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撫觸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護理中的應用

2020-04-11 13:54梁天梅唐卓潤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膽紅素血癥住院

梁天梅,唐卓潤

(四會市人民醫院,廣東 四會 526200)

高膽紅素血癥是新生兒時期的常見病,主要是由于膽紅素的產生增加、排泄減少所致,若不及時治療有可能引發膽紅素腦病,進而影響患兒的中樞神經系統,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危及患兒的生命安全。因此,臨床上需要加強對患兒的治療和護理,撫觸護理是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護理模式,通過科學系統的撫觸操作可以起到輔助提高治療效果的作用,從而獲得較好的干預效果[1-2]?,F共選擇120例高膽紅素血癥患兒,重點評估撫觸護理的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120例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于2018年2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使用數字隨機表法將120例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60例)中:男性患兒36例,女性患兒24例;胎齡為37-41周,平均胎齡(39.12±1.17)周。觀察組(60例)中:男性患兒34例,女性患兒26例;胎齡為36-41周,平均胎齡(39.08±1.14)周。通過比較研究發現,無明顯差異,具備可比性。

納入標準[3]:(1)所有新生兒均接受相關檢查,綜合臨床癥狀和檢查結果,明確診斷為高膽紅素血癥;(2)所有研究對象均為足月兒;(3)患兒家屬同意參與本研究,且均為自愿參與,本研究經倫理部門批準。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對患兒的病情變化進行持續、密切監測,強化對患兒的基礎性護理,注意保暖。同時控制好患兒的體溫,體溫控制在36-37oC的范圍內,保持濕度適宜,濕度控制在56%-66%的區間內。向產婦系統的介紹新生兒喂養方法,鼓勵產婦進行母乳喂養。此外,要保持患兒的皮膚干燥、清潔,注意觀察患兒癥狀變化,積極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觀察組(常規護理+撫觸護理):常規護理方法同于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增加撫觸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于母乳喂養后1 h開始對患兒進行撫觸護理,開始撫觸護理前調解室內的溫度,溫度控制在28-30oC范圍內,在室內播放舒緩、輕柔的音樂,使患兒放松。護理人員的雙手涂抹潤膚油,并從患兒的頭面部開始輕柔按摩,按摩順序為頭面部→腹部→四肢→背部→臀部,每日撫觸兩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每次的按摩時間為15 min。

1.3 觀察指標 (1)分別于護理前、護理后,對兩組患兒的血清膽紅素水平進行測定,并對兩組的血清膽紅素水平測定結果進行組間、組內統計學分析。(2)準確記錄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主要包括胎便轉黃時間、黃疸持續時間,同時記錄兩組患兒的住院時間,并對兩組的各項時間進行組間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 16.0軟件對數據和指標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前后血清膽紅素水平比較 兩組患兒護理前的血清膽紅素水平均相對較高,護理后兩組的血清膽紅素水平較護理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觀察組患兒護理后的血清膽紅素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經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護理前和護理后的血清膽紅素水平比較(Mean±SD,μmol/L)(n=60)

2.2 癥狀改善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與對照組患兒相比較,觀察組患兒的胎便轉黃時間、黃疸持續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的胎便轉黃時間、黃疸持續時間、住院時間比較(Mean±SD)

3 討論

高膽紅素血癥是新生兒時期的常見疾病,患兒伴有粘膜黃染、鞏膜黃染、皮膚黃染等癥狀,新生兒的機體免疫力較低,且發育尚不完善,患高膽紅素血癥的風險性較大,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危及患兒的生命安全。由于新生兒的體質較弱,單純治療會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因此,臨床上要加強對患兒的護理干預,通過科學的護理干預可以起到輔助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機體康復的效果,進而提升總體治療效果。

此次研究比較了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護理中的兩種干預模式,其一是常規護理,其二是常規護理+撫觸護理,經對比兩種護理方案的臨床應用價值,發現第二種護理方法體現出的護理效果更為突出,其優勢體現在以下兩方面:(1)經護理后患者的血清膽紅素水平降低更為明顯;(2)患兒的胎便轉黃時間、黃疸持續時間更短,癥狀可在短時間內改善,并且患兒的住院時間更短,可減輕患兒家庭的經濟負擔,可見撫觸護理能夠輔助提高治療有效率。撫觸護理是用于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治療和護理的常用方法,是一種有技巧性的、有序的操作方法,通過撫摸可以對患兒產生生理刺激,進而促進患兒的生長發育,增強機體的抵抗能力。在操作過程中,護理人員用溫和的手法對皮膚產生刺激,并傳遞至患兒的中樞神經系統,可以促進菌群的快速生長,進而改善患兒的食欲,減少未合成的膽紅素含量,增加膽汁的分泌量,使其能夠頻繁的排出膽紅素,輔助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將撫觸運用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的臨床護理中可獲得理想效果,一方面可降低患兒的血清膽紅素水平,另一方面可縮短患兒的癥狀改善時間和住院時間,對患兒的康復有積極意義,因此,可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猜你喜歡
膽紅素血癥住院
遺傳性非結合性高膽紅素血癥研究進展
住院病案首頁ICD編碼質量在DRG付費中的應用
新生兒不同部位經皮膽紅素值與血清總膽紅素值的對比
總膽紅素偏高,需警惕肝臟疾病
怎樣看待升高的膽紅素
高尿酸血癥的治療
消退素E1對內毒素血癥心肌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
腹腔鏡手術相關的高乳酸血癥或乳酸性酸中毒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踏莎行 住院感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