞。

在湖北省總工會民管理部工作期間,向德榮主編了《企業民主管理規范》,撰寫了《企業民主管理通論》。

從事工會工作30年間,向德榮先后參與討論和起草四位省總工會主要領導同志的工作報告或講話稿,參與起草省委省政府領導有關工會工作講話代擬稿。特別是1996年向德榮任省總工會調查研究室主任不久,省委常委黃遠志(后擔任省委副書記)擔任省總工會主席,向德榮又負責黃遠同志講話的起草工作,經常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好評,有些講話發表在《工人日報》《湖北日報》等報刊上。

向德榮經常應邀到湖北省工會干部學校和一些市縣、大型企業、高等學校給工會干部講課,在湖北工會系統,很多工會干部都聽過向德榮講課,他的講課都是經過了認真準備的,都是無稿、無課件即席演講。為此,有人說他是學術型領導干部,有人夸獎他是“奇才”,聽他的講課既增長知識,又是一種享受。

向德榮酷愛讀書,在辦公室里藏有與工作有關的書籍,在家里則有藏書1200多冊。他除了看新聞節目外,很少看電視劇,也沒有午睡的習慣,他的習慣就是看書寫文章。他對古今中外的名著作品都有涉獵,他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了3萬張讀書卡片,還有數以百萬計摘錄的電子版資料,而最初產生寫書的愿望就是想將這些長期積累的知識系統化。

向德榮有一個“三百工程”:滾動記住一百個數字,一百段精彩語言和一百個典型事例,以此為自己的創作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為了記住有關資料,他的衣服口袋里總是有一個小本子或幾張卡片,走路,在車上,及其他零星時間,隨時拿出來看看。為了了解情況,下級工會機關和基層工會干部到省總工會辦事,他遇見了,總是聊幾句,有需要的信息,他就用隨身的小本子記錄下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向德榮在《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湖北日報》《長江日報》等眾多有影響力的報紙上發表過360多篇文章,包括論文、小評論和調查報告,有些調查報告和論文,被全國總工會主管的《中國工運》《工會信息》《工運研究》雜志、和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工會理論與實踐》雜志采用。他撰寫的調查報告,多次被全國總工會和湖北省委、省政府有關部門評為優秀論文或優秀調查報告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向德榮與馬列軍撰寫的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的調查報告在《新華內參》刊登后,獲得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李鐵映的閱示、關注,之后,這份調查報告被中央有關部門評為二等獎,被湖北省有關部門評為一等獎。向德榮還寫了一些宣傳報道稿,在湖北省教育工會工作時,中國教育工會主辦的《教工》月刊經常登載向德榮寫的報道,有的報道還上了《光明日報》。向德榮還配合時任工人日報駐湖北記者站站長王四新先后寫了3篇反映湖北工會工作創新發展的報道,上了《工人日報》的頭版頭條。在向德榮的家中留存的舊報紙有厚厚一摞,還有許多刊登有他文章的各種雜志和書籍。

向德榮退休之后,他說“活一天寫半天”,“把寫作當養老”。 他做到了,做過什么寫什么,做了30年的工會工作,他寫《工會工作四字經》,工會工作的對象是廣大職工,他寫了《職工道德四字經》,這兩本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他是一名普通公民,他寫《公民道德三字經》;他是一名老共產黨員和老干部 ,他寫了《黨員干部道德修養四字經》;他的獨生女兒博士畢業,有外孫了,還與老伴華偉芬合著了《父母三字經》,這三本書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他妙手著文的“五經”32萬字,運用押韻的表達方式,讀起來流暢自然,能夠充分鋪排展開,把意思表達得清晰透徹,更容易被廣大讀者所接受。

2016年,新華社武漢3月6日專電《湖北一公務員“退而不休”寫“五經”》,全國220多家新聞媒體和網站轉發了這篇報道;3月20日,新華社出版的《新華每日電訊》刊登專電《湖北一老干部的“經典”生活》,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新華社電訊將“五經”又概括為:“家庭經”“道德經”“事業經”,其意是說:“五經”在闡述每個人從家庭出發走上社會做人、做事的“道”。

2012年9月中旬,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尹漢寧、副部長文成國批示:“省總工會原巡視員向德榮退休后寫了《黨員干部道德修養四字經》,這種精神值得學習,應該鼓勵,請湖北日報、湖北之聲,電視新聞中心作一專訪?!?月22日,湖北日報記者彭小萍到向德榮家采訪他寫作《黨員干部道德修養四字經》的前前后后。9月27日,湖北日報以《退休干部向德榮,道德四部曲 獻禮十八大》報道了向德榮,所謂道德四部曲指的是《黨員干部道德修養四字經》《工會工作四字經》《職工道德四字經》《人生感悟四字經》等四本書稿。同期,湖北衛視、湖北之聲也作了相應的報道。

該書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后,引起了強烈反響!

長江云數字化全民閱讀平臺的書目中有:《黨員干部道德修養四字經》;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圖書館2017年4月28日發布的《館藏政德與官德研究專題書目》58種書中,序列第9本是《黨員干部道德修養四字經》;2016年11月4日湖北日報刊載的《數字化解除閱讀束縛 讓閱讀像云一樣無處不在》文章中寫道:“水果湖的讀者偏愛政治經濟類書籍,目前閱讀率最高的是《復制卡耐基,吃透巴菲特》和《黨員干部道德修養四字經》?!?/p>

