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維導圖在《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2020-05-28 02:33張亞楠高寧寧
視界觀·上半月 2020年4期
關鍵詞:護理學基礎思維導圖實驗教學

張亞楠 高寧寧

摘? ? 要:目的 探索應用思維導圖在高職《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中的效果,為護理專業教學提供有益的借鑒。方法 隨機選取我校 2018 級護理專業2個班護生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應用思維導圖在實驗組(48人)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傳統上課模式在對照組(47人)的教學過程中,授課結束后對比教學效果。結果實驗組考核成績優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教學滿意程度高于對照組(P<0.01);結論 引入思維導圖在《護理學基礎》的實踐教學中,提高了教學效果,同時也培養了護生的語言表達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

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圖形思維工具,用來表達發射性思維,能運用圖文并重的技術把繁瑣枯燥的文字信息轉變為彩色的、層次分明具有高度組織性的圖,從而幫助知識的理解和記憶[1]。

《護理學基礎》作為高職護理專業重要的專業課程,涵蓋了護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有著理論知識瑣碎,操作項目繁多的特點,這就對護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熟練掌握系統的醫學理論知識、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能,還要具備臨床思維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等。但目前所采取的多仍是傳統的課堂講授教學,依然是教師講、學生聽的理論灌輸的教學模式。本研究把思維導圖引入到《護理學基礎》的實踐教學中,并對其教學效果進行探討,以期為護理專業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一、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我院 2018 級三年制高職護理專業護生2個班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護生48人,對照組47人,兩組護生一般資料,前期綜合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傳統理論課教學方法課

對照組護生《護理學基礎》實訓課程在授課中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實訓課練習按照“教師講授-示教-分組練習-巡視指導-回示點評”流程進行,課程結束后進行常規理論及操作考核。

1.2.2 實驗組采取結合思維導圖教學方法

觀察組護生在《護理學基礎》課程實踐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常規教學基礎上結合思維導圖,采用“引導—探索—協作—考核”方式進行。以靜脈輸液法為例,具體實施過程如下:①掌握思維導圖:課前教師完成對實驗組護生的方法培訓,內容包含:思維導圖的概念、目的、方法等。重點講解分析思維導圖繪制方法及使用技巧,確保實驗組護生在開課前熟練掌握;②課前準備:課前教師根據教學計劃和大綱對靜脈輸液法護理操作技能的要求,利用云課堂向護生布置預習任務,發放只含主題和一級分支的預習維導圖,讓護生自己繪制添加二級和三級分支,根據自己對靜脈輸液操作的理解,用不同顏色標注關鍵詞、重點難點和疑點;③課堂展示及完善:實驗課時,教師選取2名護生進行展示,鼓勵護生分享討論,引導其修正并完善課前預習的思維導圖,讓護生在參與討論中,掌握知識。隨后示教靜脈輸液操作,強調本項操作訓練重難點內容,并講解要點,學生在各自已經完成的思維導圖上快速記錄,補充并完善三、四級分支;分組練習時,護生在教師巡視指導操作要點的同時,又可以參閱思維導圖進行組間討論交流,不斷提高自己對操作要點的認識和掌握,并進行強化訓練,在下課前,教師指出此次靜脈操作練習中護生們共同存在的問題,再次強調操作中的重點難點及注意事項,要求護生生在思維導圖上進行再次標注和記錄。引導護生進行思維導圖的又一次修正和重構。④形成思維導圖:學時結束后,進行靜脈輸液法的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考核,并完成一份思維導圖,教師集中點評各組的思維導圖,在分析、歸納不同小組思維導圖的創意后,形成一幅共同的思維導圖,上傳至云課堂,以供護生課后隨時閱讀、復習。

1.2.3評價方法

①綜合能力考核評價:課程結束后,比較兩組護生綜合考核成績,包含理論(60%)和技能(40%)兩部分。③教學滿意度評價:采用自制量表對兩組護生進行教學滿意度評價。

1.2.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輸入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 結果

2.1兩組護生考核評價

在課程結束后,比較兩組護生的綜合考核成績,通過理論和實訓兩部分考核成績統計顯示:實驗組護生綜合考核成績( 87.03±1.23)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生綜合考核成績(80.74±2.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2.2教學模式滿意度評價

三、討論

3.1有利于提高護理實踐教學質量

調查結果顯示:引入思維導圖在《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中,提高了實驗組護生的綜合考核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通過引導護生自行繪制思維導圖,促進了其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通過不斷修正繪制思維導圖這個過程,督促了護生進行課前預習、增加復習效率,讓護生在這一過程中處于課堂主體地位,提高了對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操作課教學中借助思維導圖流程圖,有利于記住操作流程。最后在理論考試和操作考試中的結果顯示,顯著的提高了考試成績。引入思維導圖幫助教學后,讓護生自己建立一個詳盡的知識框架,提高了對知識的概括提煉能力,幫助護生理清思路,對專業知識有一個整體掌握,提高學習效率,并且不會遺漏任何重難點,方便后期更好地復習提高了實驗課教學質量。

3.2 有利于提高護生自我學習能力、語言表達及評判性思維能力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目前有效的、流行的思維工具,能將思維可視化,且便于總結記錄。提高了學生預習、聽課、復習的效果,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讓護生在展示自己的作品的同時,也側面鍛煉了其語言表達組織能力,同時可以了解他們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評判性思維是護理專業學生不可或缺的一項專業能力,思維導圖對護生的評判思維能力有促進作用[2]。在構建思維導圖時,通過討論和教師修正指導,不斷補充完善思維導圖的這個過程,不僅僅提升了護生自我學習能力,也有助于其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建立。課后通過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自己的制作的思維導圖,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提高了其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積極的學習習慣[3]。

同時通過審閱護生提交的思維導圖,教師準確的了解了護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以便隨時根據掌握情況調整教學進度和方法,更好的因材施教。由表2調查顯示學生對實驗課的教學滿意度評分較傳統備課法有所提高。由此可見,把思維導圖引入到《基礎護理學》的實踐教學中去,在提高護生綜合成績的同時,同時也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語言表達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對提高高職護理專業教學質量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托尼·巴贊,巴利·巴贊.思維導圖[M].葉剛,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15-61.

[2]易紅.思維導圖案例教學法對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5(4):291-292.

[3]沈王琴.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的漢化及在護理學生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12:95.

猜你喜歡
護理學基礎思維導圖實驗教學
基于科學探究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索
網絡與云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初探
護理學基礎課堂教學實施分層教學法探究
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概念課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軟件輔助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研究
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語閱讀文本中融入思維導圖的研究
Seminar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中的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