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分析

2020-05-08 08:43龍云剛
大經貿 2020年2期
關鍵詞:會計信息失真公司治理會計信息

龍云剛

【摘 要】 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越來越向縱深方向發展,在市場越來越繁榮的同時,我國的上市企業數量也逐漸增多,很多上市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與其會計信息的質量問題開始受到我國企業管理領域的普遍關注。由于上市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直接關系到資本市場上投資者的投資風險,企業股東的權益和利益,因而怎樣提高上市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是目前我國企業管理領域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文針對上市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與其會計信息的質量實施了研究,并就其信息準確性不足問題的成因實施了分析,提出了改進企業信息披露管理的一些建議,希望可以通過本文的研究,為上市企業更好地提升信息披露質量提供有益的參考與幫助。

【關鍵詞】 公司治理 會計信息 會計信息失真

1.會計信息失真的界定及分類

會計信息指的是企業對外界公開披露的會計信息,其內容包括企業的財務報表,資產負債信息、效益信息、資金流動性信息等。企業的會計信息是企業股東進行企業經營管理監督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外部投資者進行企業股權投資決策,企業的債權人和債務人進行債權債務管理的重要依據,因而十分重要。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依據其質量性質差異能夠分為三種,一是會計信息在反映了企業經濟活動方面是否具有真實性與準確性,二是會計信息在格式標準上是不是符合企業領域會計信息通用規則的要求。三是企業的會計信息在反映企業經營管理動向上是否具有有效反映的作用。由于通過標準一進行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評價存在現實可操作性方面的問題,因而僅能停留在理論層面,而無法通過有效的方法進行檢測。第二種方法里按照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是否符合準則用于評估其披露質量,只能評估信息格式的規范性,盡管容易操作,但對于信息內容方面的準確性難以評價,因而其對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評估作用有限。由于第一和第二種方法在評價會計信息質量上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以第三種方法來反映企業經營活動中不同主體的利益協調與分配,當做評價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標準,在現實中使用較為廣泛。由于不同的主體在經濟活動中進行的資源投入情況存在差異,因而所有主體都希望獲得跟其付出相應的回報,此類要求會產生相應的社會契約,在這一過程中,會計信息的披露要求也就隨之產生。不同的利益主體跟企業形成的契約關系,對企業會計信息的披露會產生一定的要求,因而企業在信息披露活動中是否依據對方達成的協議進行信息披露,決定了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與真實性。

2.公司治理結構

公司治理結構指的是股份制企業中,在權力分配與制度規劃安排方面的系統情況,依據現代股份制企業公司治理結構方面的差異,能夠將其分成多種形式。按照治理作用范圍的不同,可以把其分為內部治理與外部治理。外部治理一般指的是通過企業投資人與債權人以市場渠道對企業進行控制與治理的結構。內部治理指的是企業內部不同部門與股東之間的權力分配,內部治理結構主要以股東大會、董事會與經理層組成決策機關。而企業各個部門則組成管理機關,企業的業務部門和生產部門則為運營機關,股份制企業的內外部治理都屬于其公司治理結構的組成要素,所以,對于企業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兩者都要考慮。

3.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和公司治理結構現狀及問題分析

3.1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分析

3.1.1.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

企業的會計信息如果失去真實性與準確性,會導致企業的決策者在開展實施企業管理上面臨多方面的困難,同時也會使得企業的外部投資者,債權人受到誤導而做出錯誤的投資或債務處理行為。而目前我國很多上市企業卻不同程度地存在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不準確,信息造假和歪曲等現象。其中一些上市企業還通過偽造信息,修飾報表,來誤導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者,為企業進行股價操縱,資本投機提供便利,此類問題的存在,嚴重侵害了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者利益,同時也擾亂了我國證券資本市場的正常管理秩序,因而上市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問題是目前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3.1.2.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形式

現階段,在我國上市企業中,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形式主要可以概括為三種,分別是:資產計價不準確、經營成果失實、財務報表作假。其中資產計價不準確的情況在很多上市企業的資產信息披露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造成此類現象出現的原因,一方面跟企業經營的動態性有關,由于現代企業時刻處在發展的過程中,其資產狀況隨時都可能發生增減變化,因而越是規模大的企業,在統一口徑方面越難以做到完全一致,因而會導致資產計價方面賬面信息跟實際不符的問題。不過一般來說,此類的不準確并非企業有意為之,而且失實程度不嚴重,因而危害性不大。而另一種情況則是企業為了掩蓋資產不足,而在會計信息上造假,以舞弊行為續保資產,導致企業的資產信息跟實際情況不符,此類問題的出現會誤導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者,造成投資誤判,影響投資者的投資選擇,侵害投資者利益。經營結果失實的出現跟資產信息不準確具有同樣的性質,也存在客觀出現與企業主動造假兩種情況,而企業主動造假,虛報經營成果,也主要是為了操縱自身股價,進行投機行為。財務報表的作假導致的會計信息不真實,則主要是企業的主動行為,其目的主要在于通過歪曲,虛報各類財務信息,而掩蓋不良的經營狀況,夸大企業資產或業績,誤導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者,實現不良的股價控制目的。

