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智庫戰略定位研究

2020-05-14 15:18郭莉王樂沈高鋒
智庫理論與實踐 2020年1期
關鍵詞:外部性公共性

郭莉 王樂 沈高鋒

摘要:[目的/意義]明確新型企業智庫的戰略定位,促進企業智庫建設從內部視角轉向外部視角,有利于推動企業智庫健康發展,為決策咨詢服務。[方法/過程]針對企業智庫定位存在的兩種普遍觀點,結合部分企業智庫建設實際,通過文獻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從企業智庫的“應然”角度分析企業智庫的公共性、外部性和透明性特征。[結果/結論]企業智庫要通過強化自我認同、提高智庫意識,建立起現代企業智庫治理模式,強化智庫使命定位和企業社會責任等方式從內部視角轉向外部視角。

關鍵詞:企業智庫? 智庫定位? 內部視角? 外部視角? 公共性? 外部性? 透明性

分類號:C931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0.01.03

1? 企業智庫戰略定位“迷思”

企業智庫是現代智庫的一種類型,雖然并無明確的定義,內涵和外延也存在爭議,但該類型智庫客觀存在既有學術界的普遍共識,也有各國智庫實踐的支撐。企業智庫的戰略定位決定了其建設和發展路徑,決定了機構的管理與運營模式,決定了其服務對象,也決定了其活動的方式和成果類型。反之,亦可通過智庫的服務對象、成果類型、管理與運營模式觀察和推斷其戰略定位。

關于企業智庫的定位普遍存在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企業智庫是企業的智囊機構,立足于為企業提供決策支撐與運營管理支持,中海石油技術檢測有限公司的牛溪和泛??毓晒煞萦邢薰痉汉Q芯吭旱睦罹汲诌@種觀點[1]。無疑這是從企業內部視角看待企業智庫職能定位的最直接看法,認為企業智庫為企業自身服務是首要任務。此類觀點并非一家之言,是企業智庫實踐中普遍存在的情況。筆者曾全面調研某省重點智庫3年間的建設情況,其中一家智庫系該省智庫管理部門認定的唯一省級重點企業智庫。該智庫系該省金融信托行業最大的國有企業的內部研究機構,其管理辦法明確智庫的中心工作是切實有效地服務公司發展,為公司決策、戰略規劃提供參考,服務政府決策是順帶的附加功能。2016—2018年間,該智庫共產生132篇研究報告,其中僅有49篇向決策部門報送,其余的83篇(63%)均為內部傳閱和使用。沒有公開發布或出版的研究報告,以機構身份發表的期刊論文和報紙文章、出版的圖書等成果也非常缺乏,公眾難以從公開渠道獲得該企業智庫產生的成果。該企業智庫沒有獨立建設的網站和新媒體等信息發布和交流平臺,大眾難以知曉智庫最新成果和觀點,智庫宣傳能力不足,社會知名度十分有限。智庫沒有理事會和學術委員會等現代智庫治理和管理機構,管理團隊以集團內部人員為主。這家企業智庫的現狀有一定的代表性,“閉門辦智庫”,認為智庫主要任務是服務大型國企戰略決策的看法比較普遍。

第二種觀點認為,企業智庫服務的對象除了企業,還有媒體、社會大眾、政府部門和國際組織,智庫主要有決策支持、產業創新、咨政建言和公共外交4大功能[2]。該觀點既肯定了企業智庫必須服務企業決策,也將智庫放在國家層面的完善決策咨詢體系建設的外部視角進行考慮。這種觀點強調企業智庫的功能在于積極發出智庫聲音、服務黨和國家的科學民主決策;研究重點在于產業政策,研究目的在于推動產業發展;同時發揮企業智庫對外交流的功能。

這兩種觀點在實踐中都可以觀察到一定數量的樣本,比如國網能源研究院就是比較公開透明的外部導向的企業智庫,上文提及的某省重點企業智庫為內部導向,聚焦企業戰略和內部政策研究。這說明企業智庫定位存在一定的“迷思”。中國的企業智庫究竟應該建立怎樣的戰略定位?筆者將從“應然”角度,結合智庫定義與內涵、中央文件和國外企業智庫建設經驗,分析企業智庫為誰服務、研究領域為何、功能為何等問題。

2? 企業智庫戰略定位研究

2.1? 智庫母體單位屬性與智庫屬性的聯系與區別

要明確企業智庫的內涵,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智庫。智庫是基于數據和事實的非營利性戰略和政策研究與傳播機構[3]。企業智庫是現代智庫和新型智庫的一種類型,其落腳點在于智庫而非企業,“智庫”是該類型機構的根本屬性,“企業”是機構的外在表征,即由企業創辦或者注冊為企業法人。企業智庫的特征與根本屬性共同區分了企業智庫與咨詢公司和其他類型智庫的差別與特性。

