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應用不同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展開觀察與比較

2020-04-05 14:36孫凡茜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慢阻肺呼吸衰竭常規護理

孫凡茜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護理模式應用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本次試驗研究對象是來我院就診的78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經電腦隨機法將其分為兩組,各39例,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采取綜合護理與常規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動脈血氧分壓高于對照組、動脈二氧化碳分壓、呼吸頻率、心率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綜合護理模式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能夠改善患者生命體征,保證預后效果,提升護理滿意度,有臨床實踐價值。

【關鍵詞】呼吸衰竭;慢阻肺;常規護理;綜合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040-01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of?different?nursing?modes?in?elderly?patients?with?COPD?and?respiratory?failure.?Methods:78?elderly?patients?with?COPD?and?respiratory?failure?who?came?to?our?hospital?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39?in?each?group.?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with?comprehensive?nursing?and?routine?nursing?respectively?to?compare?the?clinical?effect?of?the?two?groups.?Results:the?arterial?oxygen?partial?pressure,?arterial?carbon?dioxide?partial?pressure?and?respiratory?frequency?of?the?observation?group?were?high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and?the?heart?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There?was?a?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P?

【Keywords】respiratory?failure;COPD;?conventional?nursing;?comprehensive?nursing

慢阻肺是一種破壞性疾病,會影響到患者的全身系統,常并發呼吸衰竭,霧化吸入治療是臨床常見治療方式,若患者存在不良呼吸功能,很可能出現胸悶、氣促等癥狀,阻礙治療進程,需在治療的同時,給予有效干預,保證臨床效果。本次研究主要對不同護理模式應用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中的效果進行分析,以下為研究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本次試驗研究對象是來我院就診的78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研究時段為2019年12月至2019年12月,經電腦隨機法將其分為兩組,各39例,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觀察組中有20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區間在61-82歲,均值年齡為(71.52±1.05)歲;對照組中有21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區間在62-83歲,均值年齡為(72.48±1.37)歲。分析兩基礎資料,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常規護理應用于對照組,給予患者病情檢測、問題解答等基礎護理。綜合護理應用于觀察組。首先,給予??谱o理。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實施體位干預,在霧化吸入治療中,抬高床頭,輔助患者呈半臥位,促進霧化液沉積,提升患者呼吸深度,還應合理調節氧氣流量。其次,給予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為患者詳細講解疾病知識,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增強患者治療信心。第三,加強檢測生命體征。護理人員應加強觀察患者呼吸、心率等治療,若患者心率加快,應及時停止霧化治療。若患者阻塞痰液,應進行吸痰處理,輔助患者排出痰液。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動脈血氧分壓、動脈二氧化碳分壓、呼吸頻率、心率。

1.4?統計方法

在統計學軟件中錄入兩組實驗結果,用x2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P<0.05表示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

觀察組動脈血氧分壓為(16.15±1.30)kPa、動脈二氧化碳分壓為(5.21±1.14)kPa、呼吸頻率為(15.34±1.82)次/分鐘,心率為(74.26±5.21)次/分鐘,對照組動脈血氧分壓為(12.34±1.24)kPa、動脈二氧化碳分壓為(6.79±1.24)kPa、呼吸頻率為(18.60±2.13)次/分鐘,心率為(83.69±4.29)次/分鐘,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慢阻肺是一種慢性疾病,病情發展速度較快,很容易反復發作,老年人為主要發病群體,病情發展到過程中,很可能表現出呼吸衰竭癥狀,霧化吸入治療是比較常見的治療形式,能夠起到化痰消炎的效果,但對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很容易引發不良反應,無法獲取良好的治療效果[1]。因此,應基于此給予綜合護理,與患者加強交流,給予健康教育,疏導患者不良心理,輔助患者戰勝心理障礙,保證臨床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比較對照組,觀察組動脈血氧分壓更高,動脈二氧化碳分壓、呼吸頻率、心率更低,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梢?,綜合護理的效果顯著優于常規護理,能夠保證預后效果,提升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模式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能夠改善患者生命體征,有臨床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曉燕,焦興愛,孫翔.無創呼吸機聯合安全護理對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11):125-126.

猜你喜歡
慢阻肺呼吸衰竭常規護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內科治療臨床效果
無創正壓通氣對胸外科術后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
俯臥位通氣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分析
綜合護理在新生兒呼吸衰竭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寬胸理肺湯治療AECOPD痰濁壅肺證患者30例療效觀察
目標性心理護理應用于惡性腫瘤術后化療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觀察
糖皮質激素聯合特布他林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研究
小劑量阿奇霉素聯合噻托溴銨粉吸劑治療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
慢阻肺機械通氣撤離的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