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程護理干預在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術治療中的效果觀察

2020-03-13 08:08陳晶晶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2期
關鍵詞:全程護理住院時間護理質量

陳晶晶

【摘要】目的:探究全程護理干預在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術治療中的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間介入術收治的60例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住院時間順序分為全程護理干預的觀察組30例和常規護理干預的對照組30例,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質量。結果:分組后,觀察組患者臨床護理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及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全程護理模式干預可明顯改善臨床護理質量,對減少患者并發癥、促進患者身體康復具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全程護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住院時間;并發癥;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2-184-01

人體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動脈血管管腔狹窄或完全閉塞的疾病被稱之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該疾病的發生往往伴有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發病后會出現肢體遠端供血不足,進而導致肢體麻木、疼痛、潰瘍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1]。全程護理干預是一種以提升護理質量為核心的全面性護理辦法,通過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進而達到提升護理質量的目的,將其應用到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可有效緩解患者疾病癥狀,促進身體恢復。本文筆者將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部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進行全程護理干預,現有如下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上述時期60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患者30例,男20例,女20例;年齡55~83歲,平均年齡(69.37±4.06)歲。對照組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57~85歲,平均年齡(67.36±3.77)歲。本次研究患者均符合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疾病最新診斷標準,且均進行介入術治療。排除存在嚴重心、肝、腎、腦等功能不全者、惡性腫瘤疾病患者和無法正常溝通交流者。兩組患者臨床基本資料健全且組間對比經檢測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全程干預,具體措施為:①成立全程干預小組。對科室內所有護理人員進行全程護理知識和技能培訓,選擇考核成績優異的護理人員進組工作,工作期間護士長或小組組長需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開展護理知識講座,不斷提升自身護理能力。②入院健康宣教?;颊呷朐簳r,護理人員需根據其診斷情況向其講解自身疾病病因、病理、發展情況和治療措施,幫助患者提高自身疾病認知,向患者介紹醫院和病房環境,消除患者對周邊的陌生感,告知患者及家屬病房內急救設備的使用方法。③心理干預。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普遍存在對疾病的恐懼、不安心理,負面心理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故護理人員需及時為患者做好心理評估,了解其心理狀態,做好心理溝通工作,可通關轉移注意力法、成功案例講解法來緩解患者心理壓力,提高治療依從性,另外,還可要求患者家屬多陪伴患者,確保其能夠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④并發癥護理。告知患者多飲食,定期為患者拍背,指導患者正確咳痰,必要時可給予吸痰或霧化護理,促進痰液排出,避免形成墜積性肺炎;定時為患者四肢按摩,特別是下肢,可有效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⑤疼痛護理。通過體位護理、藥物干預以及患者保暖護理為患者減輕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護理舒適度。⑥院外護理?;颊叱鲈汉笞o理人員需每周對患者進行電話回訪,了解患者在家的飲食情況、用藥情況、肢體運動功能等,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護理計劃調整,可將疾病自我護理知識、飲食計劃、體育鍛煉指導等通過網絡或健康教育手冊的方式發送給患者及其家屬,提高院外護理質量。

1.3?觀察指標

①患者護理質量對比。②患者并發癥情況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SSPS 22.0檢測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P<0.05表示數據之間存在統計學意義。以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卡方檢驗。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質量

經分組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各項護理指標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經檢測后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觀察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和住院時間

全成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6.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3.33%,且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組間數據經分析后存在可比性(P<0.05),詳見表2。

3?討論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是老年群體常見的全身性疾病,受病情進展、血液循環能力和個人對缺血缺氧耐受度的強弱影響,患者普遍存在肢體麻木、疼痛、運動障礙等癥狀,對其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全程護理是一種從患者住院起直至出院后都能享受優質服務的干預措施,通過對患者實施全面、科學、有效的護理手段,有效緩解患者心理壓力和疼痛程度,同時還能糾正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進而提高治療效果。

李艷紅等[2]學者在研究中表明,全程護理干預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并發癥情況和各動脈通常情況均顯著優于常規護理的患者,組間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此次研究筆者發現,觀察組患者護理質量、并發癥情況及住院時間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此次研究結果與李艷紅等學者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全成護理干預可加快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身體康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練賢惠.介入置管溶栓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觀察與護理[J]. 全科護理, 2017, 15(9):1103-1104.

[2]?李艷紅.全程護理干預在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9, 7(15): 166-167.

猜你喜歡
全程護理住院時間護理質量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診主動脈內球囊反博術的全程護理
優質護理模式在腦積水患者中的應用觀察
全程護理對鼻內鏡手術患者術后康復及滿意度的影響
全程優質護理對食管癌患者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前列腺增生患者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意義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證護理效果研究
瓣膜置換并同期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全程護理對哮喘患者滿意度、肺功能、生活質量和情緒狀況的影響
大葉性肺炎39例治療分析
全程護理對肺結核并咯血患者療效的作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