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內科不同層次學員的臨床護理教學管理措施和管理效果

2020-04-05 21:42萬海翠秦小梅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管理效果呼吸內科管理措施

萬海翠 秦小梅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討呼吸內科不同層次學員的臨床護理教學管理措施和管理效果。?方法: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間,選取我院呼吸內科科室學員46名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采用“信封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3名學員,對照組學員采用傳統的臨床帶教模式,觀察組學員采用分層次帶教模式,觀察兩組學員的培訓效果。?結果:觀察組學員的護理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水平也明顯高于對照組,投訴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值<0.05)。?結論:呼吸內科不同層次學員的臨床護理教學管理措施和管理效果十分顯著,能夠有效的提升學員的護理水平,提升患者對其護理的滿意度水平,值得實施。

【關鍵詞】呼吸內科;不同層次學員;臨床護理教學;管理措施;管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141-02

前言:

呼吸內科是醫院必備的科室之一,慢阻肺、肺心病、支氣管哮喘等疾病都是在呼吸內科進行治療【1】。呼吸內科疾病發病率高,傳染性強,因此治愈難度較大,而治療過程當中的護理干預手段也尤為重要。護理人員在剛接觸護理工作時,往往不知從何做起,因此對于護理新生的教學模式也非常關鍵【2】。本文將對呼吸內科不同層次學員的臨床護理教學管理措施和管理效果進行分析,詳情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資料

在本院呼吸內科科室選取學員46名進行研究,選取時間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采用隨機且平均的分組方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23名學員,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對照組】:男:2名,女:21名;平均年齡:(23.6±0.9)歲。

【觀察組】:男:3名,女:20名;平均年齡:(23.5±0.8)歲。

組間資料對比,p值>0.05。

【納入標準】:①所有學員都是剛畢業新生,之前未參與過任何科室的護理培訓。②所有學員對于研究內容知曉,并且自愿參與。

【排除標準】:①相關資料不全,無法參與分析和統計者。②依從性低或者配合度不高者。

1.2?方法

1.2.1對照組學員:傳統的臨床帶教模式。

1.2.2觀察組學員:分層次帶教模式。①崗前。對學員進行公開課培訓,包括環境的熟悉,病區和辦公室的分布,無菌室和病區的相關規章制度,各個護理崗位的工作職責和工作內容等,做到對呼吸內科科室的充分了解,幫助學員快速的進入護理角色。②實習期。對學員進行一對一的帶教模式,由護士長統一進行分配,根據不同學員的學習能力等進行分配,盡量做到公平、均勻。帶教老師分為高級職稱、中級職稱和初級職稱,將學員按照學歷分為碩士生、本科生、??粕?,一一對應,進行分組:初級組,中級組和高級組。③初級組,帶教老師主要教學員基礎護理知識以及操作;中級組學習生活護理,高級組學習專業操作、專業技能。以上三組分別學習一個月之后進行輪換。

1.3?觀察指標

1.3.1對比兩組學員的護理質量,包括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

1.3.2對比兩組學員的護理滿意度水平以及投訴率。

1.4?統計學

應用軟件SPSS20.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取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表1:兩組學員的護理質量對比。觀察組學員的理論成績為:(90.16±3.66)分,操作成績為:(91.44±3.36)分,對照組學員的理論成績為:(86.22±1.59)分,操作成績為:(85.47±1.49)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

注:2組對比結果,p<0.05。

2.2兩組學員的護理滿意度水平以及投訴率。

護理滿意度水平:觀察組學員中,十分滿意:17名,滿意:5名,不滿意:1名,滿意度為:95.65%,對照組學員中,十分滿意:9名,滿意:4名,不滿意:10名,滿意度為:56.52%,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

投訴率:觀察組學員中,投訴例數:2名,投訴率為:8.70%,對照組學員中,投訴例數:7名,投訴率為:30.43%,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目前臨床的護理學員主要有三種學歷,碩士、學士以及??粕?,不同學歷的護理人員,知識儲備量也不同,學習能力也不同,因此,操作技能、認知能力也存在差異【3】。在傳統的帶教模式中,多是集體學習的模式,一帶多,并且多數都以書面知識為主,缺乏技能實操和實踐過程,因此效果往往不理想。

分層次的帶教模式,將學員進行分級分配,充分考慮到學員之間的知識儲備、認知能力的不同,讓其掌握知識的程度從易到難,從而加深其對專業知識的印象,提升學習的積極主動性【4】。

本次的研究當中,觀察組學員采用分層次帶教模式,通過數據得知,觀察組的護理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也高于對照組,p<0.05,投訴率大大降低。這說明,分層次帶教模式能夠顯著提升學員的學習質量,顯著提升學員的護理質量和護理水平,并且大大提升護理滿意度,降低投訴率【5】,對于帶教人員和學員來講,意義重大。因此,分層次帶教模式適合在護理教學當中運用,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和應用價值,適合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偉,孫京文,黃清波,蘇寶鑫,丁素云.應用三維質量結構模型構建臨床護理教學質量評價指標[J].中華護理教育,2017,14(05):351-355.

[2] 宋佶芳,彭紅,趙玲,彭興巧.崗前培訓聯合臨床護理教學綜合評價體系在帶教工作中的效果評價[J].重慶醫學,2015,44(14):2011-2013.

[3] 王征.分層次護理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教學管理過程中的價值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6):191-192.

[4] 肖爽,趙慶華,王攀.以優質護理為導向的臨床護理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現代醫藥衛生,2017,33(10):1450-1453.

[5] 李紅,陳善玉.臨床護理教學管理過程中選擇分層次護理教學模式的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0):106-107.

猜你喜歡
管理效果呼吸內科管理措施
如何提高初中班級管理質量
呼吸內鏡在呼吸內科診療中的應用探討
呼吸內科危重癥哮喘的診斷及治療效果觀察
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呼吸內科實施安全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觀察
社區健康管理對高血壓病控制的影響分析
綜合管理在《出生醫學證明》簽發中的應用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