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網絡輿情引導機制研究

2020-04-14 04:42王中元
經濟研究導刊 2020年3期
關鍵詞:輿情引導機制建設網絡

王中元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興起,網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交流、工作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走在信息化進程的前列,活躍于論壇、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在這些網絡平臺上,他們是網絡輿論的主力軍,因此在高校進行網絡輿情監管,建立高校網絡輿情引導機制,對于開展大學生思想教育和創建文明校園,維護高校網絡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網絡;高校;輿情引導;機制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7?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03-0162-02

一、高校網絡輿情處理存在的問題

1.高校網絡輿情管理意識不強,管理措施過于簡單。網絡信息化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數字化媒體日益豐富當代大學生的精神生活,新媒體的多元化也促使大學生的思想多元化,這無異于給大學生的網絡輿情引導帶來了新的挑戰。高校的網絡輿情管理積極性不高,不少高校管理者本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態度,對網絡輿情管理思想松懈。如果高校仍然處在高校網絡輿情的被動位置上,則很有可能給校園安全帶來很大隱患,從而也就阻礙了高??沙掷m穩定發展。另外,目前的高校網絡輿情管理措施過于簡單,輿情處理過于表面化、不深入。在高校網絡輿情日常管理中,存在管理觀念落后、管理手段不科學等問題。對于網絡輿情危機僅僅是單方向的強制處理,忽略了學生的內心世界,如果不能夠建立雙向的網絡輿情處理體系,一味地忽略學生主體,網絡輿情危機一旦爆發,將會提高校園的安全風險。

2.缺乏有效的網絡輿情判別機制。網絡輿情判別機制是監測網絡輿情并給網絡輿情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種技術手段。它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對網絡進行日常的檢測監督,注重持續性;二是針對某一突發事件或者是某一項特定的事件進行有針對性的研判,任務完成后即可結束。這兩方面的內容要求學校需要建立及時、有效、科學的網絡輿情研判分析機制。但目前來看,我國仍有一部分高校對網絡輿情判別機制不重視,在網絡輿情管理方面仍保持傳統的研判機制,不能夠隨著信息化的發展而與時俱進。大學生的特點日益多元化,如果高校還是一味地保持著傳統的管理理念,不僅在大學生網絡輿情研判上不能夠做到實時監控,一旦遇到突發狀況,還有可能造成負面信息的擴大化,甚至引起校園騷動,就會使高校學生教育管理陷入困境,給校園安全保衛工作增加難度。

3.缺少專業化的高校網絡輿情管理隊伍。高校網絡輿情管理涉及到信息的收集、輿情預測、對外回應、總結經驗等多個專業較強的工作,它是科學的網絡輿情管理技術,集采集、預測、研判、回應于一體,這就需要各高校完善網絡輿情管理機制。但現實情況是,不少高校網絡輿情管理機制不完善,專業人員隊伍配備不齊全,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多以兼職為主,流動性大,不能形成穩定的專業隊伍,加之管理人員不重視,缺乏網絡輿情管理資金,多部門協作和銜接意識不強,一旦發生網絡輿情危機,沒有專業的管理隊伍和專門的網絡輿情管理機制,網絡輿情管理就會出現真空地帶,錯失處理的最佳時期。

二、建立高校網絡輿情引導機制

為了更好地凈化高校網絡環境,提高高校網絡輿情監測機制。在處理特殊或者緊急的輿情時,應該反應迅速,及時采取緊急的應對措施,做好網絡輿情引導。建立高校網絡輿情機制應該做好以下幾點重點工作。

