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賞識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2020-06-12 11:46姜藶桐
求知導刊 2020年13期
關鍵詞:受教育者賞識教育教育者

摘 要:賞識教育在如今的學校和家庭教育中已是一種被廣泛運用的教育方法,它并不是單純的表揚和鼓勵,而是教育者承認受教育者之間的差異,對受教育者滿懷信心,挖掘潛能,促進其成長。然而現階段的教育卻混淆了賞識教育的含義與作用,部分教育者對賞識教育十分盲目,這種扭曲也造成了賞識教育的失效。因此,要想令賞識教育發揮作用,回歸正軌,必須明確其價值與含義。文章從當前賞識教育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出發,對其展開探索,并提出了解決賞識教育中存在問題的對策,如獎懲并進、因材施教等。

關鍵詞:賞識教育;教育者;受教育者

引言

教育下成功地培養成留美博士生,這種親身經歷也驗證了卡耐基的名言:“要對最細微的進步贊美,每一步都要贊美,這會將學生的自信點亮,鼓勵他們積極進取?!币虼?,很多教育人員開始重視賞識教育,并應用在教育教學環節中。但隨著賞識教育進一步的推行,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浮現出來,甚至有一些學者開始質疑賞識教育,轉而提倡懲罰教育。為什么對賞識教育的態度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廣受好評到備受質疑?它在實施過程中面臨哪些難題?本文基于賞識教育在我國的發展與現狀,嘗試探究其存在的各類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一、賞識教育的定義及價值

1.賞識教育的定義

當前,許多文獻著作都深入研究了賞識教育,他們對賞識教育的定義各不相同,但就現有的絕大多數文獻著作,他們給出的定義均包含如下兩點。

(1)賞識教育是指教師認識并賞識學生的才能,從而使學生增強自信、主動發展的教育方式。(它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方法)

(2)賞識教育是以尊重、信任、寬容、激勵為原則,順應時代要求,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為出發點,按照學生成長的規律,順應學生心理的成熟過程,尊重個性,鼓勵學生在寬松的教育環境中成長的教育方法。

從上述兩點中,可以得知,雖然定義表述不同,但其核心思想是一樣的,這要求教育者對受教育者間的差異要認識清楚,并對他們保持信心,幫助他們發揚優點,發掘其潛能,提升自信,最終實現健康成長。因此,賞識教育的本質在于充滿愛,尊重個體與生命,這樣的教育才是充滿生命力與人情味的教育,這種教育模式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要積極推廣提倡。

2.賞識教育的價值

(1)賞識教育幫助受教育者建立自信,克服自卑與膽怯。部分孩子性格不夠活潑,較為內向,不敢過多表現自己,所以家長或者教師很少贊揚他們。長此以往,他們對自身能力持懷疑態度,漸漸失去自信,自卑心理愈發嚴重。家長與教師要積極關心他們,信任、尊重才能使孩子重拾信心,這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家長和教師要學會尋找孩子的閃光點,對孩子抱著欣賞的態度,適時地給予積極的評價,這會使孩子認為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從而提高生活、學習等各方面的積極性。

(2)賞識教育教導孩子尊重與自尊。在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一些問題,有些孩子的逆反心理,往往是在受指責的過程中感覺得不到尊重而產生的。因此,家長與教師批評教育孩子時,應當指出他們的不足,尊重他們,給他們留面子,讓他們明白只有學會自尊與尊重,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3)賞識教育引導孩子發掘自身潛能?,F在的家長和教師總是在孩子有一些成績之后,才會去贊美孩子。我們應當細微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找出他們的優點長處,引導他們發現自身興趣,最終發掘自身潛能,變得更加優秀。

賞識教育具有上述優勢,這是其廣受推崇的原因,但當下,部分教育者無法準確認識賞識教育的含義,掌控不好尺度,致使賞識教育難以發揮作用,甚至不利于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因此必須對賞識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

二、賞識教育存在的問題

1.賞識教育的功利性

賞識教育的益處良多,如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品格、學會尊重,發掘潛能。很多家長和教師便以此為說辭,將發掘潛能變成賦予孩子能力?,F在的孩子,從小學開始就肩負著較大的壓力,家長們喜歡將自己的人生追求、價值觀強加給子女,想方設法讓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補習班。誠然,借助一定方法了解他們的興趣所在,充分發掘他們的潛能,這么做的初衷無可厚非。但是,家長如果利用這種方法去逼著孩子承受壓力,或許起初,孩子會覺得參加這些培訓班、補習班可以獲得家長的稱贊,然而久而久之,這些過分的“賞識”就會給孩子們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甚至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導致厭學、逃學等惡劣的后果。也正是因為家長們對子女寄予著厚望,希望子女能出人頭地,所以當代教師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教師因為班級之間的競爭激烈,已經幾乎忘記教育的初衷,他們只知道一味地讓學生學學學,成績永遠擺在第一位,絲毫不顧及學生的感受。其實,教育者的這些良苦用心都可以理解,可是我們不能忘了,在督促孩子進步成才的同時,不能一味地將自己的想法和期許強加給孩子,也要充分尊重他們的意見與想法,不要讓他們的童年缺乏快樂,失去色彩。