向德榮與妻子華偉芬的獨生女兒向華2000年以高分考取清華大學,2007年獲清華大學碩士學位,2012年獲得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實踐使夫妻倆認識到,父母是孩子的首位老師,是指導者和引路人,父母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用積極健康的思想,優良的道德質量,文雅的言談舉止為孩子做示范,與孩子一起成長。同時他們認真總結,形成了《父母三字經》,分“父母正”“父母教”“父母戒”“好家風”四個篇章進行闡述?!陡改溉纸洝烦霭婧?,中國新聞網曾進行報道:《<父母三字經>武漢首發 三字經形式闡述父母行為》,全國200多家媒體予以轉發。湖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重點推薦《父母三字經》。 2016年1月,《父母三字經》亮相北京圖書訂貨會。責任編輯寫的廣告詞是:“送給天下父母們的一本教子圣經——《父母三字經》,攜傳統經典的力量教你成為幸福孩子眼中的好爸爸好媽媽?!?發表在湖北日報上的一篇書評稱:《父母三字經》是向德榮夫妻倆的《畢生所悟的經典之作》。2016年2月,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梁偉年閱讀了《父母三字經》,說這本書寫得好,是家庭教育好讀物,并作了批示:“感謝向德榮、華偉芬同志為道德教育付出的辛勞?!?/p>

出版了“五經”之后,向德榮主編了《勞模精神職工讀本》,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該書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勞模精神、勞動精神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圍繞“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及弘揚勞模精神的工作要求,對勞模精神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述。新華社北京2016年4月30日專電:“《勞模精神職工讀本》出版”,工人日報、中工網做了報道。中華全國總工會官網推薦《勞模精神職工讀本》。該書列為2017 年全國工會職工書屋主題讀書活動推薦的30種讀物之一。2020年五一勞動節,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95周年之際,中國工人出版將此書列為九部五一書單之一。

正如他老戰友包金亮所描述的:“向德榮從事工會工作30年,親身經歷和感悟了勞動之偉大,創造之光榮,發明之艱辛的歷程與幕幕,并由此魂牽夢繞,擱置不下,終于在退休之后,執筆奮書,主編了《勞模精神職工讀本》,圓了敬仰勞動,崇尚勞動,頌揚勞動的心夢之旅……”

之后,向德榮又完成了《向德榮寓言》一書,由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責任編輯在《向德榮寓言》封面上醒目地寫道:“一本展現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力作,一部建構讀者心靈花園的德育之書”。

2019年,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了向德榮主編的《識·記》四冊叢書:《識己:人生所貴在知己》《識德:德不孤兮必有鄰》《識勢:此日中流自在行》《識苦:看似尋常最奇崛》。責任編輯李丹認為,一般人總以為“道”是高高在上的某種原理,其實道在自然之中普遍存在,萬物均顯示。而這套叢書最重要的貢獻正是將那些“高高在上”的大道理,通過最簡單、最常見的小故事呼之欲出,闡明博大精深的內涵。

美國費城華人辦的《海華都市報》(周報)連載《向德榮寓言》52期。2015年至2018年之間,該報辦的向德榮【讀故事品道理】專欄147期,在當地華人中反映良好。近幾年,《工友》雜志、湖北工會網多次刊登向德榮的文章,8年來,《荊門職工》開專欄連載向德榮寫的讀故事、品道理。

至今,向德榮仍保持高昂的創作熱情,他還有小說、童話、寓言等6本共80萬字的書稿在修改完善中。這里應該提及的是,作為姥爺,向德榮先后在女兒家里陪伴外孫兩年多,他做什么寫什么,在女兒家照護外孫,就寫了《幼兒內森的故事》,該書稿有36個故事、4.3萬字,是以已經發生的事為基礎創作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故事栩栩如生,鮮嫩欲滴,天真可愛,貼近幼兒現實生活、融入幼兒內心世界,讓年輕父母與幼兒在輕松愉悅的共同閱讀中,感到親情和溫暖,體味成長的愛和感動,對幼兒成長有真、善、美的引導和啟迪作用。

向德榮酷愛讀書,勤奮耕耘的精神的確令人欽佩敬仰!年輕同事彭茜在《工友》雜志發文說:“向德榮在寫作的時候是他最充實的時候,也是最快樂的時候。但卻很少有理解他為了寫書,多少個白日在鬧中習靜,夜晚與燈火可親的辛勤付出。沒有博覽群書的厚度,絕不會有今天集字成書的溫度。不忘寫作的初心,這一直是向德榮根植內心的愛好與追求,但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夙愿,為社會做一件更美好的事才更是他勤耕不輟的動力?!?/p>

幾十年來,向德榮始終堅持不忘初心——年輕時,他的“座右銘”和“豪言壯語”是:“艱苦奮斗,永遠進擊!”如今退休多年,年老了。向德榮常說:“自己退休后創作小說、寓言、童話是八十歲學吹鼓手,是用針挖井!”

人生路漫漫,生也有涯,知也無涯。我思故我在。70歲的向德榮精神矍鑠,思維敏捷。他認為,年紀來了,要通過寫作,留住時光在自己生命中的痕跡,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湖北省政協原秘書長王樹華閱讀了報告文學《德行唯美,榮光閃耀——執著奮進的荊楚楷模向德榮的非凡人生》之后,欣然命筆賦詩一首:

人生難得有三立,

唯有立言費心神。

妙文華章亮職場,

著作等身伴二春。

五經梳理修養學,

四識指點人征程。

用針挖井立天地,

文山愚公耀書林。

這也是對向德榮人生的真實寫照!

猜你喜歡
經典湖北日報工會工作
湖北日報特刊濃墨重彩報道軍運會
工會工作
談如何接近經典——以《論語》為中心
夢想斑駁照進現實
關于新形勢下加強黨對工會工作領導的思考
新形勢下做好工會工作的創新實踐
關于國企工會工作創新的思考
時事新聞版面編排淺議——以湖北日報時事新聞版為例
重大報道中的“微表達”——以湖北日報《瓊瑤話調水》專欄為例
言論的詩意化表達——以湖北日報“漢水北上”言論寫作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