1.加強多部門聯動機制建設,使網絡輿情機制常態化。構建高校網絡輿情多部門聯動機制,一是要加強校園內部各部門的溝通協調。構建各部門之間互動信息共享交互系統,加強信息收集、研判、回應的聯動機制,做到及時、高效地將負面消息撲滅在萌芽階段。建立學生—院系—學校三級網絡輿情收集工作體系,鼓勵學生積極地加入到網絡輿情管理體系中,加強院系和學校的網絡輿情管理意識,一旦出現特殊事件,通過學生主動參與、院系及時處理、學校及時反饋,構建起學生—院系—學校三級網絡輿情管理體系,從而凈化學校網絡環境,維護學校的網絡安全。二是要加強校內與校外之間的聯動,高校要加強與地方政府、新聞媒體、社會團體等方面的溝通協作,建立校內校外聯動機制。充分利用校外力量、信息技術,共同促進校園網絡安全與穩定。

2.培養專業網絡輿情工作隊伍,使其專業化。就目前來看,不少高校對于網絡輿情管理不夠重視,大部分工作人員都是由其他工作人員兼任。然而,兼任工作人員的工作重心并不在網絡輿情管理上,并且他們也沒有經過專業的輿情管理培訓,其工作隊伍的質量有待提高。因此,構建一支業務水平高、人員素質過硬的專業網絡輿情管理隊伍勢在必行。構建網絡輿情專業隊伍,可以通過選拔政治方向明確、網絡輿情管理豐富、精通網絡技術的教師充實隊伍,通過專業知識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取向。另外,也要定期組織網絡輿情管理的工作人員培訓,提高其專業知識水平,打造一支技術過硬、敏感性強的網絡輿情管理人才隊伍。與此同時,高校還應該重視網絡輿情管理人才的培養,加強頂層設計,加大資金的投入,提高其保障和支撐,建立獎懲機制,激勵網絡輿情工作人員提高其工作熱情和工作效率。

3.利用好課堂進行網絡輿情教育,實現網絡生態化。學生是網絡的主力軍,我們必須利用好這個特點,引導學生發表積極向上的網絡言論。第一,結合線上線下,將課堂教育和網絡輿情引導相結合。高校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上好思想政治課,提高學生明辨是非能力,堅定自己的內心,為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提供支撐。同時利用好紅色教育基地,介紹先進的人物事跡,培養他們的愛國、愛黨、愛校的情懷,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第二,通過樹立典型和榜樣,讓大學生樹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自覺主動甄別信息真偽,抵制不良思想和不良的社會風氣。其次,加強師生的交流,可以在高校網絡平臺開設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模塊,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向上的討論,積極解答學生的問題和疑惑。在做好網絡引導的同時,也要加強網絡輿情監測,一旦出現不好的苗頭和隱患,要積極啟動預警機制,凈化網絡環境。

三、結語

高校要通過網絡輿情的研究,不斷完善高校網絡輿情引導機制,通過加強多部門聯動、培養專業化隊伍、利用好課堂進行網絡輿情教育等措施,促使校園網絡形成健康的網絡生態環境,引導大學生正確積極地運用網絡,理性看待網絡輿情。高校網絡輿情引導機制是校園管理的重要保障機制,各高校還應積極對待,繼續加強高校網絡輿情引導機制探索。

參考文獻:

[1]? 劉毅.網絡輿情研究概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3.

[2]? 楊延圣,左蒙.微語境下大學生網絡輿情的演變特征[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423-427.

[3]? 游志斌.建立中特大突發事件事后評估制度[N].學習時報,2014-12-22.

[4]? 陳永福,陳少平,魏金明.高校危機管理視閾下的網絡輿情引導與處置機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37-40.

[5]? 楊敏.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應對策略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2,(11):72-76.

猜你喜歡
輿情引導機制建設網絡
高職院校兼職教師校企合作機制建設探析
如何加強高校學生組織機制管理的建設
淺析如何做好民生檢察服務熱線工作
油氣集輸系統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
基于網絡的信息資源組織與評價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
如何進行突發事件中的輿情引導
基于網絡的中學閱讀指導
2011至2015突發事件中的政務微博研究綜述
新形勢下地市報如何運用新媒體走好群眾路線
積極運用“黃綠紅”三色管控保廉工作法,助力電力企業打造反腐倡廉生態機制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