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時空

2020-05-09 01:12
藝術設計研究 2020年2期
關鍵詞:龍門石窟彩陶博物館

展覽資訊

國色初光——甘肅彩陶藝術

時間:2019年12月25日~2021年1月3日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甘肅省文物局、甘肅省博物館等十余家文博機構舉辦的“國色初光——甘肅彩陶藝術”展于2019年12月25日上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195件(組)甘肅彩陶,其中100件(組)彩陶來自甘肅省博物館,95件(組)彩陶分別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蘭州市博物館、臨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館、定西市博物館、天水市博物館等10多家博物館和文博機構提供。

展覽重點闡釋各個時代甘肅彩陶的藝術特征、演變規律和文化內涵,從內容上分為黃土下的彩色世界、筆畫與色調的奏鳴、大自然的生命組歌和精神的家園四個單元,涉及文化背景、彩陶制作、風格流派、自然物象、精神生活等主題。

本次展覽是甘肅彩陶類文物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最大規模的一次展出,其中不乏精品,部分彩陶首次面向公眾展示,充分體現了甘肅地區史前文明的沉厚悠久與輝煌燦爛。

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

時間:2020年4月28日~8月30日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崗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中國四大石窟”,2000年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南郊伊水兩岸的龍門山和香山崖壁上,兩岸窟龕依峭壁而鑿,南北綿延1公里,蔚為壯觀,故云“精舍繞層阿,千龕鄰峭壁”(《龍門游眺》)“誰窮造化力,空向兩崖看”(《龍門八詠·闕口》)。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龍門石窟是北魏王朝和唐代皇室開鑿佛像的必選之地,斷續營造石窟壁龕共2345個、造像近11萬尊、碑刻題記超過2800多品,因其雕刻精美、蘊含豐厚蜚聲中外,成為中國皇家石窟寺的典范。本次展覽由廣東省博物館和龍門石窟研究院主辦,是龍門石窟86件(組)精品文物的首次薈聚,其中包含八件(組)海外回流文物。觀眾不僅能觀看清癯秀美的北魏造像、富麗健美的唐代佛像,還可了解國寶歸來的動人故事與斑駁古跡的修復過程。

1420——從南京到北京

時間:2020年1月17日~6月28日

地點:首都博物館

“1420——從南京到北京”由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總館共同主辦,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明十三陵博物館、南京明孝陵博物館、南京城墻博物館和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共同協辦。

展覽共展出文物267件(組),其中一級文物37件(組),如《行書大軍帖》、嵌寶石金鏈香盒、嵌寶石金頭面、獅蠻紋琥珀帶等。展覽以明代永樂皇帝遷都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為主線,共分為定都南京、遷都北京和用致雍熙三個單元。此外,展廳設計別具匠心,經由燈箱呈現的南京明長城(復原后)與燈光標注的遷都時間軸相互呼應,在增強觀眾歷史縱深感的同時帶來不一樣的觀展體驗。

2020年,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將滿600年,為增加人們對古都北京的認識、對保護古都歷史文化遺存的理解與支持、對北京作為國際性大都市的文化自信,首都博物館特別推出此項展覽。

推薦閱讀

《中西文化關系通史》

作者:張國剛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1月

張國剛,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主要致力于中國古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著有《佛學與隋唐社會》《文明的對話:中西關系史論》《唐代家庭與社會》《唐代藩鎮研究》等著作。

該書清晰界定了不同時期“西”的意涵,并依據各時期中西關系特征將其劃分為兩大階段:從遠古時期到鄭和下西洋時期(1500年以前)、大航海以后即晚明和盛清時期(1500~1800年),進而全面拓展了近代以前陸海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意蘊。

《中西文化關系通史》采用“雙重證據法”,充分利用國內外出土實物、圖像與歷史文獻等資料,打破了既往以王朝發展為主線的敘述框架,將中西關系置于世界歷史背景之中,分別就海陸交通、對外關系、商貿互動、文化交流、異域宗教等進行考察;努力從物質、精神、制度、行為等多個層面展現中西方文化關系,揭示不同文明之間的接觸與碰撞、理解與誤讀和其背后的文化意蘊與“規律”,完整地呈現出中西方文化交往、對話的歷史軌跡和豐富面向。

《面圣:宋代奏對活動研究》

作者:王化雨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20年1月

王化雨,歷史學博士,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宋史研究。

該書以宋代的奏對活動為切入點,分析宋代君臣之間信息交流的途徑,以及制定決策的方式。并以此為基礎,對宋代皇權政治做了重新審視。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內容側重分析皇帝與除宰輔之外的臣僚如何通過奏對進行信息交流,細分為御殿視朝、內引奏事、經筵問對與禁中夜對四個章節。下篇內容側重分析皇帝與宰輔大臣如何經由面對面討論,對信息加以處理并做出最終決策,細分為宋代宰輔奏事制度演變、宋代宰輔奏事的過程與個案分析三個章節。

《面圣》堪稱對宋代奏對活動首次全面梳理與研究,著者結合宏觀論述與微觀研究,將宋代皇權放到立體的歷史場景中加以考察,以揭示其復雜微妙的歷史特性。

《絲綢之路與唐帝國》

作者:(日) 森安孝夫

譯者:石曉軍

出版社:北京日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森安孝夫,歷任金澤大學副教授、大阪大學教授、近畿大學教授,現為大阪大學名譽教授、東洋文庫研究員,代表作有《絲綢之路與唐帝國》《東西回鶻與中央歐亞地區》,編有《中亞出土文物論叢》《從粟特到回鶻》等著作。

譯者石曉軍,關西大學文學博士,日本姬路獨協大學人間社會學群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日文化交涉史、隋唐史,著有《中日兩國相互認識的變遷》《隋唐外務官僚的研究》等著作;譯著有日譯“日中文化交流史叢書”第一卷《歷史》、中譯《絢爛的世界帝國:隋唐時代》等著作。

自唐代建國至“安史之亂”,唐帝國與境外諸多國家沖突、往來不斷。著者以此為背景,從中央歐亞大陸視點出發,通過粟特人的東方發展史、唐代建國史與建國前后的突厥人動向、安史之亂對唐代的改變與回鶻人的活動三條主線展開敘述。并特別關注唐帝國與游牧民族,尤其是鮮卑、突厥、回鶻的關系,以及唐帝國與絲綢之路的關聯,力爭從新視角詮釋絲綢之路與唐帝國。

猜你喜歡
龍門石窟彩陶博物館
回顧與反思:界首彩陶的歷史源流與傳承現狀
銀河春韻
龍門石窟
鳳凰來儀
夜讀春秋
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
博物館
初探中國四大石窟藝術
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探討
露天博物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