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音相關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研究

2020-04-14 04:54楊璨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20年4期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

摘要:針對聲音相關專業學生的專業特點,通過對學生需求的調查以及結合授課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進行改革,并提出了具有聲音相關專業特點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方式。

關鍵詞:聲音專業;錄音藝術;藝術與科技;計算機基礎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0)04-0121-02

收稿日期:2019-11-25

基金項目:論文得到北京電影學院2019年度本科教學質量提高教學研究項目(個人)基金資助,“項目編號6000100102”作者簡介:楊璨,男,助教,研究方向為綜合媒體技術。

隨著數字影像、聲音以及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現代影視聲音制作的過程、方式、內容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1-2]。作為新時代的建設者,即使不是理工科專業的學生,在未來的社會中也無法離開計算機的應用;但是現有的計算機基礎教育體系,僅針對文科類學生提出了“1+X+Y”的教學方案[3]。本文將針對聲音相關專業學生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提出合適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

1 聲音相關專業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育所面對的問題

1.1 藝術類院校學生計算機理論基礎與應用能力薄弱

藝術類學生在高考前不僅要進行文化課學習,還要消耗大量的時間進行專業訓練,這就導致藝術類的學生接觸計算機的時間比較少。盡管近幾年網絡與電子設備的普及[4],學生電子設備的應用水平愈發熟練,但是對于計算機硬件構造與軟件設計原理等知識都非常薄弱[5]。

1.2 藝術類院校計算機教學資源不足且陳舊

計算機基礎課不僅應講授理論知識,更應將這些知識用于實踐。對于藝術類院校而言,硬件實驗室、網絡實驗室、計算機機房等實驗室都十分稀缺。此外,計算機相關課程的總教學學時,也已無法滿足現代計算機知識體系的教學,這些都制約了教師的授課內容及授課方式。

1.3 現有教學大綱無法滿足藝術類學生的專業需求

現有的教學大綱按照計算機歷史、計算機硬件、計算機軟件、程序設計等順序進行講解,但是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人學后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挑選一臺陪伴他們四年的專業計算機,而這一部分內容通常要上課幾次之后才會涉及。此外,對于聲音相關專業的學生而言,現有大綱中的知識無法滿足他們自身專業的需要,這就造成課程結束后,學生雖然學習了許多計算機知識,但卻無法與自身相結合[6]。

1.4 藝術類院校計算機課程師資力量不足,專業背景單一

在綜合類大學中通常都會由專業院系的教師來講授基礎專業課,而對于藝術類院校而言,有的計算機教師來自計算機專業,有的來自其他相關數字媒體專業,這就造成教師的知識結構比較單一或者不夠專業[7]。在對藝術類學生進行教學時,就會出現兩種極端情況:第一種情況是計算機內容過于專業;第二種情況是自身專業應用過強。

1.5 計算機網絡道德教育缺失

網絡詐騙,主播涉黃,破解校園卡系統,微店販賣代購假貨這些問題都是伴隨著計算機網絡發展以及計算機知識的普及所帶來的各種道德問題。大學生在校期間,是其思想觀念成型的重要階段,目前的計算機教育缺乏對學生技術道德的教育,這樣很容易造成學生誤人歧途[8]。

2 聲音相關專業中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研究

2.1 與聲音相關專業相結合,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

2.1.1 信息技術基礎

在進行這部分講解時,通常是按照計算機的歷史、應用分類來進行講解,但是對于現代計算機而言,手機、電腦、平板、服務器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分布式計算、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成熟,計算機的關注點也從軟硬件更新迭代向以數據處理為核心轉變。在這部分講解時,會將課時的重點放在最近的技術發展趨勢上,如分布式計算、模式識別基礎、區塊鏈基本原理等。

2.1.2 計算機硬件系統

考慮到聲音相關專業的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會經常接觸到音響工程系統,在這一部分將著重講解計算機輸人輸出設備,特別是計算機接口部分。而在講解其他計算機硬件部分時,將帶領學生通過網上商店去模擬組裝一臺符合聲音制作需求的計算機,并通過分組討論以及提交文檔的方式,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計算機硬件知識。在講解計算機核心處理器時,可以使用面包板或者電路模擬軟件帶領學生完成邏輯門、運算器、時鐘等硬件設計,并在學期后期講解設計語言時讓學生通過軟件實現核心處理器的部分功能。通過這兩種實踐方式,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計算機逐層抽象的設計思維。

