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學生專業性向調查研究

2020-06-28 20:35厲秀明
大眾科學·下旬 2020年6期
關鍵詞:學前教育

厲秀明

摘 要:學前教師專業性向是指個體成功從事幼兒教育事業所具備的人格特質和能力傾向,是從事幼兒教育事業的一種健康心理特征。本研究通過對某校五年一貫制學前專業學生分階段調查了解影響學生專業性向的因素,通過分析提出改進招生宣傳、課程設置、增設專業性向指導、開辟升學實踐渠道等合理建議。

關鍵詞:專業性向;學前教育;五年一貫制

一、選題緣由

專業性向是成功從事某種職業特殊的潛在的能力傾向,培養學前專業學生從事教師職業的專業性向是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發展學前教育事業的重要保證。專業性向是幼師職業專業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要求,其主要內容包括:對學前教育事業的愛和對幼兒理智的愛;對幼兒的敏感性即善于捕捉幼兒的表情、動作,判斷其內心活動;交流溝通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敬業樂群的品質。[1]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五年一貫制學前專業學生在專業性向維度上是否存在人口學特征和流變趨勢,進一步分析產生流變的影響因素,從而提出建設性策略。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對被試群體在入學期、??埔荒昙?、畢業期三個階段進行問卷測量,問卷采用李克特計分法計分。同時使用霍蘭德職業性向量表及訪談對研究數據資料進行補充,問卷回收率均達到90%以上。采用SPASS進行數據編碼統計與分析,將收集的問卷按照總得分分為高分組和低分組,對計分的27個題目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27個題目p<0.05具有顯著差異性,每個題目的項目數超過三個內容效度足夠。[2]結合理論將27個題目分為五個維度:愛的品質、對幼兒的敏感度、口語能力、交往能力、專業認知。

三、結果分析

(一)選擇學前專業就讀的原因

在入學期測得學生選擇學前專業的原因如表 1所示,這一結果與霍蘭德職業性向測量表反應基本一致,中專一年級160名學生的量表中顯示僅有15%的人適合SAE型職業。

測量結果中父母建議占主要原因反映出初中畢業生依賴父母并對專業學習認識模糊,訪談中有50%左右的同學表示希望成為高中生,對目前的狀況表示不滿。從初期的興趣需要、職業追求上看,學生并不適合從事幼兒教育行業。

(二)不同性別學生在不同時期專業性向比較

入學期通過卡方交叉分析不同生源地對于學前專業性別的影響,結果顯示:不同生源地樣本對于性別呈現出顯著性(p<0.05)。分析家庭經濟狀況對性別的影響,結果顯示:家庭經濟狀況樣本對于性別呈現出顯著性(p<0.05),如表 2和圖1。

男生普遍來自城市,家庭年收入10萬以上,女生多來自鄉村和縣,家庭收入主要在5萬以下和5-10萬之間。雖然收集的樣本中男生數量非常少但是也能反應一定問題,結合訪談發現男生面臨的家庭經濟壓力一般不大,父母對本領域有一定的認識,認為男生在教育行業是非常有前途的。女生從事幼教行業受到社會普遍認可,其次五年一貫制前三年有學費補貼讓家庭經濟狀況不是很好的家庭更傾向讓女孩就讀這一專業。

對不同時期性別和五個專業性向維度進行交叉分析,男女生在專業性向維度方面沒有表現出差異性,愛的品質(p=0.691>0.05)、敏感度(p=0.754>0.05)、口語能力(p=0.098>0.05)、交往能力(p=0.575>0.05)、專業認知(p=0.429>0.05)。男女生對于從事幼兒教育事業基本的素質均有所呈現,這意味著男女生都適合做幼兒教師。

(三)對不同時期學生專業性向維度因素進行趨勢分析

由于男女生在專業性向維度上沒有明顯差異性,進一步分析所有學生不同年級專業性向變化情況。利用問卷中李克特計分法獲得中專一年級、大專一年級、大專二年級(畢業班)關于學生專業性向的五個維度總平均得分統計,使用折線圖反映同一年級不同時期專業性向變化趨勢。如圖 2

結果分析:專業品質和敏感度兩個維度在中專一年級和大專二年級有下降趨勢,其他三個維度為上升趨勢。學生在入學期抱著對學前專業的好奇與憧憬,想要積極投入專業學習,專業品質中表現出熱情。中專三年無專業課無實踐機會熱情逐漸消退,進入大二年級后面臨就業開始頂崗實習,重新燃起熱情。與幼兒的交往能力、口語能力、專業認知由于從大一開始學習專業課有了明顯提升直到畢業發展比較平穩。

四、提出建議

(一)做好學前教育專業宣傳工作提升社會對學前教育的認知度

學前專業認知在社會中存在偏頗。招生工作中由于學校并沒有進行充分的專業宣傳,很多家長和學生憑著對周圍幼師的認識形成專業觀念,我國普遍存在初高中學生封閉管理的形式,學生對于社會、職業、就業幾乎一無所知。進行充分的專業宣傳是做好招生工作的前提,在招生過程中由專業教師以及幼教工作者向學生進行課程介紹和實踐就業分享,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學前專業更好的做出選擇。

(二)改進課程設置增設專業性向課程引導和培養學生專業性向發展

美國霍普斯金大學心理學教授及職業指導專家霍蘭德指出“同一類型的勞動者只有與同一類型的職業相結合才能到達適應狀態?!盵3]通過職業性向測試,可以使潛意識中的傾向和需要映射出來,從而有助于教師判斷學生專業性向狀態,針對性指導。

研究發現學生敏感度即對學生情緒的反應的意識[4]和專業品質中期下沉呈現疲態,由于課程設置不均衡大專兩年大量專業課和考證、就業壓力使得學生無心課堂轉戰應試培訓機構造成學制雖長質量不高的局面。改進課程設置中專階段開設專業課程,重視入學期、大專一年級、畢業年級的過渡銜接,結合專業性向測試及時發現學生專業性向問題,引導學生喜歡從事學前教育事業。

(三)溝通升學渠道和實踐渠道,促進學生專業化發展

調查發現學生在不同階段對升學都有一定的需求,體現了學生希望專業發展的心理傾向。突破以往的單一培養模式,為中專段提供參加高考機會,為大專段畢業生提供專升本、自學考試等升學機會和教師指導,引導學生明確方向選擇適合自己的提升方式。

為學生提供實習、見習機會尤其是與優質幼兒園的合作,讓學生從實踐中修正自己的專業性向。師范院校一方面可以通過自主辦園,另一方面由教育行政部門溝通所在轄區的幼兒園與師范院校相互合作。

參考文獻

[1] 凱興斯泰納 喬治.凱興斯泰納教育論著選[M].鄭惠卿,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 吳明隆.SPASS統計應用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3] 孫巧鋒.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性向調查研究——以泉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為例[J].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7,v.33;No.12401:45-50.

[4] 吳秋芬.教師專業性向的內涵及其特征[J].中國教育學刊,2008(02):37-40.

猜你喜歡
學前教育
論我國學前兒童受教育權法律保障的不足及其完善
從學前教育的前景和就業狀況談幼教學生如何提升就業競爭力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指導》課程整合的探索
實習日記在師范生專業成長中的應用
加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文化修養之初探
單一向復合的發展研究
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歌曲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論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引領藝術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