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血液檢驗指標在貧血鑒別和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2020-04-11 13:54李德芳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缺鐵性紅細胞貧血

李德芳

(太原市人民醫院檢驗科,山西 太原 030001)

貧血為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且低于正常波動范圍下限的常見臨床癥狀,其誘發因素較多,常見急性貧血為出血過多導致,而慢性貧血為長期消耗造成[1]。臨床根據不同發病機制,將貧血又分為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等類型,總體分類較多較雜。貧血雖然病情較輕微,一般情況不對機體造成嚴重不良影響,但若貧血程度加重則可能導致乏力、心悸、食欲不振等不適癥狀,嚴重時可造成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健康[2]。缺鐵性貧血是目前常見貧血類型之一,臨床針對不同種類的貧血患者治療方法不同,若在診斷環節發生錯誤,導致分型出錯,對患者身心健康影響較大[3]。本次為研究血液檢驗指標在貧血患者的臨床診斷及鑒別中的應用價值,選入本院貧血患者及正常人各50例完成此次研究,詳細內容見下文。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治共計50例貧血患者及同期于本院接受體檢的健康人50例納入,納入標準為:(1)確認為無血小板功能異常者;(2)知情本次研究內容,同意將血液標本用于本次研究者;(3)無其他可干擾血液檢驗指標疾病。將貧血患者設為貧血組,健康人設為正常組,其中貧血組男32例,女18例,均為缺鐵性貧血,所有患者入院時均有頭暈、心悸、食欲不振等表現,男性血常規檢查發現血紅蛋白濃度<120 g/L,女性血常規檢查發現血紅蛋白濃度<100 g/L,平均(44.58±6.12)歲,正常組男33例,女17例,平均(44.65±5.97)歲,兩組研究對象對此次研究知情,組間基線資料對照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此100例研究對象均于清晨抽取空腹靜脈血,取血部位均為肘部靜脈,利用封閉式真空采血器取血2 mL,抽血過程中避免產生大量泡沫,血液抽出后立即輕微搖晃,使已取得血液樣本與抗凝劑混合均勻。將血液標本采集后立即送往檢查分析,使用sysmex1000生化分析儀進行分析,記錄各項分析數據。

1.3 觀察指標 紅細胞計數(RBC)、血紅蛋白(Hb)、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MCH)、紅細胞平均體積(MCV)、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使用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正常組紅細胞計數(RBC)、血紅蛋白(Hb)、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MCH)、紅細胞平均體積(MCV)、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分別為(3.92±0.61)×109、(125.04±10.21)g/L、(37.02±3.97pg、(90.13±1.89)fL、13.87%±1.45%,貧血組紅細胞計數(RBC)、血紅蛋白(Hb)、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MCH)、紅細胞平均體積(MCV)、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分別為(4.21±0.51)×109、(96.28±8.52)g/L、(22.24±3.11)pg、(71.24±1.46)fL、19.54%±1.09%,正常組貧血組血紅蛋白(Hb)、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MCH)、紅細胞平均體積(MCV)顯著高于貧血組(t=14.25,P=0.001;t=16.874,P=0.001;t=42.147,P=0.001),紅細胞計數(RBC)、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顯著低于貧血組(t=2.579,P=0.011;t=19.471,P=0.001)。

3 討論

貧血為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引起,臨床較為常見,輕度貧血患者無不適感或有輕度頭暈,不會影響起正常生活,威脅較小,但隨貧血程度加重,可發生頭暈、乏力、食欲不振等多種不適癥狀,貧血嚴重時可誘發休克,乃至造成死亡[4]。造成貧血的因素較多,造血干祖細胞異常、造血微環境異常、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礙等,均可導致貧血發生。目前在貧血的診斷中,尚無簡便、準確地診斷方法,因此導致臨床治療中部分貧血患者無法得到早期確診,病情延緩至中后期時加大了治療難度[5]。

本次研究中正常組貧血組血紅蛋白(Hb)、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MCH)、紅細胞平均體積(MCV)顯著高于貧血組(P<0.05),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紅細胞計數(RBC)顯著低于貧血組(P<0.05),表明在正常人Hb、MCH、MCV、RDW、RBC與貧血患者存在顯著差異,即通過此五項血液指標可對貧血患者進行初步診斷。

