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聰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創作技法解析

2020-06-22 13:00魏序紅
大觀 2020年4期
關鍵詞:創作風格藝術歌曲鋼琴伴奏

魏序紅

摘 要:劉聰作為我國當代著名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他的大量音樂作品,被廣大藝術歌曲愛好者所熟知,尤其是他創作的大量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成為當代鋼琴伴奏的代表性作品,因此對其藝術歌曲鋼琴伴奏作品進行分析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通過對劉聰藝術歌曲鋼琴伴奏作品的分析,總結其在結構、體裁、創作手法上的特點,詮釋其創作風格。

關鍵詞:劉聰;藝術歌曲;鋼琴伴奏;創作風格

一、劉聰及其音樂創作簡介

劉聰,當代中國作曲家、教育家、指揮家,曾任教于沈陽音樂學院、大連藝術學院音樂系,并且長期擔任大連愛樂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指揮。劉聰的音樂創作較為廣泛,涵蓋聲樂、器樂等多種形式,其中較為具有代表性的有管弦樂《第二東北舞曲》《勁鼓狂舞》,管弦樂組曲《南海觀音》《香港速寫》,交響合唱套曲《珠聯璧合》,聲樂作品《在青翠的山谷里》《淋濕的夢》,另外,還為大型歌劇《文成公主》編曲。

在劉聰眾多音樂創作形式當中,藝術歌曲的創作極具影響力,很多作品在各類國內外歌曲創作比賽當中獲獎,更有一些經典作品成為各種聲樂比賽的必唱曲目。作為這些藝術歌曲的一部分,鋼琴伴奏也為歌曲旋律增添了很大的光彩,劉聰在對藝術歌曲創作中,采用獨特的旋律和鋼琴伴奏,呈現出較鮮明的個性化創作特點[1],彰顯了極為強大的音樂創作能力。

二、劉聰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創作特點

(一)功能性伴奏特點

鋼琴伴奏總結起來主要具有烘托音樂場景、強調音樂形象、渲染音樂氛圍等方面的功能。劉聰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功能性特點極為清晰,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幾種類型:

1.強調性伴奏

強調性即對音樂主題進行強調,是鋼琴伴奏部分對其歌曲旋律的一個重要的支持,它主要是通過重復手段對歌曲旋律進行支撐,從而使音樂主題形象得到強調、深化,能夠加深聽眾腦海中的音樂形象。

這種強調性的鋼琴伴奏在劉聰的創作當中極為普遍,創作技法也極為多樣,主要有在鋼琴的高音聲部對旋律的強調。如《在青翠的山谷里》的高潮部分,作者對鋼琴伴奏的處理便采用了高聲部進行旋律的重復,這種重復往往是通過和聲加層進行變化的,這種和聲加層變化對旋律的重復,不僅能夠對歌曲旋律進行支撐,還能夠使得音樂和聲變得更加豐富。除了在鋼琴高聲部對歌曲旋律的支撐以外,劉聰還在低音深部對歌曲旋律進行重復,歌曲的這種強調形式由于受和聲的限制,使用較少。

2.烘托性伴奏

烘托性伴奏,即烘托渲染音樂氛圍,營造音樂情緒,深入表現音樂內在的思想情感,從而增強音樂的色彩和動力,造成音樂的起伏與高潮并深化歌唱的意境及藝術表現。[2]這種特點的鋼琴伴奏的創作手法與強調性音樂創作手法有著本質的區別,它不對歌曲的旋律采用正面形式的重復,往往使用與歌曲旋律沒有聯系的內容,追求情緒上的形似或相近。

譜1是藝術歌曲《故園戀》的開始部分,該作品無疑是中國藝術歌曲創作思維內涵性的一次創新。[3]舒緩,悠長,透露出了對于故鄉、對于家園的懷念,對于故人、對于孩童時的留戀。為了更好地營造這種音樂氣氛,鋼琴伴奏的高聲部采用了四、五度和聲,使得整個音樂變得空靈,配上低聲部這種分解和弦,整個聲部就變真切,節奏上的這種選擇也使得音樂更具流動性。

3.塑造性伴奏

塑造性伴奏即使用音樂刻畫歌曲中的音樂形象,是根據文學歌詞所表達的形象,用聲音的手法將這種深化這種形象,使得整個音樂變得更加生動,音樂形象更加逼真。這種伴奏在劉聰的作品當中也是比較常見的,如在作品《海鷗》中高聲部極為密集的節奏是對大海波濤洶涌的刻畫,在《秋風在說》中,上下三連音則是對秋葉的描繪。

