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路徑構建

2020-05-25 03:00干璐婷王董旭何敏燁袁曉琦湯悅飛
中國市場 2020年13期
關鍵詞: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路徑鄉村振興

干璐婷 王董旭 何敏燁 袁曉琦 湯悅飛

[摘 要]新型職業農民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依靠力量,是國家推進戰略實施的重要抓手。文章以寧波為調研對象,對全市新型職業農民發放調查問卷并對其中四種典型培育模式進行調研,結合相關文獻和理論進行探究。從新型職業農民的職業意識度和專業知識度兩個維度對新型職業農民進行劃分,提出了新型職業農民分層分類二維模型,將四種新型職業農民類型與四種培育方式進行匹配,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新型職業農民;二維模型;培育路徑

1 前言

黨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就是開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便是農民。同時, 黨的十九大報告和2012—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明確提出要“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這是中央著眼于鄉村持久發展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全局, 為著力解決“鄉村振興戰略”目前存在的人才瓶頸問題所采取的重大戰略舉措。目前,農民數量眾多,類型不同,且分散在不同區域,需求大不相同。因而,首先就需要對農民進行分層分類,助力實現精細化精準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再從不同類型新型職業農民的自身不同需求出發,研究培育方式、培育內容,來探索高效的培育路徑。

2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路徑理論基礎

2.1 新型職業農民的界定

根據農業部在2017年1月9日發布的《“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可知,新型職業農民是以農業為職業、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生產經營并達到相當水平的現代農業從業者。

2.2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路徑的相關研究

2012 年中央 1 號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2017年新型職業農民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早在2010年就有學者開始對其進行研究,但是有關于新型職業農民的研究文獻還是不多,且大部分關注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內容及制度改革研究,針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方式、方法的研究文獻較少,但也有部分學者開始這方面的嘗試。朱啟臻等(2012)通過界定新型職業農民的內涵和分析其生成環境,從新型職業農民的教育角度建立了參考;眾多學者討論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現狀和困境[1-2],其中楊鳳(2018)借鑒發達國家培育農民的經驗,在培育對象遴選上堅持存量優先、兼顧增量,在培育體系構建上堅持公益為主市場為輔,在培育選取上堅持因地制宜、融入“互聯網+”,在培育效果考核上堅持綜合全面、科學規范,在扶持政策制定上堅持跟蹤服務、定向扶持[3]。包全(2017)提出鄉政府可以開辦農民教育的培訓學校,通過直觀的教學方式讓農民可以進行意見交流、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在假期還可以組織大學生對農民進行技術指導。通過多途徑的培訓,培養一批高素質、高技能、經驗豐富的新型職業農民[4]。陳正華等(2013)則更為具體地提出了如何利用農廣校、企業、農業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等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六個模式”[5],張燕等(2018)結合鄉村振興認為培育方式應根據培育對象做到培育方法與措施精準,不同目的的新型職業農民采用不同的培育方式[6]。張鳳玲(2016)提出,將就業作為目標,改革老舊傳統的農村職業教育模式。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提升農民轉移的能力,建立轉移的渠道,是新農村建設的中心任務[7]。董香君(2017)提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體系不健全是影響農民脫貧致富的主要原因。一是培育理念缺失。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戰略需要,是新時期助推農業轉型的主導力量。長期以來,受農業社會地位不高和培育制度不完善等影響,忽視貧困農民參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真實需求,未能彰顯“以終身學習理念為向導”“以能力為本位”的人文關懷和生命價值,培育對象主體性的失落和實踐性的遮蔽無法從根本上貫徹以人為本的培育理念。二是培育內容陳舊。調查發現,陳舊且缺乏針對性的培訓內容不能滿足貧困農民實際教育需要,課程設置尚未與社會經濟轉型和科技進步與時俱進,課程內容更新緩慢,“所需”與“所學”不配套,嚴重挫傷農民參與教育培訓的熱情[8]。