3.1.3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的問題

上市企業在公司治理方面表現較為突出的問題集中體現在外部審計機制的缺失與有效性不足上,通過獨立于企業以外的第三方審計來進行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監督,是避免企業出現舞弊行為,防止企業虛假的信息披露與隱瞞、虛報會計信息的重要手段。通過具有專業資質與財務管理經驗的注冊會計師,以第三方身份介入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對其實施審計監督,能夠有效發現企業在會計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糾正其不實的信息披露行為,保障信息接受者的知情權。但是現階段我國針對上市企業并未建立有效的外部審計機制,很多企業所建立的審計機制在工作開展上依然受制于企業行政權力的管轄,因而審計工作缺乏獨立性,存在企業自己監督自己的現象,這樣的情況下審計工作自然無法揭露糾正企業自行實施的會計信息造假行為,因而其監督作用十分有限。這是企業在公司治理結構上不合理導致的。

4.針對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對策

4.1健全獨立的審計制度

4.1.1.加強注冊會計師法制建設

(1)優化調整會計師事務所的委任更換機制,由于我國上市企業的公司治理上,對會計師事務所的選聘,一般由企業的管理層負責,所以無法保障審計工作的獨立性,自然也難以解決會計信息不準確的問題。針對這一現象,本文認為可以通過在上市企業中增設獨立的審計委員會,通過委托獨立于企業董事會,管理決策層的會計師事務,而負責審計工作,從而提高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并設立相關的管理制度,使得其有效發揮審計監督的職能。(2)規范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范圍,我國法律規定,會計師事務所禁止同時對被審計企業提供資產評估與審計服務,但是現實中存在一些會計師事務所同時承攬一些企業的資產評估與審計工作的現象。這樣就會導致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性質存在沖突,從而使得一些會計師事務所為自身利益考慮,而在審計監督上不盡不實,對企業網開一面,這必然導致其應有的審計監督職能難以充分發揮出來,因而本文認為,應設立管理制度,嚴格限制會計師事務所承攬同時具有對立性的會計業務,這樣才能保障其職能的充分發揮,防止其因利益考慮而在審計監督上不盡職盡責的行為。

4.1.2.提高注冊會計師人員素質

由于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是高度專業性的工作,因而如果注冊會計師缺乏專業素質,在審計工作上經驗不足,有可能難以發現企業的會計信息作假,財務舞弊等方面的行為。因而進行注冊會計師的專業素質考核與管理十分關鍵,本文認為應建立行業管理機制,對注冊會計師實施定期的專業能力考核,以專業評分機制不斷考核評估注冊會計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水平,并在審計工作委派上,明確能力標準與素質條件,避免讓能力不足、素質低下的注冊會計師從事上市企業的審計工作,這樣才能保障審計工作的質量水平,防止因注冊會計師經驗不足或能力低下導致的審計監督工作有效性受到影響。

4.2優化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

上市企業的股權結構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其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與合理性。如果上市企業中股權過于集中,會導致少數大股東操縱董事會,進行管理層干預而侵害中小股東利益的現象;但是如果股權過于分散,也會造成董事會不作為,而經理層人員內部舞弊、操縱企業的行為難以得到有效監督的現象。因而調整上市企業的股權結構,讓企業的股東比例避免兩極化,使得股東發揮有效的監督作用,這樣可以使得企業的股東大會、董事會更好的實現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參與和監督,使其發揮監督職能,從而避免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不實和作假等行為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周昌紅.大股東“占款”、董事會特征與信息披露質量———基于浙江省和江蘇省創業上市公司數據比較研究[J].財會通訊,2017(15):72-75.

[2] 張銳.劉強東:一路弄潮的“電商大王”(下)[J].對外經貿實務,2017(2):13-17.

[3] 王賽芳.我國電子商務融資產品及運行模式探析[J].對外經貿實務,2012(9):33-36.

猜你喜歡
會計信息失真公司治理會計信息
探討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問題
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探討
公司治理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
事業單位如何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