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期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微課模式的探索

2020-03-12 09:08盧志儀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關鍵詞:積極情緒新冠疫情

盧志儀

摘? 要: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出現,在線教學隨之被廣泛運用到教學中,心理微課則是疫情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比較常見的一種方式,本文以心理微課“喚醒積極情緒的力量”為例,嘗試探討疫情期下心理微課的設計,即主題選擇要著眼學生需求,微課設計要基于心理學理論,微課模式要體現“心理味”和“線上學習”的特點。

關鍵詞:新冠疫情;心理微課;積極情緒

中圖分類號:G635.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6-271-02

在2020年新冠疫情出現的這個特殊時期,在線教學隨之被廣泛運用到教學中,心理微課是當前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比較常見的一種方式,但目前很多的心理微課呈現出的問題是結構松散、教學模式沒有適應網絡教學的特點,要么是純心理知識的講授,要么就是純活動的堆砌,要么就是忽略考慮線上學習的生成與線下課堂生成的區別。因此,接下來,筆者將結合自身“喚醒積極情緒的力量”這個課例,探討疫情期下心理微課的教學模式和設計思路。

一、課例介紹

本課例先通過觀看視頻《小男孩魔性笑聲》和模仿視頻中小男孩大笑表情的方式導入,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激發學生的興趣,為課程做好開端與鋪墊。然后通過與疫情期的相關案例講授“負面偏差”和“洛薩達線”等心理知識,讓學生了解到積極情緒的最佳比例,并由此明白積極情緒需要主動發展,為下面體驗積極情緒做好過渡。接著通過呈現感恩研究結果,以及通過讓學生動手制作“四格感恩卡”的方式,讓學生產生感恩的積極情緒體驗,再通過名人案例呈現“逆境感恩”的思維方式,讓學生模仿案例寫出自己感恩逆境的理由,從而訓練學生“逆境感恩”的思維方式。最后,讓學生觀看視頻中的助人行為,激發學生感恩的積極情緒和助人的意愿,并通過布置課后作業,把所學運用到生活中。

二、心理微課的設計思路

(一)主題選擇要看見學生“需求”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指出:“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學生發展為根本,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與實效性,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和需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因此,一節好的心理微課除了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外,還要看見學生現階段的需求。目前,因為新冠疫情的出現,外界大環境的變化和學習方式的改變,讓學生的心理狀態會跟往常有所不同,所以在選擇課程主題時,還應該把這個重要因素考慮在內。在確定主題前,我們可以通過心理普查,與學生個別訪談,近段時間學生線上心理咨詢所呈現的問題,以及班主任反饋等途徑來了解學生的需求。如本課例選題的確定,首先通過對本校學生的心理調查發現學生希望得到幫助的問題中排在前3位的分別是學業問題、情緒問題和未來規劃問題(見圖1);另外通過線上心理咨詢和班主任反饋等途徑了解到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宅家生活、線上學習及親子關系有較多抱怨,體驗到的消極情緒比往常要多,基于學生此階段出現的情緒問題,筆者設計了系列的情緒微課,其中“喚醒積極情緒的力量”就是這系列課程中的一課。

(二)微課設計要基于心理學理論

一節好的心理課,無論是線下課程還是線上課程,都需要有相關的心理學理論來支撐,脫離理論的課程,容易走向“假、大、空”,也容易脫離學生的實際需求。因此,在設計課程之前,必須學習和了解相關的心理學理論,使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用以及教學效果的評價等都符合心理學原理。

在本課例的設計上,筆者以積極心理學理論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以下簡稱《綱要》)為支撐?!毒V要》指出,要立足教育和發展,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挖掘他們的心理潛能,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情緒體驗與表達,并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有效管理?!胺e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創始人孟萬金教授指出,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任務是發現和培養積極心理品質。在積極心理學領域中,已有研究表明,“感恩”這種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對促進積極情緒效果明顯,感恩不僅可以提升積極情緒和幸福感,還能降低孤獨感和減少抑郁癥狀。本課例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教學方法的選用,以及教學目標的設定都始終立足于以上理論,如通過欣賞短視頻《小男孩魔性的笑聲》、《以善待人》的方式,讓學生體驗愉悅、感恩、希望等積極情緒;通過制作“四格感恩卡”、“逆境感恩思維”訓練,以及通過課后實踐活動“郵寄感恩卡”和“撰寫感恩日記”,培養學生積極的情緒感受,提升學生的幸福感。同時,教學評價亦充分運用以上理論,如通過教師線上批閱的正向評語及線上學生的積極反饋等(見圖2),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

(三)微課模式要體現“心理味”和“線上學習”特點

為了設計好心理微課,充分發揮心理微課的心育功能,筆者觀看各地近期推出的心理微課達四十幾個,并一一進行了比較,對優秀心理微課的模式進行了提煉,并運用到了“喚醒積極情緒的力量”這一課例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課例在筆者所在地區級心理微課評比活動中獲一等獎。

目前,很多心理微課的設計模式都是參照鐘志農老師線下心理課的“暖身——轉換——工作——結束”的四階段模型,但是筆者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的心理微課雖然結構完整,但卻將心理知識和理論的講授作為授課的重點,這與《綱要》防止學科化傾向的要求背道而馳。筆者認為好的心理微課應符合線上教學特點的同時,依然要像線下心理課程一樣體現“心理味”,即要區別于其他學科側重知識的講授,應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最終促成行為的自覺改變”。接下來,筆者將參照鐘志農老師的四階段模式,試著探索心理微課的基本模式。

