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水墨畫創造性教學策略初探

2020-06-08 15:24方金玉
中國篆刻·書畫教育 2020年5期
關鍵詞:水墨畫創造性教學策略

方金玉

摘 要:現代兒童國畫教學注重引導兒童觀察生活,體現了創造性教學的特點,這種方法教學生動活潑,畫面充滿兒童天真、純樸的稚氣,通過這種方法的引導,小學生在國畫創作方面,顯得更具時代氣息和現代精神生活風貌。

關鍵詞:水墨畫 創造性 教學策略

近年來,我國兒童水墨畫教學已有很大發展,很多作品既有筆墨情趣,又不失中國畫特點,這種現代兒童國畫教學,比較注重引導兒童觀察生活,教師傳授筆墨技法后,由兒童自己靈活運用,體現了創造性教學的特點。這種教學方法生動活潑,畫面充滿兒童天真、純樸的稚氣,小學生接受這種方法的引導,在國畫創作方面,顯得更具時代氣息和現代精神生活風貌?,F將具體的教學策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尊重學生喜愛的繪畫題材,鼓勵學生樂于表達情感

只有自己最熱愛的生活,才可以令人充滿情感與激情地動筆,畫出最逼近心靈深處的作品。古今中外的畫家喜愛表現的繪畫題材無不跟他們的個人經歷與生活環境相關,例如法國畫家米勒從繁華的巴黎回到了美麗的鄉間,在巴比松生活了27年,他愛畫農民形象以及鄉村美景,我們最為熟悉、仰慕并永久保存于盧浮宮里的那幅《晚鐘》,畫出了一對田間勞作的夫妻與神、與大地的呼應關系,至純至美,感動著見到它的每一個人。再如我國國畫大師齊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一個農戶家庭,他熱愛大自然,筆下的花鳥魚蟲充滿著生命力,亙古地打動當時與后來的人,因為人性終究相通,引起了共鳴才會被深深感動。我們面向兒童的水墨畫教學,一定要知道學生對什么題材感興趣,尊重學生喜愛的事物,才會點燃學生的創作欲望與激情,教學效果也會事半功倍。例如五年級《花鳥畫(二)》,教學重點是學習用筆墨概括的方法表現鳥類的動態特點,老師課前布置學生搜集自己喜愛的小鳥圖片,也可以觀察生活中的小鳥,并且拍照帶到課堂,讓學生自己去準備畫面內容。在課堂上,我們發現了鳥的共性特征——基本結構是一致的,再請學生說說自己喜愛的鳥在外形上有著怎樣與眾不同的特點,最后結合自己的圖片觀察鳥的動態。俗話說磨刀不耽誤砍柴工,創作伊始就有了學生的參與,在題材上也有自主選擇的空間,作品中就會有自己的情感表達。作為美術教師,不僅僅是技法的傳授者,更是孩子藝術心靈的開啟者,如果在學習中學生能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能盡情抒發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能借助筆墨表達自己的情感,這就是中國花鳥畫學習的精神所在。在每一課的教學當中,教師都應尊重學生喜愛的繪畫題材,鼓勵學生樂于表達自己的情感。

二、設置練筆游戲,讓學生體驗中國畫筆墨趣味

水墨畫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悠久的歷史。我國的水墨畫與其他的畫種有著明顯的區別,主要是由所用的工具材料決定的。墨色的濃淡干濕、線條的粗細變化在生宣紙上可以生出許多不同的筆墨趣味和獨特的藝術效果。人美版教材小學段從一年級欣賞中國畫,到三年級開始彩墨游戲的接觸練習,直到六年級結束每一課的教學都有著特定的技法練習。如何讓學生在練習中感受筆墨趣味,去主動創造中國畫筆、墨、紙、水之間產生的微妙變化和偶然效果呢?課堂上可以設置一些練筆小游戲。例如在教授四年級美術《動物的臉》一課時,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巧妙運用合適的筆墨技巧表現動物的五官和毛發,此時的學生雖然已經擁有使用中國畫筆墨技法的基礎,但是對于觀察到的動物形象如何用合適的筆墨進行表現,會顯得束手無策,而且,當筆墨運用不得法時,畫面效果會不盡人意,可能會令一些學生對創作失去興趣和信心。老師示范了用散鋒破筆干擦法畫貓的過程——用濃墨勾勒五官,重墨散鋒皴畫臉部的絨毛,濕筆淡墨渲染整個臉形,學生跟著練習的時候覺得畫柔軟的毛發并不難,接下來筆者布置了筆墨練習任務——畫出比絲毛更細的絨毛,隨后學生在練習紙上做各種嘗試,在水墨交融中偶然發現了在淡墨或清水上滴入濃墨,墨跡順著水濕的紋路散開,就有毛茸茸的感覺,我們共同總結了經驗,得出絨毛法的創作步驟:用清水畫輪廓,帶畫紙濕了,再沿著輪廓勾墨線,待墨跡散開就完成作業,后面我們還練習了中鋒破筆法等等。每一次的國畫課,教師既有技法的示范和講解,也允許學生的自由發揮,開展趣味性造型活動,通過一次次練習,學生對水份的把握有所提升,墨色的控制也有自己的要求,筆鋒的運用也會更加熟練,中國畫的偶然效果奇妙無窮,這種偶然更是長期努力的必然,只有培養學生大膽想象,勇于創造的精神,中國畫的筆墨意境才會趣味長存。

