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幼兒園家園共育的重要性

2020-06-28 19:21文園
大眾科學·下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家園共育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

文園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各個階段的教育問題均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點關注。幼兒因為年齡比較小,其活動場所主要是家庭和幼兒園,這也是他們生活成長的重要環境,因此,他們會被父母以及老師的言行所影響,正如幼兒教育領域的專家陳鶴琴教授所言:對于孩子的教育工作不是單一的工作,不是僅靠學校就能夠完成的工作,當然也不可能僅靠家庭就能夠完成,兩者必須互相配合,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讓孩子健康成長。由此可見,家庭和幼兒園共同對幼兒進行教育,發揮各自的長處和便利性,家園進行密切合作才能夠讓幼兒教育工作更見成效。

關鍵詞:家園共育;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

引言

幼兒園教育離不開家園共育模式,在家園共育模式推進過程中,教師需要發揮主導作用。在家園合作聯動機制構建、分層分類指導方針設定、網絡交互溝通機制維護、多元管理推進策略創新等方面展開實踐探索時,教師要有兼顧意識,從而為幼兒帶來更多學習機會,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家長和教師、家庭和幼兒園都屬于幼兒教育的重要關聯方,如何發揮家園共育模式功能,促進幼兒教育的健康發展,應是幼兒教師最需要考慮的問題。

1目前幼兒園家園共育的情況

1.1家庭教育形同虛設,家長沒有參與到共育工作中

很多家長覺得教育是學校的事情,自己只需要給孩子吃好、喝好就可以了,其他的留給幼兒園的老師來做,因此,在家的時候完全沒有對孩子開展任何教育,導致孩子在家和在學校是兩個樣子。當幼兒園老師尋求家長的協助時,家長也往往以老師您教就好,我們都聽您的這樣的話語來搪塞,并沒有將配合落到實處。

1.2沒有獲得應有的關注

幼兒園作為學前教育的一種,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因為其和小學教育有著本質的不同,具有其獨特性,并且對于培養孩子的品德以及習慣有著很關鍵的作用,因此,社會各界都非常關注相關工作的進行。然而很多家長依舊存在傳統思維模式,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自己將孩子交到學校就可以了,并不是很關注家園共育工作的進行。

2新形勢下家園共育的現狀

家園共育理念已經提出了一段時間,幼兒的教育問題需要家長和幼兒園雙方共同努力,才能解決。但是,這種教育理念在正式實施時還存在一些弊端。很多家長的教育觀念存在偏見,認為孩子的教育問題應該由幼兒園全權負責。實際上,家長才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讓幼兒受到耳濡目染。因此,家長應該積極轉變原有觀念,與幼兒園配合,共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另外,家園共育的教育模式雖然已經逐步搭建起來,但很多家長和幼兒園都將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文化課教學上,希望幼兒能順利適應小學的教育模式,忽視了孩子的身心發展。這種教學理念是存在弊端的,幼兒的發展應該是全方位的。

3促使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

3.1依據家長意見,完善園區的基礎設施

幼兒園需要針對本園區的實際情況制定一份調查問卷,請家長全方位參觀園區,將自己的感想填寫在問卷上。幼兒園的管理人員要根據家長反饋的信息完善園區的各種設施。比如,有些活動設備已經破損,幼兒園就要及時更換,防止出現突發情況,給幼兒造成身體上的傷害。另外,幼兒園的食堂方面可能存在衛生不合格問題,管理人員應采納家長的反饋意見,注重對用餐環境的管理,保證烹飪食材新鮮,讓每個孩子都能享用健康的飯菜。家長還可以選擇在教室內旁聽,根據自身的實際感受,對幼兒教師提出寶貴意見。這樣,幼兒園便能營造適合幼兒成長的良好環境,幼兒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3.2分層分類指導方針的設定