中國智庫索引(Chinese Think Tank Index,CTTI)將智庫分成9種類型,包括黨政部門智庫、社科院智庫、黨校行政學院智庫、高校智庫、軍隊智庫、科研院所智庫、企業智庫、社會智庫、傳媒智庫。9大智庫系統劃分依據不在于智庫盈利與否、服務對象是誰,而在于其建設主體單位類型,在于機構的基本屬性。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目的在于健全決策咨詢制度,支撐黨和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促進治理能力現代化,增強國家軟實力[4]。智庫是具備政治屬性和專業屬性的決策咨詢機構,無論何種智庫,都不應該脫離其建設背景和忽視智庫機構的普遍特征,也不應過分強調機構依托單位或者建設主體的原有色彩。例如,不能因高校智庫是高校所辦就只關心學術論文和專著的發表,只關心服務學科建設,如果是這樣,那高校就沒有必要辦智庫,因為高校原本就要大量的專業科研機構承擔科研工作,沒有必要再辦一些智庫來搞純粹的研究工作;傳媒智庫大多由黨報黨刊所辦,也不能因傳媒智庫依托的主體單位擅長信息采集和觀點傳遞而僅關注新聞傳播,不把為黨和政府提供新聞傳播政策咨詢工作放在首位,否則就不符合傳媒智庫的概念,也有違傳媒智庫的建設初衷。同樣地,企業智庫不應因為具有企業背景而認為僅僅服務于企業內部決策和自身發展就足夠了,這樣就混淆了企業內部發展研究部門與企業智庫之間的區別。企業智庫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國家決策咨詢體系建設中的地位不可或缺。

當然,高校、媒體、企業等專業機構主辦的新型智庫又不能完全脫離自身的行業背景。因為這種背景恰恰是專業智庫的優勢所在,比如,研究型大學往往學科齊全,整合跨學科的專家研究一些重大戰略、理論和政策問題比較方便。主流媒體往往更了解本系統本行業的規律,它們主辦的智庫對新聞傳播和現代傳媒業的研究不僅更接地氣,而且更具針對性、操作性和實戰性。同樣,企業智庫,尤其是大型央企的智庫對本行業的數據、情況、規律的了解比其他經濟研究部門更深入,企業智庫的產業政策研究也就具備獨特的價值。這也是內部視角帶來的好處,但是固守內部視角,甚至被內部視角自拘,會造成行業智庫的“迷思”和局限。

2.2? 企業智庫屬性辨析

2.2.1? 公共性是企業智庫的基本屬性? 企業智庫之所以是智庫,是因為它具有智庫的“公共性”和“外部性”[3]。公共性意味著企業智庫要著眼于公共利益,意味著要為黨和政府的決策服務,意味著公眾能夠無差別獲取智庫成果和觀點。

企業智庫要為公共利益服務,不意味著智庫不能為企業自身服務。類比高校智庫,不是說高校智庫要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就不能開展基礎研究,恰恰相反,反而要加強學術研究,提高學術影響力,為政策研究成果提供強有力的學理性支撐,同時反哺高校學科建設,兩者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企業智庫亦然,要為自身和行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這樣企業才能在發展中不斷積累經驗,同時也為智庫提供持續穩定的資金支持。需要強調的是,企業智庫必須重視為公共利益服務的智庫屬性,平衡好智庫研究與服務企業內部和營利性研究等之間的關系,不能將為黨和國家提供決策支持、引導行業發展當成“副業”或者可有可無的順帶工作,否則會成為有名無實的“智庫”。

日本企業智庫發展較為成熟,往往是政策研究、管理咨詢、IT系統集成服務三位一體。以三菱綜合研究所(Mitsubishi Research Institute,MRI)為例,其創辦之初就以服務國家利益和社會發展為志向,堅持把參與公共政策制定作為研究所開展事業的核心目標,以政策性研究為主,其他營利性研究為輔[5]。因此,即便是開展了管理咨詢和信息系統服務等營利性業務,MRI仍然是得到廣泛認可和贊譽的企業智庫。

