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戰疫”熱點 創新線上德育教學

2020-05-28 05:38伍才英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關鍵詞:戰疫武漢學生

伍才英

摘 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道德與法治》學科的重要內容。社會熱點事件是德育課程的重要資源,探索有效利用抗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熱點事件,引領學生聚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四個方面,開展線上教學,創新德育 活動。

關 鍵 詞 德育;熱點事件;核心價值觀;線上教學

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疫情給全國帶來巨大的沖擊。面對延期開學,停課不 停學,停課不停教的通知,德育學科該如何做好線上 教學呢?教學目標是什么?教學方法是什么?社會 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道德與法治》學科的重要部 分,基于此,筆者制定以“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主 題的學科教學計劃,在目標的指引下,精心備課,認真 思考與預設教學環節中的問題,做到有的放失。

一、愛國:學習榜樣,領悟愛國之情 報國行赴難,古來皆共然。愛國是中華民族的 魂,是中華五千年巋然屹立的根?!读x務教育品德與社 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強調:“充 分開發、有效利用課程資源,對于豐富品德與社會(生 活)課程內容,增強課程的開放性、生成性和教學活力 具有重要意義?!?sup>[1]新時期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 尤為凸顯愛國主義教育,開設了“中國的傳統節日” “我們的國土、我們的家園”“驕人祖先、燦爛文化”“百 年追夢、復興中華”等活動主題。學校也充分利用班 隊課、升旗儀式、校園板報、演講比賽等載體開展愛國 教育。

當前,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跡可作為優秀 的課程資源。2月3日,筆者在家長微信群里布置第 一份作業:“請家長們陪同孩子收看新聞、查看報紙, 了解武漢的疫情,想想誰是最可愛的人?”第二天下午 三點網上集中交流時,筆者打開群聊,學生在群中寫 滿了留言。

生 1:鐘南山爺爺是最可愛的人,因為他是第一個 提出該病會人傳人的專家。

生 2:護士是最可愛的人,有的護士姐姐為了方便 救人、保護自己,理了光頭。

生 3:醫生是最可愛的人,因為他們不怕危險,沖

在最前面。

學生們各抒己見,王同學說:“老師,為什么他們 都主動去支援武漢?難道他們不怕犧牲嗎?”筆者內 心受到深深震撼。生命是最可貴的,學生對于死亡是 最恐懼的。這個課堂生成資源不能錯過,于是留下第 二個任務:“這些最可愛的人冒著生命危險赴湯蹈火 是為了誰?他們怕嗎?明天下午三點繼續交流?!?/p>

第二天的交流課,學生或引用一位護士長寫的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 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說 明最可愛的人也是普通人;或引用護士李慧的請愿書 “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做研究”,說明他們做好了 犧牲的準備;更有學生提出,2008年汶川地震的幸存 者,24歲的余沙的錚錚誓詞“我的生命是祖國給的,現 在是我盡力的時候了,我一定義無反顧” 說明他們是 為了國家。學生們從警察、醫生、軍人等工作人員的 一言一行中找答案,發現他們也害怕病毒,但在祖國、 人民最需要他們的時候挺身而出。

珍愛生命是《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一個重要話 題。在小學六年的生活、學習中,學生聽過無數次珍 愛生命的教誨,然而從沒有如此深刻地思考生命的意 義。當新冠肺炎肆虐之時,學生們驟然體會到生命的 脆弱。在交流中,他們認識到:生命屬于個人,永遠是 最有價值的。在災難面前要不畏懼,要相信科學,要 相信祖國一定能戰勝一切。筆者也疏導了學生們的 擔心、恐慌情緒。更可貴的是,他們認識到:生命還屬 于社會,當一個人長大后,如果能為他人、為祖國做出 一定的貢獻,這樣的人生才更有價值。哪怕是獻出最 寶貴的生命,也義無反顧 ,就像今天武漢戰場上的醫 生、護士、軍人等。

