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輔導員做好“00”后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對策研究

2020-06-29 15:37陸甜甜
世界家苑 2020年6期
關鍵詞:理想信念思想大學生

摘要:大學進入了“00”后大學時代,作為伴隨網絡技術發展成長起來的“00”后大學生,其思想觀念、價值理念深受新媒體影響。本文以“00”后大學生理想信念為研究基礎,通過分析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現狀,探究新媒體視域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新媒體;理想信念;“00”后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高校輔導員作為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一線工作者,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輔導員的重要職責之一?!?0”后大學生作為在網絡時代成長的網絡原住民,網絡新媒體對“00”后大學生的思想和價值觀的形成產生較大的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大學生的理想信念關乎著祖國的未來和命運,因此,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勢在必行。

1 大學生理想信念現狀分析

1.1 思想上較重視,但存在認識和概念模糊的現象

大學生自受教育以來,思想政治教育占較重要的位置。當前,大部分“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普遍良好,但也存在認識模糊的現狀?!?0”后大學生普遍熱愛祖國,具有家國情懷,堅定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定不移地擁護黨的方針政策。但在理論知識的認識方面呈現模糊狀態,如對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表示不夠堅定;對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表示很難實現;對四個自信和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等概念模糊。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高校思政工作者的重視。

1.2 注重個體綜合發展,缺乏崇高理想

“00”后大學生在生活學習中更加注重個人的綜合發展,注重自我提升,自我學習和自我鍛煉,從而為今后畢業就業做準備。學習和提升自我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畢業后在大城市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獲得更多的薪資。而真正將個人命運和祖國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很少,畢業后支援西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真正為祖國和人民奉獻的同學占比較小。因此,從一定程度上來看?!?0”后大學生的理想信念越來越接近實際,也更偏重于實現個人理想,真正將個人理想融入祖國和整個民族理想的同學不多。

1.3 受網絡媒體影響,理想信念不夠堅定

“00”后大學生在互聯網的影響下成長,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在全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源。網絡信息帶來資源豐富、內容多樣、資源共享、傳播速度快等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信息內容良莠不齊、造假不實的問題。網絡上存在暴力、色情及利己主義等非主流價值觀的傳播。同時,網絡也成為西方反華和敵對勢力散播不實信息的平臺。大學生尚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及易受非主流價值觀的影響。面對錯綜復雜的信息,缺乏正確的判斷,容易對心中的理想信念產生動搖,從而出現理想信念不堅定的現象。

1.4 對理想信念的認識停留在理論上,實踐能力匱乏

大多數“00”后大學生意識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時能意識到其理論知識的重要性,但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不僅需要學習理論知識,更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去加深個人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之間的聯系。在日常行為規范中,存在知行不一、實踐能力匱乏的問題。如將理想信念和報效祖國掛在嘴上,卻不付出行動,終日沉迷于電腦游戲。另一方面,在全媒體時代,網絡的虛擬性和誘惑性導致眾多大學生終日沉迷于網絡的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脫節,缺乏實踐能力。同時也出現現實生活中人際關系緊張、實踐能力匱乏、逃避現實、自我孤僻等問題。

2 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2.1 網絡信息復雜,滲透負面信息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有效途徑。網絡在給人們帶來內容豐富、傳播速度快、儲存容量大等優勢的同時,也避免不了負面信息的廣泛傳播?!?0”后大學生在互聯網的影響下成長,從小受網絡影響,從網絡上接受信息。面對網絡上負能量、虛假不實、暴力偏激、惡意抹黑的信息所傳達的非主流價值觀和錯誤思想,大學生還缺乏理性判斷,對他們的思想造成巨大沖擊,造成理想的動搖、信念的缺失、價值觀的扭曲、對未來的迷茫等現象,增加輔導員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難度。

