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教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師角色的重塑

2020-06-08 10:42蘭希
廣西教育·C版 2020年2期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師智慧教育角色

蘭希

【摘 要】本文針對智慧教育對大學英語教學在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專業素質、傳統學習方式等方面提出的挑戰,論述大學英語教師應充當學習活動的設計者、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生學習的評估者和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正確認識并積極應對智慧教育時代對于教師職業的沖擊;同時高校也要具備變革意識,強化教師轉型意識,通過與教師同步轉型,推動教師角色的重塑。

【關鍵詞】智慧教育 ?大學英語教師 ?角色 ?重塑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2C-0143-04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以及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已經步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即以大數據、云計算、多媒體技術等為特征的人工智能時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正史無前例沖擊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移動互聯網的影響滲透到了我們學習的方方面面,個性化學習、精準化學習隨即呼之欲出,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正面臨著一場顛覆性的革命。教育部于2018年4月出臺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是國家層面積極應對科技發展而付諸的行動計劃,吹響了開啟智能時代新征程,逐步實現教育現代化的號角?!吨袊逃F代化2035》提出了面向教育現代化的十大戰略任務,任務之一是要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包括建設智能化校園,統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等?!洞髮W英語教學指南》指出:大學英語應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融合,繼續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智慧教育就是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產物,它既蘊含了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新型的教育形態和教育模式。智慧教育以智慧課堂為載體,可以創設更加生動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豐富學生對英語文化背景的學習,但同時也對大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教育背景下如何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將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深度融合,這都亟須教師轉變角色,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教師是教學改革的關鍵角色,必須順應信息時代改革浪潮,探究自身角色的轉變。

一、智慧教育的內涵

自IBM公司2008年首次提出“智慧星球”這一概念以來,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新興概念接連產生,如今智慧教育作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已被列入國家的教育戰略目標。智慧教育,在國際上英譯為Smart Education,其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內涵較為豐富。對于智慧教育,不同學者對其進行了闡述。黃榮懷認為智慧教育(系統)是一種由學校、區域或國家提供的高學習體驗、高內容適配性和高教學效率的教育行為(系統),它能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為學生、教師和家長等提供一系列差異化的支持和按需服務,能全面采集并利用參與者群體的狀態數據和教育教學過程數據來促進公平、持續改進績效并孕育教育的卓越。祝智庭認為,智慧教育的真諦就是通過構建技術融合的生態化學習環境,通過培植人機協同的數據智慧、教學智慧與文化智慧,本著“精準、個性、優化、協同、思維、創造”的原則,讓教師能夠施展高成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習者能夠獲得適宜的個性化學習服務和美好的發展體驗,使其由不能變為可能,由小能變為大能,從而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格品性、較強的行動能力、較好的思維品質、較深的創造潛能的人才。

智慧教育的內涵可以從技術、教育、價值、實踐、組成、發展等維度來認識。首先,智慧教育與信息技術密切聯系,大數據、云計算、通信技術等先進技術是智慧教育得以發展的基礎;其次,智慧教育不僅蘊含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需要構建新的教育環境,創建新的教育評估模式,從而實現泛在學習、個性化教學和差異化教學;再次,智慧教育借助不同的技術平臺,已被逐漸應用于教學實踐,比如遠程教育、慕課、雨課堂、翻轉課堂、智慧課堂等新型教學形式都可納入智慧教育范疇;最后,智慧教育由各個不同要素構成,涉及智慧環境、智慧教學法、智慧人才三個方面。智慧教育是實現教育信息化2.0的領航理念,本文所討論的智慧教育是基于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英語智慧學習,是以移動互聯終端設備作為輔助的智慧學習。

二、智慧教育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的新挑戰

基于智慧教學手段教授英語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方式,它是由英語學科的特點和育人方式來決定的。英語學習強調知識的輸入,技能的產出,著重于語言應用,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智慧型英語人才。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將創新教育教學生態,對進一步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有著重要意義。與此同時,智慧教育的快速發展也會讓大學英語教師面臨嚴峻考驗,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巨大的沖擊,大學英語教學也將面臨新的挑戰。面臨的新挑戰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挑戰,二是對教師專業素質的挑戰,三是對傳統學習方式的挑戰(如圖1所示)。

