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基于任務的互動反饋式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2020-05-08 08:43陸鯨
大經貿 2020年2期
關鍵詞:汽車疫情教學模式

陸鯨

【摘 要】 任務型教學法以任務組織教學,以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在實踐中感知、認識和應用目的語,是有效地外語教學方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任務型教學法在教學資源、學習交互、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方面都面臨一系列問題。本文結合我校在線開展任務型教學案例的實踐經驗,分別從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提出開展基于任務的互動反饋式教學的策略,以期對未來的教學實踐起到借鑒作用。

【關鍵詞】

歲末年初,新冠肺炎在全國蔓延,各高校延期開學,教育部發布《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高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圍繞“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全國各地高校積極響應教育部號召, 綜合運用各種信息化手段,開展了在線教育實踐。大規模的在線授課改寫了“課堂”的意義,一系列問題也隨之而來。本文結合《汽車專業英語》教學實踐應用實證,研究基于任務的互動反饋式教學模式的構建,以期為線上教學的開展提供借鑒。

一、疫情期間在線教育面臨的問題

1.教學資源方面:疫情的突發性,導致教學過程中,學生沒有紙質的教材,獲得實體的參考資料也存在困難。搜索網絡資料也會受到網絡資源、網絡速度和電子設備的優劣等因素的影響,對學習效果產生較大影響。汽車英語課程沒有現成的適合高職學生的MOOC課程資源,需要短時間內建立SPOC課程,對于教學產生巨大的挑戰。

2.學習交互方面:英語學習過程需要學生的參與度,引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對于學習質量和課程進度都非常重要。疫情防控期間,教師和學生遠距離交流,失去面對面溝通的渠道,對于英語課程學習的順暢度和完成質量形成巨大挑戰。

3.學習主體方面:居家學習期間,學生由于認知習慣、知識基礎和自制能力等主觀因素,以及地理位置、家庭環境、經濟條件造成的是否有獨立學習空間、順暢的電子設備等客觀因素影響,導致部分學生的學習意愿降低,對于網絡課程有一定的抵觸情緒,如何確保與課堂教學實質等效成為善待解決的問題。

4.教師主導方面:教學空間的轉變,教師無法通過學生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直接了解學習情況,教師如何在線教學中及時獲得學生反饋并處理,把控課堂節奏,熟練并恰當地運用教學軟件,都成為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基于任務的互動反饋式教學模式的構建以及應用

《汽車專業英語》主要針對三年制汽車制造與裝配,汽車維修與檢測專業學生開設,教學內容以汽車基本結構、汽車制造與設計、汽車銷售與維修等為主要話題,使學生能聽懂和開展汽車英語相關主題的交流、閱讀和翻譯汽車英語使用說明書和有關技術手冊的能力,提高查詢相關專業英語資料的技能,培養學生在汽車行業運用英語的能力,幫助學生以英語為工具從事與汽車相關的職業。2020年春季學期,配合學校延期開學的需求,主要以自建SPOC+釘釘直播的方式展開教學,構建基于任務的互動反饋式教學模式。

1.課前:(1)經過前期摸索和試用比較,最終選定有較大平臺支撐,直播效果穩定,操作界面便捷的釘釘作為課堂直播的軟件,學生比較熟悉的超星學習通作為SPOC平臺。(2)按照教學目標要求以及在線教學實際情況,梳理、整合、完善的教學資料上傳超星學習通平臺或釘釘平臺,并在上課過程中不斷完善充實內容;(3)教師利用學習通或釘釘群發布微課、對話、聽力等預習資料,學生自主學習,并完成線上配套練習。布置Free Talk任務,與課程主題相關,如My Dream Car,Talk with Karl Benz等,要求拍攝視頻,或制作PPT附音頻。

2. 課中:以釘釘直播或會議形式完成,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Free Talk展示,生生互評,教師點評。(2)優秀筆記與作業表揚。(3)作業講評,分析共性問題。(4)課程導入與任務布置。(5)對話或文章學習,詞匯加強,句式與語法鞏固。(6)(釘釘會議或連麥)對話和文章朗讀與展示,重點分析點評。(7)學習通測試、對話框搶答與頭腦風暴。(8)單元任務展示,生生互評,教師點評。

3. 課后:學生需將筆記拍照上傳釘釘群,朗讀作業上傳,自主鞏固,完成學習通作業與單元任務,總結單元內容,自我評價學習效果。

三、應用價值

在已經開展在線教學一個多月的過程中,證明基于任務的互動反饋式教學模式易于操作,適合疫情突發的特殊情況,具有較大的可推廣性。

1.硬件與軟件需求方面簡便又實用。學生端只需一個能夠正常上網的手機,教師端需可上網的電腦,即可開展在線教學。通過釘釘與超星學習通發布,方便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反饋自學情況,使直播課堂教學更加有的放矢。釘釘回放功能可以方便無法參加直播或者沒有完全理解的知識點的同學及時查看,實現全員育人的效果。

2.任務型教學方式是教學的主心骨。在準備任務時,選擇一些更易以網絡為依托完成實現的的主題。每次課程圍繞一個主要任務開展,教學環節設計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異位散布式的教學組織結構中,以任務為導向能更好地支撐起整個教與學的過程。

3.直播課堂成為教學交互與反饋的主要載體。屏幕分享功能創建了一個統一的學習環境;釘釘會議、學習通在線測試、對話框搶答與頭腦風暴的形式彌補了直播教學中交互困難的問題,直播課堂不再變成老師的一言堂,可以及時獲得和處理學生的反饋;

4.課堂活動的設置使學生樂學更好學。Free Talk,優秀作業的展示加強了學生學習自信,可以不露臉的連麥方式,讓學生不懼怕開口分享;通過每次課筆記上傳,學習通作業等,對學習全過程實時反饋,增強對于個體的關注度,學習體驗感更強。

教學實施至今,學生普遍反映教學內容貼合專業需求,學習目標明確,教學形式符合網絡時代學習習慣,在線互動更容易克服語言學習中的焦慮。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主動學習,針對反饋的問題教師及時進行指導,調整直播教學內容,符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對今后的教學具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曹培杰 未來學校的變革路徑--“互聯網+教育”的定位于持續發展[J].教育研究,2016.(10):46-51

猜你喜歡
汽車疫情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戰疫情
抗疫情 顯擔當
疫情中的我
汽車們的喜怒哀樂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