企業智庫要提供公眾可見的研究成果,發表觀點,體現其公共屬性,包括發布具有企業和行業特色的研究報告,以專業視角解讀政策、引領產業發展。這也是企業智庫與有償提供咨詢意見的咨詢公司的一大區別。智庫即媒體[6],具有輿論引導的功能。企業智庫也不應例外,要建立媒體或者與媒體合作,拓寬傳播途徑,發出智庫聲音,引導社會輿論。以阿里研究院為例,2019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首提“智能+”概念,12日阿里巴巴研究團隊就在其官網及時發布了關于“智能+”的《從連接到賦能:“智能+”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7]報告供下載,報告同時得到搜狐、騰訊等門戶網站的新聞資訊頻道以及經管之家論壇等媒體轉載,轉載量和閱讀量巨大。國網能源研究院也注重智庫的公共性,提供了77份非常有價值的研究報告免費下載服務。

2.2.2? 企業智庫建設要著眼于“外部性”? “外部性”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企業智庫要著眼于外部視角,跳出內部視角,為破解改革發展穩定性難題提供決策咨詢服務;二是經濟學的“外部性”概念,又稱“溢出效應”。

為何企業智庫要著眼于外部視角?一是智庫本身的性質決定的。智庫本身是從事戰略和政策研究的機構,從行業分析的PESTEL模型(大環境分析)來看,政策是企業外部的變量,因此從事政策研究就具有外部性。企業智庫不僅要研究政策及其變動對企業和行業的影響,還要反向考慮如何通過咨政建言、輿論引導等方式促進黨和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智庫雖然具有公共性,但未必所有成果都需要公開,還應重視內參、政策簡報等非公開類成果的報送;重視參與黨委政府決策工作環節,嵌入政策議程的過程,積極參加各類座談會、調研會,發揮“政策企業家”精神,主動為決策部門提供政策建議。

二是中央意見對企業智庫承擔決策咨詢的期待。如《意見》所言,企業智庫要“重點面向行業產業,圍繞國有企業改革、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發展規劃、產業技術方向、產業政策制定、重大工程項目等開展決策咨詢研究”??梢钥闯?,企業智庫研究內容和服務對象不能局限于企業自身,過于關注短期的、內部的發展規劃,還要站在更高的行業的角度進行研究,把企業和所在行業的發展聯系在一起,調研行業發展情況,針對行業未來發展提供先進科學,具有前瞻性、儲備性的建議,服務公共決策;“圍繞國有企業改革”,這是中央重點關注的研究領域,也是企業智庫的研究優勢所在。國有企業置身特定行業,行業經驗豐富,熟悉國企改革面臨的種種問題和困難?!皩嵺`出真知”,企業智庫針對國有企業改革的研究和提出的方案是全面深化改革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缺少來自企業智庫聲音的決策可能成為“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三是企業智庫有能力從事外部視角的政策研究,且難以替代。研究智庫類型多樣,不同種類的智庫建設模式大相徑庭,但“術業有專攻”,各類智庫掌握的資源、服務的決策咨詢對象、發揮作用的領域具有獨特性,互為補充。企業智庫掌握獨特的行業數據,尤其是壟斷性國企、大型民企,其智庫掌握的此類數據是高校和社會等智庫不具備也難以取代的。如國家電網掌握著各類機構、全國各行各業的用電數據,能夠準確描繪出經濟運行的晴雨表;阿里研究院通過淘寶、天貓等平臺數據,透視消費水平、就業情況、經濟增長和脫貧狀況等信息。企業智庫能憑借企業內部所獲德的最準確數據,圍繞產業政策進行研究,在細分領域提出無可替代的決策咨詢意見。

“外部性”還是一個經濟學概念,在智庫的語境下可以理解為智庫研究成果和活動雖然對自身及其關聯方沒有產生直接的利益,但卻對黨和國家、行業發展的整體利益產生影響。毫無疑問,加強智庫建設的目的在于追求公共利益產生正外部性。因此,企業智庫不得不超脫內部局限,轉向外部公共議程研究,通過經驗積累和調查研究,敏銳察覺產業走向,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出切實可行的產業發展規劃,引導國內產業發展;加強基礎研究,引導產業技術走向,增強相關技術標準在國內、國際的話語權,擴大國際影響;企業智庫引導產業政策制定,拓寬咨政渠道,積極為黨和政府提出建議?!爸卮蠊こ添椖俊蓖ǔJ菍h和國家與人民福祉產生影響的項目,具有明顯的正外部性,因而企業智庫為重大工程項目提供決策服務也就是為黨和國家及人民服務。