(二)伴奏音型特點

伴奏音型是鋼琴伴奏的呈示形式,它承載著和聲、織體等多方面,其形式多樣且極具多變性,不同的伴奏音型有著不同的音響效果,其音樂的表現力也是不同的,因此伴奏音型的選擇直接影響整首作品的效果。劉聰在其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當中對于伴奏音型的選擇是靈活多樣的,其目的是更好地服務于歌曲本身,達到最好的音樂效果,但總結其作品當中使用最多的伴奏音型有兩大類,一是低音與八度以內的伴奏音型,二是綜合類型的伴奏音型。

1.低音與八度內的伴奏音型

低音與八度以內的伴奏音型是指低音聲部往往是以低音區的低音、混合中低音區的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以及分解和弦等伴奏音型,主要是使用左手演奏,右手有時配以演奏歌曲旋律。這種創作在劉聰的作品當中極為常見,往往使用在歌曲的高潮部分,能夠將音樂形象更加深化,進一步推動音樂情緒,如在歌曲《在這塊土地》當中等。另外,在保持左手低音與八度以內的伴奏音型的同時,右手有時也會進行一些無旋律的伴奏音型,如在歌曲《潔白的云》開始時,為了更好地表現歌曲所傳達的莊嚴的、深情的音樂情緒,左手的伴奏音型為長時值的八度進行,右手則進行三連音的柱式和弦。

2.綜合類型的伴奏音型

劉聰對于鋼琴伴奏的創作有著自己獨特的思維,他主張鋼琴伴奏要有多層次立體式的音響效果,這種音響效果的構建主要是依靠多種不同伴奏音型的共同作用而實現的,構成了多層次、復合形式的織體。劉聰的作品當中,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以及分解和弦組合使用往往是很常見的,這就產生了復合式的音響效果。如在歌曲《烏江山峽百里畫廊》中,為了更好地表現烏江山峽兩岸巍峨秀美的青山綠水,右手使用了柱式和弦表現出山的巍峨,左手則是采用節奏較為密集的分解和弦表現出了水的靈動,這兩種不同伴奏音型的使用產生出來多層次立體式的復合音響效果,將烏江兩岸的美麗景色完美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三)調性、和聲運用的特點

調性、和聲的運用對于鋼琴伴奏的創作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能夠直接影響到整個作品的色彩。劉聰在作品當中對于調性、和聲的使用十分豐富,轉調、離調、調性交替等手法,在大多數的作品當中都會使用,甚至出現了雙調性的創作手法。雙調性是多調性范疇的一種,是指兩個以上的調結合在一起,當兩個調結合在一起時稱為雙調性。這種重疊調性的創作手法往往能夠獲得不同的音響效果,如在《故園戀》開始部分,鋼琴伴奏當中兩個聲部的調性關系為平行大小調,青年懷念家鄉時往往是美好的,但這種美好往往又帶有一種苦澀,對于這種較為復雜情感的表達,作者選擇了雙調性的創作手法,即使用調性色彩上這種“明”與“暗”的對比,巧妙地表現情感上這種“苦”與“甜”。在和聲的使用上,為了營造氛圍,烘托歌曲情緒,劉聰在鋼琴伴奏的創作中除了傳統的三度疊置和聲外,還是用了四、五度疊置的和聲?;谒?、五度音程的性質,將其作為材料構建起來的和弦,其音響色彩與傳統三度疊置的和聲音響色彩有著較大的差別。

劉聰作為我國當代著名的作曲家,其藝術歌曲鋼琴伴奏在中國當代較為具有代表性,引領著世界音樂的潮流,讓中國藝術歌曲更廣為人知。[4]對其進行研究,對于我們今后的學習、創作、教學都有著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永振.藝術歌曲《海鷗》的創作特色[J].當代音樂,2015(11):95-97.

[2]王永振.民族民間音樂元素與現代作曲技法完美融合的精品:藝術歌曲《在青翠的山谷里》個性化的創作特色[J].當代音樂,2015(15):120.

[3]吳錚.不積跬步 無以至千里:作曲家劉聰音樂創作的精品意識[J].當代音樂,2019(12):122-124.

[4]劉姝彤.論中國現代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歷史發展特征[J].當代音樂,2019(10):134-135.

作者單位:

銅仁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猜你喜歡
創作風格藝術歌曲鋼琴伴奏
論鋼琴伴奏對舞蹈教學的重要性
鋼琴伴奏在合唱中的重要性與藝術性探究
藝術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高中“藝術歌曲”教學之漫談
合格鋼琴伴奏者基本素養的養成與提升
中國學院派藝術歌曲創作的典范
渡邊淳一作品的文學特色
淺析中國油畫的繪畫特征
對我國藝術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
強化服務學校音樂教育意識 加大鋼琴伴奏能力培養力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