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小學生衛生習慣的有效培養

2020-06-22 12:28陳雪蓮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72期
關鍵詞:衛生習慣培養小學生

【摘 要】在教育中,除了要教學生知識和綜合素養之外,還需要培育學生日常的行為習慣。在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衛生習慣在學生的行為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以顯示出學生的文明和氣質,并且對學生未來整體的綜合素質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對小學生衛生習慣的培養,因為小學生就像一張白紙,很容易被他人的行為所影響,所以教師要正確的引導他們,幫助學生養成好的衛生習慣,否則不只會影響學生的文明素質,更主要是會影響到學生身體健康。同時,家庭和學校兩個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進行培養,效果會更加的明顯。

【關鍵詞】小學生;衛生習慣;培養

引言

俗話說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在教師的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需要清楚小學階段是學生各種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需要把握住這個階段,加強對學生衛生習慣的培養,規范學生的衛生行為,可以對學生進行衛生知識的介紹,在學習中為學生建設文明的學習方式,進而培養學生的衛生習慣。這是當前素質教育中所包含的重點內容,同時為學生未來的發展也奠定的一定的基礎。本文主要講述了當前小學生有不良衛生習慣的原因,以及培養小學生衛生習慣的有效策略。

一、當前小學生有不良衛生習慣的原因

(一)學生自身的因素

學生自身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年齡以及他們的身心特點的影響,由于缺少對事物的辨別能力以及自控能力。因此,他們對于擁有好的衛生習慣的意義不清楚,有關衛生的意識較為淡薄,缺乏環境保護的意識,因此,沒有形成好的衛生習慣。

(二)學校的因素

目前,隨之教育的改革,國家一直在大力的推崇素質教育,但是由于升學的巨大壓力,有些學校依然存在著以智育為主的現象,注重的仍然是學生的最終成績,從而逐漸忽略了對學生衛生習慣的培養。在校園中沒有與衛生習慣相關的建設或宣傳策,從而導致校園中沒有相關的氛圍,再加之學校幾乎很少或不組織相關的活動,致使學生沒有相關的體驗,自然也就無法意識到良好衛生習慣的重要性。

(三)家庭的因素

對于小學生而言,榜樣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在學校中以教師為榜樣,而在家庭中家長便是他們的榜樣,并且家長的影響更重要。所以,家長的衛生習慣以及觀念會直接決定孩子的衛生習慣和觀念。若是家長經常隨處丟垃圾、隨處吐痰,也會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

二、培養小學生衛生習慣的有效策略

(一)教師應起到榜樣作用,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

據觀察不難發現在小學階段學生往往是十分崇拜自己的老師,因此,教師需要樹立自己榜樣的作用。自己首先要講衛生,不管是自己的穿著還是舉止行為,都要對自己進行嚴格的要求,這樣學生才能進行效仿。除此之外,對于班級中的衛生管理教師也需要起到帶頭的作用,可以每天在上課前先來班里檢查衛生的清潔情況,并開窗通風,使學生在上課時班里的空氣是清新的。并且在日常的學生中,如若發現學生的桌椅歪了,教師需要及時將其擺正,若是發現地面上有垃圾,教師也需要將其撿起來扔進垃圾桶,并保持自己的講桌時時刻刻都是規整的。當學生看到教師的一舉一動后,自然而然的便會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逐漸往好的方向發展。

