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PCT、hs-CRP與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相關性

2020-04-11 14:18張蓮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病情年齡炎癥

張蓮

(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中醫醫院,山東 聊城 252200)

下呼吸道感染是青少年及老年常見疾病,多由細菌、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等微生物感染引起,其類型包括肺炎、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等[1]。該病發病初期臨床癥狀不典型,目前臨床可通過多種血清學指標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常用指標包括血清降鈣素原(PCT)、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其在正常人體中不易被檢測出,而在感染患者體內存在高表達,可反饋機體感染及炎癥狀況[2]。鑒于此,本研究選取了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進一步探討血清PCT、hs-CRP與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相關性。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3月收治的59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劃分為B組(輕度,n=39)和C組(中度與重度,n=20),選取同期到我院進行體檢的39例老年健康人員作為A組。A組男23例,女16例;年齡60-91歲,平均年齡(71.84±8.61)歲。B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60-93歲,平均年齡(72.59±8.37)歲;發病到入院時間1-15h,平均(10.62±3.54)h。C組男11例,女9例;年齡60-90歲,平均年齡(72.63±8.45)歲;發病到入院時間1-15 h,平均(10.38±3.72)h。統計學比較3組性別、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對比性。

1.2 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①下呼吸道感染者符合有關診斷標準[3];②下呼吸道感染者有咳嗽、氣短等癥狀;③年齡≥60周歲者;④均為初次接受有關檢查及治療。(2)排除標準:①合并活動性肺結核;②合并急性心肌梗死;③合并結締組織??;④合并慢性肝??;⑤合并惡性腫瘤。

1.3 方法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健康人員則于體檢時)于入院24 h內抽取空腹靜脈血4 mL,采用無菌帶塞試管存放。以3000 r/min的速度離心5 min,取血清,置于4oC環境中存放。采用上海羅氏診斷產品有限公司提供的試劑盒及配套試劑檢測PCT及寧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試劑檢測hs-CRP。其中PCT采用電化學發光法測定,正常范圍:0-0.046 ng/mL;hs-CRP采用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測定,正常范圍:0-3 mg/L。

1.4 評價指標 ①比較三組的血清PCT及hs-CRP水平。②分析血清PCT、hs-CRP與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相關性。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有統

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血清PCT及hs-CRP水平 三組血清PCT及hs-CRP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血清PCT及hs-CRP水平比較(Mean±SD)

2.2 血清PCT、hs-CRP水平與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相關性經Pearson相關性分析,血清PCT、hs-CRP水平與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情呈正相關(r=0.746、0.861,P均=0.000)。

3 討論

目前對下呼吸道患者進行檢查的方法較多,常見方法包括痰病原菌培養、血培養、胸部X線、白細胞計數等。其中胸部X線雖可確診病情,但對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難以鑒別。而痰病原菌培養耗時較長,血培養是感染性疾病的診斷金標準,但其所耗時間同樣可長達3-5 d,不利于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白細胞計數雖有較高敏感度,但其不可作為下呼吸道感染的獨立監測指標,多種炎癥均可導致該指標升高,準確度較低。近年來,各項血清學指標被作為診斷感染性疾病的新標準,具有診斷迅速、準確度高等優勢,有助于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

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見感染性疾病,由于老年患者機體免疫力差,器官功能衰退,通常難以自愈,病情遷延不愈可導致炎癥加重,引起肺功能減退、呼吸衰竭等嚴重癥狀,并有一定致死率。為改善患者預后,對其進行早期診治至關重要。本研究結果顯示,三組血清PCT及hs-CRP水平比較有差異,經Pearson相關性分析,血清PCT、hs-CRP水平與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情呈正相關,表明血清PCT及hs-CRP可作為診斷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的有效指標,并有助于判斷患者病情,值得臨床推廣應用。PCT含116個氨基酸的蛋白質,是降鈣素前體物質,其在人體內半衰期為25-30 h,不受激素水平影響。對健康人員進行血清檢測時,幾乎檢測不到PCT,而在發生感染后,脂肪、肌肉、腎、肝等組織或器官在炎癥因子作用下產生大量PCT,分泌進入血液,此外,PCT分解受到細胞因子或內毒素抑制,因此PCT在血中水平顯著升高,與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呈正比,該變化在感染后2 h即可檢出,而在感染后6-12 h可呈現明顯升高,感染后24 h達到峰值[4]。CRP是傳統炎癥評估指標,由肝臟合成,屬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其可在炎癥開始數小時內就開始升高,炎癥后48 h達到峰值[5]。但采用CRP檢測準確度及特異度較低,其在急性排異反應、細菌感染、支原體感染、病毒性感染及心血管疾病中均呈現較高水平,難以準確鑒別感染。hs-CRP是高敏感CRP,是臨床研究使用較多的炎癥指標,其升高程度與感染病原體類型有一定關系,當該指標發生明顯升高時,患者發生細菌感染的可能性較高。而采用PCT聯合hs-CRP具有較高應用價值。王萍等[6]研究還指出,血清PCT及CRP還可用于評估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預后。

綜上所述,血清PCT及hs-CRP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診斷中具有一定應用價值,對判斷患者病情嚴重程度也有指導意義。

猜你喜歡
病情年齡炎癥
變小的年齡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與病情、預后的關系
不戒煙糖友病情更難控制
鍛煉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癥
低GI飲食模式或能顯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脯氨酰順反異構酶Pin 1和免疫炎癥
重癥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達及與病情、預后的關系
《感染、炎癥、修復》雜志版權轉讓約定
歡迎訂閱《感染、炎癥、修復》雜志
年齡歧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