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幼兒聽力游戲支持性教育環境創設的研究

2020-03-22 19:18繆惠
教師·上 2020年12期
關鍵詞:教育環境環境教育

繆惠

摘 要:聽力游戲環境是幼兒游戲中一個特殊的環境,也是一個可以讓幼兒實現自由、自主、愉悅、創造的環境。文章從挑戰性游戲環境的創設、開放式游戲材料的提供、啟發式問題情境的創設以及互動性流動環境的創設四個方面,分析了創設適宜中班幼兒的聽力游戲支持性教育環境的策略,以期培養幼兒觀察、傾聽、參與、表達等綜合素養,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關鍵詞:聽力游戲;環境教育;創造性環境;教育環境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7-02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34-0111-02

一、引言

皮亞杰認為:“兒童學習是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不斷建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認知結構,獲得新知識。幼兒的學習是一個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雙向建構過程?!杯h境可以說是幼兒的第三位老師,對幼兒的影響不可低估。而創設一個具有教育價值的聽力游戲環境,則需要在日常的一日活動中從幼兒發展的需求來實踐并創造價值。

二、創設挑戰性的游戲環境,激發幼兒自我表達欲望

相較于小班幼兒,中班幼兒的表達與傾聽的能力更強,但也發現,大多數幼兒從小班升入中班,在自我表達上還比較羞澀,常常會出現觀望的情形。鑒于此,教師應著手提高幼兒自我表達的愿望及能力。創設各種富有情境或“競爭”氛圍的挑戰性聽力環境,能夠激發幼兒積極傾聽和勇于表達的欲望。教師可以在班級環境中選取合適的區角,合理規劃,巧用園內資源,創設出中班幼兒喜歡且富有挑戰性的聽力角游戲環境。

教師根據具有揚州本土文化特色的電視節目《今日生活》,基于幼兒喜歡模仿的特性,在班級區角內創設了今日生活播報主持臺以及揚州茶樓的場景,目的就是利用身邊的資源讓幼兒身臨其境,學一學小主持,說一說小故事。這樣的環境布置,能讓幼兒有一種親切感,并且在討論的過程中,幼兒也能明白這樣共同創設出的環境是為了讓大家可以一起輕松、愉悅地說一說、聊一聊,每一個幼兒都可以像小主持人一樣為大家播報新聞或講故事。這樣的游戲環境的創設一下子受到了大家的喜愛,一些不善于表達的幼兒可以朗誦一首兒歌,樂于表達的幼兒可以講故事或者表演節目。在一次次的游戲互動中,小主持人敢于表達自我,而小觀眾能夠安靜傾聽并及時進行互動。對中班幼兒來說,這還是具有挑戰性的。中班幼兒較為活潑、好動,一些學習習慣還在進一步的培養過程中,所以開展這樣的區域游戲,需要在教師的引領下堅持一段時間。這樣才能兼顧不同能力發展水平的幼兒,讓幼兒都能達到相應的能力目標。

又如,在“聽錄音演故事”的活動中,區角內擺放了動物頭飾、手偶、圖片、道具等,幼兒自行分組,組內相互討論以何種方式表演、各自扮演何種角色,組間相互競賽,幼兒學會在安靜的氛圍內傾聽故事。教師隨機暫停故事,扮演相應角色的幼兒需對故事進行講述,并表演出來。這個游戲對幼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兒表演得像不像、與故事是否吻合,需要幼兒在傾聽過程中集中注意力。

雖然“小小主持人”“聽錄音演故事”都是聽力游戲,但前者是對幼兒自我表達能力的訓練,后者則是以安靜傾聽為主。幼兒在這樣不同的聽力游戲環境中不斷地嘗試,注意力、記憶力和合作性都能夠得到很大程度的發展,幼兒游戲互動的積極性提高、自主參與的意識增強、自我表達的欲望也增強。

三、提供開放式的聽力游戲材料,支持幼兒求異思維發展

幼兒的思維發展需要求異思維,這樣能夠讓幼兒在活動中敢于創新、樂于創造。所以,提供開放性的游戲材料對中班幼兒聽力角活動來說是非常好的媒介,它可以讓幼兒在使用多層次的材料的過程中發展求異思維、增強創新意識。

(一)注意材料的互動性

在環境材料的投放中,要了解這是幼兒與教師、同伴和環境互動的媒介,要事先預設材料投放后的可能性行為發展及結果。所以,在開展這樣的活動時,為了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提高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性,教師可以為幼兒投放多種游戲材料。例如,在聽力角投放電話、傳話筒、沙錘、鈴鼓等活動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自由組合。讓幼兒利用多感官來探索游戲的玩法,這不僅能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還能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

開放性聽力游戲的開展,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幼兒在傾聽—理解—表達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專注力,并體驗游戲活動帶來的快樂,達到培養聽力習慣的目的。

(二)考慮材料投放的層次性

聽力角區域活動打破了班級的界限,形成了年級間跑動游戲。幼兒年齡相同,但生理和心理發展的水平卻不盡相同,同伴之間表現出來的傾聽時間的延續性、對教師語言的理解力、自我表達能力等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所以教師在投放材料時,要多考慮幼兒個體之間的差異,將活動的要求細化,以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增強他們主動參與的意識。

有的班級幼兒整體傾聽習慣較好,表達能力水平相對較高,那教師在投放聽力角區域游戲材料時可以多借助互動性的材料,如自制小聽筒、話筒、電話、聽力模仿臺等。而為了兼顧一些聽力等方面有待增強的幼兒,教師需要投放一些高結構材料,如故事錄音音頻、動漫視頻等,以一些模仿類的游戲為主。這樣就可以讓幼兒在游戲互動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求及興趣來選擇適宜的游戲材料。

