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2020-05-25 09:11柴洪燕
文教資料 2020年8期
關鍵詞:教學建議閱讀能力小學語文

柴洪燕

摘? ? 要: 閱讀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語文教學中的閱讀部分是提高小學語文綜合素質的重中之重,因此,語文教師要注重小學生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對閱讀策略教學不夠重視,而且沒有深入研究閱讀策略教學,不懂如何引導學生閱讀。本文探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 ? 閱讀能力? ? 教學建議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學生的閱讀能力弱的原因

(一)教師文本解讀能力有差別。

小學語文教師對于文本的解讀是指教師和文本對話的過程,是體現語文教師文學素養、思維能力、審美的綜合能力體現。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幫助學生學會理解教材,教師的解讀能力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解讀能力。各個學校的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參差不齊,有些教師是非專業出身的語文教師,有些是資深的語文教師。一開始教師的教學水平必然有差異,但要看教師在教學生涯中對自身的要求及是否有不斷學習的精神。有些教師文本解讀能力較差,但是在教學中過于依賴教輔資料,沒有思考能力;有些教師一味追求獨樹一幟,教學內容脫離了學生的實際需求;有些教師對于教材上的閱讀只講解表面的含義,僅此而已。其實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已經能夠理解閱讀的表面含義,比如,文章講述了幾件事?事情的經過是怎樣的?學生不會的是根據文章的時代背景探索文章中隱含的深層價值。如果教師不辭辛勞、不厭其煩地給學生講解表面含義,為學生總結段落大意,要求學生背誦重點段落,將文章對應的練習題做會就是成功學完了一篇文章,但是,或者教師講解的內容經過點撥學生很容易能夠明白,教師還花費大量時間講解,對于真正該講的內容,比如,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卻一筆帶過,那么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不會有大的提高。除了上述原因以外,教師的文本解讀水平不高也是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原因。

(二)語文評價方式單一化,題目設置簡單化。

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另一個因素是教師的閱讀教學脫離了實際生活需求,語文評價方式單一。學校語文教學觀念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閱讀教學僅僅選擇書本上規定的講解,教學的目的是應對考試,取得高分,沒有將語文閱讀融入真實的社會生活。教學方式單一,不能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不能使學生徜徉在知識海洋中,學生思想反而受禁錮,教師和學生被應試教育束縛,不能發揮活力。

雖然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全方位多角度評價學生,除了考試評價以外,還應該有日常評價、學習過程評價、問卷調查、交流、面談等方法,但是家長觀念和教學辦學理念沒有轉變,要使學生考出好成績,不能按照創新方式講解。對于語文的閱讀考試測驗要求應該設計得科學化,要注重學生閱讀的價值取向、閱讀方式、閱讀策略,關注學生的閱讀積累程度。由此可見,對閱讀測試題目的測試是有較高要求的,但根據調查和研究發現,我國小學閱讀測試的設計現狀不容樂觀,觀看和國際權威測試標準可以看到差距[1](119-120)。

具體來說,我國小學語文閱讀考試測試題和國際權威測試標準比較,存在文章片段偏簡單、題目設計不全面的問題。我國教師對于題目的設計過于簡單化,應該借鑒閱讀測試[2]。

二、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

(一)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師應該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教學觀,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教師發揮主導作用,調整閱讀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認知能力設計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參與到閱讀當中。教師應該調整心理狀態,主動使教學適應學生的需要,而不是強迫學生適應自己,這樣才能夠獨立地自主閱讀[3]。

(二)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要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需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理解、尊重學生,包容學生,了解學生的心靈,發自內心地幫助學生,和學生成為朋友。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進行多向互動,將閱讀當做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和學生的思想相互碰撞。

(三)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教學在于激勵學生閱讀,喚醒學生的情感共鳴,鼓舞學生自主閱讀。在閱讀教學進行之前,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教學內容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喚醒學的閱讀欲望,給學生營造寬松、舒適的閱讀環境,在舒適的學習條件下,學生會認為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形成熱愛閱讀的情感,愿意自主閱讀,使閱讀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觀點、情緒情感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教師要精心準備課堂,布置閱讀任務,同時引導學生自主理解文本,體驗閱讀的獨特感受。教師要保持輕松愉悅的情緒,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每一天,給學生傳遞積極的思想,將消極情緒排遣調整后再進課堂。教師在講解一篇優美的文章時,要將自己的心情融入文章,將情感投入其中,比如,教師在朗讀關于親情的文章時,將沉重心情投入文章中,學生會身臨其境,受益匪淺。

(四)重視閱讀理解的教學。

閱讀理解是考查語文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內容。閱讀是一個歸納、收集、整理、運用信息的過程,能夠培養學生的分析和理解信息的能力。教師不要僅拘泥于課本上的閱讀內容,要將語文閱讀和實際生活密切結合,搜集生活化的語文素材,擴大語文學習資源的選取范圍。建立一個課內外結合、校內外聯系、學科內相融合的語文學習系統,優化語文學習環境,促進學生主動探究[4]。

教師可以嘗試進行拓展閱讀訓練,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已經開始使用這種訓練模式,并取得了可觀的教學效果。拓展閱讀,顧名思義是以語文閱讀教材中的一個經典環節作為素材,搜集更多的相關素材資源進行分析歸納,對閱讀教材中的經典內容所處的時代背景進行了解,加深對閱讀經典素材的理解。收集大量的文本信息非但不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反而有利于深化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理解。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創設良好的思維情境,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進行主動的、有見解的學習[5]。

