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讀式”備課提升學校教研實效

2020-05-13 14:38駱艷紅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教材分析

駱艷紅

摘 要 本文基于民辦教師在實際數學教學中對教材的把控不到位,造成對數學教材的認識有所偏頗,對教學知識點的把握不夠深入,以致在文本預設時不能考慮周全的現實背景。我們通過分析其原因,通過“研讀式”備課的教研活動,借力數學《教師教學用書》幫助民辦教師解讀數學教材,以五年級上冊“用字母表示數”為例,使教師務必做到對教材全面的分析。教材是一個整體,要進行教學設計不僅備一節課,還要備一個單元,甚至備一個知識系統,從而幫助民辦數學教師了解教學內容的數學核心知識,以更好地做出文本的預設;使教師在教學中盡量避免出錯,以更好地把控教材,從而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突破教學內容重、難點,優化學科知識結構。

關鍵詞 教師用書 研讀式 教材分析 文本預設

中圖分類號:G632.4文獻標識碼:A

研讀《教師教學用書》是備課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教師提升學科素養的有效途徑??梢哉f,教師對教材的深層領會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梳理、篩選并把握每個教學內容的數學核心知識,具有現實意義的。教師通過挖掘核心知識的本質特征及其內隱的數學思想方法,根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重構內容結構體系,才能促使課堂高效達成教學目標。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和技能,我們教師應該充分地分析教材、研讀教材。特別是在師資隊伍薄弱、教師流動較大的民辦學校的數學教師中,使用“研讀式”的教研活動對《教師教學用書》進行研讀是非常有效的。

1分析現實背景,提出“研讀式”備課的必要性

城區17所民辦學校,學生生源大多是外來工子弟,其學習能力和知識基礎較為薄弱,而在任教師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為主,教學經驗相對比較少,公民辦教師的師資水平差異較大。我們在實際調研中發現,民辦教師在實際數學教學中對教材的把控不到位,造成對數學教材的認識有所偏頗,對教學知識點的把握不夠深入,以致在文本預設時不能考慮周全等問題。通過訪談和深入課堂,我們找出了造成以上的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教師的文化底蘊不足、學科理論水平偏低、研讀教材的能力薄弱等,我們迫切地意識到組織民辦數學教師研讀《教師教學用書》是很有必要性的。我們通過借力《教師教學用書》,以科組“研讀式”的教研活動幫助民辦教師解讀數學教材。所謂“研讀式”備課的教研活動是指通過研讀數學《教師教學用書》對某個數學教學內容展開專題研究。目的是使教師務必做到對數學教材全面的分析,避免知識性的錯誤。數學教材是一個整體,要進行教學設計不僅備一節課,還要備一個單元,甚至備一個知識系統,幫助民辦數學教師了解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以更好地做出文本的預設;使教師在教學中盡量避免出錯,以更好地把控教材,從而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突破教學內容重、難點,優化學科知識結構,提升課堂實效。

2提煉問題,生成“研讀式”備課專題

“研讀式”教研活動首先需要確立“研讀”專題,而“研讀”專題必須是一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時常出現的問題,只有研究教師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才能行之有效地為一線教師解決教學問題,才能促進教師教學教學能力的提升。我們在民辦學校聽課調研中發現,關于“用字母表示數”例1這一教學案例普遍存在的問題有:(1)大部分老師認為字母只表示一個數,并沒有關注到它更大的一種功能是表示一種數量關系。教師對教材的解讀出現了嚴重的偏差。(2)練習十二中的第2題,在實際教學中,有不少老師是直接讓學生獨立完成這四小題而沒有作練習指導。我們用該題對學生進行堂測,結果令聽課教師和任課教師十分意外,該題的準確率只有33.3%,大部分學生出現錯誤,特別是小豬錢罐和公交車這兩小題,學生會出現:4+n的錯誤,而公交車這小題學生不知道這些乘客是在上車還是下車。教材練習題教學如此低效,值得我們反思?;谝陨系膯栴},我們亟需組織教師進行“研讀式”的教研活動來研讀《教師教學用書》,以幫助教師解讀教材,準確認識教材內容。

3以課例為載體,實踐“研讀式”備課活動

案例內容:五年級上冊“用字母表示數”例1及相關練習。

研讀目的:通過研讀《教師教學用書》,幫助五年級數學科組的教師解讀“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目標及習題分析。

研讀方式:前置閱讀——科組討論——小組展示——提升認識。

研讀過程:(1)前置閱讀:在集體備課之前,讓五年級數學教師做好前置閱讀,閱讀內容是數學《教師教學用書》第五單元整單元的文本內容。

(2)展示方式:科組成員對“用字母表示數”進行教材分析。展示過程可以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也可以制作PPT進行講解、小論文形式。

(3)問題提出:①教學目標;②教學練習。

(4)分組研讀:研讀數學《教師教學用書》,一組研讀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二組研讀練習的編寫意圖和教學建議。

