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改實踐

2020-03-11 03:10徐飛躍
教師·中 2020年12期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英語

徐飛躍

摘 要:大學英語課程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獨特優勢,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文章探索和實踐了融入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實驗研究發現,教學改革在提升學生學業成績傳播踐行核心價值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效果。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11-10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35-0044-02

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重要的“鑄魂工程”,也是各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想突破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主角、以課堂為主場的傳統大學英語教學藩籬,發揮課程應有的人文功能,推進核心價值觀教育意義重大。

一、傳統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模式特點

“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主角,以課堂為主場”的傳統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制約著課程應有的思政育人功能的發揮。

(1) 教學內容以教材為中心。目前我國不少高校的大學英語教材知識體系以系統化開展英語知識講授及應用能力訓練為邏輯主線,以介紹英美國家文化和價值觀為主流,涉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內涵的內容普遍偏少。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無形中促進了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隱性滲透,不利于中國文化自信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

(2) 教學范式以教師為主角。傳統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是主角,學生可以在課堂上系統掌握英語學科知識和技能,提高英語等級考試過級率,但不利于創新思維建構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往往被動地學習,課前預習教材內容、上課聽講、課后練習、考前突擊、考試通過是學生固有的學習范式。這種范式重視語言知識輸入,忽視隱性思政元素探究;重視學習目標被動達成,忽視學生在自由思辨中良性成長。

(3) 教學空間以課堂為主場。傳統大學英語教學以課堂為主場,讓學生在封閉式環境下學習,有利于其對照英語考級要求突擊強化,提高過級率,但不利于學生能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無法引導學生主動傳播和踐行核心價值觀;有利于完成學科知識的傳授,但不利于學生職業道德與素養的培養。

二、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設計

新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中明確闡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有機融入大學英語教學內容,要充分挖掘大學英語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一”。筆者所在課題組堅持“價值引領與知能傳授相統一”重構了課程教學目標和內容體系,堅持“以生為本”設計了教學模式,側重三維目標設計了考核評價模式。

(1)堅持育人導向,重立課程目標。能力目標突出培養學生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核心價值觀的能力;突出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素質目標包括讓學生加深對核心價值觀豐富內涵的深刻理解,并內化為自己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樹立價值觀引領自己的職業發展的職業規劃發展意識;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在跨文化交際中積極傳播中國文化和核心價值觀。

(2)堅持德技雙修,重構教學內容。為了有效落實課程思政育人目標,設計了豐富的“主題式”教學內容體系。比如,在Unit 2 Dream單元教學中,圍繞加強核心價值觀教育主題“Prosperity富強”,在課前提供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英文版)教學視頻,讓學生感悟中國富強之路;在課中圍繞主題“富強”設置思辨研討題“What are the top Great Changes in China?”,加深學生對富強中國的認識;在課后設置拓展延伸閱讀訓練“The American Dream VS The Chinese Dream”,讓學生通過對英文篇章“美國夢與中國夢”的閱讀和答題,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

(3)堅持以生為本,改變教學范式。課題組以“堅持立德樹人推進核心價值觀教育、堅持實用為主推進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培養、堅持文化育人提高綜合文化素養”為原則,以促進價值引領與知能傳授統一為目標,依托學院在線開放課程平臺和泛在學習環境,突破了教學的時空界限,構建了以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為主線,線上線下協調配合的大學英語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

(4)注重日常習得,實施教學評價。結合本課程利用在線開放課程平臺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特點,彰顯課程協同育人導向,課題組設計和實施了“側重過程性考評、兼顧期末綜合測評”的考核評價模式,加大對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應用實踐的考核力度。

三、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實驗

為了檢驗課程教學改革的實際成效,課題組在互聯網金融專業的自然班中選擇了生源類型相同、英語基礎相仿兩個班級開展了實驗研究。其中互聯網金融201912班為實驗班,實施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大學英語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互聯網金融201911班為對比班,運用傳統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模式組織教學。

(一)實驗對象的基本情況

為了確保實驗前實驗對象的可比性,本次實驗所選擇的實驗班與對比班在實驗前為平行班,實驗班43人、對比班44人,學生數相仿,兩個班級均為大一新生,實驗研究階段均為大一第一學期,教學進程安排一致,任課教師一樣。實驗前兩個班級高考英語學科成績的比較見表1。

由以上卡方檢驗表的結果可見,兩個班在100分以上、90~100分之間以及90分以下的人數分布上沒有顯著差異(P>0.05),即兩個班的英語成績結構沒有顯著差異。兩個班級的英語平均成績分別為75.44分和76.21分。兩個班的英語成績結構和平均成績均沒有顯著差異,符合實驗假設條件。

(二) 實驗實施計劃

實驗中的自變量: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大學英語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因變量:學生在接受不同課程教學模式下的授課后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等的提高程度??刂聘蓴_量:實驗中的兩個班級均為同一專業、同一生源的自然班,授課教師相同,學生均為大一第一學期新生,實驗事先未告知被試學生,以確保實驗的自然性和結果的準確性。實驗時間為2019~2020學年第1學期。

(三)實驗結果分析

(1)實驗后學習成績分析。經過一學期的課改實驗后,課題組統計了兩個班級的大學英語課程的期末成績,并對實驗結果進行了分析,見表2。

由T檢驗表的結果可見,實驗后兩個班的成績結構存在顯著差異。兩個班分布在80分以上、70~90分之間的人數能通過檢驗,說明在實驗班開設之后,兩個班的成績結構出現了顯著的差異(P<0.05),且實驗班的高分學生比例要高于對比班,低分學生比例低于對比班。實驗班的平均分為77.01分,明顯高于對比班的平均分72.44分。由此可見,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大學英語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使得之前成績相近的兩個班級在成績結構和平均分上出現了顯著差異,教改對提升學生成績效果顯著。

(2)職業能力提升獲得感調查。為了更好地分析開展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大學英語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實踐在促進學生職業能力提升方面的效果,課題組結合課改目標,設計了調查問卷。問卷從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教學效果四個維度展開調查,每個維度3題,共設計16題。問卷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進行量化,從“非常滿意”到“非常不滿意”設置5個級別。此次調查累計發放問卷87份,其中實驗班43份,對比班44份,共收回87份,刪除兩份雷同卷后,有效率為97.7%。并利用期中期末座談會,隨機抽取了30名訪談對象,其中實驗班15名、對比班15名。

調查結果顯示,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意識與能力的提高方面作用明顯。主題式核心價值觀育人教學內容體系改革在提升學生思想修養、文化素質和職業素質方面成效明顯,學生獲得感明顯提升。以生為本組織教學活動,有效鍛煉了學生的調研、表達和實踐能力,有效激發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促進了學生學習效能的顯著提高。

課題組探索和實踐的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改革,不僅順應了立德樹人、培育時代新人的總體要求,還突破了教材中心地位、教師主角、課堂主場的藩籬,引發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范式和學習范式的變革,促進了學生學業成績和職業綜合能力的同步提升,體現了課程建設的時代意義和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別敦榮.大學課堂革命的主要任務、重點、難點和突破口[J].中國高教研究,2019(6):1-7.

[2]潘明輝.以“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為指導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以三江學院為例[J].三江高教,2017,13(4):9-12,18.

猜你喜歡
混合式教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英語
基于SP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和實踐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的研究
淺論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高職思政課評價體系的構建
IP影視劇開發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
校園網絡背景下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缺陷探究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融入
情感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