(二)設計班級衛生管理活動,引發學生積極性

在教師的影響下,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將自己的行為進行規范,但是有小部分學生依然沒有較強的約束力。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趨同心,使這小部分學生收到集體的影響從而加強對自己的約束。班主任可以在班級中開展“一生一崗”的活動。使學生明白在這個班級中每個人都是班級的主人,班級中的衛生情況以及全體班級成員的衛生行為都會因為個別人的問題而受到影響。所以,在班級中設立了相關的管理規范,為此專門設立了“崗位”,選擇班內小部分人群中的幾位以及幾位責任心較強的學生,作為班級衛生管理的負責人員,負責整個班級衛生的檢查工作;并且為其進行了分職管理,每個學生負責的區域不同,做到“責任到人”,有的管理班內的所有窗戶船窗臺衛生及每天是否進行開窗通風,有的管理班里所有學生桌椅的擺放情況,有的則是管理班里的地面衛生。如此一來,在檢查衛生小團隊的影響下,會加強自束力較差學生的衛生管理責任心,進而他們就會不知不覺的克制自己的不良行為并逐漸將其改變。通常情況下,教師說教的效果不如學生自身意識的轉變。并且身為班級中的衛生管理人員,要以身作則,為其他學生做好榜樣,同樣在他們出現怠慢的情緒時,班內的其他管理人員需要提醒他們,使其感受到他們應負的責任。教師也可定期更換衛生檢查小隊的人員,是班內的每一名同學都有機會感受衛生管理人員的壓力,進而促進他們更加愛護班級中的衛生,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班級大掃除,并且教師要加入其中,為學生時時刻刻做好榜樣。

(三)開展衛生主題的教育活動,提高衛生觀念

教師可以在班級內定期的開展有關衛生習慣的主題班會或者在每天的晨會期間帶領學生們對《中小學生守則》進行學習。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世界環保日時為學生介紹世界環保日的由來,以及當天所倡導的行為,有條件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社區撿垃圾,去維護社區的衛生,回來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談一談通過活動自己的感受,逐漸為學生滲透講衛生的重要意義,最終使學生的衛生習慣得以提升。

(四)組織校園活動,樹立學生的衛生意識

學??梢罁W生具體的身心特點以及執行的能力開展健康教育和勞動教育,從而培養他們的衛生習慣。在學校中,可以組織舉辦"創建綠色校園"活動,進而幫助學生樹立衛生的意識,同時使學生的文明素養得以提高。班主任在進行班會開展或晨會開展時,可為學生宣傳衛生環保的理念,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保護環境的思想。例如,可以開展與衛生相關的活動,并且活動的開展要順應學生的興趣,這樣才能使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例如,學校組織教師帶領學生去學校附近的馬路或公園里進行衛生清潔的活動,在或者在班級里開展角色扮演的活動,讓學生明白環境良好的重要意義。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電腦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例如,針對學生的個人衛生,教師可以依據學生愛吃糖不愛刷牙的特點針對性的播放視頻,使學生明白個人良好的衛生習慣能夠影響到他們的身體健康。而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組織他們觀看一些較為偏向動漫的視頻,或者教授他們學習一些相關的兒歌等等,使學生明白好的衛生習慣不僅包括對環境的保護,還有對自己健康的保護。

(五)家校結合,提高效率

主要的活動場所就是學校和家庭,因此家長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覷的。所以想要培養學生的良好衛生習慣,除了在學校教師的管理下,還需要在家庭中家長的管理,教師可為家長提供相關的方法,需要家長積極地進行配合,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許多家長及教育觀念較為落后,認為送孩子上學就是讓教師管的,從而不配合教師的工作。這是教師需要與家長進行溝通,使家長明白實際中學生一大半的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因此,家長的教育工作比教師更為重要,需要教主能夠幫助教師一起來落實幫助學生養成好的衛生習慣的工作,只有家校合作才能高校的達到目標。

總結

想使學生養成好的衛生習慣,需要教師與家長長期的培養。同時教師與家長都需要重視起學生良好衛生習慣的意義,如今社會需要的是全面優秀的學生而并非知識成績優秀就可以,也就是說,學生的衛生習慣可以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未來發展。所以學校與家長需要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程誠.小學生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4):86.

[2]張蓉.培養小學生良好衛生習慣的策略[J].教育觀察,2018,7(20):100+120.

[3]宋永秀.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與健康人格的有效養成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1):274+288.

作者簡介:

陳雪蓮(1982.04.10-),女,漢族,重慶人,大學本科,小學二級教師,畢業院校:西南大學,畢業專業:漢語言文學,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作者單位:重慶市渝北區新牌坊小學校)

猜你喜歡
衛生習慣培養小學生
向自己道歉
淺談培養小學生良好衛生習慣的重要性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淺談幼兒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
我是小學生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