二、敬業:品析無私,詮釋敬業之心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習近平總書記在 2013年 3 月17日第12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勉勵我們要為 實現中國夢而付出辛勤的勞動和艱苦的努力。祖國 的建設需要兢兢業業的勞動者,中國夢的實現需要一 代又一代的接班人。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吃苦耐勞, 做一行愛一行的品質,也是《道德與法治》育人的重要 任務。2月6日,筆者在班級微信群中發出圖片:鐘南 山院士1月18日晚上坐在餐車一角閉目休息時的照 片,并附文字說明:鐘南山院士已84歲高齡,他囑咐人 們盡量不要去武漢,盡量不要出門。但他自己卻于1 月18日傍晚不辭勞頓,從廣州乘高鐵前往武漢調研疫 情,深入武漢金銀潭醫院了解病人的情況。筆者據此 發出作業單:2003年,鐘南山院士帶領人們戰勝了非 典,入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面對鮮花與榮譽,他常 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不過是一個看病的大 夫?!比缃?,他以84歲高齡再度出征武漢,是什么力量 支持著他,激勵著他?

生 1:他是一個醫術高超的專家,他心中總是為別 人著想。

生2:他是一個科學家,他很謙虛,他要去探究未 知的科學。

生 3:他不僅愛國,更因為他有責任心,認為自己 是醫生,醫生就是要救人。

生4:他熱愛他的工作,永不放棄,就像是“春蠶到 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師:一個德高望重的人說自己是個看病的大夫,這 叫謙虛;一個84歲的老醫生,仍然奮斗在第一線,這叫 敬業、執著。在這場戰役中,還有誰也是這樣呢?

又是一節交流課,有學生介紹金銀潭醫院的張定 宇院長,隱瞞自己身患漸凍癥的病情,顧不上感染了 新冠病毒肺炎的妻子,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是一 個敬業的醫生;有學生介紹突發腦溢血倒在辦公桌旁 的山東泰安市公安局泰山分局網絡安全保衛大隊偵 查中隊指導員李弦,是一個敬業的警察;有學生介紹 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筑工人,他們是敬業 的工人;有學生講到犧牲的醫生、護士;還有許多學生 講到放棄休息、加班加點生產口罩、消毒水、防護服的 工人等。在這場抗疫戰中,有黨的領導,有不怕犧牲 的科學家、醫生,有忠于祖國的軍人,有普通的工人, 他們都在各自的崗位為祖國、為人民做出了自己的貢 獻。職業無貴賤,業術有專攻。在這節課的討論中, 學生明白了:無論身居何方,身處何位,只要是盡自己 所能為別人做出有意義的事,就是愛崗,就是敬業。

生活即課堂,教師以“同齡人”的身份和學生平等 對話、民主對話,共同探究如何做一個平凡而又有價 值的人,引導兒童的道德發展。在交流時代人物的優 秀品質中啟迪心智,學生們有章可循,萌發了有意義 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為美好未來奠基。

三、誠信:明辨是非,彰顯誠信之美 隨著每日不斷增長的新冠肺炎病人確診數字,人 們變得格外焦慮,偶爾相遇的鄰居失去了往日會心的 微笑,滿是戒備的眼神,疏離的態度。藥店的口罩、消 毒水一掃而空,超市的糧油、蔬菜變得緊俏。更有甚 者,將武漢歸來的老鄉信息在朋友圈中不停地轉發, 像是避瘟神似的排斥他。網絡平臺中出現了銷售假 冒、偽劣口罩、防護服的商店,出現高價銷售、囤積物 資的不良商家。課標指出:“理解做人要誠實守信,學 習做有誠信的人?!?sup>[1]面對這些不和諧的現象,不但不 能回避,而且要直面問題。鏈接社會事件開展誠信教 育,發揮育人功能才是重點。于是,筆者發出作業單: 張某某從武漢返鄉,卻慌稱從菲律賓回來,到處參加 宴請,除自己外,造成 7 人確診感染新型肺炎,4000 余 人居家隔離觀察。你對這件事怎么看?還有相關的 事例嗎?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生1:張某某太不誠信了,害人害己。 生2:觸犯法律的人要受到嚴懲。

生 3:我想對銷售偽劣醫療物資的商家說,你們做 生意能不能有點良心呀!

生4:我還知道有人亂發假信息,搞得大家人心惶 惶。我想對他們說:請不要再給國家添亂了!

