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臨床檢驗的診斷價值

2020-04-11 13:54于金濤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支原體病癥陽性率

于金濤

(河北省清河縣人民醫院檢驗科,河北 清河 054800)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主要為肺炎支原體,其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該病癥若不及時的進行治療不僅導致局部的感染,還會造成患兒多器官、系統等并發癥出現,嚴重威脅患兒的健康成長[1-2]。為盡早對其進行臨床確診,提早進行治療,本次對其進行臨床檢驗,其檢驗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5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26例為觀察組,選擇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小兒細菌性肺炎患兒26例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患兒16例,女患兒10例,年齡9個月-10歲,平均年齡(6.42±4.78)歲;對照組中,男患兒15例,女患兒11例,年齡10個月-12歲,平均年齡(7.82±5.32)歲。對兩組患兒資料進行分析后,其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兒家屬對本研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我院護理部同意對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準研究。

1.2 方法 醫護人員對所有患兒運用ELISA 法對其血清MP抗體進行檢測,在檢測時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同時進行C反應蛋白、血沉等實驗室的檢驗。

1.3 觀察指標 醫護人員對兩組患兒陽性檢出情況以及實驗室檢測的結果進行觀察并記錄,實驗室檢測主要包含C反應蛋白、血沉等。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 14.0軟件中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陽性檢出情況對比 兩組患兒陽性檢出情況對比,對照組26例,陽性為9例,陰性為17例,陽性率9例(34.62%);觀察組26例,陽性為19例,陰性7例,陽性率19例(73.08%);兩組比較結果為χ2=29.760,P=0.001,觀察組陽性率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兒檢驗結果對比 兩組患兒檢驗結果對比,對照組26例,C反應蛋白(61.84±5.09)mg/L,血沉(58.52±2.65)mm/h;觀察組26例,C反應蛋白(14.32±2.26)mg/L,血沉(26.83±2.89)mm/h;兩組對比,C反應蛋白比較結果t=43.508,P=0.001),血沉比較結果t=41.210,P=0.001。觀察組C反應蛋白、血沉均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出現時,會對患兒身體內的免疫功能造成一定損傷,從而發生病癥,嚴重影響其身體的健康[3]。該病癥的主要誘發因素為支原體穿過呼吸道表面的黏液纖毛層,使其依附在黏膜上皮的細胞,將有毒的物質逐漸進行釋放,從而造成該部位出現壞死、腫脹等狀況,易引發支氣管炎、心肌炎等。因此臨床診斷為患兒的治療提供重要的依據,有助于其快速治療,改善臨床癥狀[4]。

該病癥在初期的臨床癥狀為腹瀉、嘔吐等,在對其進行檢驗時運用實驗室檢查和ELISA檢測法,實驗室檢查其為輔助診斷,而ELISA檢測法則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檢出結果較為精準,在采用以上方式進行檢驗后,若患兒的結果出現均出現異常情況時,則可結合臨床癥狀進行病癥診斷。

本次運用以上兩種方式進行檢驗,觀察組運用ELISA檢測法檢驗后其陽性率為73.08%,而對照組陽性率為34.62%,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而在會進行實驗室檢測后,觀察組C反應蛋白、血沉則低于對照組(P<0.05)??杀砻髟谶M行檢驗后,若出現陽性率異常偏高,C反應蛋白、血沉降低,有助于臨床對病癥更精準的診斷。

上述所論,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進行臨床檢驗,在患兒檢驗結果出現陽性率增高,C反應蛋白、血沉異常偏低時,臨床可根據其結果與臨床癥狀相結合,對病癥盡早確診,該檢驗方式對于臨床診斷和治療均起著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支原體病癥陽性率
正確認識兒童支原體肺炎
采集部位及送檢模式對提高血培養陽性率的分析*
支原體感染一定是性病嗎
腰痛這個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見病癥怎么處理
破傷風抗毒素復溫時間對破傷風抗毒素皮試陽性率的影響
視頻宣教結合回授法對肺結核患者病原學陽性率的影響
炙甘草湯,適用于哪些病癥
破傷風抗毒素復溫時間對破傷風抗毒素皮試陽性率的影響
青春期病癥
支原體對生殖健康的危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