2.3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人力資源基礎

有關新型職業農民的分類,目前官方定義將其分為了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社會服務型這三類,在研究過程中,閱讀了很多文獻,發現了面對新型職業農民,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分類認知,為所創新的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提供思想靈感。許昭賓等(2016)將新型職業農民的認知分為場獨立型、場依存型兩種,兩者雖然沒有好壞之分,但在注意、感知、思維、記憶、問題解決、人際交往等方面存在較顯著差異。為了提高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效果,需要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9]。在新型職業農民的挑選機制上,專家學者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徐耀輝(2017)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進行分類統計,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數據庫。選出一批從事農業生產、有一定產業規模、文化素質較高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業企業負責人等,將其作為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對象;選出一批從事農業作業、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農業工人、農業雇員等,將其作為專業技能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對象;選出一批農村信息員、農村經紀人、農機服務人員、統防統治植保員、村級動物防疫員等,將其作為社會服務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對象[10]。岳秀紅(2019)指出培育對象的選擇要變被動為主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的遴選,要由新型職業農民自己申報改為提前走訪動員,可以以縣級政府部門為主,開展摸底調研,對當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從事現代農業且符合新型職業農民特征的人員進行信息收集整理,在充分了解培育對象的從業年限、技能水平、培訓需求等基礎上,選擇培育對象,使具備條件且有培訓意愿的新型職業農民能培盡培[11]。楊艷麗等(2018)提出選擇有意愿的現有農民和潛在農民。對于新型職業農民的選擇方面,一是以提升農村現有的農民職業能力為目標,圍繞產業開展需求調研,把真正從事農業生產、迫切需要提升素質和生產技能、并且有意愿的農民挑選出來,為其提供培訓以及專業化教育,尤其將專業大戶、農場主以及合作社帶頭人作為重點的培養對象,做到教育培訓政策宣傳并對培育人員信息統計和歸檔。二是以農業后繼有人為目標,吸引院校畢業的大學生、農二代、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以及社會閱歷的返鄉農民工,部隊中退伍的回鄉軍人,培養一批農民創客 [12]。

3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路徑案例研究

3.1 案例背景

近年來,浙江省首批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的寧波鄞州區,通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建立相關培育機制,完善配套政策體系,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不斷涌現,成為當下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而鄞農星創天地、寧波傳奇農業產業孵化園、寧波青創農場三家作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典型示范基地,可以從其中研究新型職業農民的分層分類以及相應的培育路徑構建模式。

3.2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分類

目前,我國新型職業農民隊伍規模不斷壯大,然而新型職業農民因地域、年齡等主客觀條件導致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如果繼續采用“一把抓”的培育模式,必然導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效果低下,發展能力受阻。為了更好實現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從職業意識度和專業知識度兩個角度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進行分類,如圖1所示分為:意識薄弱專業缺乏類農民、專業較強意識不足類農民、意識尚足專業不強類農民、意識較強專業較強類農民這四大類。

3.3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方式與內容分析

通過統計調查和典型案例調研,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方式和培育內容做了深度分析,并歸納出四個各具特色同時又有具體實效性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模型,具體如下。

3.3.1 基礎新型職業農民因地制宜分層分類培育

面對意識薄弱,專業缺乏類的基礎新型職業農民,選擇通過 “彈性學制、農學交替” 的方式開設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通過遵循當地農民的生活習慣、學習方式和不同的農業生產規律,推行“一點兩線、全程分段、實訓服務”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形式,構建培育路徑。具體模式如下。

因地制宜,按需培訓:目前中國農民基礎新型職業農民分布廣泛。面對不同地區的新型職業農民,需要因地制宜,根據每個地方的地域特色強化模塊培訓,突出職業素養、農業政策新形勢、產品質量安全、綠色可持續發展、信息化手段應用等內容模塊,提高培訓的靈活性和實效性。

分層分類,同類培訓:基礎新型職業農民目前占較大的比例,對他們的培育需要分層分類,針對不同產業、不同層次的農民分層提供不同的培訓,對其再因地制宜,分類進行細分培育,以此來提高培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3.2 農業科技人才創新能力培育

寧波傳奇農業產業孵化園旨在培育農業科技創業類新型職業農民,在幫助其農業科技研發的基礎上實現科研成果的產業化,以科技培育為核心,輔以再教育和社會服務來構造培育路徑。

