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2020-06-29 18:31彭俏
大眾科學·上旬 2020年8期
關鍵詞:創新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

彭俏

摘 要:當前,新媒體的應運而生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大學生作為學校與社會共同的培養目標,作為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承載者,需要在當前的培養目標上轉變培養思路,樹立新的方案,從而將大學生培養成為愛國敬業的時代開拓者[1]。在大學生活里,思想政治教育是學習的重要一環,通過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有效提升他們的愛國情懷,樹立他們的民族自豪感,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強國奠定人才基礎。本文主要給予新媒體背景下,探究當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文章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論述新媒體的特征;第二部分論述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第三部分論述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路徑。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案;創新教育

隨著我國邁入信息化社會,信息已經充斥著各行各業,信息化社會帶來了互聯網和社交平臺的高速發展,使得依托于網絡資源的微信、微博、短視頻等成為當代大學生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逐漸改變當代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以及與人交流溝通的生活方式[2]。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大力創新,勇于改革,從而與時俱進,抓住時代發展的脈絡,在大學生群體中發揮主導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與吸引力”[3]。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前進目標。

一、新媒體的特征

新媒體最大的特征就是信息量的龐大以及信息獲取渠道的繁多。在信息技術的高速運行下,各種社交媒體以及創意媒體開始應運而生,這也為高校學生獲取信息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傳統媒體諸如報紙、雜志和電視受限于自身的特性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大學生的需要,取而代之的就是手機、電腦、平板等信息化終端,以期便捷性和快捷性迅速在高校學生中占領一席之地[4]。依托于海量自愿的網絡傳播衍生出微博、微信、短視頻等應用軟件,成為大學生主要的信息來源。

其次就是信息資源的無限共享性,互聯網的特點給學生們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而信息技術的發展又為學生們的信息共享提供了技術支撐,使得學生們可以分享最新的資源,共享信息,促進溝通的便捷和快速。

新媒體所帶來的除了信息,還有溝通的互動。新媒體依托于互聯網技術,能夠擺脫掉傳統媒體交互性欠缺的特點,實現溝通的交互,從而能夠在一個話題中形成豐富的討論,以發揮自己的見解[5]。

二、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效提升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作為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希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充分幫助大學生形成有價值、正確的人生觀,提升其社會責任感,從而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在面臨困難時用正確的三觀解決問題。

(二)促進大學生的思想覺悟

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讓大學生從根本上樹立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正確的人生觀,從而促進其學業的良好提升,并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覺悟,在思想和行動上都與黨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三、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路徑

(一)注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大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學生是其教育的主體,占據主要的地位。在當前的新媒體環境下,可以根據大學生自身的個性和發展需求挑選適合自己的,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內容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從而提升自身的思想覺悟。在新媒體環境下還可以借助新媒體的交互性實現雙向互動,從而提升學生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積極性,參與到各項教育活動中[6]。

(二)組建專業化的人才隊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建設

首先,需要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進行專業化的培訓,從而使其的專業能力不斷提升,另外,在新媒體環境下,培訓的方式可以由傳統的培訓會、座談會等轉變為以手機、電腦為載體的網絡資源,從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碎片化時間,培養其綜合素質。另外,在課程的設置上需要貫徹落實“全員思政”的理念。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各課程的建設中,從而潛移默化地為學生灌輸相關教育理念和內容。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能夠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變為可視化,能夠清晰地觀察到高校學生對教育內容的掌握情況以及思想動態,從而能夠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作用。

(三)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在方式方法上,可以注重學生團體的力量。新媒體時代能夠有效改進學生團體的活動方式與交流方式。為此,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夠通過對學生團體的干涉增強團體成員的正面影響,促進榜樣力量的發揮,從而推動所有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

結語:

自我國恢復高考制度后,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大學課程中的重要一環,許多大學將思政課程設定為全校學生的必修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隨著時代的轉變,新媒體技術應運而生,逐漸改變了人們交流溝通和生活方式,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廣闊和豐富的平臺,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為其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緊密時代的發展潮流,順應技術與時代的發展,有效利用涉及媒體和新媒體技術,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地更加深入人心,以提升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思想覺悟,為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強國創造思想前提。

參考文獻:

[1]許步亮.“學習強國”黨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價值探索[J].高校輔導員學刊,2020,12(02):4-8.

[2]洪曉暢,李魯靜.新冠肺炎疫情應對中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以溫州醫科大學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20(04):64-68.

[3]劉萍,張帥,趙鑫瑀,李萌,符哲源.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探索——以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05):68-70.

[4]劉嘉堯.新媒體技術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新發展——評《新媒體視角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創新探索》[J].中國教育學刊,2020(04):149.

[5]李若海.新媒體視角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創新與探索——評《新媒體視角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創新探索》[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20(03):99.

[6]胡麗婷.自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探索與實踐——以嘉興職業技術學院團委微信公眾號為例[J].才智,2020(06):106-107.

猜你喜歡
創新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
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促進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
小學數學創新教育開展研究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