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視角下黃河生態文明建設與國際傳播策略

2020-04-16 12:52曹德春
新聞愛好者 2020年3期
關鍵詞:跨文化視角國際傳播生態文明

曹德春

【摘要】黃河曾是我國一條桀驁不馴、多災多難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難治理的河流之一。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央、地方多措并舉,確保了黃河歲歲安瀾,同時黃河生態文明建設也取得了可觀的成就。長期以來,在西方媒體眼中,中國是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嚴重的國家。在國際社會宣傳黃河生態文明成就,是改善我國國際形象的良好途徑;同時,國際社會,特別是缺水或水患嚴重的發展中國家渴望了解、借鑒我國的治黃經驗。然而,我國黃河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對外傳播,還亟待加強。

【關鍵詞】生態文明;跨文化視角;國際傳播;國家形象構建

一、問題的提出

歷史上,黃河曾是一條桀驁不馴、多災多難的河流,被稱為“中國之憂患”,是世界上最難治理的河流之一。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黨中央和各級政府的領導下,沿黃軍民和黃河建設者開展了大規模的黃河治理保護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水沙治理取得顯著成效,防洪減災體系基本建成,河道萎縮態勢初步遏制,生態環境持續明顯向好,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成效顯著,上游水源涵養能力穩步提升,中游黃土高原蓄水保土能力顯著增強,實現了“人進沙退”的治沙奇跡,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加。2012年,黨的十八大又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位置。2018年,中國將生態文明建設寫入憲法?!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成為全民共識。[1]

2019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考察了黃河國家地質公園,了解沿黃地區生態保護等情況,隨后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

縱觀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但凡涉及社會議題時,總是免不了重點渲染我國的環境破壞與污染問題。黃河生態文明建設成就剛好是一個反例,具有較高的新聞價值,國際社會普遍存在著這樣的信息需求:發達國家的人民需要了解我國的環境、生態真相,發展中國家特別是缺水或水患嚴重的國家渴望了解、借鑒我國的治黃經驗。同時,在國際社會宣傳推廣我國治黃經驗,是展示我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良好途徑。然而,通過檢索外文版的學術期刊和新聞報道,發現對我國黃河生態文明建設的探討和傳播,還處于零星的、散亂的狀態,系統的探討和對外傳播還沒有真正開始。這個領域有望成為一片大有可為的國際傳播新天地。如何開展和推進黃河生態文明建設的對外傳播呢?如何傳播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呢?傳播學、跨文化交際學的一些經典理論以及前沿研究成果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和參考。

二、相關文獻回顧

傳播學的主要奠基者之一拉斯韋爾首先提出構成傳播需要五個要素(即5W傳播模式):即who(誰),what(說了什么?),what channel(通過什么渠道?),to whom(對誰說?),what effect(達到什么效果),這是傳播學的經典理論,它雖然歷經70余載,仍對我國的對外宣傳和國家形象構建具有指導意義。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張毓強、黃珊、趙永華等學者(2019)認為,當前在全球信息傳播主渠道中,中國的信息在場比例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在溝通的有效性方面,似乎難得見到突破性成果。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對外傳播的內容不合適,與受眾的信息需求和價值觀不十分吻合,因此往往成為“輿論場”中的冗余信息,遑論好的傳播效果。[3]

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將世界的主要語言區域劃分為高語境和低語境語言區域,其中漢語屬于典型的高語境語言,英語屬于典型的低語境語言。高語境語言追求委婉、含蓄,傳達出去的信息需要聽者或讀者反復加以揣摩,篇章方面,往往將觀點隱藏于尾部或中部某處;低語境語言則相反,追求簡單、直白,生怕聽者或讀者不明白自己的意圖,篇章結構方面,喜歡開門見山,在開篇處亮明觀點。筆者近期的研究認為,要想達到理想的溝通、傳播效果,除了上述因素外,還要考慮對外傳播的時機問題。

三、對外傳播黃河生態文明的時機問題

近些年,西方學界、政界、媒體長期唱衰中國,“中國崩潰論”盛行,然而,中國不僅沒有崩潰,反而持續向好發展。2017年11月13日,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上用中英雙語驚呼“中國贏了”(China Won)。中國為什么能贏?這是盤旋在世界許多國家政府和人民心中一個未解心結。近期,我國開展的各項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顒?,展示了新中國軍事、經濟、社會、文化各領域的發展成果,更是激起了國際社會對我國的濃厚興趣,世界更加希望了解中國。然而,長期以來,西方媒體對中國社會新聞的選題之一便是環境污染與破壞,其中之一便是黃河的負面新聞:水土流失、改道、環境惡化等。事實上,經過幾十年的治理,黃河生態已發生了較大的改觀。然而,檢索一下我國對外宣傳報道,對過去幾十年我國的黃河治理成就、沿黃生態文明成就的探討和報道并不多見,基本處于失語狀態。近期,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對黃河生態文明提出了高要求,我國正在謀劃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黃河生態文明建設方略。因此,現在開始對黃河生態文明成就進行國際傳播,恰逢其時;將來持續對外傳播我國如何將曾經的“害河”治理成為一條沿河兩岸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福河”,不僅有利于國際社會對我國的深入了解,更有利于發展中國家借鑒和參考我國的治水經驗,有利于提升我國的軟實力和世界影響力。

