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代楚歌流行的原因和影響淺析

2020-04-09 04:41唐小鳳
青年文學家 2020年6期
關鍵詞:楚歌漢代

唐小鳳

摘? 要:楚歌是漢代詩歌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受皇室、官吏、貴族等群體的喜愛,在漢代一度流行。這種特殊的文學發展現象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是楚文化的歷史沉淀和傳播融合、漢代經濟社會發展、統治者的青睞以及與政治的結合等因素綜合影響下的結果。

關鍵詞:漢代;楚歌;流行原因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6-0-02

關于漢代楚歌,眾多古代文學研究者研究成果豐碩。胡如虹《論漢代楚歌》[1]一文,分析了漢代楚歌興盛之風、楚歌的基本特征及其對漢代文學藝術發展的影響;徐立新《漢代楚歌研究》[2]一文,定義了楚歌,對漢代楚歌進行分類并分析了漢代楚歌的流行對五言詩和七言詩的影響;張嘯在《漢代楚歌與樂府關系論》[3]一文中,詳細論述了漢代楚歌與樂府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本文則在前人的論述與研究的基礎上,梳理漢代楚歌流行的表現與原因,著重探討漢代楚歌與政治的充分結合。

一、漢代楚歌的流行

楚歌原是產生流傳于楚地的土風民歌,但在漢代深受皇室、貴族、文人等創作群體青睞,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即興而歌、以雜言體式為主的詩歌體裁,并成為了漢代詩歌的重要組成部分。[4]

楚歌在漢代的大量流行,漢初有漢高祖劉邦《大風歌》、《鴻鵠歌》、戚夫人《舂歌》、趙王劉友《幽歌》、城陽王劉章《耕田歌》、《民為淮南厲王歌》、唐山夫人《安世房中歌》等,漢武帝有自己的創作《秋風辭》、《李夫人歌》、《天馬歌》(二首)等,另外司馬相如《美人賦》《琴歌》、東方朔《嗟伯夷》、烏孫公主劉細君《悲愁歌》、班固《靈芝歌》《嘉禾歌》、蔡琰《胡笳十八拍》等都是楚歌中的名篇。除此之外,作為漢代的文學的一種形式,楚歌也被司馬遷收入《史記》中,如《刺客列傳》中《易水歌》、《伯夷列傳》中《採薇歌》等。

楚舞的發展是與楚歌相輔而成的。楚舞的特點是飄逸、輕柔、敏捷、激越,這種特色主要從腰與袖兩個角度反應出來。除漢代詩、賦中所描寫的舞蹈場景外,四川成都揚子山出土的樂舞百戲畫像磚、河南南陽和山東微山出土的漢代畫像石、河南洛陽出土的陶舞俑等都展現了漢代楚舞的風姿。

二、漢代楚歌流行的原因

楚歌在漢代上層社會的興盛是一種特殊的情況,這種情況的產生有其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

1.楚文化的歷史沉淀與傳播融合

楚文化從周成王時期熊繹被分封定都于丹陽時開始產生,至漢代已有一千多年時間,楚國強大之時,疆土包含今湖北全省及陜西、河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四川、山東等省的一部分地區。南郡原為楚國故地,秦昭王二十八年(前279)被秦占領后建立。秦王嬴政二十年(前227年)南郡太守發給本郡各縣、道一篇文告“古者民各有鄉俗,其所利及好惡不同,或不便于民,害于邦,是以圣王作為法度,以矯端民心,去其邪避(僻)淫失(佚)之民不止,是即法(廢)王之明法也,而長邪避(僻)淫失(佚)之民,甚害于邦?!盵5]戰國末期,楚國被秦國所滅,秦末,楚人推翻了秦朝統治,楚文化的復興浪潮出現。劉邦建立漢朝后,由于其是楚人,在其作用下,楚文化進一步復興。劉邦曾徙楚民于關中,《漢書·地理志》“漢興,立都長安,徙齊諸田,楚昭、屈、景及諸功臣家于長陵。后世徙吏兩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桀并兼之家于諸陵蓋以強干弱枝,非獨為奉山園也?!边@些楚民進入關中,客觀上促進了楚文化的傳播與融合,也促進了楚歌在漢代的流行。

2.經濟社會的發展

歷經秦末的戰亂,漢朝再次建立了大一統。西漢初年,實行“修養生息”的政策,“兵罷皆歸家”、“以有功勞行田宅”[6],農業生產得到恢復。經文景之治,到漢武帝時期,政局穩定,經濟繁榮,促進了商品的生產流通和商業的繁榮?!皾h興,海內為一,開關梁,弛山澤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盵7]經濟的極大發展促進了漢代大都會的繁華,也促使了人們對于奢華之風的追求。當錦衣玉食無法滿足對奢華的追求時,歌舞作為一種工具就被社會上層用以作為財富地位的代表,在這一原因下,歌舞得到極大發展,楚歌也在此列。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繁榮給楚歌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3.統治者的青睞

