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農業經濟管理的優化策略

2020-05-25 10:47李德英
大眾科學·下旬 2020年3期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新農村建設優化

李德英

摘 要: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重點工作,三農問題得到國家及社會的廣泛關注,在當前新農村建設的大背景下,優化農業經濟管理問題也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國家出臺《中央一號》文件,加大對三農問題的關注力度,增加資金投入,不斷實現強農惠農政策,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農業持續穩增穩產,農民生活質量得到提高。本文主要是闡述當前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發現的現狀,農產品加工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提高農業經濟管理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能力水平,希望能夠以此增加大家對農業經濟管理的認識,并加以利用。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

1 導言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農村農業建設發展也取得了有效成績,與此同時,農村農業建設也進入了關鍵時期,這就需要各地政府部門認真履職,加大對農村建設發展的重視程度,出臺相關惠農文件,積極推動落實中央的各項政策。近年來,中央出臺的惠農政策和對強農的支持都呈現是體系化的狀態,但是這些支持政策并沒有被完全、徹底的落實,部分地區的農民沒有享受到國家的優惠政策,沒有得到國家強有力的支持,這導致了即使國家出臺了政策,但是因未被落實,政策所發揮的效用卻是大打折扣。當前農田基礎設施不完善,農業生產的技術設備水平仍然不高,農業綜合生產力低下,整個農業生產系統抗風險能力弱,致使我國農村經濟得不到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能夠提高。另外,我國農業作業規模小,未形成生產體系,創新能力差,整個農村發展呈現出產業分散、資金分散、人員分散的狀態。這就導致農村和農產業缺乏經歷發展活力,不能有效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成為了城鄉統籌發展的壁壘。

2? 新農村建設要求下的農業經濟發展

2.1信息化科技化發展

我國科技發展越來越成熟,在實際生活中也應用到多個方面,農業經濟管理就是其中一個方面,尤其是先進設備的利用。農業得到快速發展得益于我國先進的科學技術,大數據技術推動了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促進了農業發展,農業經濟管理模式的優化發展,讓我們能夠及時掌握市場信息變化,甚至判斷市場發展趨勢,從而做出有利于農業經濟發展的決定。

2.2現代化持續發展

新農村建設發展要充分考慮到當前可持續化發展戰略,農業現代化是我國農業發展的產物,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所要經歷的一個階段。相比于傳統農業發展模式,農業現代化發展經濟可以更好地利用市場經濟的特點,以滿足市場需要為目的,有針對性選擇發展的方向。同時,農業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戰略理念,是符合當前社會形勢,是符合國家政策要求的,這種新理念、新方式將促進農業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能夠進一步推進新農村建設發展。

2.3 生產的工業化

傳統農業規模小,不能夠讓農業生產體系化。而如今制定農業合作經營管理制度,提高了農業生產能力,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尤其是在一些較大規模的企業的幫助下,農產品可以批量化生產,技術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質量和數量都得到了有效保證。

3 我國農產品加工發展的現狀

3.1企業規模不大

目前,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數量大,但是規模小,自身具有局限性,融資能力低,生產效率低下,自動化設備缺少,生產工藝落后,受到多種因素限制。小型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產品質量、生產效率都不如大型企業,這樣的企業容易被社會淘汰,強行經營只會浪費社會資源。國家雖然鼓勵創新創業,也出臺了優惠政策,但是在新成立的種子企業中,一些產能落后、技術落后的企業也會被社會淘汰,種子企業大幅度減少,或是被大型企業兼并。

3.2 產業鏈不長

我國加工企業目前仍具有許多短板,比如說加工技術不成熟,加工設備簡陋,產品質量不達標,加工鏈短、資源利用不充分等等,這些短板的存在導致企業附加值低。相比于我國加工企業,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加工已經實現規?;?、集中化和自動生產化,工作效率高,資源利用率高,技術設備先進,并且產生的污染物少。

3.3 技術創新不足

初加工、小規模、生產技術落后、基礎設備現代化水平低下是我國大部分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特點,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農產品加工企業就是要進行技術創新,企業要針對自身農產品加工特點開發滿足需求的高技術設備。這時,企業可以選擇與高校、研究院合作,加強技術創新,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成長,還可以讓企業得到高效發展,打造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3.4 科技含量不高

我國農產品加工行業技術含量不高,科學技術應用較少,產品多為粗加工方式,產品精細加工的方式并沒有實現規?;?,對產品也是只利用一次,這樣就會浪費社會資源。如果提高產品加工行業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產品加工物,對廢棄物進行二次利用,這樣才能夠實現對產品的綜合利用。

4 提高農業經濟管理能力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策略

4.1 以開設工廠的方式留住勞動力

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要想提高農業經濟管理能力,方法之一就是留住勞動力。要想留住勞動力,就要讓勞動群眾感受到他們存在的價值,要讓他們有活干,有錢掙。為此,可以設立農產品加工廠,把勞動力結合在一起,實現農產品加工規?;?,產業化。同時,農產品加工廠也可以對工作時間合理化,在農閑時間段可以擴大農產品加工量,多招聘勞動者,讓農閑時外出務工的勞動者得到更多的工作機會。

4.2 不斷健全農業經濟管理制度

要想更好地促進農業經濟發展,那么就要建立并完善農業經濟管理制度,要充分考慮各方面影響因素。第一,要緊跟國家政策方針,對國家政策方針進行仔細研究、領悟,做到認真履行自身職責,將政策貫徹進行到底。第二,要對當地的農業情況進行實地調查,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制定出更細致、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第三,在健全農業經濟管理制度,推動農業發展時,要充分考慮是否符合社會發展需要,是否符合農業現代化要求,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等,要充分以中國特色農業管理為基礎,認真對待農業管理存在的問題,優化生產資源,創新農業管理新制度,突出地方農業特色。

4.3 加強農業經濟管理團隊的建設,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新農村的建設,最主要的還是發揮人的作用。建設新農村,需要管理團隊相互配合,制定出符合當地發展的策略措施,而這一系列過程,都需要以人為條件,人作為實施的主體,最后產生的經濟效益的受益者也是人,所以新農村的建設事業需要優秀的管理人才,優秀的管理團隊。要想加強農業經濟管理,就必須培育出符合要求的人才,讓他們了解當前的政策方針、發展趨向、當地農業形勢等等,還要對這類人才定期進行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素質。只有擁有現代化農業經濟意識的人才,才能夠了解把握社會新形勢,幫助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5 結語

從以上論述可知,我國在新農村建設方面,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對農業經濟管理模式進行優化改進是幫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手段。但是,對農業經濟管理模式的調整沒有終點,時代會變,技術會變,所以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和措施。如何快速推進農業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水平,這都需要我們不斷在實踐中探索。但是在現在的社會形勢以及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優化管理模式、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引入先進的科學技術設備,貫徹落實三農政策,加強農業經濟管理團隊建設,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等一系列措施對農村經濟發展來說是確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 新農村建設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探析[J]. 孫希貴.? 農業與技術. 2017(05)

[2] 基于新農村建設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J]. 陳宜品.? 中國商論. 2019(22)

[3]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業經濟管理[J]. 阮富麗.? 農技服務. 2016(15)

[4]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研究[J]. 郭秀娜.? 現代營銷(下旬刊). 2019(01)

[5]論新農村建設的制約因素及解決對策[J]. 謝鷺.? 山西農經. 2019(18)

猜你喜歡
農業經濟管理新農村建設優化
營商環境五方面持續優化
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
促進學生認識發展 優化初中化學復習
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農業經濟管理的人才培養模式
關于對徐州市實施大學生村官制度的實踐與思考
農業經濟管理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