四、議題設置與傳播平臺

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是我國向海外傳播黃河生態文明建設的大好時機,然而要產生理想的效果,還需要設置議題。2013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理事會會議通過了推廣中國生態文明理念的決定草案。2019年3月,在第四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聯合國人居署報告認為,中國治理污染河道的成功經驗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范例。我國環境治理得到了世界權威機構的認可,這是一個好的開始?;诖?,我們可以把更具典型意義的黃河由一條水土流失嚴重、生態嚴重失衡的河流治理成為一條多種生態和諧共生的河流呈獻給聯合國環境署,并積極推動該組織發起專題討論黃河生態建設經驗的論壇,邀請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學術界、企業界等人士參與討論,并邀請我國媒體以及國外友好媒體進行深度報道。此類對外傳播的方法,也同樣適用于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水論壇?!吨袊請蟆?、央視國際頻道的水利類、環境類英文版期刊,都可以借黃河生態文明建設上升為國家重大戰略為契機,增設生態文明建設專欄或???,或拍攝紀錄片,或刊載紀實文學作品等。

五、對外傳播內容與敘事風格

由于世界各國對我國黃河生態文明建設的了解程度不同,各國河流所處的自然環境不同,流域內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對外傳播黃河文明生態的內容不僅要與國內傳播的內容有所不同,而且面對各語種國家區域傳播,內容也應有所不同。為了達到更理想的傳播效果,可以分語種進行傳播。

(一)英文版本的內容與敘事風格

近兩百年以來,英語是世界上政治、經濟、科技、學術、新聞等幾乎所有國際性行業的主導性語言,面向世界傳播黃河生態文明,無疑首先要使用英語。英語版在內容方面,就應該全面介紹黃河的治理情況,但基于國外受眾對黃河生態建設了解相對較少,英語版的對外宣傳資料應比漢語版要粗線條一些,比如:上游的植被培育、水源涵養等情況,中游下游的人進沙退、鹽堿地治理等情況,下游的濕地保護、經濟作物與景觀植物和諧共生等情況,都是國外受眾希望了解的信息。對外宣傳的形式,不要采用政論片,而要采用紀錄片,因為政論片由于受意識形態、政治立場等影響,不容易被國際受眾所接受,甚至會引起其反感,而紀錄片比較客觀,容易被人接受。紀錄片的敘事風格要采用國際上通行的大主題、小視角的風格,比如:以紀實的手法拍攝蘭考鹽堿地治理中的幾個典型家庭或個人的工作、生活變遷,并以此折射出鹽堿地治理的宏大主題。蘭考的泡桐種植以及它的固沙作用和經濟價值,更值得拍攝和對外傳播。在語言風格方面,要采用英語的低語境風格,簡單、直白、樸實,少用華麗辭藻,多用數據說話。

(二)其他語種版本的內容與敘事風格

對其他語種的對外宣傳,一方面是為提升我國的國際形象,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給“一帶一路”國家提供生態建設方面的借鑒參考。限于篇幅和知識結構的不足,本文僅探討“一帶一路”主要沿線國家中英語不太通用國家的語言版本:俄語國家、阿拉伯語、東南亞國家。

1.俄語版本

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10多個俄語國家流淌著烏拉爾河、伏爾加河等大中型河流,由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蘇聯解體等政治動蕩以及后來經濟增長停滯或增長乏力,一些河流疏于治理,生態環境堪憂。我國黃河生態文明建設中寒帶生態植被培育、經濟作物培育,上、中、下游水資源調配與生態保護等內容,可能對該地區有一定的借鑒價值。我國黃河治理中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抗洪搶險的故事能夠引起“戰斗民族”的情感共鳴。俄語本質上是低語境語言,與英語接近,敘事風格和語言風格,采用英語的模板,簡單、直白,讓數據說活,效果會很不錯。

2.阿拉伯語版本

北非、中非地區流淌著尼羅河,該河流域與黃河流域有些相似,穿越沙漠地區,生態環境相似,因此對該地區的傳播內容,重點是水源涵養和沙漠化、水土流失、水污染治理。該地區的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阿拉伯語的語言風格更加高語境,強調以情動人,因此,使用的阿拉伯語要更多采用文學的、煽情的表達方式。同時,阿拉伯人喜歡神話故事,因此黃河水患治理中的傳說故事,在中東地區會有較強的吸引力。

3.東南亞各語種版本

東南亞地區與我國接壤,境內的瀾滄江/湄公河源自我國,流經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然后入海。它雖然泥沙少,但是污染嚴重,水患嚴重,多次出現生態危機,由于流經多個國家,治理難度很大。我國黃河生態文明建設,對該河流治理也許具有啟示意義。對該地區的對外宣傳方面,可以重點突出洪水防控、水資源調配、生態破壞與修復、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互生共長等內容,宣傳的形式最好是紀錄片,可以采用泰語、緬甸語、柬埔寨語、越南語,這些語言都是高語境語言,與漢語差不多,遣詞造句與篇章結構布局與漢語相近即可。

六、結語

黃河曾是中華民族的心腹憂患,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不僅解決了決堤、改道、水土流失、鹽堿地等剛性問題,生態文明建設也取得了可觀成效。近期,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黃河國家地質公園,提出要加強黃河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這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部署。這些成就和戰略部署都可以成為我國構建良好國際形象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徐靜蕾,趙紅信.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N].北京青年報,2019-09-20.

[2]張毓強,黃姍.中國國際傳播中的信息生產、信息在場與溝通達成[J].對外傳播,2019(8).

[3]郭爽,楊臻,盧朵寶.世界點贊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EB/OL].新華網,www.xinhuanet.com/world/2019-0314/c_1210082827.htm.

(作者為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

編校:王志昭

猜你喜歡
跨文化視角國際傳播生態文明
跨文化視角下的中國菜名英譯
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發展的思考
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中花卉旅游發展策略研究
促進漢語國際傳播的十項策略
生態文明視閾下河北省循環經濟產業體系發展研究
我國電視紀錄片國際傳播的路徑
新媒體語境下新華網國際傳播問題與對策分析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高職英語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