三、注重寫生練習,提升學生創作水平

寫生是一種對描繪事物的瞬間抓捕,主要鍛煉學生的觀察力和對畫面的處理分析能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醒少年特有的對知識興趣的重要條件。中國畫的學習,也要重視寫生練習。在寫生的過程中用毛筆直接作畫,筆墨會更加生動,見物寫物畫面內容也會更加充實具體。例如在教授五年級美術《花鳥畫(一)》時,正是菊花盛開的季節,我校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小花園”,筆者便從各個班級借來了不同品種的菊花,學生走進國畫教室仿佛沉浸在美麗的大自然中,就有了想畫畫的沖動。這節課學生的創作格外沉靜,不斷地觀察物象,花朵的大小、疏密、高低要有適度的取舍和調整,這些都與教師的示范是不同的,學生必須自己參與到創作之中,本節課出現了多幅優秀作品,也讓筆者看見了學生的進步。首先是筆墨生動、酣暢淋漓;其次三維的物象表現在二維的空間,學生自然地按照空間位置作畫,拓展了空間思維能力;最后寫生是觀察、分析、理解、概括的過程,這就是創造。創造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的發展,其意義是深遠的,在美術教學當中,要盡量為學生創造寫生的機會。

四、賞析作品,為學生創作汲取營養

美術欣賞對于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具有重要作用。欣賞中國畫大師的優秀作品,可以感受國畫中的線條美、墨色美、構圖美、節奏美、留白美、意境美和了解中國畫大師的成長經歷。例如在學習五年級美術《人民藝術家——齊白石》一課時,學生通過賞析作品《蜻蜓荷花》了解到齊白石最善于使用的表現方法是“兼工帶寫”,賞析作品《群蝦》知道其最大的藝術特色是“似與不似之間”,他一生3萬多幅作品,勤奮執著的精神感動著學生。筆者還播放了齊白石畫蝦時的視頻:用筆蘸好墨以后,又加一勺清水,這樣作畫可以增加蝦殼的透明感,老人為了畫好蝦不僅觀察蝦,還在技法上做各種嘗試,才收獲了成功的經驗。這些都給學生帶來了新的啟發,創造離不開現實中的觀察,也離不開自主的思考、嘗試。通過賞析作品,學生不僅學習了大師高超的作畫技巧,也領悟到大師超凡的毅力和在成功道路上不斷嘗試不斷進步的創新能力,這些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汲取了豐富的營養。

五、多方面進行評價,有效提高學生水墨畫創作水平

在課堂教學中,評價的目的是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使學生更明智、更理性地進行學習,因此,在水墨畫創作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應該對學生的創作負有指導意義。例如在教授三年級美術《嬌艷的花》時,本課的重點是運用勾和染的方法表現花朵,部分學生在掌握用筆用墨方面不夠熟練,還習慣于用兒童畫勾線填色的方法表現花朵,致使作品用色呆板,缺少變化。針對學生的這一問題,在點評時,筆者講到了水在水墨畫中的作用,中國畫顏料和墨汁都離不開水的調配,在一點一皴中我形我塑,在墨色交融中形意相生,這純真境界才是兒童水墨畫的精神,鼓勵墨色渲染不開的同學適當加水再試一試。教師的有效評價不僅包含本課的知識重點,還有以往知識的回顧,墨色的濃淡變化、畫面的經營位置、筆法是否應用恰當等等,通過作業有效性評價幫助學生感性創作,理性表達。

六、參與畫展或各種繪畫活動,拓展視野,感受時代氣息

學生的作品反映了他在生活中的觀察,讓他對自己的生活環境更加了解,而這一切平常的事物又通過孩子的美術語言升華為美之所在,孩子十分愿意將這份美好分享給更多的人。參加畫展與各種繪畫活動,不僅抒發了學生的情感,表達了對美術與生活的熱愛,也能在活動中看到更多具有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拓寬學生的視野,清初畫家石濤說“筆墨當隨時代”,他認為每一個歷史時期的筆墨風格與其時代的藝術審美密切相關,參加畫展是學生增長見識的不錯選擇。同時,通過參加活動也可以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并更好地融入社會,促使他們形成完美健全的人格。

小學段的水墨畫教學,教師應鼓勵學生觀察生活、傳授筆墨技法、拓寬學生眼界等,給予學生一切創作所需的幫助,再由學生自己靈活運用,自我表達,讓學生在創作中感受輕松,感受快樂,創作出更具時代氣息的兒童水墨畫作品。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如何切實提高學生的水墨畫創作水平,需要教師理念的更新和課堂教學策略的不斷探究,教師的成長亦須學習再學習。

參考文獻:

[1](美)唐納德·荷伯豪斯/芭芭拉·荷伯豪斯著.黃藝平.黎明婉.王海迪譯.《小學美術課堂創造力與感受力的培養》.廣西美術出版社,2019

[2]張曼華著.《中國畫論史》.廣西美術出版社,2019

[3]楊景芝.黃歡著.《從直覺到理性》.湖北美術出版社,2011

(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實驗小學 安徽銅陵)

猜你喜歡
水墨畫創造性教學策略
創造性結合啟示的判斷與公知常識的認定說理
《文心雕龍》中的作家創造性考辨
牡 丹 (水墨畫)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中國畫”與“水墨畫”——小議“水墨畫”稱謂在20世紀90年代的盛行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安靜的水墨畫
水墨畫與社會變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