“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盵8]沛地原屬故楚,漢高祖深受楚文化的影響而愛好楚聲,《漢書·禮樂志》載“高祖樂楚聲”,說明了漢高祖對楚聲的喜愛。漢高祖衣錦還鄉時所作的《大風歌》即為楚歌,在其欲廢太子而不得之時曾對戚夫人說“為我楚舞,我為若楚歌?!盵9]。漢武帝也十分喜好楚歌,其《天馬歌》、《交門歌》、《瓠子歌》、《秋風辭》等一系列楚歌作品無疑起到了一種引領作用,推動了漢代楚歌的流行。楚歌得到了漢代最高統治者的喜愛,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王公貴族等社會上層人士對楚歌的青睞。戚夫人、趙王劉友、城陽王劉章、唐山夫人、司馬相如、東方朔、烏孫公主劉細君、班固、蔡琰等人都曾創作楚歌。

三、漢代楚歌與政治結合的影響

在統治者的青睞下,楚歌除了情感抒發這一作用外,又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蹲髠鳌こ晒辍份d“天下大事,在祀與戎?!奔漓胱鳛橐环N權力,自古以來就受到極大重視,如男子二十歲所行“冠禮”中,最后加爵弁,代表著擁有祭祀權,也是社會的最高等級。劉邦一通天下稱帝后,為了表明自己即位的正統性,延續秦朝官制設立掌宗廟禮義的太樂官署。由于年代的久遠,用于祭祀的雅樂連制式本人也是“不能言其義”,深受劉邦喜愛的楚歌在這一時候凸顯了自身的風格,逐漸成為了祭祀宗廟之樂,如唐山夫人所作的《安世房中歌》、劉邦《大風歌》等,后來發展成為《郊祀歌》。以原來的民間俗樂創新用以祭祀宗廟,楚歌成為了漢代統治者用以祭祀和維護統治的工具,也與政治互相結合。

西漢初年,“天下既定,民亡蓋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上于是約法省禁,輕田租,什五而稅一,量吏祿,度官用,以賦于民?!盵10]歷經前幾任帝王的“與民休息”的政策后,漢武帝初年,漢朝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稘h書·食貨志》載:“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都鄙廩瘐盡滿,而府庫余財。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交。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腐敗而不可食。[11]”國力的強盛,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大漢人民對自己所處時代的歌頌,用楚歌來歌頌漢朝盛世也成為趨勢,如漢武帝所作《西極天馬歌》中“承靈威兮降外國,涉流沙係四夷服”描述了時代的興旺與強盛,漢昭帝作《黃鵠歌》“自顧菲薄,愧爾嘉祥”側面描寫了當代盛世。

楚歌與政治的結合,除用楚歌祭祀宗廟、作楚歌歌頌盛世外,還有另一種表現形式。漢朝建立后,王室貴族內也展開了一場場權力斗爭。在呂后與戚夫人關于立太子的權力斗爭中,戚夫人失敗后作《舂歌》“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相伍。相去三千里,當誰使告汝?!背浞直磉_了政治斗爭的殘酷?;莸廴ナ篮?,呂后專權,趙王劉友作《幽歌》“諸呂用事兮劉氏微,迫協王侯兮強授我妃……呂氏絕理兮托天報仇!”強烈地表達了對呂后擅權的憤怒。這些楚歌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情況。除此之外,漢代眾多貴族也作類似的楚歌用以表達自身情感,如班固《靈芝歌》、《嘉禾歌》,張衡《四愁詩》等,這些楚歌也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楚歌與政治的結合,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楚歌在漢代的流行。

注釋:

[1]胡如虹:《論漢代楚歌》,章必功、方銘等編:《先秦兩漢文學論集》,學苑出版社,2004年。

[2]徐立新:《漢代楚歌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3]張嘯:《漢代楚歌與樂府關系論》,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03期。

[4]孟修祥:《論漢代楚歌流行的歷史文化背景》,《荊楚學刊》2013年第3期,第29頁。

[5]睡虎地秦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6]班固:《漢書·高祖帝紀》,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54頁。

[7]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卷一百二十九,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261頁。

[8]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41頁。

[9]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卷五十五,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047頁。

[10]班固:《漢書·食貨志》,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1127頁。

[11]班固:《漢書·食貨志》,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1135頁。

猜你喜歡
楚歌漢代
老干發新枝 楚歌譜新篇
合肥出土的漢代熊形銅器足小考
漢代嶺南的貢納情況述略
漢代造型藝術與當代中國畫發展問題研究
敦煌漢簡字體特點研究
論漢代女樂繁榮的原因
漢代儒學獨尊地位探析
惡妻助理
為什么叫“一把手”
楚歌作品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