2.2 教育途徑單一,教育內容缺乏創新

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多以思政政治教育為主,主要形式是課堂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大班課堂教學的方式進行,內容多為教科書上的理論知識為主,信息范圍單一,教學內容注重理論,缺乏實踐的結合。部分老師的教學僅為教材知識點的傳授,內容單薄,無法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無法激起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另一方方面,大班授課使得老師和同學無之間的交流互動少,老師無法及時準確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生在學習上缺乏主體意識,一味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加了理性信念教育的難度。

3 加強“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3.1 創新理想信念教育模式,豐富教育形式

課堂是開展思政教育的主渠道。要創新理想信念教育模式,豐富課堂教育形式。結合“00”后大學生的個性特點,結合實際,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不斷加深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度和廣度,挖掘各門課程的理想信念教育元素,加強課程思政化建設,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時效性和實踐性。

充分發掘新媒體的優勢,采取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始終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推動慕課、翻轉課堂、微課堂等課堂形式,結合時事政治、社會熱點、歷史事件、重大紀念日,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不斷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趣味性和實效性。通過專題講座、讀書分享、小組研討、匯報交流、名師宣講等方式,將理論知識講清、講細、講透、講實,讓學生真正領會馬克思主義思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高四個意識,樹立四個自信,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的實踐者。

3.2 加強文化浸潤,營造育人氛圍

校園文化是課堂教學的必要延續和補充,是學風建設的重要載體。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要文化浸潤和氛圍營造,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落在平常。校園文化是思想政治建設的隱性課堂,要加強校文化活動,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校園活動中,充分發掘校歌、校史、校風、校訓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積極鼓勵廣大師生創新校園文創精品的制作,在作品中融入正能量和特色校園文化。同時,充分利用校園公眾號、報刊、微博、抖音等新媒體,推出理想信念教育專欄,開展一系列趣味性強、時代性強的理性信念教育活動。

加強團支部建設,豐富團日活動。結合學生自身的專業特色,開展豐富多彩的團學活動,發揮團學的凝聚力和影響力。發揮學生干部的力量,發揮黨員和學生干部的帶頭作用,積極組織開展系列志愿者活動、“青春正能量”、公益勞動、義務支教、理論宣講、等系列活動,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和親身體驗,讓同學們在活動實踐中提高認識,正確認識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之間的關系,在實踐中不斷鞏固理論知識,促進自我發展。

3.3 發揮新媒體作用,攻占思政教育主陣地

在網絡發展下成長的“00”后大學生是網絡應用的主要力量,其思想觀念、價值理念深受網絡媒體信息的影響。要充分發揮網絡新媒體的作用,主動攻占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直播、微電影、QQ等各種網絡平臺,開創理想信念教育專欄,結合新媒體平臺特色,開展多形式的理想信念宣傳教育活動。以圖片、視頻、直播、文字、聲音等寬渠道、多形式的方式,增強教育的趣味性和可觀性,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力。同時,在內容上,與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興趣愛好緊密聯系,結合社會新聞、社會熱點、革命烈士、國家功勛人物、著名事跡、重大紀念日、重大歷史事件日等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播正能量,唱響主旋律。貼近現實,通俗易懂,引導大學生增強文化認同感,培養加國家國情懷,樹立遠大理想。

參考文獻:

[1] 吳昌福.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價值意蘊與實現路徑[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9(12).

[2] 鄧若蕾.新媒體與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創新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81).

[3] 張亞蘭.全媒體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三維路徑[J].人民論壇,2019(20).

基金項目:浙江旅游職業學院院級科研項目(編號:2019SZYB02)。

作者簡介:陸甜甜(1994—),女,浙江衢州人,研究生,輔導員,研究方向:教育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單位:浙江旅游職業學院)

猜你喜歡
理想信念思想大學生
走進東山學校,尋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詮釋理想信念的寫作追求
用對黨忠誠詮釋理想信念堅定
為革命視死如歸的紅色家庭(二)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我得了一種叫手癢的病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極限思想在立體幾何中的應用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