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有企業去杠桿的困境與對策

2020-05-08 08:43孫國興
大經貿 2020年2期
關鍵詞:去杠桿國有企業

【摘 要】 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中流砥柱,是壯大綜合國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但近年來國企杠桿率持續攀升,不僅不利于國有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還可能導致金融系統資金鏈斷裂,引發巨大的金融風險。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金融業加快對外開放的背景下,國有企業科學有效的降杠桿將是有效控制宏觀杠桿率、防范風險、保障經濟健康平穩運行的重要抓手。

【關鍵詞】 國有企業 高杠桿 去杠桿

自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控制總杠桿率、并不斷降低企業杠桿率是目前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中之重。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企業的杠桿率高企,尤其是國有企業的債務規模增長過快,債務負擔不斷加重,國有企業怎樣降杠桿、防風險問題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

一.企業高負債現狀

國有企業是非金融企業部門負債的主要承擔者。國資委數據顯示,2018年國有企業總負債106.6萬億元,占全國非金融企業總負債比重大約為74.8%,占當年GDP比重為116.7%,國企債務規模繼續以較高速度擴張;2018年中央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6.3%,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而同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5.5%,另外,國企加杠桿的效率也在不斷下降,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與凈資產收益率出現背離,杠桿率持續上升的同時,凈資產收益率卻在不斷下降[1]。

國有企業的杠桿率明顯高于非國有企業,在國有企業中又存在著一些“僵尸企業”。這意味著較多的金融資源配置給了效率較低的企業。這顯然不利于整個經濟體的勞動生產率提升和市場競爭力增強,并潛藏著系統性金融風險[2]。因此,推動經濟去杠桿,應當以企業降杠桿為重點,把國有企業降杠桿作為重中之重,

二、國有企業去杠桿困境

國有企業杠桿率偏高不是一個新話題,但之所以遲遲不能實現去杠桿,概括來說主要有以下四點困難:

1.國有企業的職能過多,從而導致了負擔較重。國有企業在各地往往都會有著穩定就業,穩定投資水平,貢獻稅收,為各地創造GDP的的職能[3],但是某些職能可能是一家企業難以負擔的,負擔較重成為了去杠桿的難點。

2.國有資產處置較為敏感,如果處置不力的話,將有可能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去杠桿意味著資產和負債兩端同時承壓,如果處置國有企業資產的過程不順利,就會出現舊賬變新賬的問題。這會對國有企業的責任人產生負向激勵。另一方面,任何資產處置都對應著沉沒成本的流失。沉沒成本、估值損失等價值消失成了阻礙國有企業資產處置的重要原因,所以國有企業如何去杠桿是難度較大的問題。

3.國有銀行存在較大的資產損失壓力。除了資產端的阻力,國有企業面臨著銀行端的問題,如果去杠桿速度過快將有可能面臨著銀行的不良資產率增加。國有企業通過處置資產而承受的損失,部分可以通過自身消化,但仍有相當多的部分將傳導到國有銀行部門,形成不良貸款。當前,大型國有銀行在金融監管強化的背景下已經苦不堪言,承受著較大的資本金壓力。地方銀行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在國有企業去杠桿的過程中,承受的壓力更大。

4.國有企業去杠桿過于追求效率,反而導致效率下降。降杠桿要充分考慮不同類型行業和企業的杠桿特征,分類施策,有扶有控,不搞“一刀切”。然而在政策落實的過程中,各方都在分類施策的標準中找到對自己有利的解釋,穩妥有序的初衷產生了效率低下的后果。雖然企業通過將債權變更為股權,在名義上降低了杠桿率,但股權要求的回報率往往高于債權利息率,這反而增加了企業的流動性壓力。這種去杠桿是典型的本末倒置,無助于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提質增效。

三、國有企業去杠桿舉措

1.要在控制增量的基礎上處置存量。在嚴格控制新的債務增量基礎上,對存量債務根據分類管理、區別對待、逐步化解的原則加以處置。忽視增量指標,只會鼓勵企業避重就輕、借新還舊,不能解決實質問題。

2.鼓勵國有企業自查歷史壞賬,然后由中央管理部門集中處置。清理壞賬是一個伴隨著劇痛的過程,通過中央管理部門集中處置,可以有效規避因國企負責人面臨的負向激勵所帶來的問題,提高清理歷史賬務問題的效率。

3.兼顧杠桿率的水平和效率,區分杠桿的“好”和“壞”。評估債務的可持續性要同時兼顧三重維度:一看杠桿率水平,二看企業的盈利能力,三看融資成本。單純考慮其中任何一個,都會失之偏頗。區分杠桿的“好”和“壞”,也就是要在杠桿率的基礎上,考察、比較企業的收益率水平和融資成本。好的杠桿可以保留,甚至可以依照需求增加,而壞的杠桿則需進行有序的壓縮。

4.積極化解不良貸款,及時補充銀行資本金。銀行部門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不良資產轉讓等多種方式化解不良貸款。但這一過程中銀行部門會承受一定程度的資本金損失。財政部門應及時補充銀行系統的資本金,如借助發行特別國債籌集資金、允許銀行發行優先股等方式補充資本金。

國有企業降杠桿不可能在短期內一蹴而就,必然是一項中長期任務。有關部分應制定規劃,明確階段性目標,分步驟漸進實施,持之以恒地加以推進,去杠桿不僅要有理性,也要有韌勁。

【參考文獻】

[1] 欒甫貴,于文奇.去杠桿路徑與僵尸企業處置[J].會計之友,2020(06):29-35.

[2] 章言改. 國企去杠桿難在何處[N]. 經濟日報,2018-05-23(006).

[3] 周茂華. 國企去杠桿正當其時[N]. 經濟日報,2018-05-25(007).

作者簡介:孫國興,1994-10,男,漢族,籍貫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學生,碩士在讀,湘潭大學商學院,企業理論

猜你喜歡
去杠桿國有企業
國有企業推進“科改示范行動”的實踐與思考
新時期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國有企業意識形態引領工作
論不良資產證券化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運用
中國如何“去杠桿”?
“去杠桿”須精準加力
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工會工作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