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2016-07-26 01:24陳瑞芳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7期
關鍵詞:呼吸內科應用效果風險管理

陳瑞芳

【摘要】 目的 綜合分析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122例呼吸內科患者, 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每組 61例。實驗組實施風險管理措施護理干預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方法。比較兩組患者的總滿意度評分、不良事件及護理效果等情況。結果 實驗組病房管理、基礎護理質量以及危重患者護理質量評分分別為(96.6±8.5)、(96.1±8.4)、(93.1±8.2)分, 對照組分別為(80.9±7.5)、(81.2±7.3)、(82.4±7.4)分;兩組病房管理質量、基礎護理質量以及危重患者護理質量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總滿意度評分為(97.2±3.6)分, 高于對照組的(86.7±4.5)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 4.92%(3/61), 護理投訴率為 1.64%(1/61), 低于對照組的16.39%(10/61)、18.03%(11/6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呼吸內科中實施風險管理措施能夠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以及投訴率, 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滿意度, 具有重要的臨床研究價值, 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 風險管理;呼吸內科;應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198

風險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評估以及識別呼吸內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間可能會發生的各種危險因素, 因此加強呼吸內科的風險管理措施并減少不良護理事件的發生率[1]。作者根據相關工作經驗, 選取本院收治的122例呼吸內科患者進行分組研究, 結果顯示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比較顯著?,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 2014年 9月~2015年 7月收治的122例呼吸內科患者的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每組61例。實驗組中男42例, 女19例, 平均年齡 (65.80±6.28)歲, 平均體質量 (60.2±12.1)kg;對照組中男 50例, 女 11例, 平均年齡 (66.10±6.63)歲, 平均體質量 (59.6±11.8)k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的干預方法, 實驗組實施風險管理的護理干預方法, 具體如下。

1. 2. 1 提高醫護工作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 提高醫護工作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 由于呼吸內科患者的病菌比較活躍, 所以對呼吸內科護士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要求非常高。護理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能掌握程度是影響呼吸內科患者恢復健康的關鍵因素, 在系統的護理過程中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對于職業風險的認識有重要作用。其中主要包括對相關使用物品的使用以及輸液過程中使用相關醫療器材所需要處理的環節等, 通過上述防范安全意識, 提高操作過程的規范性以及科學性。

1. 2. 2 識別護理管理中所存在的相關風險 研究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具體案例, 從中歸納總結出現風險因素的主要原因, 繼而識別出呼吸內科護理風險,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基礎護理操作不夠規范;②對新的護理基礎技能不太了解;③搶救時動作不夠熟練;④對搶救的相關藥品使用不熟練;⑤護理風險安全意識過差;⑥護理意外事件頻發, 如墜床、壓瘡等;⑦交叉感染事件頻發。

1. 2. 3 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措施 由于患者本身的疾病預防意識以及健康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存在, 所以使得患者對于護理工作人員的相關工作認識不太清楚。在系統的護理過程中, 只有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識才能夠減少意外風險的出現。針對年齡較大的呼吸內科患者應該采取特殊化的管理, 要求患者家屬進行陪床護理, 一旦需要外出則需要有專人陪同, 使其不受交叉感染。

1. 2. 4 完善相關護理管理制度 進一步完善并且發展護理管理制度, 使得各種護理資源條件能夠得到有效利用, 繼而保證護理工作人員在護理工作中的安全條件, 繼而使得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降低受到感染的幾率, 最終有效避免各種意外傷害。

1. 2. 5 心理護理 由于呼吸內科患者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擾以及過分擔心經濟費用問題, 所以出現了焦慮不安等情緒。在為患者實施護理措施時容易受到患者情緒的影響, 除此之外, 護理工作人員在長期的工作過程中也面臨著強大的工作壓力以及精神壓力, 所以需要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心理調節能力, 醫院可以通過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以及在崗培訓等方式來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護理工作人員在參與心理知識的輔導過程中, 繼而學習并且掌握心理調節方式, 使得護理工作人員在心理方面的創傷降到最低。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以及護理效果等情況。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護理滿意度, 總分為 100分, >80分為滿意。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 x-±s)表示, 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實驗組病房管理、基礎護理質量以及危重患者護理質量評分分別為(96.6±8.5)、(96.1±8.4)、(93.1±8.2)分, 對照組分別為(80.9±7.5)、(81.2±7.3)、(82.4±7.4)分;兩組病房管理質量、基礎護理質量以及危重患者護理質量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的總滿意度評分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總滿意度評分為(97.2±3.6)分, 高于對照組的(86.7±4.5)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4.2305, P<0.05)。

2. 3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及護理投訴情況比較 實驗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 4.92%(3/61), 護理投訴率為 1.64%(1/61), 低于對照組的16.39%(10/61)、18.03%(11/6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呼吸內科中常見的疾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支氣管炎、肺癌、支氣管哮喘、肺氣腫[2], 好發于老年人群, 由于老年患者本身的抵抗力以及免疫力不夠高, 所以在治療以及護理的過程中會遇到諸多變數[3, 4]。在呼吸內科護理管理中加入風險管理措施能夠廣泛提高患者的基礎護理評分, 降低風險管理發生率。此時護理工作人員需要掌握一定的風險應急方法, 進一步掌握好護理風險管理制度, 并且正確的面對風險管理保障問題。將風險管理的防范提高到更高層次上來能夠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法律風險責任意識, 以此來避免護患糾紛問題。

綜上所述, 在呼吸內科中實施風險管理措施能夠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以及投訴率, 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滿意度, 具有重要的臨床研究價值, 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韓國云. 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病房中的應用. 全科護理, 2013, 11(14):1313-1314.

[2] 張曉英. 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病房中應用的效果評價 中國實用醫藥, 2013, 8(31):268-269.

[3] 陳素麗. 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 醫學美學美容旬刊, 2014(11):408.

[4] 劉娟. 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病房中應用的效果分析 中外醫學研究, 2014, 12(34):109-110.

[5] 肖昌定. 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 中外醫學研究, 2013, 11(30):100-101.

[6] 李嫦燕, 任為為, 韓婷. 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病房中的應用價值探討. 吉林醫學, 2013, 34(23):4829-4830.

[收稿日期:2016-03-03]

猜你喜歡
呼吸內科應用效果風險管理
住房公積金風險管理信息化審計探討
風險管理在心內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呼吸內鏡在呼吸內科診療中的應用探討
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C 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卵巢癌的臨床觀察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復雜創面的臨床應用分析
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應急護理干預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