(一)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挑戰。對于教學而言,傳統的教學模式會受到沖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教學空間開放化。傳統教學是學生在一所學校由一名教師在一間教室授課,智慧學習空間則像一張網,通過互聯網構成智慧校園、智慧教室和智慧課堂,基于微課、慕課、微信、翻轉課堂等教學方式,多則上千萬的學生可以通過智慧空間進行英語學習,過往受到時間、地點、資源等條件束縛的傳統教學方式將被逐步改變。二是師生角色及教學方式發生顛覆。傳統課堂中,主要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控制者,在教學過程中占主導地位,學生則是以被動學習的方式接受知識。而在智慧學習環境,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顛覆了教學流程,由“先教后學”轉向“先學后教”,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學習者,教師則由知識的灌輸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三是線上線下深度融合。課前,教師通過互聯網和學校網絡平臺開展教學,提供優質的英語學習資源,學生可以用電腦或手機上網隨時隨地學習。課中,教師基于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師生探討,進行合作、研究性學習,師生共同發展。課后,學生可以基于微信、雨課堂等平臺與教師進行實時交流,反饋學習情況。

(二)對教師專業素質的挑戰。對于教師而言,首先面對的是信息技術對教師教學理念的沖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課堂、教材為中心,教師主要通過講授傳授知識,忽視學生口語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養,很多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而在智慧環境中,更加強調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因材施教,提供個性化教學和精準教學。其次是智慧課堂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挑戰。比如微課的制作,需要教師具備較好的信息素養,掌握一定的軟件制作能力和視頻處理能力,還有雨課堂平臺的使用,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數據分析和統計能力。最后是智慧課堂要求教師掌握較強的專業知識。新時代大學英語教學不僅在于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更重要在于課程育人,外語課要加強對學生國際視野、國際理解和綜合人文素養的培養,這就需要英語教師要有跨文化、跨學科意識,了解并掌握其他學科相關內容,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

(三)對傳統學習方式的挑戰。對于學生而言,一是學習資源的來源廣泛,需要具備一定的信息篩選能力。學生可以利用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從網絡上快捷地學習并獲取信息資源,學生已然處于學習活動的中心。二是學習內容變化帶來的能力培養上的挑戰。與傳統學習相比,智慧學習時代的信息獲取快速便捷,思辨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將成為未來學生必備的核心能力。學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三是學習方式變化帶來的自主管理的挑戰。智慧教育背景下的學習將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可以借助網絡學習平臺生成個性化學習方案,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安排學習進度,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等。個性化學習方式對學生的自我控制和調節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智慧教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師角色的重塑

智慧教育的核心在于深度學習,學生英語知識的來源呈現多樣化、廣泛化,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方式偏向于自主合作學習,因此,智慧教育時代需要大學英語教師轉變觀念,適應智慧環境,重塑教師角色。大學英語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設計者、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生學習的評估者和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如圖2所示)。

(一)學習活動的設計者:由“先教后學”轉向“以學定教”。大學英語教師要成為學習活動的設計者,實現教學過程的轉型,由“先教后學”轉向“先學后教”,進而實現“以學定教”。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樹立以“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智慧教育時代,課堂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教師也不再是課堂的權威者,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報紙、雜志等媒介獲取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源,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始終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更好地服務學生,幫助學生學習。其次,教師要基于學生的基礎和需求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大學生英語學習基礎不盡相同,教師要因地制宜,因生定教,充分調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制定符合地方大學的英語教學計劃,提高大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最后,教師要設計開發校本課程,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智慧環境下英語課堂將更多地向網絡轉移,教師要創設英語泛在學習環境,開發適合地方大學的英語課程供學生課前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形成課前、課中、課后學習一體化范式,提高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

(二)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由“知識灌輸”轉向“問題學習”。大學英語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由“知識灌輸”轉向“問題學習”,實現教學方式的轉變。首先,大學英語教師要轉變思路,從教學主體角色中脫離出來,由傳統課堂活動的主體轉變成一個學習團隊的指導者。教師要意識到教學不是一個單向的主導過程,要平等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建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雙主體課堂,教師角色應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有效地引導學生開展學習,做好學生學習的領路人。其次,在教學內容的設計方面,內容要新穎,與時俱進,同時設置相應的任務,創設不同的問題,開展任務型學習,層層深入,逐步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此外,要多傾聽學生的心聲,積極主動了解學生的關注點和問題所在,增進師生的情感交流。再次,基于慕課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構建師生學習共同體。大學英語教師要基于慕課,利用優質在線學習資源創設微課,搭建網絡在線學習平臺。課前,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平臺自主預習,完成課前作業;課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師生面對面地交流,共同探討解決教學重難點問題,可以采取頭腦風暴、小組匯報、英文辯論等形式豐富課堂。教師在課堂中還可以采用個人積分、有獎競賽、小組對決等有效方式,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熱情,使學生獲得更大成就感。課后,學生通過學習平臺對課堂學習進行實時反饋,教師及時反思,改進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課堂滿意度和參與度。