2.1.3 操作系統基礎及軟件應用

計算機基礎教材中通常只對Windows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但是對于影視聲音相關專業的學生而言,數字媒體處理技術更加先進的蘋果系統才是他們最常用的系統,另一方面,對于交互媒體、藝術與科技等專業的學生而言,多操作系統也是他們會經常接觸到的情況,因此這部分內容將把重點放到蘋果操作系統的原理與應用,同時將帶領學生完成多系統的安裝與使用實驗。

2.1.4 計算機網絡基礎及應用

聲音制作過程中需要大量聲音素材,現有的素材訪問方式通常是NAS或者SAN磁盤矩陣。在講解這一部分內容時,除了讓學生通過模擬設計辦公室或者宿舍網絡的方式掌握TCP/IP知識外,還會帶領學生進行搭建磁盤矩陣、設置訪客網絡、搭建FTP服務器、搭建HTTP服務器、搭建數據庫服務器、設計聲音工作室網絡解決方案等,切實貼近聲音相關專業學生未來工作的網絡實驗。

2.1.5 計算機數據處理

傳統的計算機數據處理主要講授的是數據庫以及SQL查詢語言,但是隨著互聯網通信技術的發展,JSON、XML等數據文件;爬蟲技術、數據挖掘、模式識別等數據處理技術越來越受到關注,因此這一部分的內容將涉及簡單的概率與數理統計內容,幫助學生了解模式識別的基本原理,帶領學生通過Matlab、Python或者TensorFlow進行簡單的實驗,對于聲音相關專業的學生而言,還需要特別講解一下自然語言處理技術。

除了對于數據本身的處理,計算機數據接口以及數據幀結構也需要在這一部分進行講解,對于聲音相關專業的學生而言,MIDI、MADI、AES/EBU、S/PDIF、ADAT等常用的數字音頻數據協議也需要學生在這一部分掌握。

2.1.6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

對于這藝術院校的學生而言,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會接觸非常專業的數字音視頻工作站,因此傳統的多媒體教學,如音頻、視頻、動畫、網頁制作等內容對于學生而言沒有太多的意義,因此這部分內容將轉變為對未來課程的鋪墊。如在這部分課程中講授聲、光、耳、眼之間的關系,以及計算機是如何模擬人耳與人眼的操作,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之間的變化,計算機圖形學基礎,使學生對于計算機處理多媒體數據的過程有一定的基礎概念,幫助未來更好的應用專業媒體軟件。

2.1.7 計算機安全與道德教育

在學生掌握了大量計算機知識之后,出于好奇的心理有的學生可能會將技術應用到不正確的地方,這就需要計算機教師在進行智育的過程中也要重視德育。另一方面,在學生面對復雜的社會構成時,也要教會學生如何保護自己,特別是保護好個人隱私,防止學生受到網絡詐騙、貸款、傳銷等非法行為的傷害。

2.2 優化考核方式,強化實踐能力

通常的計算機基礎課考核方式為卷面知識點考試,筆者認為對于藝術類學生而言如何將計算機知識熟練地運用才是計算機基礎教育成果優劣的評判標準。相較于多次或單次考試,學生平時實踐的表現,期末項目中所體現的設計思路等都可以很好的體現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水平。而期末考核方式的改變,也將促使學生更加注重平時練習,并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

2.3 增強教師綜合業務水平

專業融合是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這一點不僅體現在藝術類學科中,也同樣體現在其他學科中。對于計算機教師而言,首先就是要掌握好本專業知識,再有一點就是要掌握目標學生所在專業的知識。教師可以通過跨專業進修、參加跨專業活動、研討會等方式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同時,作為教師更應當多與學生溝通,掌握學生的真實需求,適時調整自身的教學進度。

3 結束語

信息化社會,傳統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多學科融合背景下的教學要求。因此,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師在未來的工作中,必須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為不同專業量身定做教學方案,才能使學生成長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睿.淺談影視聲音創作中的數字音頻工作站技術[J].視聽,2016(10):211-212.

[2]馬士超,姜珊珊.論下一代數字電影的核心技術組成[J].現代電影技術,2017(9):34-40.

[3]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1.

[4]黃代根.藝術類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實踐探討[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14):239-241.

[5]李向群,許新征,趙作鵬.藝術體育類“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8(10):139-140.

[6]孟祥敏.基于藝術院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9(3):168-172.

[7]崔健.藝術類應用型本科高?!坝嬎銠C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與創新,2019(16):141-142.

[8]曹新鴻,孫永道.關于高校計算機道德教育的幾點思考[J].消費導刊,2009(14):172+189.

[通聯編輯:李雅琪]

猜你喜歡
計算機基礎
文科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實踐
基于QQ群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與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