1.暖身階段

此環節通常用時比較短,設置比較簡單,但利用得成功與否對課程的影響還是挺大的,因為正式上課前,學生還沒有足夠的情緒準備,對課程要探索的內容也是一無所知。因此,這一階段工作的重點是情緒準備,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其中。線上心理微課常見的暖身活動主要有以下兩類:一是身體放松暖身,主要通過示范讓學生做相應的肢體動作或放松訓練來打破原來靜止的狀態,如健身操、手指操、健腦操、冥想放松、呼吸放松等;二是內心促動暖身,主要通過圖片、故事、音樂、視頻、小測試、小調查、情景問答等,吸引學生注意力,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興趣。

本課例的暖身階段就是通過讓學生觀看短視頻《小男孩魔性的笑聲》來激發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然后讓學生模仿小男孩大笑表情自拍,并與好友分享互動,來達到增強積極情緒體驗的效果,為課程做了很好的開端與鋪墊。

當然,這個環節也不是必須要有的,有些好的微課也會將暖身階段和轉換階段融合在一起,或者直接進入轉換階段,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但前提是學習的主題大家都易于接受并希望探討,而且探討的問題有明顯的層次性。

2.轉換階段

轉換階段是線上微課與線下課程差異最大的一個環節。線下課程的轉換階段主要通過兩種常見的方式來引發學生對共同關注問題的討論和思考:一是通過聽故事或案例、觀看影視作品、觀看預先錄制的心理情景劇、欣賞音樂等非活動方式;二是通過游戲活動、心理繪畫、心理卡牌、故事接龍、心理劇等活動方式。線下課程非常強調通過人際互動讓學生逐漸融入團體活動,緩解學生焦慮,凝聚團體動力。而線上學習因其特殊的物理環境,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非常有限,另外,因為時空相隔,線上學習因為人際關系所造成的壓力會相對線下課程小很多。因此,心理微課在轉換階段更多采用的是以下方式:通過設置非活動性的情景或學生單個人可以操作的活動來切入學生現實面臨的主要問題或心理需求,然后從心理學原理的角度來解讀日常行為,這樣的詮釋方式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往下探索的興趣。

本課例就運用了與“疫情”相關的兩則消息(好消息/壞消息)以及學生成績單(好成績/差成績),讓學生思考“人們會更關注哪個?”還有運用電影《頭腦特工隊》里的與積極、消極情緒相關的大腦掃描圖來探討“負面偏差”現象,讓學生明白自己在疫情期這個特殊時期體驗到比平時更多的消極情緒的原因,然后通過“洛薩達線”心理知識的講授,讓學生了解最佳的積極情緒比例,激發學生主動發展積極情緒的想法,從而為下一階段“培養積極情緒”做好鋪墊。

3.工作階段

工作階段是解決實質性問題的關鍵環節,是心理課的核心階段,通常會直接呈現學生的實際問題,通過學生的分享以及老師的提煉、建議來形成解決方案。線下課程注重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分享來生成解決方案,老師僅作提煉和給出補充建議。而心理微課學生難以形成小組,學生間的互動也因線上的方式大大減弱,因而心理微課更多采用的是透過相關問題情景引發學生個人思考,然后主要由老師來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建議,也有一些微課采用心理繪畫、心理卡牌等體驗活動來讓學生領悟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本課例就采用了兩種方式來提出問題解決的策略:一是通過制作“四格感恩卡”的體驗活動,讓學生學習感恩的方式;二是通過案例示范的方式讓學生學習“逆境感恩”的思維方式。通過這兩種實操性的活動,培養學生的感恩品質,增強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

4.結束階段

結束階段是為了對整節課進行總結提升,讓學生將課上的收獲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是對工作階段成果的延伸。較常用的小結方式有:知識架構圖、名言、詩歌等,還有采用歌曲、短視頻等升華情感。最后,還會布置課后實踐任務來鞏固課堂所學。

如本課例就運用了教師個人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以及短視頻的方式來進行小結和升華情感。并布置課后任務:①將課上制作的感恩卡通過郵寄或拍照的方式送給對方。②請運用課堂所學,定期制作感恩卡或者撰寫感恩日記。

心理微課無疑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怎樣的模式才能真正讓心理微課發揮更有效的作用,需要我們心理老師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和積累經驗。

參考文獻:

[1]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北京師大.2013

[2] 大力推進積極心理健康教育 訪"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創始人孟萬金教授[J].陳虹.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7

[3]Positive psychology progress: empirical validation of interventions. Seligman Martin E P,Steen Tracy A,Park Nansook,Peterson Christopher.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 2005

[4]心理輔導活動課的微觀發展進程研究.鐘志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9

[5]吳增強,蔣薇美 .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M].上海:上海輕工業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廣州市花都區實驗中學,廣東? ?廣州? ?510000)

猜你喜歡
積極情緒新冠疫情
中小學生積極情緒現狀特點及其影響因素
積極情緒助力更好記憶
積極情緒的主要干預綜述
關于新冠疫情社區防控管理的幾點建議
新冠疫情下若干勞動合同問題研究
新冠疫情視閾下感悟“四個自信”國家共識
“心理成長任務包”助力學生安度疫情
關于疫情對地區經濟金融影響情況的調研
新冠疫情對縣域脫貧產業發展的影響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議
心態越好,記得越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