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與血涂片細胞形態學在血常規檢驗中的價值體會

2020-04-11 13:54關芬嬌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涂片血細胞分析儀

關芬嬌

(山西省運城市第三醫院檢驗科,山西 運城 044000)

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多種先進的醫療器械以及技術廣泛應用于臨床中,使治療效果以及治療便利不斷提升[1]。而對于檢驗科室來說,其檢驗手段也更為優化,血常規檢驗作為臨床常見的檢驗方式,其在多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均具有重要價值,而應用哪種分析儀對檢驗結果進行分析臨床尚未明確。本文通過分析兩組血常規檢驗患者的各項情況,總結其檢驗效果,具體見下文描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線資料 以血常規檢驗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收取例數和時間分別為:200例、2017年6月-2018年8月;觀察組患者100例、對照組患者100例。觀察組:男性80例、女性20例,年齡在21-67歲,平均為(44.13±1.32)歲。對照組:男性79例、女性21例,年齡在22-67歲,平均為(44.85±1.67)歲。將兩組血常規檢驗患者性別、年齡等資料進行對比和分析,P>0.05表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即可比性成立。

1.2 方法 取兩組患者4 mL清晨空腹靜脈血,制備成2份待檢標本,經離心操作以及抗凝處理后,標記血液標本。檢測儀器為Sysmex XT-1800i以及配套試劑,均由希森美康醫用電子有限公司所提供。首先將血液標本置于全自動血液分析儀中,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檢查。在達到手工血涂片復檢標準后實施血涂片細胞形態學片檢查,以瑞氏法染色,先通過高倍和低倍顯微鏡觀察涂片,并對涂片質量是否符合規范、白細胞數是否與儀器結果一致進行明確,后觀察外周血細胞分布情況,例如:涂片尾部是否存在異常細胞和巨大細胞、不同種血細胞分布比例[2]。選擇體尾交接處紅細胞、核細胞不重疊部位作為代表性油鏡區,油鏡下主要對細胞的比例、計數、形態進行觀察,同時對是否存在異性淋巴細胞、血小板聚集性、血小板形態、白細胞是否存在異常等進行觀察,詳細記錄檢驗結果,若上述操作需在室溫下進行,應在2 h內完成,防止血檢標本出現異常而對檢驗結果準確率造成影響。

1.3 觀察指標 對比和分析組間(觀察組、對照組)指標:檢驗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分析數據,計數和計量資料比較分別行χ2和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觀察組血常規檢驗患者正常標本所占比81.00%低于對照組、異常標本所占比19.00%(7例可見原始及幼稚細胞、9例存在幼稚粒細胞和有核紅細胞、3例EDTA引來引起血小板假性減少)高于對照組,差異表示為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00例血常規檢驗患者診斷結果

3 討論

在臨床常見診斷方式中,血常規檢驗十分常見,其主要檢驗人體血細胞計數以及分布情況。血常規檢驗能夠用于多種疾病的診斷中,能夠對疾病進程做出準確判斷,進而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貧血或凝血障礙等疾病,同時能夠使其對自身脊髓造血功能進行充分了解[3]。若檢驗結果顯示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均在正常范圍以下,則需考慮存在貧血,故此臨床通常依據紅細胞類型以及比例對貧血類型進行鑒別,進而為后期治療提供準確依據。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作為臨床常見檢驗儀器,其能夠對多種項目實施檢驗,例如:不同細胞比例、血紅蛋白濃度、血細胞計數等,該種檢驗方式具有可重復性、人為誤差小等優勢,且顯著提高臨床檢驗的精密度以及準確率,但該儀器通常根據白細胞體積進行分類,無法對原始及幼稚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進行區分,同時無法對異性淋巴細胞毒性變化進行有效識別,易導致其存在較多誤診情況,例如將原始細胞誤認為單核細胞、將大片成簇的血小板誤認為血小板減少,進而出現較多誤診情況。雖然該種診斷方式具有較好效果,但在診斷過程中仍無法獲得可靠、準確的結果,以往需通過人工涂片鏡檢。從本文研究結果可見,觀察組血常規檢驗患者正常標本低于對照組、異常標本高于對照組,觀察組中異常標本包括:7例可見原始及幼稚細胞、9例存在幼稚粒細胞和有核紅細胞、3例EDTA引來引起血小板假性減少,由此提示,血涂片細胞形態學能夠彌補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的不足,能夠對標本中血細胞結構進行有效觀察,例如細胞變化、細胞形態以及細胞計數等,進而為臨床檢驗結果提供準確數據。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實施血涂片檢驗過程中,應對血涂片染色質量進行重視,其原因是由于檢驗過程中需對細胞形態進行觀察,故此在檢驗過程中易受到血涂片染色質量的影響,而為了能夠使血涂片檢驗準確率得以提高,需保證血涂片染色質量,選擇適宜的血涂片厚薄程度。另外,檢驗人員還需提高自身操作及觀察血涂片的技術水平。

本文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血常規檢驗患者正常標本所占比81.00%低于對照組、異常標本所占比19.00%(7例可見原始及幼稚細胞、9例存在幼稚粒細胞和有核紅細胞、3例EDTA引來引起血小板假性減少)高于對照組,差異表示為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與血涂片細胞形態學在血常規檢驗中,后者更具有優勢,且準確率較高,能夠為后期治療提供有利依據,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

猜你喜歡
涂片血細胞分析儀
Sekisui CP3000與STA Compact Max凝血分析儀檢測項目比對分析
經皮血氣分析儀TCM4的結構原理及日常維護保養與常見故障處理
SYSMEX XN-55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的校準及性能評價
18例艾滋病合并噬血細胞綜合征臨床特點分析
Sievers分析儀(蘇伊士)
臨床檢驗中血細胞形態學觀察與分析
社區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細胞分析
痰涂片與痰培養在下呼吸道感染診斷中的比較
直腸FH檢測剩余液涂片用于評估標本取材質量的探討
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生全血細胞減少不良反應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