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白細胞、細菌及亞硝酸鹽聯合檢測在尿路感染診斷中的應用分析

2020-04-11 13:54周曉君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尿路感染敏感度準確度

周曉君

(江陰市中醫院檢驗科,江蘇 江陰 214400)

尿路感染屬于常見的泌尿外科疾病,是指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導致患者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的癥狀,引起明顯不適[1]。為盡早確診尿路感染,實現盡早抗感染治療,需加強可靠診斷方案的研究。臨床診斷尿路感染可采用定量尿細菌培養,可準確檢出感染情況,但耗費時間較長,難以作為快速診斷方法。尿干化學分析法及尿沉渣分析法檢測尿白細胞、細菌及亞硝酸鹽等尿常規指標可具有快速診斷優勢,然而單一檢測敏感度較低,因此需加強聯合檢測價值的研究[2]。為此,本次研究對尿白細胞、細菌及亞硝酸鹽聯合檢測在尿路感染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進行了探討,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共選擇本院接收疑似尿路感染患者180例作為資料,均為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間收治,其中男性102例,女性78例,年齡18-78歲,平均年齡(43.61±3.81)歲。

1.2 方法 選擇日本Sysmex UF-1000i型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迪瑞DIRUI全自動尿液分析工作站FUS-2000及Arkeay AX-4030尿干化學分析儀,均為配套試劑,哥倫比亞血瓊脂平板。檢查中嚴格遵從無菌操作規范,檢查前清洗尿道口或外陰,取中段尿液10 mL作為檢測標本,2 h內完成檢查。將尿液置入試管混勻后,尿干化學分析儀檢測,在離心處理留取沉渣混合吸入尿沉渣工作站檢測,陽性標準[3]:尿白細胞計數(WBC):男性0-5個/μL,女性0-5個/μL,尿亞硝酸鹽(NIT)≥“+”,細菌(BACT)>10個/μL,亞硝酸鹽。

表1 三種方法檢測與尿培養結果比較

1.3 觀察指標 定量接種環接新鮮留取尿液至哥倫比亞血瓊脂平板,培養后記錄,陽性為革蘭陽性球菌菌落數>104CFU/mL,革蘭陰性球菌菌落數>105CFU/mL。依據定量尿細菌培養結果為金標準,評價尿白細胞、細菌及亞硝酸鹽單一診斷及聯合診斷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度。

表2 三種方法檢測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度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用統計學軟件SPSS 14.0對數據進行分析;正態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統計值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為P<0.05。

2 結果

分析表1及表2可知,聯合診斷敏感度94.53%、特異度94.23%及準確度94.44%顯著高于尿白細胞82.03%、73.08%、79.44%,細菌79.69%、69.23%、76.67%,P<0.05;聯合診斷敏感度及準確度顯著高于亞硝酸鹽74.22%、77.78%,P<0.05。

3 討論

尿路感染屬于臨床常見疾病,主要受到腸道革蘭陰性桿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侵入尿路引起,因此診斷可進行尿常規檢驗。尿路感染患者多伴隨腎性蛋白尿和腎后性蛋白尿,此時患者多因為病情進展導致腎小球基底膜受損,血液中血漿蛋白濾出形成蛋白尿[5]。同時尿路感染炎癥,白細胞計數增加,因此診斷尿路感染可采用尿常規檢驗,將尿白細胞、細菌及亞硝酸鹽等作為檢查指標作為判斷依據。但臨床實踐可知,上述三項指標單一檢測存在不足,其中尿白細胞能夠較大程度篩查,但誤診率較高,與影響尿蛋白細胞因素過多、假陽性率高有關,尿細菌計數檢測可能受到死菌和活菌難以區分影響,造成假陰性和假陰性,尿亞硝酸鹽敏感度較大,如糞腸球菌缺乏硝酸鹽還原酶,難以檢出。而聯合三種指標檢測可相互彌補,提高敏感性及特異度。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聯合診斷敏感度94.53%、特異度94.23%及準確度94.44%顯著高于尿白細胞82.03%、73.08%、79.44%,細菌79.69%、69.23%、76.67%,P<0.05;聯合診斷敏感度及準確度顯著高于亞硝酸鹽74.22%、77.78%,P<0.05,提示采用尿白細胞、細菌及亞硝酸鹽聯合檢測可有效改進單一指標檢測不足,實現對尿路感染的準確檢出,而且操作簡單,檢測速度快,值得推廣應用。

綜上所述,尿白細胞、細菌及亞硝酸鹽聯合檢測在尿路感染診斷中屬于可靠的篩查手段,確診并排除非尿路感染患者,應用價值較高。

猜你喜歡
尿路感染敏感度準確度
前列腺增生切除術后尿路感染危險因素
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預防與個性化護理干預效果
影響重力式自動裝料衡器準確度的因素分析
假體周圍感染聯合診斷方法的初步探討*
一種基于屬性的兩級敏感度計算模型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風險小
尿路感染 用藥不同
論提高裝備故障預測準確度的方法途徑
Word中“郵件合并”功能及應用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對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