核心:科技頂天,創新立地。平臺內不但為新型職業農民提供場地試驗田,還建立了組織培養室、農產品殘留檢驗實驗室等場地,購置了一套近800萬元的檢測設備供平臺內農業科技開發人員使用。同時平臺還與浙江萬里學院合作,開發水產實驗室讓科技型職業農民能與高校共同合作進行生物研究。同時,寧波傳奇農業孵化園還有各類的專家資源,為新型高科技職業農民培育道路提供了核心力量。

輔助:按需提供農業再教育服務與社會服務。提供再教育服務,提高新型職業農民的競爭力。舉辦農業專業知識傳輸,農業經驗共享等活動,讓新型職業農民在空閑之時接受再教育,在激烈的市場中提高抗壓性和穩定性。

3.3.3 青年農民技能多元化培育

寧波市青創農場主要對職業意識度高的青年新型職業農民進行培育。通過提供四大服務,設立六大區域來構建培育路徑,進行全方位由點育圓的培育。

點:定位青年,服務青年。青創農場以青年農業人才為核心,定位于“青”,也服務于“青”。主要的培育對象是處于農業領域創業且35歲以下的青年,以大學生為主,以此來增加新型職業農民的人才儲備,為新型職業農民的發展、為農業的發展輸入源源不斷的新鮮力量。

圓:全面培育,趨于近圓 。在對青年的培育路徑上,青創農場實行“全方位式服務”的培育路徑,爭取培育全面的新型職業農民。青創農場為青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設置了六大區域,包括團隊孵化區、品牌展示區、產品銷售區、綜合培訓區、實踐體驗區、倉儲物流區。每個區域的培育都有專家講師面對面培訓,為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提供了手把手“全方位”的幫助。

3.3.4 農業特色技術規范化市場化培育

鄞農星創天地主要培育有獨特農業技術而職業意識模糊的分散在鄉間的新型職業農民。其運營主體寧波引發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是寧波市農業龍頭企業,該企業是一家擁有強大技術支撐的農業加工企業,在其發展的20年間累積了大量技術資本和資金,主要通過對新型職業農民的獨特技術進行深度開發實現規范化產業化,并提供市場化服務、技術轉讓咨詢等來構建培育路徑。鄞農星創天地的傳統農業領域的發展為后續發展起到了領頭作用,幫助新型職業農民獨特“鄉間專利”成為農業生產生活中的核心競爭力。

鄞農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首要任務是提高職業意識度。鄞農主要通過為新型職業農民提供農業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會議服務、展覽展示,農業項目的規劃、實施、投資及技術咨詢等不同的相關服務,全方面提供技術市場化規范化的專業性指導,幫助培育有特色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

4 對策與建議

文章通過文獻回顧以及社會調查,指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路徑構建模式,包括新型職業農民的界定、人力資源基礎、職業生涯規劃、分層分類機制、培育方式、培育內容,并將分類機制與培育模式相結合提出了路徑構建,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路徑的研究提供重要參考。 文章以鄞農星創天地、寧波青創農場、寧波傳奇農業產業孵化園為案例研究對象,對構建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路徑構建模式進行了實證研究。結論表明,目前政府對新型職業農民的規定與當前市場發展基本一致,然而農民自身缺乏對相關知識政策的了解以及市場未進行新型職業農民清晰細分,導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過程中存在培育載體缺乏、培育內容單一、培育效率低下等問題。事實也印證了,對新型職業農民進行有序的分層分類并把他們與合適的培育路徑相匹配是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路徑構建的有效方式?;诮Y論研究,文章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路徑構建提出如下建議。

4.1 培育對象——完善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分層分類機制

通過調研發現,目前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建設上,對新型職業農民的遴選并沒有一套明確的標準,更多時候是為了改善農民條件而籠統進行援助式培育。這就導致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和農村供銷合作社存在培育對象素質高低不平、培育效果低等問題。因此,需根據國家和省政府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戰略方針,在新型職業農民分層分類上,按照高質量的條件,形成一套完善的機制,從培育人員年齡、從業范圍、知識水平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育對象分層分類標準,以此來完善培育機制。將有限的資源用到適合的地方實現精準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提高有限資源的利用率。