幼兒雖然年齡相差不多,但其心理素質、認知基礎、個人能力、學習悟性、適應性等方面都存在差異。教師對此需要有客觀的認知,并在家園共育模式推進中,建立分層分類指導觀念,為不同的幼兒群體設計不同的教育策略,為不同的家長群體提出不同的教育建議,以體現分層分類指導意識。在家園共育模式構建中,家長也是重要的參與方,教師要重視家長的主觀意見,主動征詢家長的教育理念,借鑒和推行家長的合理化建議,從而為家園共育模式的推進帶來一定動力。幼兒性格、學力基礎、家庭教育氛圍、家長執教水平等,都屬于重要的制約因素,在家園共育模式構建過程中,這些因素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需要對這些制約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并給出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以確保家園共育活動順利推進。教師為不同家庭設計不同的教育任務和應對策略,體現的便是因材施教原則。例如,有些幼兒膽子比較小,家長教育方法太過溺愛,教師可建議家長多給孩子創設接觸社會的機會,帶領孩子多參與一些公共活動,讓孩子獨立面對一些生活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很多幼兒都有了改變。教師在平時教育中也應給予這些幼兒更多傾斜,與家長形成呼應,確保分層分類教育行動順利推進。家園共育是一種嶄新的教育模式,需要有更多的教育策略進行應對,教師要從教育實際出發,對幼兒進行科學分析,給出更多個性化指導方法,從而讓更多家庭獲得豐富的教育支持。家園共育需要有特定的教育環境,這也是家園共育模式推進的重要客觀條件。

3.3進行具有新意的、形式多樣化的活動

目前我們進行的家園共育活動方式比較陳舊和單一,不具有吸引力,這是我們需要馬上解決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開展有趣、具有吸引力的活動鼓勵家長參與到教育工作中,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幼兒園的活動,這些活動除了要對幼兒的教育有益處,同時也必須幫助家長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讓他們參與到校園的教育工作當中,例如針對馬上要進入小學的幼兒家長開展入學前的講座,告訴他們相關的注意點等等。

通過促進家長積極參與到校園活動中的方式,能夠提升孩子的主動性,讓他們更愿意主動配合,這樣會讓教育活動的目的更容易達成。而家長也可以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活動方案,由此讓教育活動得到進一步的豐富。

3.4設置親子活動課程,提高幼兒身體素質

幼兒園想要加強同家長之間的聯系,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設置親子活動。這種方式既能拉近家長同孩子之間的距離,也能讓幼兒教師觀察到每個家庭存在的教育問題。不僅如此,親子活動還能有效組織幼兒參與體育訓練,讓幼兒切身體會到運動的快樂。在設計活動內容時,教師要注意加入體育運動的元素,讓幼兒體會到運動的重要性?;顒娱_展的時間也是需要教師斟酌的。教師應盡量選在周六開展活動,以便讓每個家長都能到達現場。在活動結束后,教師應及時進行評價、發現問題,和家長交流,讓家長了解到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情況;家長則應根據教師提供的信息,改變原有的教育模式。這樣,家園共育工作才能有效開展起來,孩子的身心才能得到有效鍛煉。

結語

通過上面的論述我們能夠知道,家園共育對于幼兒教育工作至關重要,只有將家庭和校園密切結合在一起,彼此合作,才能夠發揮教育最大的價值。同時家長也是幼兒教育的關鍵一環,應該和老師處于相同的地位,并且雙方應該積極配合,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而幼兒園也有責任提供更多更便利的平臺和家長取得溝通,幫助家長提升教育能力,讓他們更加主動的參與到校園活動中,由此推動家園共育工作的改善和優化。

參考文獻

[1]李巖萍.活用現代媒體開展幼兒家園共育探討[J].成才之路,2019(35).

[2]成采霞.互聯網在家園共育中運用的必要性及策略[J].甘肅教育,2019,(13).

[3]高夢珂.阜陽市城鄉幼兒園家園共育現狀的比較研究[D].淮北:淮北師范大學,2019.

[4]李媛媛.對幼兒園家園合作共育教育模式的探析[J].新校園(中旬),2015(09):162.

猜你喜歡
家園共育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
傳統節日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實施初探
家長助教對促進幼兒園課程開發的研究
芻議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民間藝術文化的滲透
淺談小班幼兒良好習慣培養之方法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