(5)解決問題:各組分享交流,并提出各組的見解,展示研讀成果:

一組研讀例1:

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例1中a+30中3個數學元素各表示什么:a表示小紅的年齡,30表示爸爸比小紅大30歲,a+30表示:(1)爸爸的年齡。(具體量)(2)小紅和爸爸相差30歲。爸爸比小紅大30歲。體現他們年齡差的關系(數量關系)。也就是說,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數量,還可以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本單元教材的編排,不再從用字母表示特定的數、一般的數起步,而是直接從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系開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系,即根據數量關系的陳述寫出代數式,這是進一步學習代數的基本技能。對于小學生來說,起初會有一些困惑,因此教師在把握核心知識時要清晰明了。其次,感悟(a+30)的變和不變:(1)a在變。(2)a+30的量也在變。(3)a+30的數量關系不變。

“用字母表示數”一課中,已知父親年齡比女兒大30歲,用a表示女兒的歲數,那么a+30既表示父親歲數總是比女兒歲數大30的數量關系,又表示父親的歲數,這是學生初學時的一個難點?;趯W生在生成新知時會遇到這些難題,教師在文本預設時就應該考慮到,并想辦法設計相應的教學環節幫助學生理解。

《教師教學用書》首先指出,他們要理解父女年齡之間的關系,把用語言敘述的這一關系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其次,他們往往不習慣將a+30視為一個量,常有學生認為這是一個式子不是一個結果。而用一個式子表示一個量恰恰是學習列方程不可或缺的一個基礎。因此,為了突破這個難點,保證基礎,教師在教學時就要引導學生分析a+30中,三個數學元素分別表示什么,并利用表格的呈現,分析各個量的變與不變?!督處熃虒W用書》給我們作出這樣的教學流程預設:(1)感悟字母表示確定的數和不確定的數;(2)感悟字母式表示數量和數量關系;(3)感悟表示一個結果、一個量、一種運算。教師要是能做好這些預設,學生的重、難點得以突破,核心知識能夠扎根學生的心里,才能真正的獲得知識技能。

二組研讀練習:

練習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拓寬學生數學認知結構、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材編寫人員是在學科課程標準的總目標和分年級的目標已經確定后,進一步選擇和組織教學內容,并安排適當的課內外練習,使課程標準中規定的“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的預期在教材中得到落實。(其目標一般暗含在練習中,特別是理科。)如:課本練習十二中的第2題。

這道題是要學生根據圖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指定的數量。它們的教學功能是讓學生在不同的背景材料中加深對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減、乘、除四種運算的理解和運用。在教學這道題時,教師應該先引導學生審清題意,并能讓學生能夠準確表述每一幅圖的含義,要有這樣的分析和理解,學生才能很好的理解每一幅圖所表示的數學關系,要是數量關系沒有理清,學生在代入字母表示時就會出現錯誤。在實際教學中,特別是小豬錢罐和公交車這兩小題,學生會出現:4+n的錯誤,而公交車這小題學生不知道這些乘客是在上車還是下車。因此,不做好練習題的前期分析和理解,這道題的解決是徒然的。教師在課前很有必要做好預設,防止學生在練習中出現不必要的錯誤。

我們在組織民辦學校數學教師科組進行“研讀式”備課的教研活動,力圖以數學《教師教學用書》為載體,去構建一種自主學習、意識喚醒、抱團協作的研讀學習機制,形成有效的研修讀書、共同提高的效應,打造一種團隊“研讀式”備課的模式影響并推動整間學校、乃至整個區域的教研活動,從而提升教研實效。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州市教育政策研究課題《花都民辦教育學業水平提升的解構研究》(項目批準號:BZCYJ1908)的研究成果;系廣州市花都區教育科學規劃2018年度課題《小學數學低年段視算訓練的實踐和研究》(項目編號:HDJYKY2018C010)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魏光明.走進數學“核心知識”教學[J].江蘇教育(小學數學教學版),2011(01):7-9.

[2] 魏光明.尋找數學教學的著力點——芻議數學核心知識的教學[J].中小學數學,2008:1-2.

[3] 楊健輝.團隊俱進,研修提升[C].廣東教育學會成果匯編,2012.

[4] 袁玉霞.“五讀”教材,精心做好文本預設[J].小學教學研究(教學版),2010(09).

[5] 張紅.基于學生認知實情的有效教學[J].小學數學教師,2015(03).

[6] 劉秀艷.深層對話教材,探索有效備課的佳徑[J].小學數學教學研究,2013,4(14).

[7] 王光明,范文貴.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8] 盧江,楊剛.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教師教學用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9] 冷輝霞,王世文.“字母表示數”教學實踐與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7).

[10] ? 蔣麗娟.小學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符號意識的實踐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9.

猜你喜歡
教材分析
“探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的教學設計
南師大版幼兒園中班(下)《我的數學》教材分析
基于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初中化學教材分析
《用向量討論垂直與平行》說課稿
速度一課的教學設計和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