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第三產業能源碳排放現狀研究

2020-05-08 08:43張志勝
大經貿 2020年2期
關鍵詞:消費結構排量餐飲業

【摘 要】 低碳經濟作為一種能滿足能源環境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新型經濟模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如何降低能源碳排放,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根據IPCC(2006)碳排放計算公式,重點分析了中國2000~2016年的第三產業碳排放的情況,結合中國國情,提出了第三產業減排發展的建議和措施。

一、引言

能源消費引起的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已經引起了全球各國廣泛關注。目前,我國還處在城鎮化和工業化快速發展過程中,要達到既定的減排目標,就必須降低經濟增長對能源消耗的依賴。因此,深入研究經濟增長與二氧化碳排放的關系,對于制定合理的減排政策,按期實現2020及2030年的減排承諾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研究現狀分析

(一)中國第三產業能源碳排放總量持續上升、增速放緩、結構失衡。2000-2016年中國第三產業能源消費碳排總量整體呈上升趨勢,其中碳排放行業主要是交通郵政業,占碳排放總量的70%左右,由1.913億噸增加到7.122億噸。批發零售餐飲業及其他行業占碳排放總量比重較小,但2013年其碳排量快速增加,碳排量增速分別達到了46.3%,30.7%,2016年碳排量分別為1.031億噸,1.937億噸。2000年以來,第三產業碳排放平均增速為8.09%,但2014年以后,增速平均維持在3%左右,表明第三產業碳排量走勢與政府減排目標一致。

(二)中國第三產業能源碳排放總量上升。2000-2016年中國第三產業能源消費碳排總量整體呈上升趨勢,2016年第三產業能源碳排放總量與2000年相比增加了7.145億噸,特別是批發零售餐飲業和其他行業的能源碳排量上升趨勢顯著,分別由2000年的0.322噸、0.71噸到2016年的1.031噸、1.937噸。2000年—2016年間,中國實施并完成了“三個五年計劃”,中國第三產業經濟蓬勃發展,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所需的化石能源消耗也大大增加;人口規模加大,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能源消費的需要。

(三)中國第三產業能源碳排放量增速放緩。2000年—2016年,第三產業能源碳排放平均增速為8.09%,2014年以后,第三產業碳排量增速逐漸變緩,由2000—2013年的9.24%下降到2014—2016年的3.08%,能源碳排放增速較大幅度下降;其中2013—2016年批發零售餐飲業和其他行業的能源碳排量增速分別為0.059%、0.154%,與交通運輸倉儲業的碳排放量增速3.93%相比,增速放緩趨勢更為明顯。

(四)中國第三產業能源碳排放結構失衡,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在第三產業中,碳排放行業主要是交通郵政倉儲業,占碳排放總量的70%左右,由1.913億噸增加到7.122億噸;批發零售餐飲業及其他行業占碳排放總量比重較小,但2013年其碳排量快速增加,碳排量增速分別達到了46.3%,30.7%,2016年碳排量分別為1.031億噸,1.937億噸;另外,各能源消費結構也存在不合理狀況,化石能源如柴油、汽油和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消費量仍居高不下。

三、政策建議

(一)大力發展可再生清潔能源,持續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稍偕茉词菍崿F中國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相關部門要推進大型水電建設,積極推廣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海洋能和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多元化發展,減少第三產業煤炭、焦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消費比例,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市場占有率。落實《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努力實現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達到15%的發展目標,實現能源消費結構不斷優化。

(二)加大節能技術的研發推廣,優化產業結構。降低能源強度對第三產業能源碳排放脫鉤具有較強的正向效應,因此大力推廣節能技術,推進關鍵技術創新,能夠充分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推廣清潔能源交通運輸工具,促進低碳物流發展;促進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大力推進低碳產業升級,加快構建節能型產業體系,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行業,實現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型,提升產品附加值,促進高耗能產業的優化升級。

(三)加強能源立法,完善管理經濟體制改革。完善落實能源法律制度,規范能源供需市場,高度重視并積極推進能源體制改革;政策支持能夠加快第三產業經濟發展與碳排放的脫鉤進程,注重政策引導,協調部門與地方信息交流。政府要充分利用稅收和信貸等將經濟杠桿,加大對第三產業能源節能減排的財政支持力度,堅持循環經濟發展目標。

(四)提高國民節能減排意識,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國民生活水平提高,可能會導致人們為舒適的生活而消費更多的能源,因此應大力推廣多種形式的節約能源宣傳活動,倡導低碳理念,增強國民能源憂患意識,倡導綠色、健康、節約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走綠色低碳經濟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 綠色發展下區域交通碳排放測算及驅動因子研究——以京津冀為例[J].李健,景美婷,苑清敏.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8(7):036 -07.

[2] 中國第三產業能源碳排放影響要素指數分解及實證分析[J].盧愿清,史軍.環境科學.2012-33-7.

[3] J eong K, Kim S. LMDI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the Korean manufacturing sector [J]. Energy Policy, 2013, 62(9):1245-1253.

作者簡介:張志勝(2000—),男,漢族,河北邢臺人,本科生,單位:河北北方學院農林科技學院農學專業

猜你喜歡
消費結構排量餐飲業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分析
2019年1月乘用車銷售匯總表
高校后勤餐飲業的財務管理探析
我國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互動機制的理論探討
關于餐飲業征收增值稅的若干思考
杭州市首次開展旅游消費結構調查
2015年10月基本型乘用車(轎車)銷售匯總表
2015年10月基本型乘用車(轎車)生產匯總表
餐飲業
中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的漸進式轉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