血紅蛋白(Hb)為紅細胞運送氧的特殊蛋白質,也是使血液呈紅色的蛋白,其主要由珠蛋白及血紅素共同組成,臨床血紅蛋白常用于先天性心臟病、肺心病等疾病的診斷中,一般血紅蛋白濃度升高即提示與可能與此類疾病有關,聯合其他檢查即可確診,而在貧血患者的診斷中,血紅蛋白濃度下降即表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貧血,一般成年男性血紅蛋白濃度<120 g/L,成年女性血紅蛋白濃度<100 g/L,孕婦血紅蛋白(Hb)濃度<100 g/L即存在貧血。

紅細胞平均體積(MCV)作為臨床診斷常用指標指標之一,紅細胞體積增大常見與大細胞性貧血,體積縮小常見于小細胞性低色素性貧血,其主要反映紅細胞內含的血紅蛋白量及細胞內外滲透壓變化,紅細胞平均體積降低主要見于缺鐵性貧血。

相關報道提示,在貧血的分型中,由于不同缺血類型在機體內造成的紅細胞數量、體積等影響不同,部分學者即指出應用血液檢測指標作為臨床貧血病患者診斷及鑒別的指標之一[6]。缺鐵性缺血為機體鐵、珠蛋白、卟啉生成下降且長期處于低水平,導致機體合成血紅蛋白的能力下降,進一步導致造成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發生引起[5]。當機體內鐵元素處于長期性不穩定供應狀態中,紅細胞將隨機體缺鐵程度發生相應改變,即其充盈度會受鐵元素供應狀態影響,出現紅細胞體積變化,一般可見到此類患者體內紅細胞體積大小不均現象,因此可通過血液檢驗指標觀察不同類型的貧血[6-7]。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反映了外周血紅細胞體積異質性,主要表達血紅細胞體積大小的均勻程度,若細胞大小均勻一致,則參數降低,反之則增大,通過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檢查結合紅細胞平均體積檢查,可有效對不同類型的貧血患者作出準確分類。

目前在檢查方法中,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逐漸被推廣及應用,通過此法可有效對患者體內鐵的儲存量進行準確預測,完成對其缺鐵性貧血的診斷。但臨床對診斷貧血病因尚不十分重視,許多醫院依然存在“貧血待查”現象,易造成治療無效,乃至導致患者病情加重的情況,而部分醫院在貧血病患的檢查診斷中又由于缺乏相關基因測定技術,無法進行準確檢測,因此分型存在一定難度,不利臨床對癥治療的開展。

血液檢驗指標的實際應用中,相關血液檢查只需要取患者2 mL靜脈血,利用相關血液分析儀即可完成檢查,操作簡便快捷,成本較低,可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利于實際推廣,且其檢查準確度較高。在同類研究中,朱璞等[8]的研究中對貧血病患者及正常人進行不同血液檢驗指標觀察發現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MCH)、貧血組患者的紅蛋白(Hb)、紅細胞平均體積(MCV)顯著高于正常人,紅細胞計數(RBC)、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顯著低于正常人,與此次研究結果一致,而在其分型鑒別中,不同類型貧血患者間的血液檢驗指標也存在顯著差異。

此外,在部分學者研究中指出,由于血液檢驗指標獲取方法簡單,一般通過血常規檢測即可獲取,臨床治療中檢測各類貧血患者的血液指標,便于實時觀測治療結果,并合理優化治療方案,改進治療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貧血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減少治療藥物使用量,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綜上所述,血液檢驗指標可用于貧血患者的臨床診斷中,且其檢查方法簡單、快捷、成本較低,具較高推廣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缺鐵性紅細胞貧血
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及其與缺鐵性貧血的相關性
血常規檢測結果對鑒別診斷缺鐵性貧血、地中海貧血價值觀察
妊娠期婦女缺鐵性貧血的臨床特征和危險因素分析
豬附紅細胞體病致病機理及中藥防治
高中牛物學紅細胞知識總覽
經常鏡下血尿是怎么回事
你對貧血知多少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著”——沒有精神就是“貧血”
缺鐵性貧血病因探討(飲食治療)
中小學生貧血原因調查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