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鏡聯合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

2020-04-05 21:42張子宏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膽總管結石膽囊結石臨床療效

張子宏

【摘?要】目的:研究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開展雙鏡聯合治療價值。方法:取2019.05~2019.12接收80例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研究以隨機法分為2組,對照組(n=40開腹手術治療),試驗組(n=40雙鏡聯合治療),對比臨床療效、并發癥發生率、胃腸功能恢復時間。結果:試驗組臨床療效(100.00%)較對照組(90.00%)高,P<0.05。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5.00%)較對照組(22.50%)低,P<0.05。試驗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開展雙鏡聯合治療對縮短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提高臨床療效更理想。

【關鍵詞】雙鏡聯合;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65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128-01

受我國經濟發展、飲食結構變化近年膽囊結石發病率逐年上升,藥物碎石、手術取石為治療該病主要手段,但膽囊結石直徑較大且多合并膽總管結石,藥物治療無法達到理想效果,開腹手術雖可清除結石但具有切口長、創傷大、出血量大等缺陷,隨著醫療技術發展腔鏡技術逐漸應用在各疾病治療中,因切口小、出血量少等優勢獲得臨床就診患者及醫務人員認可,本次選擇80例2019.05~2019.12接收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研究評價雙鏡聯合治療價值,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取2019.05~2019.12接收80例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研究。試驗組27例男、13例女,年齡33.61-70.52歲,均值(51.42±16.31)歲;結石直徑2.15-6.71mm,均值(4.12±1.02)mm。對照組28例男、12例女,年齡33.89-71.31歲,均值(52.11±16.91)歲;結石直徑2.02-6.58mm,均值(4.14±1.11)mm,對比P>0.05。

排納標準:(1)納入:簽署知情同意書者;生命體征平穩者;臨床確診者;上報醫院倫理委員會獲批者。(2)排除:手術禁忌癥者;腫瘤疾病者;認知功能障礙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中途退出研究者。

1.2方法

對照組開腹手術:給予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切除膽囊,切開膽總管取出結石,術后放置T管引流及腹腔引流,并給予其抗生素治療3-5天,術后21天實施T管造影,若無異常便可拔出T管[1]。

試驗組雙鏡聯合治療:給予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手術區域常規消毒鋪巾,使用四孔法實施操作,于臍部(第一孔)置入10mm套管及腹腔鏡;于右側肋緣下與腋前線交點處(第二孔)置入5mm套管,以放置術后引流管;于右側肋緣下鎖骨中線處(第三孔)置入T引流管;于劍突下(第四孔)10mm處縫合膽總管。腹腔鏡置入后實施膽囊切除,使用探針探查、游離膽總管,穿刺膽總管取汁,自第四孔置入膽道鏡,進入膽總管后切開取石,自第三孔放置T引流管,縫合切口,術后給予其抗生素治療3-5天,術后21天復查無異??砂纬鯰管[2]。

1.3觀察指標

①根據影像學檢查結果評價療效,顯效:檢查顯示無結石殘留;有效:檢查顯示結石基本取凈;無效:未達到顯效、有效標準[3]。②治療后常見膽汁泄漏、切口感染、反流性食管炎、脂肪液化等并發癥。③評價兩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

1.4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檢驗值用t、平方差表示,計數資料檢驗值以%、卡方表示,統計數據借助SPSS22.0分析,檢驗結果以P值表示。

2?結果

2.1臨床療效

試驗組:30例顯效、10例有效、0例無效,臨床療效100.00%(40/40);對照組:28例顯效、8例有效、4例無效,臨床療效90.00%(36/40),兩組對比差異顯著,=4.2105,P=0.0402。

2.2并發癥發生率

試驗組:1例膽汁泄漏、1例切口感染,并發癥發生率5.00%(2/40);對照組:2例膽汁泄漏、3例切口感染、2例反流性食管炎、2例脂肪液化,并發癥發生率22.50%(9/40),兩組對比差異顯著,=5.1647,P=0.0231。

2.3胃腸功能恢復時間

試驗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24.31±0.62h;對照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63.82±6.82h,兩組對比差異顯著,t=36.4893,P=0.0000。

3?討論

膽囊結石為臨床常見結石類型,結石形成后會長期刺激膽囊組織黏膜,不僅會導致膽囊出現慢性炎癥,當結石嵌頓于膽囊頸部或膽囊管時會進一步繼發感染,且膽囊結石多合并膽總管結石,致使臨床治療難度較高。

手術為當前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首選方法,開腹手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預后效果不理想,高齡患者自身康復及愈合能力較差該術式實施后會明顯延長其康復時間。隨著醫療技術發展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手術因視野清晰、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等特點成為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首選方案,且該術式可彌補開腹手術不足,確保治療安全性,本研究中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5.00%低于對照組,與余堂奎[4]4.49%并發癥發生率接近,提示雙鏡聯合治療安全性。其次試驗組臨床療效高達100.00%,且術后胃腸功能在術后24h左右便可恢復,證實雙鏡聯合治療可行性,此外雙鏡聯合治療操作簡單,可徹底取出結石,還可最大限度維持膽總管、十二指腸括約肌等各項功能,但雙鏡聯合治療要求醫務人員具備熟練的操作水平,且手術對設備、儀器等要求較高,基層醫院推廣難度較大[5]。

綜上,雙鏡聯合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既可提高臨床療效,又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 伍斯賢,黎信金,陳波,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24):61-63.

[2] 王國剛.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20):129-130.

[3] 梁志勇.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分析[J].系統醫學,2019,4(19):70-72.

[4] 余堂奎.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51(14):34+55.

[5] 戴磊.ERCP/EST聯合LC治療膽總管結石合并膽囊結石的臨床療效[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16):49-51.

猜你喜歡
膽總管結石膽囊結石臨床療效
改進法二鏡聯合治療膽總管結石合并膽囊結石
腹腔鏡和膽道鏡聯合治療膽總管結石的療效分析
淺析腹腔鏡治療用于小兒膽囊結石治療的臨床效果
膽總管結石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相關性分析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并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
膽囊與膽總管結石使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的臨床研究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腹腔鏡和膽道鏡聯合治療膽總管結石臨床分析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