企業智庫研究領域的公共性和外部性要求企業從內部視角轉向外部視角,將關注點從自身的、短期的利益向公共的、長遠的利益轉換。

2.2.3? 企業智庫的“透明性”? 無論中外,人們普遍相信,“拿誰的錢就為誰說話”,企業智庫的經費一般來自主辦的企業,人們自然也會懷疑企業智庫的決策咨詢服務是否會受到企業利益的影響。政府對來自企業的政策建議天然地會保持警惕,會防止行業利益和部門利益的滲透。上文已經從理論上論述了企業智庫同樣具備的智庫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屬性,但是如何讓黨和政府,讓公眾相信企業智庫具備這樣的公共性和外部性,除了在研究咨詢中恪守和堅持服務公共利益外,更主要的措施就是在操作層面堅持公開透明,讓企業智庫的研究咨詢過程和經費使用公開化,讓人們可以方便地查閱到這些信息和數據,從而消除人們對企業智庫客觀性、中立性和科學性的疑慮。

因此堅持企業智庫的公共性、外部性和透明性屬性是企業智庫建設的基本前提,否則企業智庫的公信力難以建立。這就要求企業智庫建設要淡化內部視角,強調外部視角,要把外部視角的智庫建設落到實處,從而樹立企業智庫的公信力。

3? 企業智庫建設從內部向外部視角轉化

要建設好企業智庫,實現2020年智庫建設的總體目標,需要推進企業智庫戰略定位與建設路徑從內部視角向外部視角轉化,確保企業智庫在決策咨詢體系中穩步前行。

3.1? 強化智庫認同,提高“三性”意識

企業智庫首先要認同自己的智庫身份,才會為適應智庫身份做出改變,才可能建立起符合現代智庫運營模式的治理與管理結構,組織和配置對應的智力資源、財務資源,生產具備智庫特征的思想產品,開展決策咨詢研究與活動。認同智庫身份,就是認同智庫前文所述的“公共性”“外部性”“透明性”,積極融入到決策咨詢體系。

其次企業智庫要提高自身的智庫意識,可分成智庫定位意識、產品意識、評價導向意識、傳播意識[8]。企業智庫要強化內參、批示和課題采納等智庫成果及決策轉化的重要性;提高品牌意識,發布標志性、旗艦性智庫報告或系列文叢,舉辦業內知名、影響力廣泛的智庫活動;主動參加咨政會議,為決策咨詢服務。企業智庫應調整評價考核和職稱、職級評定制度,把政策研究、對策研究等智庫特色明顯的成果納入人事績效考核標準。智庫還要加強傳播意識,建立獨立運營的門戶網站;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推送智庫研究成果,發揮輿論引導的功能[9];在報紙上署名發表文章,參加廣播電視節目并發表智庫觀點,提高智庫社會影響力。

3.2? 建立開放的現代企業智庫治理模式

企業智庫要建立起符合現代智庫運行規律的內外部治理模式,包括理事會(董事會)、學術委員會、咨詢(顧問)委員會等機構[10]。前文討論的“外部性”要求,其成員不僅僅由企業智庫內部研究人員或管理人員以及關聯方組成,還應聘請智庫外部人員擔任。從國際經驗看,理事會一般由有影響力的社會知名人士組成,主要負責審議智庫戰略規劃、年度計劃和重大事項的決策,負責為智庫籌集發展經費。學術委員會一般負責研究決策與評價,規劃智庫研究方向,把控智庫研究成果質量。企業智庫與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庫不同,往往行業研究能力強,但學術研究成果偏少,更加需要專業而權威的學術委員會把關。因此企業智庫學術委員會成員往往需要來自高校、社會科學院等科研機構專家的共同加盟。成熟的治理體制不僅能保障智庫得到有效管理,還可以確保智庫研究成果保持較高水準。

強化信息披露也是現代企業智庫治理模式的重要內容。企業智庫的網站需公布自己的全職和兼職專家材料,便于公眾判斷專家的研究咨詢是否夾帶了企業利益和部門利益。比如,國網能源研究院在網站上披露了主要專家的信息。另外,按照國際慣例,智庫還應該公布自己的年度重大事項的報告。通過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企業智庫同樣可以獲得公信力和較高的美譽度。

3.3? 強化企業智庫的使命定位與社會責任

企業智庫既可能是獨立法人,也可能是企業內部的研究機構。但無論如何,其公共屬性決定了智庫難以成為企業的營利部門。按照《意見》基本原則,智庫應按照公益服務導向和非營利機構屬性建設。哪怕是日本的企業智庫,建設初衷都是為公司和國家發展戰略做參謀,而非營利。因此,無論企業智庫機構整體如何,其智庫單元(即從事公共政策研究)的部分大體是非營利性的。因此即使企業智庫注冊為企業,它也是社會型企業,要強化社會責任,不能因為無法為股東帶來直接的投資收益就放棄智庫建設,或者披著智庫的“外衣”做著咨詢公司的工作。