4.2 培育方式——建立建全多元化培育體系

目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發展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存在培訓方式載體缺乏、難以普及大部分農民等問題。因而,需要建立建全多元化培訓體系,開發更多適合大眾農民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載體,甚至可以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滲透到農民的日常作業中,在鄉村建立培育組織分部。著力讓農民接觸到適合自己的培育載體,讓更多的農民參與到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中來。

4.3 培育內容——豐富點面結合培育內容

4.3.1 加強市場營銷培育

不同形式的農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農產品滯銷問題,因而需要統一進行市場營銷方面的培育??梢酝晟颇壳耙延泄蚕頇C制,拓寬更大更完善的銷售渠道,著力搭建農產品銷售網絡。例如,鑒于目前廣大新型職業農民的生產經營中存在產品滯銷的問題,可以通過搭建統一農副產品銷售的電子信息平臺,按照一定分類情況實時展示我市、我省乃至全國的相關農副產品的產銷狀況。

4.3.2 特色農產品的培育和引導

寧波市的現代農業中有許多具有潛在特色的農產品還沒有挖掘出來,如鎮海的水磨年糕、鄞州的咸齏等,雖說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其強大的特色農產品功能還沒能形成規模,發揮出應有的經濟效能,政府應組織有關專家對其進行指導和扶持,幫助其做大做強,形成獨特區域優勢,通過特色產業的培育來帶動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

4.4 政府機關——發揮政府紐帶作用

(1)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宣傳。在調查中發現,部分農民有參與培訓班的意愿,然而缺乏培育的渠道甚至從來沒有聽說過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并且目前培育平臺在遴選新型職業農民時大多是通過發布廣告的單一模式,等待新型職業農民自己找上門來,而往往會因為宣傳不到位錯過一部分需要培育的新型職業農民。因而,就需要政府牽頭,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宣傳。讓更多的農民了解新型職業農民,讓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概念走進農民,灑遍田間。

(2)構建培訓機構與高校之間的合作體系。高校內有作為國家的下一代的青年,有知識經驗豐富的教授等,這種集群優勢非常有利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目前培訓機構與高校之間的合作聯系都是通過機構利用有限資源與周邊高校進行技術、人力等方面的合作洽談而實現的。而部分培育組織沒有途徑與高校建立聯系,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培育的發展。因而政府需架起培訓機構或是職業農民與高校之間的橋梁,將其與高校產生較高的黏合度。不僅為了促進目前的培訓新型職業農民的發展,更是為未來引流,借助高校增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人才儲備。

參考文獻:

[1]朱啟臻,聞靜超.論新型職業農民及其培育[J].農業工程,2012,2(3):1-4.

[2]李俏,李輝.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理念、機制與路徑[J].理論學刊,2013(9):82-84.

[3]楊鳳.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路徑創新研究[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108(6):135-140.

[4]包全.新農村建設中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路徑分析[J].鄉村科技,2017(2):16.

[5]陳正華.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理論與機制[J].高等農業教育,2013,5(5): 109-113.

[6]張燕,盧東寧.鄉村振興視域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方向與路徑研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8,39(4):584-590.

[7]張鳳玲.新農村建設中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路徑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6(12):33-35.

[8]董香君.基于精準扶貧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路徑探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7,38(28):62-67.

[9]許昭賓,靳書剛,張紅杰.新型職業農民的認知歸因方式及其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農業教育,2016(1):53-58.

[10]徐耀輝.新型職業農民精準培育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7(19):282-283,286.

[11]岳秀紅.提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質量的必然選擇:精準培育[J].農業經濟,2019(7):54-56.

[12]楊艷麗,李麗,李冰.鄉村振興戰略下新型職業農民從業素質提升研究[J].成人教育,2018,38(2):67-70.

猜你喜歡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路徑鄉村振興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長效機制初探
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路徑研究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制研究
“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媒介素養的培育路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