師:為了圖個人方便、利益,不誠信、不自覺而影 響別人,甚至危害了別人,他們的行為有可能觸犯了 哪些法律呢?請同學們結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 冊第一、第四單元的“感受一下生活中的法律”“法律 保護我們健康成長”的主題活動,繼續準備明天的交 流材料。

在組織探討過程中,學生初步感知相關的法律知 識,明白要不聽信謠言,不亂轉發不確定信息,真正地 做到不盲目恐慌,理性思考、科學防疫的重要性,增強 知法、守法意識。

生活領域中的自我成長,是道德與法治學科關注 的重點。學生畢竟年少,居家觸犯法律的事情少。在 成長的過程中,更多的是自我約束與踐行道德的問 題。于是,進一步提出思考的問題:“在你身邊有這種 沒有觸碰法律但卻違反規定或者不道德的現象嗎?

遇到這種現象,你會怎么做?”有學生說,社區規定不 能聚眾活動,減少外出,可他還會去打籃球,這是不守 規則的行為 ;也有學生反映 ,有一天他發現爸爸和同 事在家里打牌 ,主動地勸阻他們。老子曾說 :水無常 形,順勢而為。一次誠信主題教育巧借社會熱點事件 在課堂外水到渠成。在隨后的幾天,學生化身為社會 監督員,勸阻身邊的家人、朋友不聚集參與游戲活動, 不出門訪親,共同做到居家保安寧。思政教育要以兒 童生活為基礎 ,選好題材的切入點 ,把握情感的觸動 點,化有痕于無形之中,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友善:感恩愛心,崇尚友善之舉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歷來 都是人們崇尚的優良美德。這種善良、友好的品質源 于未成年人的道德認識與實踐,是知行統一的結果。 德育教師要有深度感知和認識生活的能力,設計的活 動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現象和行為中發 現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在武漢人民、湖北人民遇到困難之際 ,全國人民 在黨中央的領導下迅速行動起來。僅全國各地支援 武漢的醫護人員就達到了 4 萬多人,工程建設者們僅 用10天的時間就建造了雷神山和火神山兩所醫院。 各地方政府、各事業單位、各行各業的愛心人士,支援 災區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馳援武漢。2020年2月10日, 被稱為“月亮之國”的科摩羅向中國捐贈 100 歐元,折 合人民幣 761 元,引爆了全球的輿論,應了中國的古語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自中國武漢發生疫情以 來,世界許多國家、許多友好人士紛紛慷慨解囊,捐錢 捐物。這些不分種族、不分國家的友誼之情、善良之 舉,也是德育的一個重要載體。于是 ,筆者將科摩羅 捐助中國的消息在班級群中轉發 ,向學生發出作業 單:看到這則新聞,你最想用什么成語來概括?100 歐 元代表的是什么?你還了解了哪些這樣的感人事跡?

生1:代表的是愛心。

生2:我知道歌星韓紅將個人所有積蓄捐出來做 慈善,成立了“北京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這次又是 帶頭捐款。

生3:有日本、俄羅斯、美國等許多國家都我們捐 錢、捐物。

生4:我們上杭縣也有許多普通人和企業家捐款、 捐物。

師:大人們捐款捐物,我們小學生還不能自食其 力,又可以為災區、為抗災的英雄們做些什么呢?

學生紛紛表示,可以把自己的零花錢捐一部分出 去;可以為這些英雄們寫一封信、畫一幅畫、唱一首歌 表達敬意;可以給他們唱贊歌;長大后要盡力幫助別 人。因為有愛 ,所以才懂得愛,學生們在交流中仿佛 快速地成長了。在災難中,全國人民展現了寬廣的胸 襟和無私的情懷 ,學生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明 白要熱愛自己的生命 ,更要珍惜他人的生命 ,人與人 之間、國與國之間是休戚與共的。世界人民、全國各 族人民的愛心、善舉 ,已在兒童幼小的心中播種、生 根、萌芽。

截至完成此稿時 ,抗擊疫情還沒有結束 ,但我們 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聚焦熱點事件,創新開展德 育教學之路也將延續。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 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 年版)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徐小敏)

猜你喜歡
戰疫武漢學生
鄭劍:爭做戰疫“急先鋒”
別哭武漢愿你平安
我們在一起
戰疫
荊楚戰疫之歌
攜手“戰疫” 福建省小學生“戰疫”主題美術作品選登
武漢加油
決戰武漢
趕不走的學生
學生寫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