企業智庫要增強“使命感”,建立起超脫自身的使命和遠大目標,充分考慮到智庫建設為行業發展、國家發展出謀劃策帶來的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使企業智庫的意見和建議成為國家決策咨詢不可缺少的參考,支撐黨和政府的科學民主決策。這需要企業智庫和所屬企業樹立遠大理想,著眼于企業智庫帶來的長遠性、戰略性價值?!叭嗣耠娋W為人民”這樣的標語,不能僅僅成為口號,更要依靠企業和企業智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加強智庫研究,為黨和政府、行業決策提供服務。

越是大型、知名的企業,越要重視企業社會責任。披露公司年報時,企業不妨將智庫建設作為彰顯企業社會責任和研究能力的亮點工程,讓投資者和公眾認識到,“營利”并不是企業唯一的目標,引導產業政策發展、為黨和政府提供決策咨詢服務,為人民謀福利、為社會增福祉,也是企業發力的方向,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公眾形象和社會聲譽。企業管理者要認識到企業智庫為企業帶來的回報是間接的、潛在的、長期的、戰略性的,這樣企業智庫建設才能得到長久、穩定的支持。

參考文獻:

[1] 牛溪, 李君臣. 我國企業智庫發展現狀、特點及趨勢[J]. 智庫理論與實踐, 2018, 3(3): 44-50.

[2] 柯銀斌, 馬巖. 企業智庫的戰略定位[J]. 智庫理論與實踐, 2017, 2(2): 84-91.

[3] 李剛, 王傳奇. 企業智庫: 范疇、職能與發展策略[J]. 智庫理論與實踐, 2018, 3(5): 1-7.

[4]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 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5: 1-3.

[5] 丁敏. 日本頭腦產業[M].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4: 56.

[6] 李剛. 高校新型智庫治理與營運[J]. 決策與信息, 2018(11): 37-45.

[7] 阿里研究院. 從連接到賦能:“智能+”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EB/OL]. [2019-10-02]. http://i.aliresearch. com/img/20190312/20190312110416.pdf.

[8] 山東社會科學院智庫研究中心課題組. 從萌生、自覺到強化:地方社會科學院智庫意識發展報告[N]. 光明日報, 2019-05-20(16).

[9] 尉鵬陽, 范宇峰, 王蘇禮. 中國企業智庫淺析: 概念、特征和發展現狀[J]. 智庫理論與實踐, 2017, 2(2): 92-96.

[10] 李剛, 王斯敏, 鄒婧雅. CTTI發展報告[M].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9: 45-46.

作者貢獻說明:

郭? 莉:提出概念,設計論文框架,修改文稿;

王? 樂:資料收集整理,論文撰寫;

沈高鋒:參與討論,論文撰寫,修改文稿。

Research on Strategic Positioning of Enterprise Think Tanks—From Internal to External Perspective

Guo Li? Wang Le? Shen Gaofeng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210008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think tanks, better serve for decision-making consult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clarify the strategic positioning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think tanks from internal to external perspective. [Method/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two general views of enterprise think tank positio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ublicity, externality and transparency of enterprise think tan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hould be”, by mean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case study combined with some practice of enterprise think tanks. [Result/conclusion] Enterprise think tanks should transform from internal to external perspectives,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ir self-identification, raising awareness of think tanks, establishing a modern enterprise think tank governance framework, and strengthening the strategic positioning and enterprise social responsibility.

Keywords: enterprise think tanks? ? think tank positioning? ? internal perspective? ? external perspective? ? publicity? ? externality? ? transparency

收稿日期:2019-10-10? ? ? 修回日期:2019-11-04

*本文系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省級電網公司智庫型企業建設模式研究”(項目編號:SGJSJY00JCWT190006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郭莉(ORCID:0000-0001-5118-6712),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高級工程師,碩士,E-mail:13701403304@139.com;王樂(ORCID:0000-0003-0360-2085),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計劃財務部副主任,中級會計師,學士,E-mail:43382663@qq.com;沈高鋒(ORCID:0000-0001-9666-3420),通訊作者,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企業管理專職,中級工程師,學士,E-mail:gaofshen@163.com。

猜你喜歡
外部性公共性
輔導員在大學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論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
關于網絡外部性研究的文獻綜述
共享單車的經濟學分析
從“多元治理主體‘公共性’管理模型”探索中國紅十字會
教學質量影響因素理論分析——基于外部性視角
論大學圖書館公共性形成與發展
論經濟法制定與實施的外部性及其內在化
動態外部性與產業結構優化關系研究新進展
論政府的公共性及其實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