四、創設啟發式的問題情境,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

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睍r常帶有疑點,時常帶有問題,才能逐漸學會思考,才會有創新。創新思維更多地表現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聽力游戲環境創設中設置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發幼兒去傾聽、思考、討論,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一,環境創設要調動和激發幼兒的興趣。具體來說,要吸引幼兒眼球,引起幼兒思考,設計的問題要以尊重幼兒、凸顯幼兒的主體性為前提,教師不要輕易介入或強行阻止幼兒的發散性思維活動。通過表達和提問,讓幼兒意識到教師的表述是否有問題,促進他們由最初的無意創造向有意創造的方向發展。為了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尊重幼兒的成長規律,可以創設一系列的游戲活動。例如,“有趣的機器人”,教師模仿機器人說話,和幼兒先打招呼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再用不同的句式進行表達,讓幼兒去發現問題,如太陽公公從西邊升起、爸爸喜歡穿裙子等。這些句式看似簡單,但問題一旦出來,幼兒先要做判斷,然后再說出正確的句式,而這一系列動作必須建立在安靜傾聽的基礎上,只有聽清楚“機器人”的問題才能正確做出反應。把這些句式通過文字和圖畫結合的方式展示出來,平時布置在“有趣的機器人”這一板塊,可以讓幼兒隨時玩耍、提問。一段時間后,幼兒已經對已展示的題卡熟悉了,教師就要及時更新。甚至在游戲區角內,幼兒已經能夠按照游戲的規則,自行創編游戲,幾人一小組,有“小機器人出題”,有答題的“小博士”,一個個玩得不亦樂乎。

第二,教師要創設多種情境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在游戲活動中,要實現六大解放,即解放幼兒的頭腦、雙手、眼睛、嘴、時間和空間,引導幼兒參與游戲全過程。根據現有的課程資源“有趣的交通規則”,在幼兒熟練掌握交通規則的基礎上,教師別出心裁地設計了新的聽力游戲“紅燈停,綠燈行”。游戲的玩法是幼兒要伴著音樂在“馬路上”行走,教師會隨時舉出紅、黃、綠牌中的一個,幼兒要以最快的速度用言語表達“停一?!被颉跋蚯靶小?,如果幼兒不能及時做出應答,就要暫停游戲一次。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幼兒增強了角色意識,保證了活動的流暢性,還在活動中培養了幼兒的規則意識。再如,教師組織“找五官”游戲,幼兒每人拿一幅五官圖,教師在區角環境中的大型五官圖中邊說兒歌,邊走迷宮,當教師說終點站“鼻子”時,每個幼兒都要在自己的五官圖中指出相應的部位。又如,“聲圖匹配”,教師說出一個小動物或者植物的名稱,幼兒在指定的圖片區域快速找出相應的圖片并按順序排放整齊,或者是“12生肖”圖卡,幼兒一邊念兒歌,一邊在雜亂無章的圖卡區選出圖片并排放整齊,這些游戲可以是師幼互動完成,也可以是幼兒和同伴自由合作完成。此類活動不僅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使其成為活動的主體,更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動參與者、思考者和游戲者。

五、創設互動性的流動環境,增強環境的情趣性

班級環境的創設自然少不了家長與幼兒的參與,聽力角區域環境也不例外。為了進一步鼓勵家長參與活動,教師組織親子聽力游戲,如成語接龍、尋找大自然的聲音等,并請家長將在家中進行親子游戲的照片帶到班級,教師與幼兒共同將這些珍貴的瞬間展示在班級的主題墻或者聽力游戲區角內,幼兒可以隨時在活動時間看到自己和家人一起游戲的小身影。另外,可以鼓勵每個家庭選擇不同的親子游戲,在家里拍成視頻發給教師,也可以寫一些親子聽力游戲的體驗分享,教師定時在班級內進行現場分享與交流。

陳鶴琴說過這樣一句話:“通過兒童的思維和雙手布置的環境,可使他們對環境中的事物更加認識,更加愛護?!彼?,環境的創設更需要幼兒的參與,一同想一想、動一動、做一做、貼一貼、講一講,這樣才能使環境更具有情趣性、趣味性。所以,教師在進行每一次的聽力角環境創設、主題墻環境布置時,都應事先與幼兒進行商量,甚至可以由幼兒來設計畫稿,決定在環境中如何體現內容、體現哪些內容等,讓幼兒真正成為環境創設的主人。

在創設聽力角游戲活動環境中,教師只有正確引導幼兒探索并參與聽力游戲中,才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在傾聽—理解—表達的過程中得到發展。

聽力游戲活動的開展為幼兒的傾聽習慣培養提供了平臺,也促進了幼兒之間的交往與合作,不僅使幼兒在輕松、多樣化的游戲氛圍里收獲自由合作、自主玩耍、自信展示的快樂,還培養了幼兒傾聽的習慣和勇于自我表達的能力。當然,這樣的過程是延續性的,幼兒此類習慣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但只有抓住幼兒的興趣點,不斷豐富環境創設,才能更好地完成支持性教育環境的完美打造。

參考文獻:

[1]馮建軍.生命與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2]柏格森.創造進化論[M].肖 聿,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

猜你喜歡
教育環境環境教育
淺議高中地理教學中環境教育的滲透與整合
高校環境教育非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