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鹿原》“秘史”性質界定兼文化意蘊探析

2020-06-29 15:37王慧李波
世界家苑 2020年6期
關鍵詞:白鹿原

王慧?李波

摘要:陜西作家陳忠實的《白鹿原》以其深厚的思想內蘊和獨特的審美境界經受住了無數讀者和批評家們的解讀和批評,并在這個過程中釋放著經久不息的藝術魅力。而之所以如此,離不開作家對傳統小說創作規范的大膽突破。這種突破是多方面的,而在所有這些突破性的創作實踐中,立意寫一部“秘史”,應該是作家立場最鮮明又最易于被認識和把握到的一個方面。本文對《白鹿原》的認識,正是圍繞對作品“秘史”性質的闡述而展開的。

關鍵詞:《白鹿原》;秘史;性;民俗儀式;超驗事象

1 “秘史”的界定

對“秘史”的準確把握和界定,應該是認識和理解《白鹿原》“秘史”性質的第一步?!靶≌f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通過對作品的分析,筆者認為,《白鹿原》中的某些事象表現出的神秘化、奇觀化的傾向是“秘史”一詞在文本中的特定含義的所在。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傾向不是偶一為之,而是作家立意表現并在整部作品中一以貫之的。這反過來證明了,作家在開篇之前對巴爾扎克名言的引用也不是偶然,它必然是一種建立在對作品整體把握基礎之上的引用。因而,我們對“秘史”的分析和對其含義的界定也是有意義的。

《白鹿原》中有大量對性的描寫。在性與秘史的關系方面,作家本人就有專門論述,這些論述正是基于《白鹿原》的創作展開的,作家在《性與秘史》一文中說道,性是“揭示白鹿原民間‘秘史和支撐這道原和原上人的心理結構的重要構件”。在這一句話中,作家同時道出了性描寫的“秘史”性質,及其在《白鹿原》這一具體文學作品中發揮的作用。

《白鹿原》是表現封建家族命運的小說,封建農村社會中的民俗儀式在其中有大量而生動的表現。民俗儀式之所以具有秘史性質,是由它的民間性決定的,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由于民俗儀式的非官方性質,使得不同的民俗儀式總在特定的地區和時期內流行,進而使其隱秘性和獨特性得以彰顯。另外,在傳統觀念中,民俗儀式中包含了許多積極有益的東西,同時有另外一些神秘性的東西,長期被簡單地視為文化糟粕、封建迷信。傳統的文學創作在處理這一類描寫對象時,往往采取一分為二,選擇性表現或批判的立場?!栋茁乖穭t突破了這種思維,作品對幾乎所有的民俗儀式均本原地展示,不作褒貶,以期忠實地表現民俗儀式中的人及其心態、精神世界,使讀者對歷史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判斷。這是《白鹿原》可以稱為“秘史”的另一個更為有力的原因。

這類事象,充分表現了秘史在神秘性方面的作為,也是《白鹿原》對寫作傳統大膽突破最重要的一個表現。這類事象的展示在作品中俯拾即是,他們經過作家的藝術加工,成為了深化作品思想內蘊和審美境界最為有力的創作手段。這類事象的展示又是多樣的。比如在白鹿神話中,白鹿被描寫為原上的精靈,與原上人事有著重要而隱秘的關聯,并且成為了一條貫通全書的敘述線索。比如作品中的朱先生,作為人卻常常有著類似神的預見和作為。又比如作品中人物的夢境,不同的人常常做相同的夢,又總是與現實相關,甚至在現實中得到毫厘不爽的應驗……所有這些,形式多樣,但都應當是秘史的一部分。

2 “秘史”的意蘊

古人說,食色性也。飲食男女,對每一個正常人來說,是但凡生存于世都必須面對的,是人之本性。既然性的命題與人類關系如此緊密,那么,性也必然是以“人學”自命的文學所無法回避的?!栋茁乖芬环磦鹘y,突破舊有觀念中對性描寫避之唯恐不及的思維,大量寫性,也正是站在人性復歸的立場上必然做出的選擇。作家破除性描寫禁忌的決心,從《白鹿原》一開篇就得到了旗幟鮮明的表現。作品大幕拉開,是一句“白嘉軒后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里娶過七房女人”。接下來,立馬轉入的是對白嘉軒馬拉松式的似乎沒有盡頭的娶親“流水賬”般的敘述,而每一次娶親,都沒有離開對新婚初夜的描寫。這些描寫,或詳細或簡略,其實都遵從了作家為自己定下的寫性的十字原則,“不回避,撕開寫,不作誘餌”。

《白鹿原》有著廣闊的民俗視野,其中的民俗儀式涉及到了傳統農村社會的方方面面,它們形式多樣,內涵豐富。作為一部小說,這也是《白鹿原》之所以具有深廣內蘊的一個先天條件。值得注意的是,作家的創作并沒有僅僅止步于民俗和儀式的展示,展示之外,作家的努力在于,這些民俗儀式必須和人物、情節融為一體,必須具體化,而越具體,則越見得真實觸目,越能深刻地反映人物的信仰、心態、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精神深處的真實面貌,也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完整又準確地描畫出封建鄉土社會里的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當然,在我們探討理性思維的反撥這一命題之前,關于超驗事象的作用或意義,有幾點是顯而易見的,在此不妨略作陳述。首先,超驗事象有其審美等藝術價值。這種價值,直接體現在小說對讀者的吸引力上。文學評論家李建軍在《神秘的意味:論<白鹿原>中的奇異性事象》一文中寫道,“小說需要一種魔力,一種把讀者的興趣、注意力、想象力,緊緊吸引住并推激起來的魔力”,評論家認為,《白鹿原》中的神秘性事象,“顯然也起到了增強小說魔力的作用”。所以,神秘的、超驗的事象,首先可以視為一種增強小說可讀性和美學價值的手段來理解。除此之外,超驗事象在小說中還起著多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 結語

以上,筆者對《白鹿原》的“秘史”性質做了簡單的論述。對文學作品的理解總是見仁見智的,好的、經典的文學作品更是如此,《白鹿原》作為中國當代文學中的力作,自問世起,由于意蘊的深厚,對它的解讀至今仍遠未窮盡,而其中的關于它的“秘史”性質的內容,是《白鹿原》之所以耐讀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這也是作家陳忠實先生對中國文學所做出的獨特貢獻。

參考文獻:

[1] 陳忠實.白鹿原[M].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

[2] 陳忠實.性與秘史[J].商洛學院學報,2010(06).

[3] 李建軍.神秘的意味:論《白鹿原》中的奇異性事象[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2001(01).

作者簡介:王慧(1989—),女,山東高密人,助教,文學碩士,研究方向:西方文藝思想;李波(1989—),男,云南彝良人,助教,工程碩士,研究方向:電氣工程。

(作者單位:昭通學院)

猜你喜歡
白鹿原
《白鹿原》中的儒家文化思想分析
站在白鹿原上
從文學視角分析《白鹿原》中的神秘文化
淺析“歌隊”在陜西人藝版話劇《白鹿原》中的藝術張力
新歷史主義視角下的《白鹿原》
擴展閱讀
試論《白鹿原》敘事藝術
白鹿原民俗村
淺析電影《白鹿原》中的陜西形象建構
痛感的繼承與表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