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群體心理視角下開展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0-06-29 18:31錢慧
大眾科學·上旬 2020年8期
關鍵詞:愛國主義教育大學生

摘 要:愛文章主要通過群體心理的視角來探討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問題,從群體心理學的概念出發,闡述大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從而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分析群體心理學在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中的應用。

關鍵詞:大學生;群體心理;愛國主義教育

當今,每個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都是以群體的方式存在,任何個體都不可能獨立存在,個體和群體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大學生個體的價值取向、心理狀態和行為傾向,都會受到所在群體的影響。高校要充分認識到群體心理在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中的重要性,加強研究和引導,以有效發揮群體心理功能,推進高校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一、群體心理的內涵

(一)群體心理內涵

一般意義上,“群體指的是個人聚集到一起,不管民族、職業或者性別屬性如何,也不管是什么原因導致了他們到一起”。[1]為了實現某一共同的目標,不同個體從開始不同的心理特征由于聚集從而相互影響、相互依存,表現出“群體心理”。這種心理可能與群體當中的個體的心理不符,但因為共同心理的原因,群體成員之間具備相似的心理特征傾向,擁有了相同的物質條件與利益目標,表現為群體中個人的從眾心理。

(二)群體心理的特征

群體心理表現出來的特征,在大學生上集中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從眾心理,群體中絕大多數人所持觀點具有導向性,個體會失去判斷力直接被群體觀念所影響,表現出失去理智從而順從群體觀念或輿論。二是暗示心理,指價值觀念的同化,在一個群體當中,個人的觀點、情緒和價值觀等,更容易受到群體共同價值觀念的暗示。三是認同心理,指個體在群體中,會對群體的共同行為產生認可,更易理解和支持群體共有的行為和觀念,以此由群體帶動產生的動力將更加持久。四是服從心理,指在群體中個體會不自覺聽從群體的集體導向,包括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五是同輩壓力,指集體對個體會施加某種壓力,使個體改變其態度、價值觀或行為,這種影響會發生在相似個人之間,彼此相對比較熟悉的群體中。

綜上五種群體心理特征,一方面群體心理會產生一些隱患,會使得個體失去自我判斷和觀念,做出有悖于自我意識的事情;另一方面群體心理的積極因素可以得到強化,可以利用群體之間思想上的相互影響,幫助培養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愛國主義信念。

二、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現狀

目前,中國已全面邁入新的歷史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傳統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斷更新,高校愛國主義教育中也將遇到新的挑戰。

(一)多元的文化將削弱大學生的愛國意識

如今,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呈現多元化的趨勢,他們的價值觀念也更加開放和包容。一些西方國家經常以“自由”和“民主”自居,從而有針對性的迷惑我國大學生對民族、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淡化我們的愛國主義意識。在此情形下,大學生愛國主義意識出現傳統文化邊緣化、國史黨史弱化,以及對自身民族文化和歷史的否定與虛無等現象, 表現出大學生對于中華民族文化和家國的情懷在逐步消解,愛國主義熱情不強烈。

(二)大學生對傳統文化和黨性知識的學習缺乏了解

目前我國高校對于傳統文化和黨性知識的教育內容及教育方式大都使用基于課本的傳統教學模式,內容和方式都不夠新穎和創新,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時也流于表面,無法掌握內核情感。所以,大學生對于傳統文化、黨史等愛國主義的內容無法提起興趣,對這些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不深入、不透徹。在黨性知識這一方面,學生的攝入主要集中在馬克思課堂上,同學對愛國主義知識了解渠道不多,從而影響了高校大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的鞏固。

(三)社交網絡時代沖擊大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的養成

社交網絡時代,從網絡中獲取知識的方式已經使得大學生的學習變得更靈活和便利,學生更容易接受被分割后的知識,因此,對于愛國主義教育來說:首先,網絡上關于愛國主義的學習內容良莠不齊,形式豐富,但是缺乏監管,難以確保真實性和準確性,從而使得學生不能保持清醒,缺乏思考,出現不理智的愛國行為。另一方面,碎片化的學習習慣導致很難建構“體系化”的知識體系,弱化了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系統性。目前,社交網絡平臺的準入門檻較低,人人都可在網絡上發布信息,相關部門難以實時監管,導致大學生需要面對良莠不齊的信息,有些不當信息沖擊著他們的思想,使大學生群體被錯誤的言論所牽引,從而愛國主義思想的養成必然有所抨擊。

三、利用群體心理功能開展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運用研究

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認識到群體心理對于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與實踐價值,站在群體的角度來分析教育的可行性,通過群體心理的特點,將群體心理所產生的的積極因素運用到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中。

(一)愛國主義教育中的群體心理

互聯網時代,要更注重大學生群體的需求,通過對群體心理變化的觀察,來及時有效的調整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和方式。群體心理中各個個體的價值觀是高度一致的,愛國主義教育可以利用群體的交流溝通,在活動中形成認同的群體規范并各自遵守其約定,從而達到群體凝聚力。內部的整體統一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導向和積極健康的愛黨愛國價值觀?!叭后w心理奠定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心理基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2],愛國主義教育要充分運用群體傳遞正能量的愛國主義觀念,構建和諧社會,講好“中國故事”。

(二)大學生群體心理引導個體心理

大學生群體心理的合理應用,可以幫助個體心理發揮積極作用,從而促進愛國主義教育的預期效果。第一,由于在群體當中個體會有趨同性,從眾心理的正向引導,會使得群體內部當中的個體成員形成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氛圍,從而形成大學生群體愛國主義的主流價值認同。在正確的、有影響力的愛國主義教育下,在群體壓力下積極引導存在差異思想的個體,會更易形成正確的愛國主義思想。第二,認同心理的價值引導,個體對群體價值觀具有普遍的認同感,具體表現為集體榮譽感、凝聚力和向心力等方面。認同心理會讓大學生建立共同的價值觀念,在內部間形成小范圍的愛國主義自我教育。第三,利用從眾心理的正向引導,對大學生群體成員施加愛國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大學生群體中從眾是最顯著的特征,利用此心理使得群體的愛國熱情感染個人價值觀,用群體正確的方向引導差異個體的價值觀教育,增強群體教育的一致性。

(三)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及方法的改進

愛國主義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務,也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內容。積極利用群體心理,確保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愛國主義思想,首先,要求高校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和能力素質,不斷學習,創新教育方式和內容,以增強自身影響力和教學的感染力。其次,教師作為群體的領導者,要發揮榜樣力量,從自身做起把愛國主義教育外化于行動。多利用群體心理,教育內容多與社會熱點相結合,以激發學生群體內部的學習積極性。最后,高校應多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獲得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以形成相同的群體意識,發揮群體意識的優勢。

綜上,大學生群體是大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研究大學生群體心理是大學生愛國主義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同時,它也可以確保高校的發展穩定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開展,善于運用群體心理,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促進國家的繁榮富強也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法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 - 大眾心理研究[M].馮克科, 譯.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7:49.

[2]楊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240.

作者簡介:錢慧(1992-),性別:女 ,民族:漢,籍貫:陜西西安,學歷:碩士, 目前從事輔導員一職,單位: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愛國主義教育大學生
第29屆世界大學生 冬季運動會精彩掠影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以社團活動為載體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鄉土歷史教學應做到功在外利在內
淺談如何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淺談化學教學中德育思想的滲透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新學期大學生網球裝備精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