(三)學生學習的評估者:由“單一評價”轉向“多元評價”。智慧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評估者,提高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智慧課堂以學生為中心,力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獨立思考、探索、實踐、反思、創新等方式實現學習目標。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需要大學生自身具有較強的自律和自控能力,更需要教師的監控和評估,而且評估方式要改變過于單一的評價,評價方式應趨于多元化。課前預習階段,對學生進行診斷性評估。根據不同的學習主題和學習內容,教師可以在網絡學習平臺設計相應的課前作業,要求學生在預定的時間完成,教師及時批改和打分,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風格,以判斷他們是否具備實現當前教學目標所要求的條件,為實現因材施教提供依據。課中,對學生開展形成性評估。英語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長時間、持續不斷的學習,需要大量的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智慧環境下要讓大學生學好英語,需要在學習過程中設置一定的學習任務,輔以階段性的測試,全方位對學生進行跟蹤學習,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進行實時監控。課后,進行終結性評估。終結性評估是在教學活動結束后為判斷其效果而進行的評價。終結性評估可以是一個單元,一個模塊,或一個學期的教學結束后對最終結果所進行的評價。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引導并監督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根據學生在課前作業、課中表現和課后測試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多元評價,綜合評估學生的學業情況。

(四)學生發展的促進者:由“個體發展”轉向“共同體發展”。教師在學生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指導和促進作用。智慧學習環境不再拘泥于傳統的課堂,可以延伸到課外和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通過智慧學習空間,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也可以促進師生交流,形成師生學習共同體。首先,建立虛擬師生論壇?;诰W絡學習平臺可以開設獨立的師生論壇,就專題學習或學習疑難問題等組織學生積極提問、討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加強與學生溝通,構建師生發展共同體,促進師生的情感交流。其次,創設語言學習環境。智慧教育時代不僅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一定挑戰,也帶來了機遇和便捷。大學英語教師要學會適時地利用慕課、微課、智慧課堂、雨課堂等學習媒介為學生營造英語學習環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不同專業層次的學生,建立學習信息資源庫,為其提供一些文本資料,如經典英文著作、中英雙語報紙等供學生閱讀,上傳一些優質的名人英語演講節目和電視節目,為學生提供地道鮮活的英語學習素材,創設沉浸式學習環境。最后,開展校園英語活動。智慧教育旨在建構知識,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當今中國大學生大多學習的是“啞巴英語”和“中式英語”,語言口頭表達能力較弱。對此,可以基于校園文化節,面向全體學生舉辦各類英語活動,比如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辯論賽、英語角、英語寫作比賽等,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成為智慧型人才。

對于教師來說,智慧教育既充滿了挑戰,也充滿了無限機遇。智慧教育是基于智慧學習空間,以學生的智慧發展為目標,以教師的教學智慧為實施條件,通過建構智慧課堂,“轉識成智”,培養智慧型人才的過程。智慧教育的核心在于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基于技術的支持實施精準教學,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學。在智慧教育理念的引領下,智慧校園、智慧教室、智慧教師、智慧課堂呼之欲出。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傳統課堂將逐漸轉向智慧課堂,傳統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等迫切需要轉變。立足于時代特點,不僅高校需要樹立轉型意識,構建智慧校園,創設智慧學習環境,教師也需要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更新教育觀念,重塑角色。大學英語教師不僅要做學習活動的設計者和學生學習的指導者,還要成為學生學習的評估者和學生發展的促進者,為促進學生全面及個性化發展,培養新時代智慧型人才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EB/OL].(2018-04-18)[2019-11-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2]王守仁.《大學英語教學指南》要點解讀[J].外語界,2016(3)

[3]曹培杰.智慧教育: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變革[J].教育研究,2018(8)

[4]黃榮懷.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從環境、模式到體制[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6)

[5]祝智庭,魏非.面向智慧教育的教師發展創新路徑[J].中國教育學刊,2017(9)

[6]奚從清.角色論:個人與社會的互動[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7]孫千惠,楊雪.新時代新形勢下高校英語教師的角色定位[J].科教導刊,2019(9)

【基金項目】2018年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互聯網+背景下廣西高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研究”(2018KY1245);2018年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慕課背景下外語教學理念的重構——以廣西廣播電視大學為例”(2018JGB437);2019年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互聯網+時代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GXGZJG2019B035)

【作者簡介】蘭 希(1986— ),男,壯族,廣西河池人,碩士,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教師教育、英語教學。

(責編 蘇 洋)

猜你喜歡
大學英語教師智慧教育角色
專家評價對大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影響的敘事探究
中醫藥院校公外教師向ESP教師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高校智慧教育生態發展新挑戰
智慧教育在基礎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探究
基于知識圖譜的智慧教育研究熱點與趨勢分析
中國—東盟背景下廣西地區大學英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的問題和對策
人力資源開發與智力資本提升的關系探析
普通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角色問題研究
關于動畫人物角色設定中的服飾設計研究
農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師的角色與使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