2.因賞識教育而忽視了懲罰教育

在賞識教育備受推崇的背景下,部分教育學者的認識過于片面,覺得鼓勵與表揚才是賞識,懲罰教育就可以放一邊。比如,上公開課的時候,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教師變得特別小心翼翼,對學生的評價幾乎不會提一個“不”字。雖說教師的初衷是好的,但這明顯脫離了賞識教育原本的意義。還有部分家長不分場合,過分溺愛,當孩子在身邊時依然大肆夸獎,這種賞識也就變質成了吹噓。因此,如果教育者只知道一味地賞識,在需要明確指出錯誤的時候,也給懲罰穿上“賞識”的外衣,這樣只會讓孩子模糊認識,無法正確及時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因此,鼓勵表揚是提倡的,但一定要有度。假如一個人受到太多贊美與賞識,長此以往,其內心勢必膨脹,這會極大地影響他的判斷與認知,無法給自己準確定位,難以樹立端正的是非觀。因此,簡單過度的鼓勵表揚并非賞識教育,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內心,引導與肯定他們的表現,讓他們學會明辨是非,改正不良行為。

三、解決賞識教育存在問題的對策

1.正確認識賞識教育,提升教育者的賞識素養

教育的成敗取決于教師與家長這兩個重要環節,如何認識與運用賞識教育關乎孩子能否健康成長。因此,必須重視提升教育者的修養素質,確保他們賞識學生做到恰當、公平、公正,這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何為教育,這可能是困擾多數教師的問題,所以要全面深入地理解它的價值與含義。眾所周知,賞識教育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體現出對個體與生命的尊重,充滿著愛與關心,這就對教育者們提出要求,在當前應試教育的前提下如何做好本職工作,表達出愛心、尊重以及信任。

2.獎懲并進,雙管齊下

賞識與懲罰在教育中相輔相成,發揮著各自的效用。如果教育者只知道賞識,那么受教育者很容易只聽得了好話,而無法接受挫折;如果教育者只知道懲罰,那么受教育者很容易喪失信心,而變得郁郁寡歡。種花時不僅要澆水施肥,還要修枝剪葉,前者就是賞識教育,后者就是懲罰教育,要想把花養好,水肥同修剪缺一不可。因此,要辯證地看待兩種教育的關系,要把握好尺度,在兩者間尋求一個平衡,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明辨是非,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做了好事要進行表揚,做了錯事就應該給孩子適當的批評懲罰,如果教育者只是加以縱容的話,會使孩子迷失自我,不知悔改,無形中會丟掉道德與責任心,這種情況極易誤入歧途,害人害己。此外,教育者在批評孩子時也要把握好尺度,雖然孩子做了錯事,但要尊重他們,不要過度苛責,讓他們發現自己的錯誤,心生悔改之意才是最好的結果。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懲罰和賞識都具有激發他們內在潛能的作用,所以只有把兩者有效地結合起來,孩子們才能快樂健康地成長。

3.賞識要適度,講究方式方法

所謂物極必反,教育者在進行賞識教育時應該把握好合適的尺度,不盲目表揚,不盲目遷就。當然,想要把握這個“度”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因為每個孩子受教育的環境不同,他們的個性心理也不同。在進行賞識教育時,教育者要對孩子的身心需求和心理狀況等問題進行正確客觀的分析,以求賞識得有理有據,否則賞識過度,孩子可能自信心膨脹,變得驕傲自滿、自以為是;而賞識不足,會讓孩子不夠自信,遭受挫折,容易自卑,難以保持積極態度面對學習生活。因此,教師的賞識教育要有一定尺度,更要講究方式方法。

結語

賞識教育強調孩子之間存在個性差異,但認為他們都是可塑之才,教育者要尊重這些差異,做到信任、尊重、鼓勵以及包容。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應對所有受教育者一視同仁,對待關心孩子時強調公平公正,認為他們都具有可塑性,引導他們健康成長。作為家長,應該努力建設民主平等的親子關系,為孩子創設寬松自由的家庭氛圍,并以身作則,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教育。所以說,教育者要給予孩子全面的關愛、真誠的贊賞和必要的肯定,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孩子主動追求自身發展的積極性,促進他們內在潛能的發揮,拓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最終使孩子們學會自我欣賞。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提出,人的熱情飽滿的前提在于滿足一些需要,而尊重、歸屬以及情感均包含其中。

綜上所述,賞識教育強調人情味與人性化,這種教育模式幫助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共同發展進步。賞識教育不是某些教育經驗和某一個成功的案例就可以完全概括的,它值得教育者們繼續深入研究下去。因為教育缺乏賞識就一定不會完整。

[參考文獻]

[1]韓登亮.賞識教育的實踐反思[J].當代教育科學,2005(14):36-39.

[2]崔學鴻.賞識教育初論[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

[3]周弘.賞識你的孩子——一個父親對素質教育的感悟[M]. 成都: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2000.

[4]李鎮西.愛心與教育:素質教育探索手記[M].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

[5]凡欣.基于學生對賞識教育的需求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2(4):29-30,108.

[6](美)M·S.斯特娜.斯特娜的自然教育[M].張艷華,譯.北京:京華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姜藶桐(1993—),女,江蘇南通人,中小學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賞識教育的利弊。

猜你喜歡
受教育者賞識教育教育者
品讀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養反思性實踐能力
教育者要懷揣夢想上路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常用的導入活動及其有效性分析
教師應努力成為一個“教育者”
淺析充分發揮受教育者主體性的重要性與途徑
給“賞識教育”踩剎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