首先,教學前讓學生搜集信息,了解、感知課文。例如,在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一課時,為了使學生對作者有更深的了解,了解人物的人格魅力,首先要讓學生貼近人物,再對文章進行分析。在學習新課之前,讓學生搜集有關魯迅先生的資料,將學生搜集的資料收集到一起,可以全方面、多角度地了解人物的偉大形象。在了解了豐富的人物形象之后,學生會充滿好奇地走進文章中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除了人物介紹的搜集外,還可以圍繞文章人、事、物進行搜集,課前搜集資料可使學生近距離了解文中的事物,正式上課時就不會感到陌生和突兀,也輕松了許多。

除了在預習環節搜集文章背景、人物資料等信息之外,在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搜取信息,并學會整合信息,進而深入理解課文。比如在學習《草船借箭》時,先帶學生回憶《三國演義》中孔明借東風的片段,兩篇文章內容上相互融入,互為補充,學生就能夠進行對比整合。

除此之外,課堂內容還可以延伸到課后。學完了語文教材中的新課,不代表課已經完美結束,學習閱讀不僅是為了當前這一篇課文,還要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例如,學完魯迅先生的《少年閏土》這一課,學生對閏土的形象有著深刻的印象,對閱讀內容津津有味、意猶未盡,也許有的同學想象著閏土后來怎么樣了,教師可以告訴學生有一篇文章記載了閏土長大的樣子,將《故鄉》這篇文章推薦給學生讀,學生會帶著迫不及待的心情投入《故鄉》的閱讀之中,了解伙伴閏土長大后的樣子[6]。

(五)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上閱讀課時,要營造溫馨的課堂環境,使學生能夠靜下心來閱讀文章,長時間下來,學生就會養成靜下心來閱讀的好習慣。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思考,如何領會閱讀的含義,如何體會使學生能夠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還要學會作者的寫作方法,不但能夠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而且能夠使學生學會寫作技巧,使語文綜合素養獲得提高。

(六)養成課外閱讀習慣,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只在課上學習閱讀是不夠的,教師還要給學生創造課外閱讀的平臺,推薦學生借閱適合讀的書刊,并給學生提供表達自己的機會。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觀點的欲望,希望獲得別人的認可,教師應該多創造時間和機會讓學生表達,還要尊重學生的閱讀理解和感受,總是給學生如沐春風的感覺,永遠表揚鼓勵學生,不批評指正學生,增強學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對外認知能力的重要方式。進行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的思維不只局限于語文課堂。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要從自身做起,首先重視起閱讀,學生才會跟隨老師閱讀,樹立自主閱讀意識。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認知水平,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為學生講解閱讀的方法技能技巧,選擇的閱讀內容不要太長,要在學生現有水平基礎上增加一些難度,以免閱讀內容太難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產生學習壓力。內容的選擇最好和教學內容有關聯,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連貫性,也可以將課外讀物當作教材內容的延伸。因此,校內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使課內和課外閱讀相結合,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在選擇課外閱讀讀物內容時,首先讓學生進行少量閱讀,再逐漸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以免學生無法完成閱讀任務打擊自尊心,對讀課外書刊有抵觸心理。

(七)注重課堂教學,把握“導”和“放”。

小學教育主要是靠教師的講授,不能忽視學生的自主性,在已往的教學中,教師不相信學生有理解能力,總是想讓學生學到更多知識,在課上講盡可能多的知識,教師一直都在講授,就忽略了學生的主體能力,不留給學生思考和質疑的機會。雖然教師上完課很辛苦,但是課堂教學效果不佳,教師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思考,教會學生敢于提出質疑。

(八)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閱讀素養。

讀書能夠凈化人的心靈?,F代社會節奏在加快,很多人內心浮躁,無法靜下心來認真讀書,教師首先要抽出時間讀經典名著、人物傳記當代小說等書籍,使心靈沉寂下來。教師還應該關注現代生活,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一定要關注時事動態時政,不僅能了解實時動態,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還能緊跟時代潮流。教師還應該自覺投身于教育著作、教育理論書刊的研讀中。應該讀和教育教學相關的書,教育理論的發展日新月異,教師應該更新教育理念。豐富教師的條件性知識就依賴于教師的閱讀。

深化本體性知識,閱讀專業相關的書,完善專業知識。由于知識的更新速度很快,如果教師只局限于一套知識體系,不能走在學科前沿,就只能淺顯地理解教學。如果教師沒有不斷閱讀的習慣,那么終究會面臨淘汰。

要重視自己的專業,努力提高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素養和教育教學素養,成長為專家型教師。

不斷學習實踐性知識,教師想要成長為專家教師,要不斷進行教學反思,沒有教學反思,不進行思考和改進,有再多的教學經驗也難以有豐富的實踐性知識。讀書是進行反思的基礎條件,通過閱讀書籍能夠使教師的語言技巧、理解能力反思能力都得到訓練,學生的實踐性能力就會強化。

三、結語

閱讀能力包括閱讀認讀能力、閱讀理解能力、閱讀記憶能力、閱讀的時間和速度與優秀的閱讀習慣。重視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是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它能夠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不僅要教學生閱讀文章中的內容,還要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克祎.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Z2).

[2]王叢叢.全閱讀理念下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存在問題及改進策略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8.

[3]唐敏.重慶市城區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7.

[4]劉瑩瑩.中美小學語文課程標準閱讀部分比較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9.

[5]張艾.“生活世界”觀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析[D].漳州:閩南師范大學,2019.

猜你喜歡
教學建議閱讀能力小學語文
淺析泛義動詞“打”及其對外漢語教學
“沉淀溶解平衡”認知結構測查及其學習困難分析
試析提高二外日語閱讀能力之對策
分層導學有效提高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研究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